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单元测试(word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单元测试(word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8-19 18:32: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
一、选择题
1用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现象,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氢气球在高空膨胀——分子体积变大
B.品红在静置的水中会扩散——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金刚石和石墨的硬度不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干冰升华变成二氧化碳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2.如图是简易净水器,其中同时具有过滤与吸附作用的是(  )
A.纱布
B.石英砂
C.小卵石
D.活性炭
3科学家用单个分子制成的“纳米车”能在人工操纵下运输药物分子到病源处释放,杀死癌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之间有间隙
C.分子是肉眼不能够直接看见的
D.分子在人为外力作用下才能运动
4.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可燃冰       B.冰水共存物
C.石油
D.洁净的空气
5.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混合物
C.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D.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
6.(2019新疆中考)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液态水变成水蒸气时,水分子变大
B.过滤和加热均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C.蒸馏或用活性炭吸附均可使海水转化为淡水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
7.(2019湖南湘西州中考)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Fe+CuSO4
FeSO4+Cu
B.H2SO4+BaCl2
BaSO4↓+2HCl
C.2H2O
2H2↑+O2↑
D.CO2+H2O
H2CO3
8.(2019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水和过氧化氢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分子构成不同
B.白糖在热水中比冷水中溶解快——升高温度,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C.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均显碱性——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
D.氯化钠溶液是混合物——该溶液由氯化钠分子和水分子构成
9.(2018新疆中考)如图是探究分子运动的实验。下列现象与结论错误的是(  )
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乙烧杯溶液的颜色会改变
D.乙、丙烧杯内溶液的颜色会改变
10.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下列关于水的天然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
②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
③水的天然循环为地球上的生物补充淡水资源
④水的天然循环是自然界中水分子运动的结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1.(2018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下列对客观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Fe、Fe2+、Fe3+化学性质不同
微粒中的质子数不同
B
水通电产生氢气和氧气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C
稀盐酸、稀硫酸均显酸性
溶液中都含有氢元素
D
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
冰和水都含有相同原子
12.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A
B




硫在氧气中燃烧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
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C
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探究燃烧的条件


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熔融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烧杯中的水:①加热铜片,②隔绝空气
二、填空题
13.(2019云南中考)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爱护水资源,人人有责。
(1)如图所示,电解水的实验中,通电一段时间后,玻璃管a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通过实验可以得出水是由        
组成的。?
(2)请列举一条日常生活中的节水措施                。?
(3)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是    (填序号)。?
①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②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③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
④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4)下列净化水的过程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活性炭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有异味的物质
B.明矾可以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C.自来水厂净化水的方法主要有沉淀、过滤、吸附、消毒杀菌
D.净水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
(5)日常生活中,常用      区分硬水和软水,实现硬水软化的简单方法是      。?
14.在通常状态下,氨气(NH3)是一种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可得到氨水。
(1)如图所示,A、B试管中各有一团用无色酚酞试液湿润过的棉花,实验前止水夹处于关闭状态。实验时,将少量浓氨水滴在A试管的棉花上,观察到白色棉花变红,说明氨水呈碱性。再打开止水夹,几秒钟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说明氨气分子在运动。?
(2)氨气在纯氧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4NH3+3O2
2N2+6H2O,把下图中第三个方框补充完整。
答案
1.A 氢气球在高空膨胀,是因为氢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故A错误;品红在静置的水中会扩散,是因为品红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运动到水分子中间去了,故B正确;金刚石和石墨的硬度不同,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C正确;干冰升华变成二氧化碳气体,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D正确。
2.D 小卵石、石英砂和纱布的作用为过滤;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同时具有过滤与吸附作用。
3.D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故A正确;分子之间有间隙,故B正确;分子很小,用肉眼不能够直接看见,故C正确;分子在不断运动着,不需要外力作用,故D错误。
4.B 可燃冰是甲烷和杂质的混合物,故A错误;冰水共存物中只有水分子,属于纯净物,故B正确;石油中有汽油、煤油、柴油等,属于混合物,故C错误;洁净的空气中有氧气、氮气等,属于混合物,故D错误。
5.A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故A说法正确,B说法错误;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而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故C说法错误;元素只论种类不讲个数,所以不能说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故D说法错误。
6.D 液态水变成水蒸气时,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水分子的体积不变,故A说法不正确;过滤不能减少钙、镁化合物的含量,不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加热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故B说法不正确;蒸馏可使海水转化为淡水,用活性炭吸附不能使海水转化为淡水,故C说法不正确;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故D说法正确。
7.C 分解反应的反应物只有一种,生成物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具有“一变多”的特征,故C正确。
8.D 水和过氧化氢,两者分子构成不同,所以有不同的化学性质,A正确;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所以白糖在热水中比冷水中溶解快,B正确;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是因为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C正确;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D错误。
9.D 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由题图实验可观察到乙烧杯中溶液变为无色,丙烧杯中溶液不变色,说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HCl分子不断运动到乙烧杯中,与氢氧化钠反应,使溶液红色褪去。A、B、C均正确;D错误。
10.D ①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正确;②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正确;③水的天然循环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为地球上的生物补充淡水资源,正确;④水的天然循环是自然界中水分子运动的结果,正确。
11
B Fe、Fe2+、Fe3+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故A不正确;水通电产生氢气和氧气,是因为在通电条件下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结合成氢分子,氧原子结合成氧分子,故B正确;稀盐酸、稀硫酸均显酸性,是因为稀盐酸、稀硫酸中都含有H+,故C不正确;冰和水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所以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故D不正确。
12.A
13.答案 (1)氢气 氢元素和氧元素 (2)洗菜的水用来浇花、冲厕所等 (3)② (4)B (5)肥皂水 煮沸
14.答案 (1)试管B中白色棉花变红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