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科学观察培优练习
一、选择题(共15题;共30分)
1.下列实验操作中,仪器的选择不恰当的是(?? )
A.?观察蜗牛时用放大镜???????????????????????????????????????????B.?现察面包霉菌菌落时用显微镜
C.?观察月球时用天文望运镜???????????????????????????????????D.?观察番茄果肉细胞时用显微镜
2.仅凭肉眼观察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观察时我们会借助工具。下列有关借助工具观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放大镜观察指纹更清晰????????????????????????????????????B.?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人眼看不到的微生物
C.?使用工具后的观察结果肯定正确?????????????????????????D.?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天体能获得更准确的数据
3.科学家牛顿从苹果落地现象出发,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他的发现最初来源于(?? )
A.?调查?????????????????????????????????????B.?观察?????????????????????????????????????C.?实验?????????????????????????????????????D.?阅读
4.小科同学借助于显微镜观察了三种不同生物的细胞,把观察结果绘制如下,则这里小科采用的记录方法是( ??)
A.?文字描述法???????????????????????B.?表格记录法???????????????????????C.?图形记录法???????????????????????D.?以上都不是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生活中,只要我们用心观察,总能有所收获????????
B.?单凭我们的感觉,就能对事物作出可靠的判断
C.?借助各种仪器可以大大扩大我们的观察范围??????????
D.?测量就是把一个待测的量与一个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的过程
6.“拓展观察力”是人类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科学仪器作为人的感官的延长和补充,克服了感官的局限性,开拓了认识的视野,并使观察走向精确化和定量化。下列科学实例中没有运用这种手段的是( )
A.?用哈勃太空望远镜来观察遥远的天体??????????????????B.?用显微镜来观察肉眼看不清的微小物体
C.?用高速摄像机来研究运动极快、肉眼无法辨清的运动过程??????D.?用地球仪来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状况
7.为比较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小明同学根据维生素C可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设计了如下实验:在四只同样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毫升相同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然后用滴管分别向其中滴加黄瓜、青椒、芹菜、白菜的汁液,边滴边震荡,直到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为止,实验结果如下:
黄瓜汁
青椒汁
芹菜汁
白菜汁
高锰酸钾溶液(2毫升)
14滴
8滴
15滴
11滴
据表可知维生素C含量最多的蔬菜是(?? )
A.?黄瓜?????????????????????????????????????B.?青椒?????????????????????????????????????C.?芹菜?????????????????????????????????????D.?白菜
8.某向学通过测定脉搏跳动获得每分钟的心跳次数,得出提高运动强度会导致心跳加快的结论。下列能支持该结论的一组数据是( )
A.?甲同学站立时每分钟心跳 60 次,乙同学静坐时每分钟心跳 70 次
B.?甲同学静坐时每分钟心跳 60 次,甲同学奔跑时每分钟心跳 130 次
C.?乙同学奔跑时每分钟心跳 120 次,丙同学静坐时每分钟心跳 90 次
D.?甲同学站立时每分钟心跳 60 次,丁同学奔跑时每分钟心跳 115 次
9.下列不属于定量观察的是( )
A.?用手摸桌子的光滑度???????????????????????????????????????????B.?用刻度尺测科学书的长和宽
C.?用天平称物体质量??????????????????????????????????????????????D.?用体温计测量人体的体温
10.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你认为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是( )
A.?多做实验????????????????????????????????????????????????????????????B.?认真听老师讲课
C.?仔细观察、积极实验、认真思考?????????????????????????D.?凭感觉对身边的事物仔细观察并做出正确判断
11.下列关于指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左、右手食指的指纹完全是相同的????????????????????B.?放大镜离手指距离不同,指纹图像的大小也不同
C.?放大镜离手指越近,指纹图像越大????????????????????D.?用放大镜看到的指纹方向与实际相反
12.小明根据生活经验,提出了自己的疑惑:物质的黏性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他认为可能与温度高低有关,于是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将蜂蜜分装在三个小瓶内,一瓶放在冰箱中,一瓶放在室内的桌上,另一瓶放在微波炉内加热一会儿,然后找来三支相同的试管,用三支相同的滴管分别从三个小瓶中各取一滴蜂蜜,分别同时滴到倾斜度相同的三支相同试管口的内壁上,观察比较各滴蜂蜜流到试管底部所需时间长短,并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
蜂蜜处理
放冰箱中
放室内桌上
经微波炉加热
温度
较低
一般
较高
流淌时间
较长
一般
较短
则 可 知 (? ??)
A.?蜂蜜黏性随温度升高而增强 ????????????????????????? B.?蜂蜜黏性随温度升高而减弱???????
C.?蜂蜜黏性强弱与温度无关????????????????????????????????D.?因本实验观察的是时间而不是黏性,不能确定黏性与温度的关系
13.下列活动不属于观察的是( )
A.?用体温计测量一位学生的体温???????????????????????????? B.?仔细观察蜗牛的活动
C.?用秒表测量某同学跑100米的时间?????????????????????? D.?一位学生在学校里漫无目的地东张西望
14.在做鸡蛋放在食盐溶液里的实验时,玻璃棒的主要作用是( )
A.?防止打破鸡蛋?????????????????B.?加速食盐溶解????????????????C.?增加食盐溶解量????????????????D.?防止液体溅出
15.小明和小华分别购买了两种橡胶球,小明说:“我的弹性比你的好”。小华说:“我希望你能证实你的说法”。小明可选择下列哪个设计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
A.?把它们向墙掷去,测量它们反弹时离墙的距离
B.?用手触摸,看哪一个球较硬
C.?让它们同时从离地面等高处自由坠下,观察哪一个反弹得高
D.?把它们向地面掷下,测量它们反弹的高度
二、填空题(共6题;共11分)
16.在科学学习中探索自然的两种重要方法是________和________。
17.把红墨水滴入清水中会迅速扩散,把同样的红墨水滴入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中的现象是否一样?请你做一做,你的发现是________。
18.下列属于直接观察的有________,属于间接观察的有________,属于定性观察的有________,属于定量观察的有________。(填序号)
①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质的流动;②老师清点教室里穿校服的人数;③妈妈用手摸小华的额头,了解小华是否已退烧;④用体温计测得小华的体温是39 ℃
19.如图是指纹的一些图片。指纹具有唯一性和稳定性,可用来鉴别人的身份。为了更清晰地观察和研究指纹,我们可以借助________。(填写一种仪器名称)
20.直接观察是指凭借人们的感官直接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间接观察是指借助仪器设备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下列观察属于直接观察还是间接观察:①用体温表测量体温;②用手摸病人的额头,判断发热程度;③用眼观看叶片的形状和构造;④用耳辨听是哪种乐器发音;⑤用天文望远镜探测星系;⑥用红外线测温仪快速测量旅客的体温;⑦用刻度尺测量科学课本的长度;⑧用显微镜观察细菌。属于直接观察的是________。
21.光凭人的感觉器官还不能对事物做出??________? 的判断,因此,要借助一些??________和工具等的帮助来进行正确判断。
三、解答题(共3题;共12分)
22.?观察图l—3—1中甲环的外圈与乙环的内圈哪个大?再动脑想一想,你用什么方法来证明你的判断?
23.盛夏来临,人们为“怎样才能晒不黑”而犯愁,资料表明:将皮肤晒黑的罪魁祸首是太阳光中的长波紫外线.“好奇实验室”为此检测了若干衣服的防晒效果.
实验序号
衣服材质
衣服布料层数
长波紫外线透过率
1
天蚕丝
1
12%
2
2
5%
3
化纤
1
28%
4
2
14%
5
全棉T恤(白色)
1
7%
6
全棉T恤(黑色)
1
4%
检测方法:先用光纤探头和计算机测算出阳光中长波紫外线的强度;再把衣服挡在光纤探头上,测算出透射导光纤探头上的长波紫外线强度.利用前后两次测得的长波紫外线的强度计算出长波紫外线的透过率.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1)该实验是通过比较________来分析衣服的防晒效果
(2)比较实验1、2或3、4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3)根据测量结果,请向你的家人提出一条夏季户外活动时着装建议:________?
24.在学习《机械运动》一节内容后,同学们想探究纸锥下落快慢与锥角以及扇形半径的关系。他们用普通复印纸裁出3个不同规格的扇形纸片,制成了如图甲所示的3个纸锥实验中,纸锥每次从相同高度由静止释放,用秒表多次测量每个纸锥下落的时间,取平均值后记录在表格中。
甲 乙 丙
纸锥编号
下落高度h/m
扇形纸片半径r/cm
剪掉的扇形圆心角θ/°
纸锥锥角a/°
下落时间t/s
1
1.9
10
90
81.9
2.20
2
1.9
10
135
71.1
1.84
3
1.9
5
90
81.9
2.20
(1)对于纸锥下落前的初始位置,有乙图所示的两种摆放方式,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A”或“B”)。
(2)分析表中数据,根据实验探究目的,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3)小明随后用同种纸张制成了质量相等的两个纸锥如图丙,其中4号纸锥的锥角比5号纸锥的锥角大,如果从相同的高度同时由静止释放两个纸锥,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A.?4号纸锥先到地面???????????????????B.?5号纸锥先到地面???????????????????C.?两个纸锥同时到达地面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B 2. C 3. B 4. C 5. B 6. D 7. B 8. B 9. A 10. C 11. B 12. B 13. D 14. B 15. C
二、填空题
16. 观察;实验 17.整杯热水比整杯冷水变红得更快一些 18. ②③;①④;①③;②④
19. 放大镜 20. ②③④21. 准确;仪器
三、解答题
22. 一样大。证明的方法:可以分别量出甲环外圈和乙环内圈的直径比大小,若两直径相等,则一样大。
23. (1)长波紫外线透过率(2)衣服材质一定时,衣服布料层数越多,防晒效果越好
(3)穿全棉黑色T恤
24. (1)A(2)纸锥下落速度与扇形纸片半径无关,与纸锥锥角有关,纸锥锥角越大,下落时间越长,下落速度越慢(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