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时 去奶奶家 
教学目标 巩固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通过观察里程图,进一步学习利用示意图化繁为简,提高画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和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结合现实生活情境,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里程图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会用线段图表示里程图中的信息。 
教学内容 对应教材第58页内容和第59页“练一练”的第1~4题。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二次备课 
回顾旧知 引入新课 
(5分钟) 1.引导学生回顾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 
用竖式计算。 
78×3 63×5 126×5 
2.引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去奶奶家——用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解决较复杂的实际问题。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21分钟) 课件出示教材第58页内容,引导学生探究用乘法解决比较复杂的实际问题。 
组织学生在组内讨论汇报,指名学生回答: 
第一幅图表示的意思较简单,是说淘气从家去奶奶家,行过大部分路程之后,中途在新站换乘,继续前行一小段路程就到达奶奶家。 
第二幅图相对于第一幅图来说表示的意思要完整一些,是说淘气从家去奶奶家,先乘火车行4时,在新站换乘汽车,再行2时到达奶奶家。 
第三幅图表示的意思最完整,是说淘气从家去奶奶家,开始乘火车每时行115千米,行了4时;后来在新站换乘汽车,每时行45千米,行了2时到达奶奶家。 
(1)引导学生明确火车行2时的大约位置。 
2时是4时的一半,因此2时后火车大约在淘气家到新站一半的位置。 
引导学生找出淘气家到新站一半的位置的方法。 
学生独立思考,交流汇报,指名回答,教师补充总结:求淘气家到奶奶家一共有多少千米,就是求淘气乘4时火车行驶的路程与乘2时汽车行驶的路程之和。求4时火车行驶的路程,就是求4个115是多少,列式为115×4;求2时汽车行驶的路程,就是求2个45是多少,列式为45×2,再把它们的积相加就是所要求的结果。 
115×4=460(千米) 45×2=90(千米) 
460+90=550(千米) 
小结:解决较复杂的实际问题时,借助线段图能够直观地表示题意,并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题意,使较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直观。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21分钟) 
 
课堂练习 巩固提高 
(10分钟) 1.完成教材第59页“练一练”第1题。 
2.完成教材第59页“练一练”第2题。 
3.完成教材第59页“练一练”第3题。 
4.完成教材第59页“练一练”第4题。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4分钟) 1.(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谈本节课学习的收获。 
2.布置作业。 
见本书配套练习题。 
课堂板书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是借助线段图,通过简化得出线段图,明确数量关系。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既抓住了重点,又让枯燥的教学生动而不呆板,让学生尝试解答新问题,相互交流、总结计算方法,较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