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物理4.1《光的折射》教案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4.1《光的折射》教案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8-21 08:45: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光的折射”
教材分析:
光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非常的普遍,学生在实际生活以及小学课程中对之已经有了一些感性认识,教材在八年级上学期安排这一部分内容,旨在让学生将对光的初步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理解一些光的形成、传播规律及其应用,初步建立自身的光学知识结构。另外,光学内容所需要的数学工具较为简单,学生进行知识学习所需的起点较低,因此教材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学生探究活动方案,突出科学探究与科学内容并重的编写理念。
在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中,应该着重让学生亲自经历各种探究过程,学习知识,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材在这一节中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并辅以多个观察、讨论交流活动,提供较大的学生实践活动密度,目的在于让学生充分经历探究过程,获得多方面能力的锻炼。
教材一开始安排了一个实验,该实验简单,效果明了,着重要求学生观察思考:①当光从空气斜线传入水中时,光在空气中怎样传播,光在水中怎样传播;②光在两种物质的分界面上发生了什么现象;③折射光线、入射光线;④哪个是入射角,哪个是折射角;⑤当改变入射角大小时,折射角怎样变化;⑥当入射角等于0度时,折射角怎样;⑦当光从水中斜射到空气中时,入射角是哪一个,折射角是哪一个,它们的大小关系如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体会光的折射现象,通过探究实验认识光的折射规律,能从众多与光有关的现象中辨别出属于光的折射的现象,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
2.探究并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时的偏折规律;
3.知道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过程与方法
1.能在学习光的传播和反射的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实验观察、猜测、检验、联想等活动,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
3.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有与他人交流和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
2.逐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的感觉;
3.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习,关心科技发展,注重探究意识和科学精神的培养。
教学重点
1.探究并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
2.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
教学难点
1.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2.解释有关光的折射现象
教法:实验为主的探究式教学、自主发现式教学
教具和媒体:玻璃砖、激光手电筒、水槽、白纸、碗、筷子、三种颜色的导线、铅笔、雾化器、香、自制水杯等
教学流程图
概念: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
光的折射
特点:
现象:筷子“变弯”,水池看起来变浅,变形的太阳
设计理念
  一、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培养初步的探究能力及协作精神为主线的设计观念。
  由于学生刚刚接触物理、所以无论从观察力还是语言的描述能力来看都需要训练和培养。因此课堂教学中尽量的探讨和采用讨论式教学、让学生动手、动嘴说出来。鼓励大胆猜想、质疑的精神。因此在课堂语言中尽量采取多鼓励、表扬、肯定、少批评的做法,营造师生和谐共处、共同探究的平等意识和氛围。
  二、以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目标的三个方面为目的,以探究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及青岛市的透镜式教学法为授课模式。
  作为新课标下光的折射一节内容,无论从教材的内容知识点数量和难度要求都大大降低了,而更多的将注意力放在学生的合作探究、讨论、观察和思考能力的培养上。所以让学生动起来,不仅是手动起来、更重要的是思维动起来,而且是一种主动积极的思考、而不是一种被动的思考。尽管教材的本节内容和要求都降低了,但如何让学生充分利用“倒”出来的这部分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多发言、多探讨、多动手真正地去利用自己聪明才智掌握知识也是这堂课的出发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教学策略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一、实验复习引入新课
1.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
用实验的方法复习旧知识;实验现象非常明显。
面对实验现象,再现物理知识;
用实物建立物理模型,把复杂的光反射现象用模型显现了出来
活动:打开激光手电,射向自制的光学盒内(光学盒的制作方法是在鞋架的四周用透明塑料膜围成的,只留一面开口。然后把纹香点燃后放在盒内,里面放一面小的平面镜;一烧杯水)?
问:这是一种什么现象?
继续演示:
这又是一种什么现象?
问:关于光的反射现象,你了解哪些内容?
请你用手中的红导线、黑导线、白导线、橡皮泥分别代表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反射面把光的反射现象模拟出来
回答:光的直线传播?
观察
回答:光的反射
回答: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动手操作
 
2.光的折射现象
尝试着让学生给物理现象下定义
采用类比的方法模拟光的折射现象
用实验作为反馈练习,既培养了能力又巩固了知识
演示:这又是一种什么现象?
这种现象和前面的两种现象有什么不同?
板书:光的折射
一、光的折射现象
请你用刚才模拟光的反射现象模型的器材模拟一下光的折射现象
请你把你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一看
回答:光的折射现象
回答:光是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
动手操作
展示作品
做实验
二、探究课题的过程
1.探究三线的位置关系
通过类比的方法了解以下名词: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入射角、折射角、激发兴趣
引入探究的课题
把一个复杂的探究课题转化为一个选择题,从而又建立了一个模型
提问:在光的反射现象中,三线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
在光的折射现象中,三线的位置关系到底是哪一种?
该怎么办?
想办法把光的折射现象记录下来便于研究引导
回答: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
回答:做实验
讨论后回答
学生讨论出实验方案;
先把玻璃速平放在一张白纸上,然后在纸上光画一条分界面和一条入射光线,然后将玻璃砖平放在分界面上,用激光笔对着入射光线的方向设想玻璃砖,再把折射光线用笔画下来,就可以找到折射光线的位置
2.用水做实验作巩固练习
用理论寻找生活中的原型
引导
做实验
3.探究两角关系(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
1.定性研究
2.用“对顶角”相等为突破口
指导设计
强调操作技巧
讨论
实验
4.探究折射角随入射角增大而增大
展示多组光路图
实物投影几组,实验光路图
讨论
实验
5.探究垂直入射传播方向不改变
严密光的折射条件
提出问题
补充光的折射条件
板书
实验
回答
6.光从玻璃(水)斜射入空气
用光路可逆猜想,
用实验验证
引导,提出问题
提高问题
实验
回答
7.概括归纳光的折射规律
培养综合实验能力
提出要求
讨论
回答
8.解释光的折射现象
只求懂
不求严密叙述
用课间讲解插入水中的筷子变弯的道理
听讲
举例
小结
探究程序:
?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论证→评估
?  ↑                          ↓
   ←───────────────────────────────────
知识小结:
方法小结:模型法。
合作与
交流
1.小明上学之路:遵循自然的选择;
2.上网查一查有关彩虹以及发生在沿海地区的“海市蜃楼”现象。搞明白其中的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