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3.5里程表(二)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3.5里程表(二)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8-19 17:34: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课时 里程表(二)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三位数加减法以及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2.理解里程表读数表示的意义,会解决有关里程表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培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里程表读数表示的意义。
难点:解决有关里程表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对应教材第26页内容和第27页“练一练”的第1~4题。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二次备课
回顾旧知 引入新课
(4分钟) 1.引导学生回顾三位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用竖式计算下列各题。
137+408 400-189+246
2.引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从里程表中抽象出线段图来解决问题。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里程表(二)——用里程表读数解决问题。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22分钟) 课件出示教材第26页内容,引导学生探究根据里程表计算某天行驶的里程。
提问:哪一天行驶的里程数最多?
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要求哪一天行驶的里程数最多,先要分别求出每天行驶的里程数。
2.引导学生探究解题方法。
方法一
(1)思路分析。
星期一出发时读数是35千米,回家时是160千米,星期一行驶的里程数是160-35。像这样,用当天的读数减去前一天的读数,把当天行驶的里程数全算出来,再比较得数,看哪天行驶的里程数最多。画图理解:
列式为160-35,350-160,555-350,745-555,955-745。
(2)正确解答。
星期一:160-35=125(千米)
星期二:350-160=190(千米)
星期三:555-350=205(千米)
星期四:745-555=190(千米)
星期五:955-745=210(千米)
125<190<205<210,所以星期五行驶的里程数最多。
方法二
(1)思路分析。
先估一下,只有星期三、星期五行驶的里程数超过200千米,所以只计算这两天行驶的里程数再直接比较即可,列式为555-350,955-745。
(2)正确解答。
星期三:555-350=205(千米)
星期五:955-745=210(千米)
210>205,所以星期五行驶的里程数最多。
小结:当天行驶的里程数=当天里程表的读数-前一天里程表的读数。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22分钟)

课堂练习 巩固提高
(10分钟) 1.完成教材第27页“练一练”第1题。
2.完成教材第27页“练一练”第2题。
3.完成教材第27页“练一练”第3题。
4.完成教材第27页“练一练”第4题。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4分钟) 1.(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谈本节课学习的收获。
2.布置作业。
见本书配套练习题。
课堂板书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掌握汽车当天行驶的里程数就是车辆里程表当天的读数减去前一天的读数。借助“北京——西安”的路线图比较形象地理解所求问题,迁移到通过“里程表的转动”来展开丰富想象进行比较抽象的理解,它们的思路是一致的,直观地演示将提供更有效的教学支撑,所以可以引导学生借助画图分析题意,从而帮助学生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