客至
【素养目标】
语言建构:积累诗中重要的词语、典型的意象等基础知识。
审美鉴赏:理解诗文所表达画面与意境。
思维发展: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诗人当时的心境。
文化传承:背诵
自学自测
一、作者生平
杜甫(712~770),字子美,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因曾住长安城南少陵附近,故自称少陵野老,后世称其为杜少陵。又因官至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工部。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唐朝由兴盛走向衰亡时期的社会面貌,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他的诗激荡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炽烈情感和不惜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因此被后人公认为“诗史”,诗人被尊称为“诗圣”。杜甫一生写下了一千多首诗,其中著名的有“三吏”“三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丽人行》《春望》等。
二、创作背景
背景: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春天,杜甫在友人帮助下,在成都西郊外浣花溪畔营造了一所草堂,暂时定居下来,生活上也有人接济他,从“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江村》)可以看出他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倒也平稳,有了生活的情趣。这首诗是第二年春天写的,同样表现了诗人的这种情怀。
三、原诗呈现
客
至
——杜
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注释:
【花径】:这里指杜甫草堂外的一条小路,路边有野花。
【蓬门】:用蓬草编成的门户,意思是房子简陋。
【飧(sūn)】:熟食。
【兼味】:两种以上的菜肴。
【醅(pēi)】:未过滤的酒。
【肯】:正、恰。
【呼取】:叫过来。
整体感知
这是一首什么类型题材的诗?
自研自悟
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他在干什么?诗中哪些词语有所暗示?
2.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全诗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
3.赏析自己喜欢的诗句。
自练自提
对比阅读《客至》和《宾至》两首诗
宾至
杜甫
幽栖地僻经过少,老病人扶再拜难。
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
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腐儒餐。
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
1.下列《宾至》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写延客之状,居幽而地僻,访客稀少,且自己年迈多病,不胜应酬之苦。
B.颔联写惊讶之情,此宾因杜甫文幸名闻海内前来拜访,让诗人受宠若惊。
C.颈联写款待之事,上句易“宾”为“客”,既避免与诗题重复,也使得诗句平仄协调。
D.尾联写送客之意,诗人真诚致歉,表达不舍之情,并邀请贵客重来。
E.全诗写“宾至”,在写法上却处处以宾主对举,实际上突出的是诗人自己。
2.《客至》的颔联写主客对话,表达了主人什么样的心境?请简要概括。(3分)
3.《宾至》一诗写出主人当时怎样的生活状态?(3分)
4.主人对“客”和“宾”各自表达了怎样的态度?试分别结合两首诗的尾联简要分析。(4分)
客至答案:
整体感知:田园山水诗
1.
一位正在家中准备设筵迎客的农家老翁。
打扫、开门、准备酒菜、招呼。
但见、扫、开、肯与……呼取……
这是一首洋溢着浓郁生活气息的记事诗。
从作者的自注:“喜崔明府相过。”可以看出作者喜客的心情。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寓情于景,表现了他的孤独寂寥心情。为贯串全诗的喜客心情,巧妙地作了铺垫。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互文。承上启下。颔联将笔触转向庭院,并点题。前句不仅说不常来客,还有主人不轻易延客意,今日“君”来,更说明两人交情之深厚,为后面的酣畅欢快作了铺垫。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
“无”和“只”两字,这不是客套话,句句都是实情。老朋友来得突然,草堂距市镇又远,备办来不及了,只拿家里现成的酒菜来招待,更显出主客之间的深厚友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从“尽余杯”一语可以看出,这时酒宴已到高潮,诗人欲呼邻翁与客人对饮,更增加了欢快的气氛。以此结束全诗,余味无穷──邻翁来了没有呢?这用不着交代,当然是来了。
1.B项,“受宠若惊”错。D项,“诗人真诚致歉,表达不舍之情”错。
2.乐享安逸(恬淡)生活;内心孤独寂寞;对客人到来的喜悦。
评分建议:一点各1分,意思对即可。
3“幽栖地僻”表现交往少;“老病人扶”表现年老多病;“百年粗粝”表现生活贫苦。
评分建议:一点各1分,意思对即可。
4.《客至》尾联写主客对饮,并招呼邻翁助兴,突出场景的欢快热烈,表达主人对客人的热情;《宾至》尾联写希望客人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去看花,暗含送客的意味,表达主人对客人的冷傲。
评分建议:每点分析、态度各1分,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