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化学选择性必修三 3.4 羧酸 羧酸衍生物 同步练习(5份,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19)化学选择性必修三 3.4 羧酸 羧酸衍生物 同步练习(5份,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8-19 17:43:52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章节自我强化训练
3.4.5
油脂
1.《内经》曰:“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合理膳食,能提高免疫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蔗糖水解生成互为同分异构体的葡糖糖和果糖
B.食用油在酶作用下水解为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C.苹果中富含的苹果酸[]是乙二酸的同系物
D.天然蛋白质水解后均得到α-氨基酸,甘氨酸和丙氨酸两种分子间可生成两种二肽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丙三醇>苯酚>1-氯丁烷
B.用核磁共振氢谱不能区分HCOOCH3和HCOOCH2CH3
C.用Na2CO3溶液不能区分CH3COOH和CH3COOCH2CH3
D.油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可发生水解反应,且产物相同
3.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聚乙烯塑料可用于包装食品
B.蛋白质和油脂都是天然高分子
C.纤维素和淀粉在人体内都能水解为葡萄糖
D.用硫酸铜溶液可提纯蛋白质并保持其生理活性
4.下列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不正确的是(
)
A.葡萄糖能发生银镜反应
B.蛋白质烧焦时可产生特殊气味
C.蔗糖酸性条件下的水解产物全部为葡萄糖
D.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为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盐
5.高温高压液态水具有接近常温下弱酸的c(H+)或弱碱的c(OH?),油脂在其中能以较快的反应速率水解。与常温常压水相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高温高压液态水中,体系温度升高,油脂水解反应速率加快
B.高温高压液态水中,油脂与水的互溶能力增强,油脂水解反应速率加快
C.高温高压液态水中,c(H+)增大,可催化油脂水解反应,且产生的酸进一步催化水解
D.高温高压液态水中的油脂水解,相当于常温下在体系中加入了相同c(H+)的酸或相同c(OH?)的碱的水解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苹果中含有的戊酸戊酯有芳香气味,易溶于水
B.用溶液可以鉴别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
C.通式相同的不同物质一定属于同系物
D.淀粉、油脂、甘氨酸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硬脂酸甘油酯属于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是高分子化合物
B.含淀粉或纤维素的物质可以制造酒精
C.鸡蛋清的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鸡蛋清凝聚,蛋白质变性
D.不同种类的氨基酸能以不同的数目和顺序彼此结合,形成更复杂的多肽化合物
8.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有关物质的应用正确且对应原理的解释合理的是(
)
物质的应用
原理的解释
A
漂白粉用于环境消毒
漂白粉是盐,盐溶液使细菌、病毒变性
B
氢氟酸用于刻蚀玻璃
氢氟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
C
植物油用于生产肥皂
植物油在碱性条件下水解
D
代替食盐用于腌制食品
具有还原性,可抑制食品氧化
A.A
B.B
C.C
D.D
9.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糖类、油脂、乙醇和蛋白质都是营养物质
B.二氯丙烷()的结构有
6

C.中所有原子可能都在同一平面
D.乙醇、乙酸、乙酸乙酯均能与
NaOH
溶液反应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医院一般利用新制检验病人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
B.加热烧杯中牛油和NaOH溶液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冷却,烧杯底部析出沉淀
C.取少量淀粉水解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使溶液呈碱性后加入碘水,检验淀粉是否水解完全
D.甘氨酸()和丙氨酸()混合,最多可以形成4种二肽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烯使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因是不同的
B.蛋白质、油脂、纤维素等均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保鲜膜按材质可分为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等,PVC的单体可由PE的单体与氯化氢加成制得
D.乙醇用作医用消毒剂时,无水乙醇消毒效果最好
12.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聚氯乙烯分子中含碳碳双键
B.以淀粉为原料可制取乙酸乙酯
C.丁烷有3种同分异构体
D.油脂的皂化反应属于加成反应
13.阅读体检报告呈现的的部分内容,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项目名称
检查结果
单位
参考范围

4.1
mmol/L
3.5~5.5

2.15
mmol/L
2.13~2.70
胱抑素C
0.78
mg/L
0.59~1.03
尿素
4.18
mmol/L
2.78~7.14
甘油三酯
1.50
mmol/L
0.45~1.70
A.体检指标均以物质的量浓度表示
B.表中所示的检查项目均正常
C.尿素是蛋白质的代谢产物
D.甘油三酯的结构可表示为(R1、R2、R3为烃基)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氨基酸能与酸、碱反应生成盐
B.葡萄糖和蔗糖的官能团种类完全相同
C.乙醇和乙醛可用银氨溶液进行鉴别
D.氢键既影响有机物的沸点,又影响有机物的空间结构
15.糖类、油脂、蛋白质是生产生活中的重要物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淀粉在人体内水解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
B.
油脂属于酯类,可用于制取肥皂
C.
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元是氨基酸
D.
糖类、油脂、蛋白质中均只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16.对下列物质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葡萄糖分子式组成是,一定条件下能与银氨溶液反应析出银
B.
淀粉的分子组成是,遇含碘物质一定变为蓝色
C.
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C、H、O、N、P、S等,灼烧时具有烧焦羽毛气味
D.
油脂的组成元素有C、H、O三种元素,碱性条件水解可用来制肥皂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液态油脂通过催化加氢,可提高其饱和度,转化生成半固态的脂肪
B.
在酸性条件下,蔗糖水解成葡萄糖和果糖,它们都能被溴水氧化
C.
油脂的皂化反应和油脂的硬化反应都是取代反应
D.
蛋白质溶液遇醋酸铅可产生沉淀,加入大量的水,沉淀还可溶解
18.下列有关糖类、油脂、蛋白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鸡蛋清溶液中加入硫酸铵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蛋白质发生变性
B.
棉花、纸、醋酸纤维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C.
淀粉、牛油、蛋白质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D.
油脂里饱和烃基的相对含量越大,油脂的熔点越高
19.有关天然物质水解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可用碘水检验淀粉水解是否完全
B.
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与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产物完全相同
C.
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为氨基酸
D.
纤维素水解与淀粉水解得到的最终产物相同
20.如图为硬脂酸甘油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的装置图。
进行皂化反应时的步骤如下:
(1)在圆底烧瓶中加入8
g硬脂酸甘油酯,然后加入2
g氢氧化钠、5
mL水和10
mL酒精,加入酒精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隔着石棉网给反应物加热约10
min,皂化反应基本完成,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所得的混合物为________(填“悬浊液”、“乳浊液”、“溶液”或“胶体”)。
(3)向所得混合物中加入__________,静置一段时间后,溶液分为上下两层,肥皂在__________层,这个操作称为________。
(4)图中长玻璃导管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日常生活中用热的纯碱溶液来洗涤粘有油脂的器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个实验有一个缺点就是容易产生________现象,为避免这种现象工业生产上常用________加热法防止这种现象。
21.制取肥皂的实验有以下步骤:
①在一个干燥的蒸发皿中加入植物油8
mL、乙醇8
mL、氢氧化钠溶液4
mL;
②在不断搅拌下,给蒸发皿中液体微微加热,直到混合物变稠;
③继续加热,直到皂化反应完成;
④把盛混合物的蒸发皿放在冷水浴中冷却,等待片刻,向混合物中加20
mL热蒸馏水,再放在冷水中冷却,然后加入25
mL
氯化钠饱和溶液充分搅拌;
⑤用纱布滤出固体物质,弃去滤液。把固体物质挤于、压成条状、晾干,即得肥皂。
回答下列问题:
(1)在制肥皂时加入乙醇是利用了乙醇的什么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验证皂化反应已完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操作④中加入饱和氯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硬脂酸甘油酯发生皂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取用蒸发皿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工业上大规模生产用水蒸气加热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紊乱导致的代谢紊乱综合症,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长期摄入高热量食品和缺少运动都易导致糖尿病。
(1)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葡萄糖属于碳水化合物,其分子式可表示为,则每个葡萄糖分子中含6个水分子
B.糖尿病人尿糖高,可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来检测病人尿液中的葡萄糖
C.葡萄糖为人体提供能量
D.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2)木糖醇[是一种甜味剂,糖尿病人食用后血糖不会升高。请预测木糖醇的一种化学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糖尿病人不可饮酒,酒精在肝脏内可被转化成有机物A。A的有关性质实验结果如下:
Ⅰ.通过样品的质谱测得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
Ⅱ.将A溶于水,滴入石蕊试液,发现溶液变红。
Ⅲ.A是一种日常调味品的主要成分。
试写出A的结构简式________。
(4)糖尿病人宜多吃蔬菜和豆类食品。蔬菜中富含纤维素,豆类食品中富含蛋白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蛋白质都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且都不溶于水
B.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可以区别合成纤维和羊毛
C.人体内不含纤维素水解酶,人不能消化纤维素,因此蔬菜中的纤维素对人没有用处
D.紫外线、医用酒精能杀菌消毒,是因为它们能使细菌的蛋白质变性
E.用天然彩棉制成贴身衣物可减少染料对人体的副作用
(5)香蕉属于高糖水果,糖尿病人不宜食用。乙烯是香蕉的催熟剂,它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大豆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由大豆配制出来的菜肴很多,它是人体营养中最重要的补品之一,我们几乎每天都要饮食豆制品。请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所吃的豆腐是一种________。
A.蛋白质凝胶
B.纯蛋白质
C.脂肪
D.淀粉
(2)我们食用的大豆,最终补充给人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A.氨基酸
B.蛋白质
C.油脂
D.糖类
(3)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________。
(4)豆油不能保存较长时间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必须进行硬化,油脂的硬化是指________,人造脂肪指的是________。
24.糖类、油脂和蛋白质都是人体基本营养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试管中加入0.5
g淀粉和4
mL
20%的稀硫酸,加热3~4
min,然后用碱液中和试管中的稀硫酸。
①淀粉完全水解生成有机物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要检验淀粉已经发生了水解,可取少量上述溶液加入____________(填试剂的名称),加热后再根据实验现象判断;若要检验淀粉没有完全水解,可取少量上述未加碱中和的溶液加入几滴碘溶液,应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油脂在人体内通过水解生成______________和丙三醇,然后再分别进行氧化分解,为人体提供能量。
(3)蛋白质在人体内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氨基酸的通式可表示为,据此可推知氨基酸既可以与________反应,又可以与________反应。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A.
蔗糖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二种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A正确;
B.
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在体内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生成相应的羧酸与甘油,故B正确;
C.
苹果中富含的苹果酸含有羟基和羧基,乙二酸只含有羧基,官能团不同,故C错误;
D.
二肽种类为:甘氨酸和甘氨酸有一种、丙氨酸和丙氨酸有一种、甘氨酸和丙氨酸有两种,所以两种氨基酸最多可形成四种二肽,但甘氨酸和丙氨酸两种分子间可生成两种二肽,故D正确;
故选:C。
2.答案:A
解析:室温下,丙三醇易溶于水,苯酚微溶于水,而1-氯丁烷难溶于水,故A项正确。分析核磁共振氢谱,HCOOCH3会产生两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1:3;HCOOCH2CH3会产生三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1:2:3,故B项错误。Na2CO3与CH3COOH反应可产生CO2气体,乙酸乙酯与Na2CO3不反应,可以区分,故C项错误。油脂在酸性条件下能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则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故D项错误。
3.答案:A
解析:A项,可以用聚乙烯塑料制品包装食品,正确;
B项,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错误;C项,纤维素在人体内无法水解,错误;D项,可使蛋白质变性,错误。
4.答案:C
解析:蔗糖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
C错误
5.答案:D
解析:A.
油脂的水解反应属于吸热反应,升高温度促进水解,所以高温高压液态水中,体系温度升高,油脂水解反应速率加快,故A正确;
B.
油脂不溶于水,但是油脂水解生成的高级脂肪酸和甘油能溶于水,高温高压条件下,油脂与水的互溶能力增强,油脂水解反应速率加快,故B正确;
C.
酸性条件下促进油脂水解,油脂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高温高压液态水中,增大,可催化油脂水解反应,且产生的酸进一步催化水解,故C正确;
D.
高温高压液态水中的油脂水解,其水环境仍呈中性,因而不能理解成相当于常温下在体系中加入了相同的酸或相同的碱的水解,而是以体系升温、增加水和油脂的互溶以及提高水中浓度的方式,促进油脂的水解,D项不正确。
故选:D。
6.答案:B
解析:
7.答案:A
解析:A项,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错误;B项,淀粉和纤维素可在酒化酶的作用下转化为乙醇,故可以酿酒,正确;C项,硫酸铜是重金属盐,可以使蛋白质变性,正确。
8.答案:C
解析:漂白粉属于混合物,且漂白粉用于环境消毒利用的是溶于水后生成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A项错误;氢氟酸无强氧化性,B项错误;植物油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可用于制肥皂,C项正确;有毒,不能代替食盐用于腌制食品,D项错误。
9.答案:C
解析:A.糖类、油脂和蛋白质都是营养物质,乙醇不是营养物质,故A错误;
B.二氯丙烷()的同分异构体中,两个氯原子可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有2种结构;在不同碳原子上有邻位和间位两种结构,所以一共有4种结构,故B错误;
C.苯和乙烯都为共面结构,碳碳单键可以旋转,通过碳碳单键的旋转中所有原子可能都在同一平面,故C正确;
D.乙醇不能与溶液反应,故D错误;
【答案】C
10.答案:D
解析:医院一般用新制的去检验病人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A错误;皂化反应后,需要加入热的饱和食盐水,才会有硬脂酸钠析出,且析出的硬脂酸钠是浮在液面上的,B错误;溶液中含有过量NaOH时,碘单质将与NaOH反应,从而影响检验结果,C错误;两种氨基酸混合,最多可形成4种二肽,D正确。
11.答案:A
解析:乙烯使溶液褪色是因为发生了加成反应,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因为被还原,A正确;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B错误;氯乙烯是由乙炔与氯化氢加成得到的,C错误;作医用消毒剂时,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溶液消毒效果最好,体积分数更高或更低的乙醇溶液均达不到最好的消毒效果,D错误。
12.答案:B
解析:A项,聚氯乙烯是氯乙烯的加聚产物,不含碳碳双键,错误;B项,由淀粉水解可得到葡萄糖,葡萄糖分解可得到乙醇,乙醇氧化得到乙酸,乙醇、乙酸发生酯化反应可得到乙酸乙酯,正确;C项,丁烷有正丁烷、异丁烷两种结构,错误;
D项,皂化反应是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属于取代反应,错误。
13.答案:A
解析:A.
物质的量浓度表示单位体积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常用单位是mol/L,也可用mmol/L表示,胱抑素C用mg/L,不是物质的量浓度表示,故A错误;
B.
表中所示的检查项目的值都处在正常值范围内,故B正确;
C.
蛋白质脱氨分解,生成尿素,尿素是蛋白质的代谢产物,故C正确;
D.
甘油与有机酸脱去3分子水生成甘油三酯,结构简式为,故D正确;
故选:A。
14.答案:B
解析:A.
氨基酸中既含有氨基,又含有羧基,所以既能与酸反应,也能与碱反应生成盐,故A正确;
B.
葡萄糖属于多羟基醛,结构中含有醛基而蔗糖的分子结构中并不含有醛基,故B错误;
C.
乙醇不能与银氨溶液反应,乙醛可以与银氨溶液反应产生银镜现象,故C正确;
D.
有机物分子之间若能形成氢键,会使有机物具有较高的沸点;氢键的形成也会影响有机物的空间结构,如氢键是蛋白质具有生物活性的高级结构的重要原因,氢键也是DNA双螺旋的两个螺旋链结合的原因,故D正确;
故选:B。
15.答案:D
解析:
16.答案:B
解析:葡萄糖含有醛基,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淀粉遇单质碘变蓝色,遇含碘化合物不变蓝色;蛋白质具有烧焦羽毛气味;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的高级脂肪酸钠可用来制肥皂。
17.答案:A
解析:液态油脂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可生成半固态的脂肪;在酸性条件下,蔗糖水解成葡萄糖和果糖,葡萄糖分子中含有醛基,能够被溴水氧化,而果糖分子中不含醛基,不会被溴水氧化;油脂的皂化是取代反应,油脂的硬化是加成反应;重金属盐醋酸铅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而产生沉淀,该反应过程不可逆,加入大量的水,沉淀不会溶解。
18.答案:D
解析:饱和硫酸铵溶液能使鸡蛋清溶液中的蛋白质发生盐析,而产生白色沉淀;醋酸纤维不是纤维素,而是纤维素与乙酸酸酐发生酯化反应的产物;淀粉、蛋白质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而油脂(牛油)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油脂里饱和烃基的相对含量越大,其熔点越高。
19.答案:B
解析:A项中淀粉遇碘变蓝,可检验淀粉的水解程度;B项中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故B项错误;D项中纤维素与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20.答案:(1)溶解硬脂酸甘油酯
(2)水面上漂浮的块状物消失;胶体
(3)食盐;上;盐析
(4)冷凝回流
(5)纯碱溶液呈碱性与油脂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物质而洗去油污
(6)结焦;水蒸气
解析:硬脂酸甘油酯(油脂)不溶于水,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能发生水解反应,水解后的混合溶液为胶体,加入食盐能使硬脂酸钠在水解液的上层析出。
21.答案:(1)植物油、氢氧化钠溶液都能与乙醇混溶,加入乙醇可使植物油和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接触,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2)取反应液,滴入热水中,若液面上无油滴,则说明水解已完成
(3)盐析,使肥皂析出
(4)
(5)坩埚钳
(6)受热均匀,温度便于控制,不易产生结焦现象
解析:植物油(油脂)不溶于水,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能发生水解反应,水解后的混合溶液为胶体,加入食盐能使硬脂酸钠在水解液的上层析出。在制取肥皂时加入乙醇,其目的是为了使油脂和水在乙醇中充分混合。
22.答案:(1)B、C、D
(2)能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应(或其他合理的答案均可)
(3)
(4)A、C
(5)
解析:
(1)葡萄糖属于碳水化合物,分子可表示为,但不能反映结构特点。
(2)木糖醇含有羟基,能与钠发生置换反应,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应等。
(3)根据题给信息知A为。
(4)蛋白质可以合成;蔬菜中的纤维素可以加强胃肠蠕动,具有通便功能。
(5)乙烯使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是因为乙烯和溴会发生加成反应。
23.答案:(1)A (2)A (3)氨基酸
(4)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对易氧化的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进行催化加氢;经氢化后的饱和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解析:在豆浆中加入少量的石膏,能使豆浆凝结成豆腐,所以豆腐是一种蛋白质凝胶,它在人体内的作用为最终补充给人体的是氨基酸。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豆油中含有碳碳双键,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而变质,而油脂硬化是将豆油等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催化加氢,所得的产物即为硬化油,也叫人造脂肪。
24.答案:(1)①②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溶液变蓝 (2)高级脂肪酸 (3)酸;碱
解析:
(1)淀粉完全水解生成葡萄糖,其分子式为,因此可用新制的悬浊液检验葡萄糖,从而证明淀粉已发生水解,而向上述未加碱中和的溶液加入几滴碘溶液后变蓝,说明淀粉未完全水解。
(2)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丙三醇。
(3)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为氨基酸,可简写为。其中含有—、—COOH,据此可推知氨基酸具有两性,既可以与酸反应,又可以与碱反应。2020—2021学年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章节自我强化训练
3.4.2
羧酸的化学性质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链烃基与羧基直接相连的化合物才叫羧酸
B.饱和一元脂肪酸组成符合CnH2n-2O2
C.羧酸是一类酸,它们在常温下都呈液态
D.羧酸的官能团为-COOH
2.下表为某有机物与各种试剂的反应现象,则这种有机物可能是(??
)
试剂

溴水
溶液
现象
放出气体
褪色
放出气体
A.
B.
C.
D.
3.胆固醇是人体必须的生物活性物质,分子式为C27H46O,一种胆固醇酯是液晶材料,分子式为C31H50O2,生成这种胆固醇酯的羧酸是(???)
A.C6H13COOH?????
B.C6H5COOH?????
C.C7H15COOH?????
D.C6H5CH2COOH
4.以苯、硫酸、氢氧化钠、亚硫酸钠为原料,合成苯酚的方法可简单表示为:
根据上述的反应,判断苯磺酸、苯酚、亚硫酸三种物质的酸性强弱顺序是(
)
A.
苯磺酸>苯酚>亚硫酸
B.
苯磺酸>苯酚>亚硫酸
C.
苯磺酸>苯酚>亚硫酸
D.
苯磺酸>苯酚>亚硫酸
5.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其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①能发生加成反应
②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③能发生取代反应
④能发生中和反应
⑤能发生氧化反应
全部??????????????????????????
只能发生①③④
C.除⑤外都能???????????????????????
D.除④⑤外都能
6.乳酸()在一定条件下聚合生成一种塑料,用这种新型塑料制成的餐具在乳酸菌的作用下60天内分解成无害的物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在该聚合反应中,生成的另一种产物是(??
)
A.H2O????????B.CO2????????C.O2????????D.H2
7.某有机物的结构为如图所示,这种有机物不具有的性质是(???)
A.能发生水解反应
B.能跟溶液反应
C.能使酸性溶液褪色
D.能发生酯化反应
8.下列关于乙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乙酸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B.乙酸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它不是一元羧酸
C.乙酸能与Na2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
D.乙酸酸性较弱,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9.下列关于乙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乙酸易溶于水和乙醇
B.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它是纯净物
C.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是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D.乙酸分子中有四个氢原子,所以不是一元酸
10.已知甲酸HCOOH可以写成CO(H2O),在50-60℃时,向甲酸中加入浓硫酸会发生脱水生成CO。则草酸HOOC—COOH与浓硫酸在一定温度下脱水会生成(??
)
A.CO
B.CO2
C.CO和CO2
D.C2O3
11.乙酸分子的结构式为,下列反应及断键部位正确的是(
)
①乙酸的电离,是a键断裂
②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是b键断裂
③在红磷存在时,Br2与CH3COOH的反应:CH3COOH+Br2CH2Br—COOH+HBr,是c键断裂
④乙酸变成乙酸酐的反应:2CH3COOH
+H2O,是a、b键断裂
A.仅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仅②③④
D.仅①③④
12.由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用乙酸浸泡水壶中的水垢,可将其清除
乙酸的酸性小于碳酸的酸性
B
向某黄色溶液中加入淀粉-KI溶液,溶液呈蓝色
溶液中一定含Br2
C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生成的氯甲烷具有酸性
D
室温下,用pH试纸测得0.1mol·L-1
Na2SO3溶液的pH为10,0.1mol·L-1
NaHSO3溶液的pH约为5
结合H+的能力比弱
A.A
B.B
C.C
D.D
13.仔细分析下列表格中每组醇与酸的关系,找出其关系的共同点,判断X的分子式为(??
)
Ⅰ组
Ⅱ组
Ⅲ组
Ⅳ组

C2H5OH
C4H9OH
X
CH3CH(OH)—
CH(OH)CH3
……

HCOOH
CH3CH2COOH
H2CO3
HOOC—COOH
……
A.C3H10O?????B.C2H6O2?????C.C4H10O?????D.C3H8O2
14.网络趣味图片“一脸辛酸”,是在人脸上重复画满了辛酸的键线式结构。下列有关辛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辛酸在常温下呈气态
B.辛酸的酸性比醋酸强
C.辛酸和油酸(C17H33COOH)二者属于同系物
D.辛酸的同分异构体(CH3)3CCH(CH3)CH2COOH的化学名称为3,4,4-三甲基戊酸
15.羧酸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有机物,下列关于羧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羧酸在常温常压下均为液态物质
B.羧酸的通式为
C.羧酸的官能团为
D.只有链烃基与羧基相连的化合物才叫羧酸
16.下列物质有固定溶、沸点的是(
)
A.煤油
B.花生油
C.已酸
D.聚乙烯
17.莽草酸是合成治疗禽流感的药物——达菲(Tamiflu)的原料之一。莽草酸是A的一种同分异构体。A的结构简式如下:(提示:环丁烷可简写)
(1).A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
(2).A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
(3).A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是__________。
(4).17.4gA与足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标准状况)为__________。
(5).A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可得到B(B的结构简式为),其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
(6).B的同分异构体中既含有酚羟基又含有酯基的共有__________种,写出其中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
19.今有化合物
甲:?乙:?丙:
(1).请写出丙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__________。
(2).请判别上述哪些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__________。
(3).现有甲、乙、丙三种化合物,请分别写出鉴别甲、乙、丙化合物的方法(指明所选试剂及主要现象即可)。
鉴别甲的方法:__________。
鉴别乙的方法:__________。
鉴别丙的方法:__________。
(4).请按酸性由强至弱排列甲、乙、丙的顺序: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苯环连接与-COOH相连的化合物也是羧酸,不仅仅是连接链烃基;饱和一元脂肪酸的通式应为CnH2nO2(n≥1);羧酸是—类酸,有的呈液态,有的呈固态,故选D。
2.答案:C
解析:
有机物中羟基、羧基可与钠反应放出氢气,羧基可与NaHCO3反应放出CO2气体,不饱和碳碳键(如"")可使溴水褪色,A项不与NaHCO3反应,A项错误;B项不与Na、NaHCO3反应,B项错误;D项不与溴水反应,D项错误。
3.答案:B
解析:胆固醇的分子式中只有一个氧原子,应是一元醇,而题给胆固醇酯只有2个氧原子,应为一元酯,据此可写出该酯化反应的通式(用M表示羧酸):C27H46O+M→C34H50O2+H2O,再由质量守恒定律可求得该酸的分子式为C7H6O2
4.答案:B
解析:
5.答案:A
解析:有机物结构中含有官能团碳碳双键、醇羟基、羧基,具有三类官能团的性质即能发生加成反应;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能发生中和反应;能发生氧化反应。又由于有苯环,具有苯的性质,即可发生取代反应。
6.答案:A
解析:
7.答案:A
解析:该有机物中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含有羟基和羧基可发生酯化反应,含有羧基能与溶液反应。
8.答案:C
解析:乙酸是具有剌激性气味的液体;尽管乙酸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但在水中只有羧基上的氢原子能发生部分电离:
,因此乙酸是一元酸;乙酸的酸性较弱,但比碳酸的酸性强,它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与溶液反应放出气体
9.答案:D
解析:A项,乙酸与水和乙醇互溶,所以正确,不符合题意;B项,无水乙酸为纯净物,所以正确,不符合题意;C项,乙酸是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在工业上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正确,不符合题意;D项,尽管乙酸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但在水中只有羧基上的氢原子能发生部分电离,因此乙酸是一元酸,所以错误,符合题意。
10.答案:C
解析:
11.答案:B
解析:①乙酸显弱酸性,其电离时氢氧键断裂,即a键断裂,正确;②乙醇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醇脱氢、羧酸脱羟基,即b键断裂,正确;③Br2与CH3COOH的反应:CH3COOH+Br2
CH2Br—COOH+HBr,乙酸中甲基上碳氢键断裂,即c键断裂,正确;④乙酸变成乙酸酐的反应:2CH3COOH→+H2O,一个乙酸分子中碳氧键断裂,另一个乙酸分子中氢氧键断裂,即a、b键断裂,正确。
12.答案:D
解析:乙酸能除去水垢,说明乙酸的酸性大于碳酸的,A项错误;含Fe3+或Br2的溶液均呈黄色,且均能把I-氧化为I2,B项错误;氯气与甲烷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CH3Cl不具有酸性,但生成的氯化氢溶于水显酸形,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C项错误;0.1mol·L-1
Na2SO3溶液的pH为10,说明溶液中反应以+H2O+OH-为主,0.1mol·L-1
NaHSO3溶液的pH约为5,说明溶液中反应以为主,所以结合H+的能力比弱,D项正确。
13.答案:B
解析:
14.答案:D
解析:选D,
辛酸的沸点应比乙酸高,在常温下辛酸不是气体,辛酸酸性比醋酸弱,辛酸是饱和酸,油酸是不饱和酸,二者不属于同系物。
15.答案:C
解析:
选项
结果
分析
A
×
常温常压下通常只有分子中含有10个碳原子以下的羧酸为液态,分子中含有10个碳原子以上的羧酸通常为固态
B
×
饱和一元羧酸的通式为
C

羧酸的官能团为羧基,可写为或写为
D
×
羧酸除包括链烃基与羧基相连的有机物外,环烃基、芳香烃基等与羧基相连得到的有机物均为羧酸
16.答案:C
解析:
17.答案:(1).C7H10O5
(2).
(3).
(4).2.24L;
(5).消去反应;
(6).3?
、和
解析:
18.答案:(1).吸;
醛基;
(2).斥;
甲基;
(3).强;
(4).CF3COOH
解析:(1).HCOOH显酸性,H2O呈中性,说明甲酸中存在强吸引电子基团,能使-OH上的H原子活泼性增强而使该物质的酸性大于水,甲酸中含有醛基,醛基属于强吸引电子基团.
(2).CH3COOH酸性弱于HCOOH,说明乙酸分子存在斥电子基团,能减弱-OH上H原子的活性而使该物质的酸性减弱,乙酸中含有CH3-,所以CH3-属于斥电子基团,导致乙酸的酸性小于甲酸.
(3).C6H5-也属于吸电子基团,CH3-属于斥电子基团,C6H5COOH的酸性比CH3COOH的酸性强,
(4).吸电子的能力,-F>-Cl>-H,酸性最强的是CF3COOH,
19.答案:(1).醛基、羟基;
(2).甲乙丙互为同分异构体;
(3).与三氯化铁溶液作用显紫色的是甲;
与碳酸钠溶液作用有气泡生成的是乙;
与银氨溶液共热发生银镜反应的是丙
(4).乙>甲>丙
解析:(1).根据有机物结构简式可知丙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醛基、羟基。
(2).甲、乙、丙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
(3).甲中含有酚羟基,则可以用氯化铁溶液鉴别,即与溶液作用显紫色的为甲;乙分子中含有羧基,则可以用碳酸钠溶液检验,即与溶液作用有气泡生成的为乙;丙分子中含有醛基,则可以用银氨溶液鉴别,即与银氨溶液共热发生银镜反应的是丙。
(4).羧基的酸性强于酚羟基,酚羟基强于醇羟基,则酸性由强至弱排列甲、乙、丙的顺序为乙>甲>丙。2020—2021学年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章节自我强化训练
3.4.4

1.某有机物X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分子式为
B.X中所有碳原子均可能共面
C.X可与氧气发生催化氧化反应
D.1
mol
X最多能消耗2
mol
NaOH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B.
米饭在嘴中越咀嚼越甜的原因是淀粉水解生成甜味物质
C.
油脂、乙醇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
D.
水果因含有酯类物质而具有香味
3.胆固醇是人体必须的生物活性物质,分子式为C27H46O,一种胆固醇酯是液晶材料,分子式为C31H50O2,生成这种胆固醇酯的羧酸是(???)
A.C6H13COOH?????
B.C6H5COOH?????
C.C7H15COOH??
???
D.C6H5CH2COOH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鸡蛋清溶液中分别加入饱和溶液,都会因盐析产生沉淀
B.油脂为高分子化合物,其饱和程度越大,熔点越低
C.的水解产物是和
D.麦芽糖及其水解产物均能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
5.下列有关有机物结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与发生1:1加成反应的产物有5种
B.咖啡鞣酸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产物均含苯环
C.乙醛和丙烯醛()不是同系物,但它们与H2充分反应后的产物是同系物
D.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6.既能发生水解反应又能发生氢化反应的是(

A.软脂酸甘油酯
B.油酸甘油酯
C.硬脂酸甘油酯
D.油酸
7.某羧酸酯的分子式为C18H26O5,1mol该酯完全水解得到1mol羧酸和2mol乙醇,
该羧酸的分子式为(??
)
A.C16H25O5?????B.C14H16O4?????C.C14H18O5?????D.C16H25O5
8.低级酯类化合物是具有芳香气味的液体,下列有关叙述利用的是酯的某种化学性质的是(
)
A.用酒精可以提取某些花中的酯类,制成香水
B.炒菜时加一些料酒和食醋,使菜更香
C.用热水洗涤碗筷去除油污
D.不同水果具有不同的香味是因为其中含有不同的酯
9.分子式为C9H18O2的有机物在酸性条件下可水解为酸和醇,且酸与醇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若不考虑立体异构,这些酸和醇重新组合可形成的酯共有(  )
A.12种
B.16种
C.20种
D.24种
10.某高分子化合物R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R的说法正确的是(??
)
A.R的单体之一的分子式为C9H10O2
B.R可通过加聚和缩聚反应合成,R完全水解后生成两种产物
C.R是一种有特殊香味,难溶于水的物质
D.碱性条件下,1molR完全水解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n(m+1)mol
11.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23H24O6
B.1mol该化合物最多可以与9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C.既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又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既可以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可以与Na2CO3溶液反应
12.利用下图所示的有机物X可生产S-诱抗素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可以发生氧化、取代、酯化、加聚、缩聚反应,并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有机盐
B.Y既可以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1mol
X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4mol
NaOH
D.有机物分子中若某一个碳原子连接4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这种碳原子称为“手性碳原子”,则在X结构中有2个手性碳原子
13.下列有关乙酸乙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乙酸乙酯的结构式为
B.乙酸乙酯和乙酸互为同系物
C.由乙酸乙酯的名称可知,的名称为丙酸甲酯
D.乙酸乙酯为无色油状物质,与碳酸钠溶液不反应
14.迷迭香酸具有抗氧化、延缓衰老、减肥降脂等功效,它的结构简式为:
以邻苯二酚为原料合成迷迭香酸的路线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有机物A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B.有机物B可以发生取代、加成、消去、氧化反应
C.1
mol
C在在催化剂作用下,与H2加成最多可消耗8
mol
H2
D.1
mol
C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最多可消耗6
mol
NaOH
15.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不属于酯类物质的是(??
)
①醋酸纤维
②TNT
③胶棉
④橄榄油
⑤生物柴油
⑥酚醛树脂
⑦氯仿
⑧有机玻璃
⑨润滑油
A.①②④⑥⑦⑧
B.②⑥⑦⑨
C.①②⑤⑥⑦⑨
D.②⑤⑦⑨
16.下列有机化合物不属于酯的是(
)
A.
B.
C.
D.
17.下列有关化合物X的叙述正确的是(
)
A.X分子只存在2个手性碳原子
B.X分子能发生氧化、取代、消去反应
C.X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D.1mol
X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3mol
NaOH
18.通过对煤的综合利用,可以获得多种有机物。化合物A含有碳、氢、氧3种元素,其质量之比是12:3:8.液态烃B是一种重要的化合物,其摩尔质量为78g·mol-1.E是有芳香气味的酯。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含有相同官能团的有机物通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请回答:
(1)化合物A所含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
(2)B和CH2=CH2反应生成C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
(3)E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水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铜丝在空气中灼烧后迅速插入A中,反复多次,可得到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
B.在一定条件下,C可通过取代反应转化为
C.苯甲酸钠(常用作防腐列)可通过D和氢氧化钠反应得到
D.共a
mol的B和D混合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消耗氧气大于7.5a
mol
19.有机物甲的结构简式如下,它可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分别制得结构简式为乙~庚的物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甲-庚七种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填编号,下同),可看作酯类的是_______。
(2).写出由甲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乙酰乙酸乙酯(CH3COCH2COOC2H5)是由乙酸乙酯在乙醇钠的催化作用下缩合制得的,制备的流程如图:
已知:反应中催化剂乙醇钠是由金属钠和残留在乙酸乙酯中的微量乙醇作用生成的,而一旦反应开始,生成的乙醇又会继续和钠反应生成乙醇钠。
回答有关问题:
(1).乙酰乙酸乙酯制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钠块在对二甲苯中熔化并趁热用力振摇得到小米状的钠珠,其目的是__________,其中加入对二甲苯的作用是__________。
(3).步骤①~④必须在无水的环境中进行,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4).步骤⑥中用到的一种主要仪器为__________,该仪器使用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
(5).步骤⑦为精馏乙酰乙酸乙酯,装置如图,烧瓶中的毛细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
(6).已知FeCl3溶液可和烯醇式乙酰乙酸乙酯反应,溶液显紫色。通常状况下酮式乙酰乙酸乙酯可逐渐转化为烯醇式乙酰乙酸乙酯(达到平衡后烯醇式乙酰乙酸乙酯约占7%):
某同学拟用5%的FeCl3溶液和Br2的CCl4溶液来证明上述平衡的存在,请简要描述实验过程和现象__________。
21.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它可通过不同化学反应分别制得B、C、D和E四种物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反应的类型:A→C:__________
(2).在A~E五种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_(填代号)。
(3).写出由A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4).已知HCHO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则在上述分子中所有的原子有可能都在同一平面的物质是__________(填序号)。
(5).C能形成高聚物,该高聚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6).写出D与NaOH溶液共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2.已知:。
实验目的:验证不同条件下,乙酸乙酯的水解程度。
实验步骤: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在等体积的乙酸乙酯中分别加入NaOH溶液、蒸馏水、稀硫酸,在相同条件下(同温度、同用量)同时进行。
实验现象与结论:甲想通过观察油层的消失时间来判断不同条件下乙酸乙酯的水解程度;
乙想通过测定乙酸的浓度来判断不同条件下乙酸乙酯的水解程度;
丙想通过……
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为何可以通过观察油层的消失时间来达到实验目的:

(2)乙同学认为可以通过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来判断其不同条件下的水解程度,测定溶液pH的操作是
;该方法是否可行?
(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

(3)你认为丙同学可以通过来判断
不同条件下乙酸乙酯的水解程度。
(4)水解后的溶液需要通过蒸馏,得到无水乙醇,在蒸馏实验中除了需要加入生石灰外,还需要加入
;在蒸馏实验中除了需要酒精灯、蒸馏烧瓶、温度计、牛角管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由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A项错误;分子中含有饱和碳原子,则与该碳原子相连的四个碳原子一定不在同一平面上,B项错误;分子中含有羟基,且与羟基所连的碳原子上含有氢原子,所以在催化剂存在下可与氧气发生催化氧化,C项正确;分子中仅含1个酯基能与NaOH溶液反应,所以1mol该有机物最多消耗1mol
NaOH,D项错误。
2.答案:C
解析:A项,蛋白质水解最终得到氨基酸,正确;B项,淀粉在唾液中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麦芽糖,麦芽糖有甜味,正确;C项,乙醇不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错误;D项,水果中含有多种酯类物质,故具有香味,正确。
3.答案:B
解析:胆固醇的分子式中只有一个氧原子,应是一元醇,而题给胆固醇酯只有2个氧原子,应为一元酯,据此可写出该酯化反应的通式(用M表示羧酸):C27H46O+M→C34H50O2+H2O,再由质量守恒定律可求得该酸的分子式为C7H6O2
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糖类、油脂、蛋白质等有机物的性质。鸡蛋清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加入饱和硫酸钠溶液,可以使蛋白质因盐析产生沉淀,盐析是可逆的;加入饱和硫酸铜溶液,蛋白质因变性产生沉淀,变性是不可逆的,故A错误。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其烃基部分饱和程度越小,熔点越低,故B错误。由酯类水解原理可知,水解产物乙酸中没
有,乙醇中含有,故C错误。麦芽糖和其水解产物葡萄糖的分子中都有醛基,则麦芽糖、葡萄糖属于还原性糖,可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故D正确。
5.答案:B
解析:A.
此有机物所处的双键位置,如图:,故可以发生1、2加成,3、4加成,5、6加成,1、6加成,1、4加成,总共有5种产物,故A正确;
B.
产物中无手性碳,故B错误;
C.
乙醛是饱和一元醛,丙烯醛是不饱和一元醛,催化加氢后都生成饱和一元醛,是同系物,故C正确;
D.
环己烷中均为亚甲基,亚甲基中C原子满足四面体结构,故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故D正确,
故选B.
6.答案:B
解析:酯类物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如选项A、B、C。不饱和油脂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油酸甘油酯为不饱和甘油酯,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而硬脂酸甘油酯和软脂酸甘油酯为饱和油脂,不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7.答案:C
解析:
某羧酸酯的分子式为C18H26O5,1mol该酯完全水解得到1mol羧酸和2mol乙醇,则该羧酸含有2个酯基,设羧酸分子式是M,则C18H26O5+2H2O=M+2C2H6O,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M分子式是C14H18O5,故选项是C。
8.答案:C
解析:A项,用酒精提取某些花中的酯类制成香水利用的是酯类的溶解性,属于其物理性质,该项错误。B项,炒菜时加一些料洒和食醋使菜更香利用的是乙醇和乙酸反应生成的乙酸乙酯具有香味,利用的是酯的物理性质,该项错误。C项,用热水洗涤碗筷去除油污利用的是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升高油脂的水解速率加快,属于酯的化学性质,该项正确。D项,不同水果具有不同的香味是因为其中含有的不同的酯的气味不同,属于酯的物理性质,该项错误。
9.答案:B
解析:分子式为C9H18O2的有机物A,它能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B和C,B和C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则B和C的分子式分别是C4H8O2、C5H10O2,丁酸有2种结构,戊醇有8种结构,所以有机物A的可能结构有2×8=16种,答案选C。
考点:考查同分异构体判断
10.答案:D
解析:R的单体分别是2-甲基丙烯酸、乙二醇和C9H10O3,其分子中分别存在碳碳双键、-OH、-COOH,则通过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可以生成R,故A、B项错误;低级酯具有特殊香味,R是高聚物,无特殊香味,故C项错误;1mol
R中含n(m+1)mol醋基,则碱性条件下,1mol
R完全水解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n(m+1)mol,故D项正确。
11.答案:B
解析: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23H24O6,A正确;该化合物中只有苯环和碳碳双键能与H2加成,所以1mol该化合物最多可以与7mol
H2发生加成反应,酯基不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B不正确;该有机物分子中有碳碳双键,与苯环相连的C原子上有H原子,所以该有机物既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溴与碳碳双键发生加成反应),又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碳碳双键、与苯环相连的C原子被氧化),C正确;该有机物分子中有酚羟基,所以既可以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可以与Na2CO3溶液反应,D正确。
12.答案:A
解析:A.?X中含有羰基、碳碳双键、羧基、醇羟基、肽键、酯基、酚羟基、氨基,具有酮、烯烃、羧酸、醇、二肽、酯、酚、胺的性质,所以能发生氧化、取代、酯化、加聚、缩聚反应,并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有机盐,故A正确;
B.?Y中含有碳碳双键,所以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但不含酚羟基,所以不能和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故B错误;
C.
羧基、酯基水解生成的羧基和酚羟基、酚羟基、二肽水解生成的羧基都能和NaOH溶液反应,所以1mol?X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5mol?NaOH,故C错误;
D.
连有4个不同原子或原子团的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则X中只有与?OH相连的C为手性碳原子,故D错误;
故选A.
13.答案:B
解析:A项,符合乙酸乙酯结构式的书写,所以正确,不符合题意;B项,两者结构不相似,所以错误,符合题意;C项,酯的命名由酸和醇名称两部分组成,因此的名称为丙酸甲酯,所以正确,不符合题意;D项,乙酸乙酯与碳酸钠溶液不反应,可以用碳酸钠溶液来吸收乙酸乙酯中的杂质,所以正确,不符合题意。
14.答案:C
解析:A项,有机物A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A正确;B项,有机物B分子中含有羟基、羧基、苯环,因此可以发生取代、加成、消去、氧化反应,故B正确;C项,1个迷迭香酸分子即C中含有2个苯环、1个碳碳双键,因此1
mol
C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氢气加成最多消耗7
mol
H2,C错误;D项,1个迷迭香酸分子即C中含有4个酚羟基、1个羧基、1个酯基,1
mol
C最多消耗6
mol
NaOH,故D正确。
15.答案:B
解析:TNT为2,4,6-三硝基甲苯,酚醛树脂为,氯仿为三氯甲烷,均不含有酯基,均不属于酯类;润滑油属于烃类,不属于酯类;而醋酸纤维、胶棉、橄榄油、生物柴油、有机玻璃中均含有酯基,均属于酯类物质。故不属于酯类物质的有②⑥⑦⑨
,故选B。
16.答案:B
解析:酯类有机物中含有结构,而B项有机物中含有的结构是,故B项符合题意。
17.答案:B
解析:A.分子中连接?OH,且相邻的2个碳原子连接4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为手性碳原子,共3个,故A错误;
B.含有羟基,可发生氧化反应,取代反应、消去反应,故B正确;
C.含有饱和碳原子,具有甲烷的结构特征,则所有的原子不在同一个平面上,故C错误;
D.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的为酯基、溴原子,则1molX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2molNaOH,故D错误。
18.答案:(1)羧基;
(2)加成反应;
(3)
(4)ABC
解析:A中碳、氢、氧3种元素,其质量比是12:3:8,则A中C、H、O的原子个数之比为=2:6:1,?E是有芳香味的酯,D为苯甲酸,则A为乙醇,液态烃B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摩尔质量为,则B为,B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C发生氧化反应生成D,E为,?
(1)A为,化合物A所含的官能团名称是羟基,
故答案为:羟基;
(2)B为,?B和乙烯反应生成苯乙烷,?B和反应生成C反应类型
加成反应,
故答案为:加成反应;?
(3)乙醇与苯甲酸酯化生成苯甲酸,已知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水解反应为:,
故答案:;
?(4)A.A为乙醇,乙醇在Cu作催化剂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乙醛,乙醛能发生银镜反应,故A正确;
B.C为乙苯,在一定条件下,乙苯和浓硝酸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故B正确;
C.苯甲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生成苯甲酸钠和水,即苯甲酸钠(常用作防腐剂)可通过D()和氢氧化钠反应得到,故C正确;
D.B分子式为、D分子式为(相当于),1molB完全燃烧消耗7.5mol氧气、1molD完全燃烧消耗6.5mol氧气,则共a?mol的B?和D混合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消耗氧气小于7.5a?mol,故D错误;
故答案:ABC;?
19.答案:(1).丙和戊;戊、己、庚;(2).略
解析:
20.答案:(1).2CH3COOC2H5CH3COCH2COOC2H5+C2H5OH
(2).增大钠与乙醇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
隔绝空气防止钠被氧化
(3).有水存在时,水会与钠反应,生成的NaOH会促使乙酸乙酯和乙酰乙酸乙酯水解
(4).分液漏斗;
检漏;
(5).平衡压强,防暴沸;
6.取少量乙酰乙酸乙酯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几滴5%的FeCl3溶液,溶液立即显紫色,再滴加Br2的CCl4溶液至溶液恰好无色,然后溶液颜色又逐渐恢复为紫色
解析:(1).乙酰乙酸乙酯(CH3COCH2COOC2H5)是由乙酸乙酯在乙醇钠的催化作用下缩合制得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OOC2H5CH3COCH2COOC2H5+C2H5O。
(2).钠块在对二甲苯中熔化并趁热用力振摇得到小米状的钠珠,其目的是增大钠与乙醇的接触而积,加快反应;钠在加热的条件下很容易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熔化时在钠上覆盖一层对二甲苯防止钠被氧化。
(3).因钠易于水反应生成NaOH,NaOH能使乙酸乙酯和乙酰乙酸乙酯水解,则步骤①~④必须在无水的环境中进行。
(4).该步骤涉及的操作为分液,用到的一种主要仪器为分液漏斗,使用前一定要检查是否漏水。
(5).蒸馏时,毛细管起到平衡压强、防暴沸的作用。
(6).因FeCl3溶液可和烯醇式乙酰乙酸乙酯反应,溶液显紫色,Br2与碳碳双键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溶液褪色,为证明平衡的存在,向少量乙酰乙酸乙酯中滴加几滴5%的FeCl3溶液,溶液立即显紫色,再滴加Br2的CCl4溶液至溶液恰好无色,然后溶液颜色又逐渐恢复为紫色,即可证明。
21.答案:(1).消去反应;
(2).C、E;
(3).
(4).C;
(5).
(6).
解析:
22.答案:(1)乙酸乙酯不溶于水
(2)用玻璃棒蘸取水解后的试液,滴在pH试纸上,试纸变色后,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比色,确定溶液的pH;不可行;在氢氧化钠、稀硫酸条件下测出的溶液的pH,不能决定醋酸的含量
(3)测定乙醇的含量
(4)沸石;冷凝管、锥形瓶
解析:(1)因为乙酸乙酯不溶于水,所以乙酸乙酯在水中形成油层,可以通过观察油层的消失时间判断乙酸乙酯的水解程度。
(2)测定溶液pH的操作是用玻璃棒蘸取水解后的试液,滴在pH试纸上,试纸变色后,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比色,确定溶液的pH;在氢氧化钠、稀硫酸条件下,测出的溶液的pH不能决定醋酸的含量。
(3)乙酸乙酯水解产物为乙酸和乙醇,可以通过测定乙醇的含量来判断乙酸乙酯的水解程度。
(4)在蒸馏操作中为了防止暴沸,需要加入沸石;蒸馏实验中除了需要酒精灯、蒸馏烧瓶、温度计、牛角管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冷凝管和锥形瓶。2020—2021学年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章节自我强化训练
3.4.1
羧酸的分类及物理性质
1.分枝酸可用于生化研究,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分枝酸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子中含有2种官能团
B.可与乙醇、乙酸反应,且反应类型相同
C.1mol分枝酸最多可与3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
D.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且原理相同
2.从香荚兰豆中提取的一种芳香化合物,其分子式为,遇到溶液会呈现特征颜色,能发生银镜反应。该化合物可能的结构简式是(
)
A.
B.
C.
D.
3.胆固醇是人体必须的生物活性物质,分子式为C27H46O,一种胆固醇酯是液晶材料,分子式为C31H50O2,生成这种胆固醇酯的羧酸是(???)
A.C6H13COOH?????
B.C6H5COOH?????
C.C7H15COOH?????
D.C6H5CH2COOH
4.某羧酸酯的分子式为C18H26O5,1mol该酯完全水解得到1mol羧酸和2mol乙醇,
该羧酸的分子式为(??
)
A.C16H25O5?????B.C14H16O4?????C.C14H18O5?????D.C16H25O5
5.分子式为并能与饱和?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有机物有(不含立体异构)(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6.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
)
A.
B.
C.
D.
7.下列有机合成设计中,所涉及的反应类型有误的是(??
)
A.由丙醛制1,2﹣丙二醇:第一步还原,第二步消去,第三步加成,第四步取代
B.由1-溴丁烷制1,3-丁二烯:第一步消去,第二步加成,第三步消去
C.由乙炔合成苯酚:第一步三聚,第二步取代,第三步水解,第四步中和
D.由制:第一步加成,第二步消去,第三步加成,第四步取代
8.某有机物(仅含碳、氢、氧)的相对分子量在50~100之间,经分析得知,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36.37%。有关其同分异构体数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属于酯类的有4种
B.属于羧酸的有2种
C.既含有羟基又含有醛基的有3种
D.存在分子中含有六元环的同分异构体
9.科学家用催化剂将苯酚(X)和1,3-二羰基化合物(Y)合成一种重要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构单元——苯并呋喃(Z)。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X的核磁共振氢谱有3组峰
B.1mol
Z完全加成需要3mol
H2
C.X、Y、W、Z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
D.可用FeCl3溶液鉴别X和W
10.食品香精菠萝酯的生产路线(反应条件略去)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步骤(1)产物中残留的苯酚可用FeCl3溶液检验
B.苯酚和菠萝酯均可与酸性KMnO4溶液发生反应
C.苯氧乙酸和菠萝酯均可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
D.步骤(2)产物中残留的丙烯醇可用溴水检验
11.分子式为C8H14O4的有机物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一种酸和一种醇,且酸和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则符合该条件的有机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A.16种
B.13种
C.10种
D.8种
12.分别完全燃烧等物质的量的下列各组物质,其中消耗氧气量相等的是(?
?)
①C2H2与CH3CHO
②C7H8与C6H12
③C2H2与C6H6
④HCOOCH3与CH3COOH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④
D.②④
13.以下实验:
①为检验RX是碘代烷,将RX与NaOH水溶液混合后再加入AgNO3溶液;
②实验室里用无水乙醇和浓硫酸共热至140℃制乙烯;
③用锌和稀硝酸反应制取氢气,用排水法收集氢气;
④在试管中加入2mL10%的CuSO4溶液,滴入2%的NaOH溶液4~6滴,振荡后加入乙醛溶液0.5mL,加热至沸腾来检验醛基;
⑤用苯和溴水在Fe催化下可制得溴苯。
其中可能失败的实验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④⑤
C.③④⑤
D.③⑤
14.下列各项说法正确的是(??
)
A.凡是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一定是醛
B.乙烯和甲苯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在酯化反应中,羧酸脱去羧基中的氢原子、醇脱去羟基生成酯和水
D.苯酚有弱酸性,俗称石炭酸,因此它是一种羧酸
15.将转变为的方法为(??
)
A.与足量的NaOH溶液共热后,再通入CO2
B.溶液加热,通入足量的HCl
C.与稀H2SO4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2CO3
D.与稀H2SO4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OH
16.咖啡鞣酸具有较广泛的抗菌作用,其结构简式如下所示。下列关于咖啡鞣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16H18O9
B.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C.咖啡鞣酸水解时可消耗8
mol
NaOH
D.与浓溴水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
17.药物贝诺酯可由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贝诺酯分子中有三种含氧官能团
B.可用FeCl3溶液区别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
C.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均能与NaHCO3溶液反应
D.贝诺酯与足量NaOH溶液共热,最终生成乙酰水杨酸钠和对乙酰氨基酚钠
18.“司乐平”是治疗高血压的一种临床药物,其有效成分M的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
(1)下列关于M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b.遇FeCl3溶液显紫色
c.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1molM完全水解生成2mol醇
(2)肉桂酸是合成M的中间体,其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①烃A的名称为??????????????
。步骤Ⅰ中B的产率往往偏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
②步骤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③步骤Ⅲ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
④肉桂酸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⑤C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其中苯环上有一个甲基的酯类化合物有????????种。
19.化合物W可用作高分子膨胀剂,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
(2)②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④所需试剂、条件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G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5)W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与E互为同分异构体的酯类化合物的结构简式(核磁共振氢谱为两组峰,峰面积比为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苯乙酸苄酯()是花香型香料,设计由苯甲醇为起始原料制备苯乙酸苄酯的合成路线
(无机试剂任选)。
20.四苯基乙烯(TPE)及其衍生物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特性,在光电材料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以下是TPE的两条合成路线(部分试剂及反应条件省略):
(1)A的名称是__________;试剂Y为__________。
(2)B→C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B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D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
(3)E→F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W是D的同分异构体,具有下列结构特征:①属于萘()的一元取代物;②存在羟甲基(-CH2OH)。写出W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B的酸性比苯酚强
B.D不能发生还原反应
C.E含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D.TPE既属于芳香烃也属于烯烃
21.化合物H是一种有机光电材料中间体。实验室由芳香化合物A制备H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①
RCHO+CH3CHORCH=CHCHO+H2O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
(2)由C生成D和E生成F的反应类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E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4)G为甲苯的同分异构体,由F生成H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5)芳香化合物X是F的同分异构体,X能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其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峰面积比为6:2:2:1,写出2种符合要求的X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
(6)写出用环戊烷和2-丁炔为原料制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__________(其他试剂任选)。
22.有机物A是常用的食用油抗氧化剂,分子式为C10H12O5,可发生如下转化:已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分子中只含一个甲基。C的结构可表示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系统命名法,B的名称为__________。
(2).官能团-X的名称为__________,高聚物E的链节为__________。
(3).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4).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5).C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其中2种符合下列要求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
i.含有苯环
ii.能发生银镜反应
iii.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6).从分子结构上看,A具有抗氧化作用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填序号)。
A.含有苯环
B.含有羰基
C.含有酚羟基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该有机物中含有碳碳双键、羟基、羧基、醚键4种官能团,A项错误;该有机物中含有羧基和羟基,可分别与乙醇、乙酸发生酯化反应,B项正确;该有机物中含有2个羧基,1mol该物质最多与2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C项错误;该物质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退色,也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D项错误。
2.答案:A
解析:分析题意可知,该化合物的结构中含苯环、-CHO、-OH(酚羟基),但D项分子式为,故A正确。
3.答案:B
解析:胆固醇的分子式中只有一个氧原子,应是一元醇,而题给胆固醇酯只有2个氧原子,应为一元酯,据此可写出该酯化反应的通式(用M表示羧酸):C27H46O+M→C34H50O2+H2O,再由质量守恒定律可求得该酸的分子式为C7H6O2
4.答案:C
解析:
某羧酸酯的分子式为C18H26O5,1mol该酯完全水解得到1mol羧酸和2mol乙醇,则该羧酸含有2个酯基,设羧酸分子式是M,则C18H26O5+2H2O=M+2C2H6O,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M分子式是C14H18O5,故选项是C。
5.答案:B
解析:由题意可知,符合要求的有机物为戊酸,其组成可表示为C4H9COOH,而“C4H9-”有4种结构:CH3CH2CH2CH2-、(CH3)2CHCH2-、CH3CH2CH(CH3)-、(CH3)3C-,B正确。
6.答案:D
解析:反应物均是液体,且需要加热,因此试管口要高于试管底,故A正确;生成的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酸和乙醇,可以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不能插入液面以下,防止倒吸,故B正确;乙酸乙酯不溶于水,通过分液可以分离,故C正确,乙酸乙酯是不溶于水的有机物,分离用分液而不是蒸发,故D错误。
7.答案:B
解析:由丙醛制1,2-丙二醇,丙醛先还原成1-丙醇,再发生消去反应得到丙烯,接着丙烯与卤素单质加成,最后经水解得到1,2-丙二醇,故A正确;由1-溴丁烷制1,3-丁二烯,1-溴丁烷先发生卤代烃的消去反应生成1-丁烯,再与HBr发生加成反应生成2-溴丁烷,接着发生消去反应生成2-丁烯,然后与卤素单质发生加成反应,最后发生消去反应,共需要发生五步反应,分别为消去、加成、消去、加成、消去,故B错误;由乙炔合成苯酚:第一步三聚生成苯,第二步取代生成溴苯,第三步水解得到苯酚钠,第四步中和得到苯酚,故C正确;由制:第一步加成得到,第二步消去生成,第三步加成得到,第四步取代得到,故D正确。
8.答案:C
解析:由题意知某有机物(仅含碳、氢、氧)的相对分子量在50~100之间,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36.37%,,1.19.答案:C
解析:X分子中酚羟基的邻、间、对3个位置的H原子所处的化学环境不同,再加上酚羟基本身的H原子,故X的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A不正确;Z分子中含有的苯环和碳碳双键均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1mol
Z完全加成需要4mol
H2,B不正确;X分子中有酚羟某、Y分子中有酯基、W分子中有酚羟基和酯基、Z分子中有酯基,故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C正确;X和W分子中都含有酚羟基,故不能用FeCl3溶液鉴别X和W,D不正确。
10.答案:D
解析:苯酚中含有酚羟基,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故A正确;苯酚中含有酚羟甚,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菠萝酯中含有碳碳双键,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故B正确;苯氧乙酸中含有羧基,具有酸性,菠萝酯中含有酯基,可发生水解反应,都可与NaOH溶液反应,故C正确;菠萝酯和丙烯醇中都含有碳碳双键,都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其褪色,不能用溴水检验,故D错误。
11.答案:B
解析:该有机物的不饱和度为,又知其水解生成的一种酸和一种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那么除酯基以外的烃基应为饱和烃基,若酸为乙二酸,那么醇为丙醇,丙醇有2种,故此酯有2种;若酸为丁二酸,则醇为乙醇,乙醇有1种,丁二酸有2种,故此酯有2种;若酸为己二酸,则醇为甲醇,甲醇有1种,己二酸有9种,故此酯有9种,故总共为2+2+9=13种可能结构,故B正确。
12.答案:B
解析:①1mol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2+)mol=2.5mol;1mol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2+-)mol=2.5mol;二者相等,故正确:②1mol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7+)mol=9mol;1mol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6+)mol=9mol;二者相等,故正确.③1mol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2+)mol=2.5mol;1mol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6+)mol=7.5mol;二者不相等,故错误。④1mol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2+-1)mol=2mol;1mol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2+-1)mol=2mol;二者相等,故正确。故B项正确。
13.答案:A
解析:为检验RX是碘代烷,将RX与NaOH水溶液混合后,需先加过量稀硝酸酸化后再加入AgNO3溶液,①
错误;实验室里用无水乙醇和浓硫酸共热迅速升温至170℃
制乙烯,②
错误;锌和稀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没有氢气生成,③
错误;使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醛基的方法:在试管中加入2mL10%的NaOH溶液,滴入2%的CuSO4溶液4~6滴,振荡后加入乙醛溶液0.5mL,加热至沸腾,④
错误;用苯和液溴在Fe催化下可制得溴苯,⑤
错误。
14.答案:B
解析:凡是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一定含有醛基的结构,但不一定属于醛类,如甲酸、甲酸酯、葡萄糖等,故A错误;乙烯和甲苯能被酸性KMnO4溶液分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苯甲酸,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的紫色褪去,故B正确;酯化反应的机理是酸脱羟基、醇脱氢生成酯和水,故C错误;苯酚结构中不含有羧基,因此它不属于羧酸,故D错误。
15.答案:A
解析:
16.答案:C
解析:根据咖啡鞣酸的结构简式,可以很容易推知其分子式为C16H18〇9,
A正确;由于苯分子中的12个原子(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因此在咖啡鞣酸中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B正确;由于咖啡鞣酸分子中含有
1个竣基和2个酚羟基,而咖啡鞣酸水解时又可以生成1个羧基,因此1
mol
咖啡鞣酸水解时可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应为
4
mol,C错误;由于咖啡鞣酸分子结构中含有酚羟基,因此可以与溴水发生苯环上的取代反应,又因为分子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因此也可以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D正确。
17.答案:B
解析:A项,贝诺酯分子中有酯基和肽键两种含氧官能团;
B项,对乙酰氨基酚中有酚羟基,遇溶液显特殊紫色,而乙酰水杨酸无明显现象,故可区别;
C项,乙酰水杨酸能与溶液反应,而对乙酰氨基酚不能;
D项,贝诺酯与足量溶液共热,最终生成、、三种物质。
18.答案:(1)AC;
(2)①甲苯;反应中有一氯取代物和三氯取代物生成;
②+2NaOH+2NaCl+;
③加成反应;
④;
⑤9。
解析:(1)A.M含有苯环,因此属于芳香族化合物,正确。B.M中无酚羟基,因此遇FeCl3溶液不会发生显紫色的现象,错误。C.M中含有不饱和的碳碳双键.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正确。D.根据M的结构简式可知:在M的分子中含有3个酯基.则1mol
M完全水解会生成3mol醇,错误.故选项是A、C。
(2)
①根据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及产生B的分子式可推知:A是甲苯,结构简式是,由于在甲基上有3个饱和H原子可以在光照下被Cl原子取代,因此在光照射下除产生二氯取代产物外,还可能发生一氯取代、三氯取代,产生的物质有三种,因此步骤Ⅰ中B的产率往往偏低。②卤代烃在NaOH的水溶液中,在加热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由于一个碳原子上连接两个羟基是不稳定的,会脱去一个分子的水,形成醛基。步骤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③根据图示可知:步骤Ⅲ的反应类型是醛与醛的加成反应。④C发生消去反应形成D:,D含有醛基,被银氨溶液氧化,醛基被氧化变为羧基.因此得到的肉桂酸的结构简式为。⑤C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其中若苯环上有一个甲基,而且是酯类化合物,则另一个取代基酯基的结构可能是HCOOCH2-、CH3COO-、CH3COOC-三种,它们与甲基在苯环上的位置分别处于邻位、间位、对位三种不同的位置,因此形成的物质的种类数目是:3×3=9种。
19.答案:(1)氯乙酸
(2)取代反应
(3)乙醇/浓硫酸、加热
(4)
(5)羟基、醚键
(6)
(7)
解析:(1)A为乙酸分子中甲基上的一个氢原子被一个氯原子取代的产物,故其名称氯乙酸。
(2)B→C是B中的氯原子被NaCN中的氰基取代,所以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3)D是丙二酸,E是丙二酸二乙酯,反应④是丙二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丙二酸二乙酯,因此所需的试剂是乙醇(C2H5OH)和浓硫酸,所需条件是加热。
(4)从G的键线式可以看出,1个G分子包含1个C6H5-,5个-CH2-,3个-OH,1个,分子式为C12H18O3。
(5)根据W的键线式可以得出其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醚键和羟基。
(6)E分子中有12个H原子,核磁共振氢谱有2组峰且峰面积比为1:1,说明12个H中各有6个相同的H原子,6个相同的氢原子分为2个相同的-CH3,即4能有2个-CH3连在同一个C原子上,或者是2个-CH3处于对称结构;其次要求属于酯类同分异构体,则含酯基,由此得到的结构简式为CH3OOCC(CH3)2COOH3或CH3COOC(CH3)2OOCCH3。
(7)从苯乙酸卞酯的结构简式可以看出它是由苯乙酸与苯甲醇发生酯化反应得到的。结合题给合成路线采用逆推法即可写出合成路线。
20.答案:(1)甲苯;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2)取代反应;
羧基;
羰基;
(3)+NaOH+NaBr
(4)、
(5)AD
解析:(1)甲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
(2)溴原子取代羟基.
(3)卤原子水解生成羟基.
(4)由于D的分子式为C13H10O,根据条件推断W的支链中含有碳碳三键和一个羟甲基。
(5)羧基的酸性强于酚羟基;故A正确;羰基可以发生氢气加成,即还原反应,故B错误;C,E中含有6种不同环境的H,故C错误;D.正确.
21.答案:(1)苯甲醛;(2)加成反应;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3)
(4)
8
(5)
、、、
(任写两种)
(6)
解析:(1)A与在NaOH/、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B(),结合已知信息反应①可知,A为,B为。B经两步转化:①、加热,②(酸化)生成C(),该过程中-CHO转化为-COOH,则C为。C与发生加成反应生成D(),则D为。D经两步转化:①KOH/、加热(消去反应),②(酸化)生成E,则E的结构简式为。E与在浓、加热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F,则F为。F与G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H(),G为甲苯的同分异构体,结合已知信息反应②可知,G为。
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其化学名称为苯甲醛。
(2)C()与发生加成反应生成D();E与在浓、加热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F(),也属于取代反应。
(3)由上述分析可知,E的结构简式为。
(4)G为甲苯的同分异构体,其结构简式为,F()与G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已知信息反应②,生成H()。
(5)芳香化合物X是F()的同分异构体,满足条件:①能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则含有-COOH;②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4种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峰面积之比为6:2:1:1,则X分子结构对称,且含有2个,满足条件的X的结构可能为、、、

(6)与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再在NaOH/、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结合已知信息反应②,与;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最后与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据此写出合成路线。
22.答案:(1).1-丙醇;
(2).羧基;
(3).?
(4).
(5).
(6).C
解析:(1).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及性质。从框图中的信息知,C中含有羧基及酚基和苯环,又C的结构中有三个Y官能团,显然为羟基,若为羧基,则A的氧原子将超过5个。由此可得出C的结构为。A显然为酯,水解时生成了醇B和酸C。B中只有一个甲基,相对分子质量为60,60-15-17=28,则为两上亚甲基,所以B的结构式为CH3CH2CH2OH,即1-丙醇。它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消去反应,可生成,双键打开则形成聚合物,其键节为。由B与C的结构,不难写出酯A的结构简式为:。C与NaHCO3反应时,只是羧基参与反应,由于酚羟基的酸性弱,不可能使NaHCO3放出CO2气体。
(5).C的同分异构体中,能发生银镜反应,则一定要有醛基,不能发生水解,则不能是甲酸形成的酯类。显然,可以将羧基换成醛基和羟基在苯环作位置变换即可。
(6).抗氧化即为有还原性基团的存在,而酚羟基易被O2氧化,所以选C项。2020—2021学年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章节自我强化训练3.4.3
乙酸的化学性质
1.指甲花中存在的紫罗蓝酮属于一种萜类化合物,可作为合成维生素A的原料。下列有关紫罗蓝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与足量的反应后,分子中官能团的种类减少一种
B.紫罗蓝酮的分子式为
C.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D.和酸性溶液、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的反应类型相同
2.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糖类、油脂、乙醇和蛋白质都是营养物质
B.二氯丙烷()的结构有
6

C.中所有原子可能都在同一平面
D.乙醇、乙酸、乙酸乙酯均能与
NaOH
溶液反应
3.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必要的夹持装置及石棉网已略去)的是(
)
A.实验室制乙烯
B.实验室制乙炔并验证乙炔发生氧化反应
C.实验室中分馏石油
D.若为醋酸,
为贝壳(粉状),
为苯酚钠溶液,验证醋酸、碳酸、苯酚酸性的强弱
4.下列与有机物结构、性质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乙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可与溶液反应生成
B.
蛋白质和油脂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一定条件下都能水解
C.
甲烷和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与苯和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的反应类型相同
D.
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退色,说明苯分子中没有与乙烯分子中类似的碳碳双键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乙酸分子中羧基上的氢原子较乙醇中羟基上的氢原子更活泼
B.
乙醇能与钠反应放出氢气,说明乙醇能电离出而表现酸性
C.
用金属钠分别与水和乙醇反应,可比较水分子中氢原子和乙醇羟基中氢原子的活泼性
D.
食醋浸泡水垢,可比较乙酸和碳酸的酸性强弱
6.下列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乙烯、氯乙烯、聚乙烯均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
乙酸与乙醇可以发生酯化反应,又均可与金属钠发生置换反应
C.
葡萄糖、纤维素和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D.
石油经过分馏得到多种烃,煤经过分馏可制得焦炭、煤焦油等产品
7.羟基扁桃酸是药物合成的重要中间体,它可由苯酚和乙醛酸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是取代反应
B.
苯酚和羟基扁桃酸都可以和钠反应放出氢气
C.
乙醛酸与足量的新制悬浊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能生成砖红色沉淀
D.
1
mol
羟基扁桃酸能与足量的溶液反应生成1
mol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乙酸分子中羧基上的氢原子较乙醇中羟基上的氢原子更活泼
B.
乙醇能与钠反应放出氢气,说明乙醇能电离出而表现酸性
C.
用金属钠分别与水和乙醇反应,可比较水分子中氢原子和乙醇羟基中氢原子的活泼性
D.
食醋浸泡水垢,可比较乙酸和碳酸的酸性强弱
9.下列化学反应的有机产物,只有一种的是(

A.在浓存在下发生脱水反应
B.甲苯在铁粉存在下与氯气发生反应
C.
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
D.与溴化氢加成
10.据报道,中国农科院研制的不含反式脂肪的人造奶油可能成为极具潜力的人造奶油的替代品。下列分子可能是反式脂肪酸的是(

A.C17H35-COOH
B.CH2=CH-COOH
C.CH3CH=CH-COOH
D.(CH3)2CH=CH-COOH
11.下列关于乙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乙酸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B.乙酸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它不是一元羧酸
C.乙酸能与Na2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
D.乙酸酸性较弱,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12.乙酸分子的结构式为,下列反应及断键部位正确的是(

(1)乙酸的电离,是①键断裂
(2)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是②键断裂
(3)在红磷存在时,Br2与CH3COOH的反应:
CH3COOH+Br2CH2Br-COOH+HBr,是③键断裂
(4)乙酸变成乙酸酐的反应:
是①②键断裂
A.(1)(2)(3)
B.(1)(2)(3)(4)
C.(2)(3)(4)
D.(1)(3)(4)
13.下列关于乙酸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所以它可以跟碳酸盐溶液反应,产生CO2气体
B.乙酸具有氧化性,能跟钠反应放出H2
C.乙酸分子中含有碳氧双键,所以它能使溴水褪色
D.温度低于16.6℃,乙酸就凝结成冰状晶体
14.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这种有机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A.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能发生酯化反应
C.能跟NaOH溶液反应??????
D.能发生水解反应
15.下列有关苯、乙酸、乙醇说法正确的是(
)
A.都易溶于水
B.苯易与液溴发生加成反应
C.乙酸溶液显酸性
D.乙醇不能与金属钠反应
16.乌头酸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乌头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乌头酸的分子式为
B.乌头酸能发生水解反应和加成反应
C.乌头酸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含1mol乌头酸的溶液最多可消耗3mol
NaOH
17.下列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苯、油脂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甲烷和Cl2的反应与乙烯和Br2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
C.葡萄糖、果糖的分子式均为C6H12O6,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D.乙醇、乙酸均能与Na反应放出H2,二者分子中官能团相同
18.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装置,比较乙酸、碳酸和硅酸的酸性强弱。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用到的药品甲为________,装置A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中的溶液是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肉桂酸()常用于制取香精香料。
(1)肉桂酸的分子式是
_
,肉桂酸
(填“属于”或“不属于”)烃类。
(2)肉桂酸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因为结构中含
_
(填官能团名称)。
(3)向肉桂酸溶液中滴加溶液,实验现象为
_

(4)写出肉桂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20.通过对煤的综合利用,可以获得多种有机物。化合物A含有碳、氢、氧3种元素,其质量之比是12:3:8.液态烃B是一种重要的化合物,其摩尔质量为78g·mol-1.E是有芳香气味的酯。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含有相同官能团的有机物通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请回答:
(1)化合物A所含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
(2)B和CH2=CH2反应生成C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
(3)E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水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铜丝在空气中灼烧后迅速插入A中,反复多次,可得到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
B.在一定条件下,C可通过取代反应转化为
C.苯甲酸钠(常用作防腐列)可通过D和氢氧化钠反应得到
D.共a
mol的B和D混合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消耗氧气大于7.5a
mol
21.下表是几种常见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25℃
)
化学式
CH3COOH
H2CO3
HClO
电离平衡常数
1.8×10-5
K1=4.3×10-7
K2=5.6×10-11
3.0×10-8
(1)根据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H2CO3、CH3COOH、HClO三种酸的酸性从强到弱依次是_______________;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____(填字母)。
a.+2CH3COOH=2CH3COO-+CO2↑+H2O
b.ClO-+CH3COOH=CH3COO-+HClO
c.+2HClO=CO2↑+H2O+2ClO-
d.2ClO-+CO2+H2O=+2HClO
(2)25℃时,等浓度的Na2CO3、CH3COONa和NaClO三种溶液的pH从小到大依次是____________。
22.回答下列问题:
(1).水杨酸的结构简式为。
①下列关于水杨酸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与互为同系物
B.水杨酸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都在同一平面上
C.水杨酸既可以看成是酚类物质,也可以看成是羧酸类物质
②将水杨酸与__________溶液作用,可以生成;请写出将转化为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用质谱法分析得知某链状烯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4。用酸性KMnO4溶液氧化,得到两种产物:
a.CH3COOH??
b.
(已知:)
①a的名称为__________。
②写出该烃可能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
2.答案:C
解析:A.糖类、油脂和蛋白质都是营养物质,乙醇不是营养物质,故A错误;
B.二氯丙烷()的同分异构体中,两个氯原子可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有2种结构;在不同碳原子上有邻位和间位两种结构,所以一共有4种结构,故B错误;
C.苯和乙烯都为共面结构,碳碳单键可以旋转,通过碳碳单键的旋转中所有原子可能都在同一平面,故C正确;
D.乙醇不能与溶液反应,故D错误;
【答案】C
3.答案:D
解析:A.
乙醇的消去反应中,反应温度应该控制在170℃,该装置中缺少温度计,无法控制反应温度在170℃,故A错误;
B.
在实验室制取乙炔时,用分液漏斗而不用长颈漏斗,生成的Ca(OH)2是糊状,会封住长颈漏斗的口,没法继续反应,故B错误;
C.
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错误,应与蒸馏瓶支管下沿平齐;冷冷凝管中凝水的流向错误,冷水应从下方进,上方出,故C错误;
D.
强酸与弱酸的盐反应制弱酸,醋酸与碳酸钙贝克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再与苯酚钠反应制取苯酚,故D正确;
故选D.
4.答案:B
解析: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可以与反应生成,A项正确;蛋白质和油脂一定条件下都能水解,蛋白质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而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B项错误;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可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一氯甲烷,苯和硝酸生成硝基苯的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C项正确;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退色,说明苯中不含碳碳双键,苯中的碳碳键是一种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D项正确。
5.答案:B
解析:乙酸和乙醇分子中均含—OH,乙酸分子中O—H键易断裂,故乙酸分子中羧基上的氢原子较乙醇中羟基上的氢原子活泼,A正确;乙醇分子中含有羟基,可与钠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但乙醇为非电解质,不显酸性,B错误;水中氢原子和乙醇中的羟基氢原子活泼性不同,与钠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钠和水反应剧烈,钠和乙醇反应缓慢,故可以利用和钠的反应判断水中氢原子和乙醇中羟基氢原子的活泼性强弱,C正确;用溶液浸泡水垢,水垢溶解,有气泡产生,说明醋酸的酸性比碳酸强,D正确。
6.答案:B
解析:聚乙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双键,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乙酸分子中含有羧基,乙醇分子中含有羟基,二者可以发生酯化反应,又均可与金属钠发生置换反应;葡萄糖是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煤经过干馏可制得焦炭、煤焦油等产品,干馏是化学变化,与分馏不同。
7.答案:A
解析:该反应为酚羟基对位碳氢键与醛基的加成反应,A错误;苯酚和羟基扁桃酸结构中均存在羟基,都可以和钠反应生成氢气,B正确;乙醛酸分子中含有醛基,可以和新制悬浊液反应生成沉淀,C正确;羟基扁桃酸中只有—COOH可以和反应,且1
mol羧基可以和反应生成1
mol,D正确。
8.答案:B
解析:乙酸和乙醇分子中均含—OH,乙酸分子中O—H键易断裂,故乙酸分子中羧基上的氢原子较乙醇中羟基上的氢原子活泼,A正确;乙醇分子中含有羟基,可与钠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但乙醇为非电解质,不显酸性,B错误;水中氢原子和乙醇中的羟基氢原子活泼性不同,与钠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钠和水反应剧烈,钠和乙醇反应缓慢,故可以利用和钠的反应判断水中氢原子和乙醇中羟基氢原子的活泼性强弱,C正确;用溶液浸泡水垢,水垢溶解,有气泡产生,说明醋酸的酸性比碳酸强,D正确。
9.答案:C
解析:
10.答案:C
解析:
11.答案:C
解析:乙酸是具有剌激性气味的液体;尽管乙酸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但在水中只有羧基上的氢原子能发生部分电离:
,因此乙酸是一元酸;乙酸的酸性较弱,但比碳酸的酸性强,它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与溶液反应放出气体
12.答案:B
解析:乙酸电离出H+时,断裂①键;在酯化反应时酸脱羟基,断裂②键;与Br2的反应,Br取代了甲基上的氢,断裂③键;生成乙酸酐的反应,一分子断裂①键,另一分子断裂②键,所以B正确;
13.答案:C
解析:乙酸能够与碳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碳酸)。依据“强酸制弱酸”的原理可知乙酸的酸性强于碳酸的酸性,故A正确;乙酸与钠发生置换反应,乙酸羟基的氢原子化合价降低,所以乙酸在反应中作氧化剂,具有氧化性,故B正确;乙酸分子中含有碳氧双键,但由于与羟基相连接,形成新的官能团羧基,所以它不能使溴水褪色,故C错误;乙酸的熔点为16.6℃,温度低于熔点时,乙酸凝结成类似冰一样的晶体,故D正确。
14.答案:D
解析:该有机物含碳碳双键、羟基均能使KMnO4溶液褪色;有羟基、羧基均能发生酯化反应,有羧基能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15.答案:C
解析:苯难溶于水,故A错误;苯与液溴在催化剂作用下易发生取代反应,故B错误;乙酸的水溶液能电离出氢离子,显酸性,故C正确;乙醇与金属钠反应生成乙醇钠和氢气,故D错误。
16.答案:B
解析:由乌头酸的结构简式可知,乌头酸的分子式为,A项正确;乌头酸中含有羧基和碳碳双键,碳碳双键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且可以发生加成反应,但乌头酸不能发生水解反应,B项错误,C项正确;1mol乌头酸中含有3mol羧基,最多可消耗3mol
NaOH,D项正确。
17.答案:C
解析:A项,油脂中不饱和高级脂肪酸提供的烃基里含有的碳碳不饱和键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项,甲烷和Cl2的反应为取代反应,乙烯和Br2的反应为加成反应;D项,乙醇和乙酸分子中的官能团分别为羟基和羧基。
18.答案:(1)乙酸;溶液中有气泡产生
(2)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挥发出的乙酸蒸气
(3)有白色沉淀生成
(4)酸性:乙酸>碳酸>硅酸
解析:乙酸具有酸的通性,与活泼金属、碱、碱性氧化物、碳酸盐等都能反应。
19.答案:(1);不属于
(2)碳碳双键
(3)有气体生成
(4)
解析:
20.答案:(1)羧基;
(2)加成反应;
(3)
(4)ABC
解析:A中碳、氢、氧3种元素,其质量比是12:3:8,则A中C、H、O的原子个数之比为=2:6:1,?E是有芳香味的酯,D为苯甲酸,则A为乙醇,液态烃B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摩尔质量为,则B为,B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C发生氧化反应生成D,E为,?
(1)A为,化合物A所含的官能团名称是羟基,
故答案为:羟基;
(2)B为,?B和乙烯反应生成苯乙烷,?B和反应生成C反应类型
加成反应,
故答案为:加成反应;?
(3)乙醇与苯甲酸酯化生成苯甲酸,已知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水解反应为:,
故答案:;
?(4)A.A为乙醇,乙醇在Cu作催化剂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乙醛,乙醛能发生银镜反应,故A正确;
B.C为乙苯,在一定条件下,乙苯和浓硝酸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故B正确;
C.苯甲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生成苯甲酸钠和水,即苯甲酸钠(常用作防腐剂)可通过D()和氢氧化钠反应得到,故C正确;
D.B分子式为、D分子式为(相当于),1molB完全燃烧消耗7.5mol氧气、1molD完全燃烧消耗6.5mol氧气,则共a?mol的B?和D混合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消耗氧气小于7.5a?mol,故D错误;
故答案:ABC;?
21.答案:(1)CH3COOH>H2CO3>HclO;c、d(2)CH3COONa﹤NaClO﹤Na2CO3
解析:
22.答案:(1).①C
②NaOH(或Na2CO3);??
(2).①乙酸

解析:(1).①与的种类不同,前者属于酚类,后者属于醇类,二者不互为同系物,A错误;单键可以旋转,则水杨酸分子中所有原子不一定都在同一平面上,B错误;水杨酸中含有酚羟基和羧基,既可以看成是酚类物质,也可以看成是羧酸类物质,C正确。
②酸性:羧酸>苯酚>,将水杨酸与NaOH或Na2CO3溶液作用,可以生成;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化学方程式为
(2).a(CH3COOH)的名称为乙酸。
根据烯烃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的规律和该链状烯烃的相对分子质量知该烃的结构简式为,分子式为C9H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