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蚂蚁做操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具体情境中,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乘法竖式计算的算理。
教学内容 对应教材第52页内容和第53页“练一练”的第1~4题。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二次备课
回顾旧知 引入新课
(5分钟) 1.引导学生回顾两位数、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口算。
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2.引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蚂蚁做操——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22分钟)
提问:一共有多少只小蚂蚁?
(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观察图可知,要求一共有多少只小蚂蚁,就是求4个12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为12×4。
(2)引导学生探究解题方法。
让学生在点子图上圈一圈,算一算,并与同桌说一说计算过程,指名学生回答,并展示算法:
方法一 在点子图上圈一圈。圈点子时,我们可以将这些点子平均分成2份,先求出其中的1份是多少,再乘2;也可以将四排的10个圈在一起,剩下的也圈在一起,分别算出两部分各有多少,再求和。
方法二 用竖式计算。先用4乘两位数个位上的2,得8个一,在积的个位上写8;再用4乘两位数十位上的1,得4个十,在积的十位上写4。
请学生试着算一算213×3。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指导。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并展示: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三位数每一位上的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就把积写在那一位的下面。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22分钟)
课堂练习 巩固提高
(10分钟) 1.完成教材第53页“练一练”第1题。
2.完成教材第53页“练一练”第2题。
3.完成教材第53页“练一练”第3题。
4.完成教材第53页“练一练”第4题。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3分钟) 1.(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谈本节课学习的收获。
2.布置作业。
见本书配套练习题。
课堂板书
教学反思 学生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采用了口算、在点子图上圈一圈、列表、用竖式计算等多种计算方法,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比较这些方法。一方面促进了学生对这些方法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也能够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