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同步课时作业(1)
分子热运动
1.端午节,小红一进家门便闻到粽子的香味,这一现象表明(
)
A.分子间有间隙
B.分子间存在引力
C.分子间存在斥力
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2.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雪花飞舞,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破镜不能重圆”,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C.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
D.将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压紧后,它们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3.下列事实能够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的是(
)
A.公路上大雾弥漫
B.花棚里香气扑鼻
C.湖面上柳絮飘扬
D.氧气被压缩进钢瓶
4.如图所示的示意图形象反映物质气、液、固三态分子排列的特点,正确的说法是(
)
A.
甲是气态
B.
乙是气态?
C.
丙是气态
D.
甲是固态??
5.两只相同的集气瓶中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用玻璃板隔开后按图示水平放置,抽去玻璃板、保持两瓶口紧贴静置较长时间后,两瓶中气体颜色变得相同.已知瓶中气体的密度比瓶中空气的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此现象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B.此现象与“扫地时灰尘飞扬”的成因相同
C.颜色变得相同后,瓶中气体分子停止运动
D.颜色变得相同后,左侧瓶中气体密度变大
6.如图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紧紧压在一起,在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这个实验事实说明(
)
A.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B.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C.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D.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7.将一滴墨汁滴入一杯清水中,过一会儿,整杯水都变黑了,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水的温度越低,整杯水变黑所需要的时间越短
B.如果水的温度为0℃,则不会发生这种现象
C.这是一种扩散现象,说明物质分子是不停地运动的
D.这是一种扩散现象,说明物质的分子发生了变化,水分子变黑了
8.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B.碎的镜子靠在一起不能“重圆”,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C.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D.液态乳胶变干后才能将木制家具粘牢,说明固体分子间作用力比液体分子间作用力强
9.关于分子动理论和扩散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温度越高,扩散就越快
B.扩散在气体、液体、固体中都能进行
C.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其分子间有较大的引力
10.用图的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_____(选填“A”或“B”)瓶.根据_____现象可知气体发生了扩散.扩散现象说明气体分子_____.若实验温度分别为①0℃,②4℃,③20℃,④30℃.则在_____温度下(填序号)气体扩散最快.
11.劣质的油性油漆、板材、涂料、胶
粘剂等材料含有较多的甲醛、苯、二甲苯等有毒有机物.用来
装修房屋,会造成室内环境污染,这是因为有毒有机物分子都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这种现象在夏天时特别严重,因为
越高,
越剧烈。
12.阅读下述材料,并回答问题.
证明液体、气体分子做杂乱无章运动的最著名的实验是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发现的
布朗运动.1827年,布朗把花粉放入水中,然后取出一滴这种悬浮液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花粉小颗粒在水中像着了魔似的不停地运动,而且每个小颗粒的
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改变得很快,不会停下来.这些小颗粒实际上是由上万个分子组成的分子团,由于受液体分子的撞击不平衡而表现出无规则运动.
(1)布朗运动是_______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
A.分子
B.原子
C.固体
(2)
布朗运动实质上反映了__________分子的运动.
(3)如何使布朗运动加快?(至少用两种方法)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闻到气味是由于带有香味分子运动到人的鼻腔肿,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故D正确.
2.答案:D
解析:A.雪花飞舞,是宏观的物体的运动,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
B.“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镜子碎片接触时达不到产生分子力作用的距离,不能说明分子间有斥力,故B错误。
C.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这是因为海绵内有很多空隙,里面充满了空气,不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故C错误;
D.将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压紧后,它们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引力,故D正确。
3.答案:B
解析:分子太小,用肉眼是看不到的;雾是小液滴,不是分子,故A错;能闻到香气是由于花香的分子不停地运动造成的,故B正确;柳絮也不是分子,故C错;氧气被压缩进钢瓶是由于外力作用的结果不是分子运动造成的,故D错;应选B。
4.答案:C
解析: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固体分子之间距离很小,分子之间作用力最大,因而固体分子只能在固定的位置附近振动,而不能移动,因此固体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乙图为固体分子排列特点,B选项错误;气体分子之间距离很大,为分子直径的10倍以上,因此气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几乎为零,气体分子能充满整个空间,因此气体不能保持一定的体积和形状,丙图为气体分子排列特点,C选项正确;液体分子之间的距离介于固体分子与气体分子之间,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比固体分子之间作用力小,而比气体分子之间作用力大,这样液体分子除了在某一位置附近振动以外,还可以移到另一位置附近振动,因此液体具有流动性,不能保持一定的形状,甲图为液体分子的排列特点,A、D选项错误。
5.答案:D
解析:当把中间的玻璃板抽掉后观察到左右两个瓶子颜色变均匀了,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同的做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扫地时灰尘飞扬”是固态颗粒的机械运动,此现象与“扫地时灰尘飞扬”的成因不同,故B错误;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两瓶颜色变得相同后,瓶中气体分子仍然在运动,故C错误;因为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两气体混合后,左侧瓶中气体密度变大,故D正确;故应选D.
6.答案:C
解析: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铅块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说明了分子之间存在引力,故C正确为答案.
7.答案:C
解析:A.扩散现象进行得快慢与温度有关,如果水的温度越低,分子运动慢,整杯水变黑所需要的时间越长,故A错误;
B.
分子处于永不信息地运动当中,温度为0℃时分子仍然不停运动,所以扩散现象仍能够进行,故B错误;
C.将一滴墨汁滴入一杯清水中,过一会儿,整杯水都变黑了,这是一种扩散现象;
分子的不停运动形成了扩散现象,反过来扩散现象也可以证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正确;
D.整杯水都变黑了是一种扩散现象,是因为墨汁分子和水分子彼此运动进入了对方的分子间隙,混合后整杯水变黑,但不是水分子变黑了,故D错误;
故选C.
8.答案:AD
解析:花香四溢说明花香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A正确;破镜难圆是因为破碎的玻璃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以上,超出了分子间作用力的范围,分子间几乎没有作用力,B错误;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是因为海绵本身内部就有空隙,不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C错误;液态乳胶变干后,分子间的距离减小,引力变大,说明固体分子间作用力比液体分子间作用力强,D正确.故选AD.
9.答案:ABC
解析:物体的温度越高,则分子无规则运动就越剧烈,而扩散现象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宏观体现,所以扩散就越快,选项A的是否正确.
构造物体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无论是气体、液体还是固体,所以扩散现象当然在这三种状态的物质中都能够进行,选项B、C正确.
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其分子间有较强的分子斥力,并不是引力,选项D说法错误.
10.答案:B;B红棕色变淡;永不停息做无规则运动;④
解析:
二氧化氮气体的颜色是红棕色的,而且比空气的密度大.如果将两个瓶口对在一起,则二氧化氮气体分子会向空气中运动,所以B瓶内的气体颜色会变淡,A瓶内的气体颜色会变红.而且温度越高,运动速度越快.
11.答案:温度;分子运动
解析:分子总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这种运动受温度影响,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12.答案:(1)C
(2)液体
(3)将固体(花粉)颗粒弄得更小些,升高液体的温度等,答案合理均可
解析:(1)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布朗运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固体小颗粒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
(2)这些固体小颗粒的运动是由所受液体分子撞击不平衡而引起的,所以布朗运动实质上反映了液体分子的运动.
(3)固体颗粒越小,运动状态越容易改变,因此把花粉颗粒弄得更小些,可以加快布朗运动;由于固体颗粒的运动是受到液体分子的撞击而引起的,所以升高液体的温度,加快液体分子的热运动也可使布朗运动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