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13.2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课件(23+22张ppt)+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13.2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课件(23+22张ppt)+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8-20 15:13:51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第十三章
内能与热机
第二节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第2课时
比热容的计算及应用
沪科版·九年级上册
比一比,看谁最聪明?
1、人们选择用冷水给发动机冷却,用热水取暖,这是为什么?
2、沙漠地带昼夜温差很大,而沿海地区昼夜温差不大,这又是什么原因?
因为水的比热容大,吸收相同的热量,等质量的水比其他物质升高的温度低,所以用冷水冷却发动机。
因为质量相等、温度降低也相同的水比其他物质放出的热量多,所以用热水取暖。
从比热容表可以看出,各种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这就意味着,在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水的温度变化要小些。
由于海水的比热容大,砂石比热容小,白天在受太阳照射条件相同时,海水比砂石的温度升高的要小些,所以白天沿海地区比沙漠地区温度低,夜晚放出相同热量时,沿海地区温度降低的也少。所以一天之中,沿海地区温度变化小,沙漠地区温度变化大。同理,在一年之中夏季内陆比沿海炎热,冬季内陆比沿海寒冷。
就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
例如:人们通常用冷水冷却发动机,用热水取暖,这是因为水的_________大。
比热容
新疆有句谚语:
“早穿皮袄午穿纱
围着火炉吃西瓜”
你现在能说出它的道理吗?
这是对沙漠气候的生动描述。白天,当太阳照射到沙漠时,由于砂石的比热容较小,砂石吸收热量后,其温度会迅速升高;而到傍晚,砂石要放出热量,由于砂石的比热容较小,砂石的温度会下降的很低,所以沙漠气候温差变化很大。
水的比热值是多少?物理意义是什么?
知道了物质的比热相当于知道了什么?
新课导入
相当于知道了1㎏的这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如果物体的质量不是1㎏,升高或降低的温度不是1℃,那么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该怎样计算呢?
思考
例1
⑶2
㎏铝块温度升高100℃-30
℃=70

所吸收的热量是:
⑵2㎏铝块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是:
⑴查表知:c铝=0.88×103
J/(kg
·
℃)
解:
把质量为2㎏、温度为30℃的铝块加热到100℃,铝块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0.88×103J×2=1.76×103J
1.76×103J×70=1.232×105J
典例解析
上面的计算过程能否写成一个综合算式呢?
铝块吸收的热量=0.88×103J/(kg
·
℃)
物体吸收的热量=物质的比热×物体的质量×物体升高的温度
字母表示:
Q吸=cm(t-t0)
小结
×2㎏×(100℃-30
℃)=1.232×105J
物质的比热
物体的质量
物体升高的温度
如果一个质量为2㎏的铝块,温度从100℃降低到30℃,铝块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铝块放出的热量=铝块的比热×铝块的质量×铝块降低的温度
字母表示:
Q放=cm(t0-t)
思考
物体的吸放热公式为:
Q吸=cm(t-t0)
Q放=cm(t0-t)
Q吸=cm
t升
Q=cm
t
Q放=cm
t降
在热传递过程中,若不计热损失,则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和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相等。
即Q吸=Q放
热平衡方程:
要把2kg的水从20℃加热到100
℃,至少需供给多少热量?
例题
已知:c=4.2×103J/(kg·℃),m=2kg,
t1=20℃,t2=100℃。
求:Q吸
解:Q吸=cm(t1-t2)=4.2×103J/(kg·℃)
×
2kg×(100℃-20℃)
=6.72×105J。
答:至少需供给6.72×105J的热量。
  1、有一根烧红的铁钉,质量是20g,温度是900℃,
若它的温度降低到400℃,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c=0.46×103J/(kg·℃)

解:铁钉放出的热量
Q=c·m·△t

0.46×103J/(kg·℃)
×0.02kg×(900℃-400℃)
=4.6×103J
答:铁钉放出的热量是4.6×103J。
随堂练习
2、质量为3
kg
,温度为70℃
的水,放出了    6.3×105J的热量,水温将降低到多少℃?
解:水温降低了:
△t=Q/c·m

6.3×105J/4.2×103J/(kg·℃)×3kg
=50℃
水温降低到:
t=t0-△t
=70℃-50℃
=20℃
答:水温将降低到20℃。
3、把100g

80℃的热水跟250g
、10℃的冷水相混合,混合后的温度为28℃,求热水放出的热量和冷水吸收的热量?
解:热水放出的热量:
Q放=c·m·△t
=4.2×103J/(kg·℃)
×0.1kg×(80℃-28℃)
=2.184×104J
冷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t
=4.2×103J/(kg·℃)
×0.25kg×(28℃-10℃)
=1.89×104J
答:热水放出的热量是2.184×104J,
冷水吸收的热量是1.89×104J。
4、质量是0.5
kg的铝壶里装了2kg
水,从20℃
加热至沸腾,至少需要吸收多少热量?(气压为标准大气压)
解:
2kg
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t
=4.2×103J/(kg·℃)
×2kg×(100℃-20℃)
=6.72×105J
0.5kg的铝壶吸收的热量:
Q吸=c·m·△t
=0.88×103J/(kg·℃)
×0.5kg×(100℃-20℃)
=0.352×105J
至少需要吸收的热量:
Q吸=6.72×105J+0.352×105J
=7.072
×105J
答:至少需要吸收的热量是7.072
×105J。
5、下面是小明在题为《能源的利用》的研究性学习中收集的有关太阳能的资料:
太阳能是人类最基本的能源,它无污染、免费,还可以再生,这种能源的使用期和太阳本身寿命一样长。当太阳光照射地面时,1m2地面在1s内平均得到的太阳辐射能为1.0×103J。太阳能热水器就是直接利用太阳能的装置。目前它已经逐渐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恰好,小明同学家最近想买一台太阳能热水器,在参考了以上资料后,他又在网上下载了某型号太阳能热水器的宣传广告:
容积(V)
100
L
集热管的采光面积
(S)
1.5m2
效率(n)
40℅
使用年限(r)
15年
(1)小明家每天大约需要100kg
热水,用这种热水器将这些水从25℃加热至45℃需要多长时间?
(2)对比效率为80℅的电热水器,小明家每天可节约多少电能?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课堂小结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课后作业
谢谢!(共23张PPT)
第十三章
内能与热机
第二节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第1课时
初步认识比热容
沪科版·九年级上册
提出问题:
(1)烧开一壶水与烧开半壶水需要的热量一样多吗?
(2)将一壶凉水温度升到30℃和升到90℃所吸收的热量一样多吗?
新课导入
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跟哪些因素有关?
活动一:讨论
(1)物体的质量
(m)
(2)物体温度升高的多少
(Δt)
进入新课

凉快
白天在游泳池
凉快

晚上到游泳池
活动二:猜想
物体吸收热量除了跟物体的质量和温度的变化有关,还跟哪些因素有关?
如何通过实验来研究?
应控制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物质种类不同。
还跟物质种类有关
活动三:实验方案设计
1、探索对象:____________
2、主要仪器:____________
3、研究方法;
4、实验探究:加热水和煤油.flv
水和煤油
电加热器、温度计、钟表等
控制变量法
实验现象:
煤油的温度升高的比水快。
实验说明:
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吸收相等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不同。
实验分析:
 思考:若停止对煤油加热,单独对水继续加热到和煤油升高的温度相同,所需用的时间则比煤油的
说明:质量相等升高的温度相等时水比煤油吸收的热量多
即: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所需吸收的热量是不相同的。

小结
1
物体吸收的热量不仅与物体的质量、物体温度的变化有关还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问题:
如何科学地比较不同物质的这种特性呢?
物质
体积
质量

10cm3
10kg

10cm3
79kg
观察表格
类比分析
表(一):
表(二):
表(一)采用“相同体积比较质量”,即用相同体积比质量,从而引入密度这一反映物质特性的物理量。
表(二)应采用怎样的方法从热学角度比较物质的这种特性呢?
物质
质量
升温
吸收

10kg
Δt
Q0
煤油
10kg
Δt
Q0
应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的前提下进行比较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本完成以下内容:
1、什么叫比热容?
2、比热容的符号__,单位是_
_____(SI制),常用单位_______
c
J/(kg·K)
J/(kg·℃)
比热容的大小等于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或降低)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或降低)温度的乘积之比。
1、结合表格中的数据谈谈你对比热的理解:
物质
质量
升温
吸热

1kg
10

4.2x104J

2kg
5

4.2x104J
2、由两组数据算出水的比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kg的水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4.2x10?J
3、干泥土的比热容是多少?其含义是什么?
请同学们查阅课本比热容表进行体会,并认真观察表格看看能获得哪些信息?
1.谁的比热容最大?
2.同种物质的比热容是一直不变的吗?
3.你还有哪些发现?
小结2:
物质的比热容跟密度相似,也是物质的特性之一.
对某种确定的物质来讲,比热容是一个确定的数值,跟物体质量的大小,温度改变的多少,物体的形状、体积、位置等无关,它仅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
因此,可以用比热容来鉴别物质的种类。
练一练: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温度越高,比热容越大。
B
物体的质量越大,比热容越小。
C
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比热容越大。
D
物质的比热容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温度变化的多少以及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都无关。
D
练一练:
下列物质的比热容发生改变的是(

A
一杯水倒掉半杯
B
水凝固成冰
C
0℃的水变成4
℃的水
D
将铁块锉成铁球
B
“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点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讨论

1、汽车发动机为何用冷水来冷却?
2、冬天的散热器(俗称暖气片)为何用热水供暖?
新疆有句谚语:
“早穿皮袄午穿纱
怀抱火炉吃西瓜”
你能说出它的道理!
end
海陆风的形成
end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课堂小结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课后作业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