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美版高中美术《美术鉴赏》1-3《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课件(4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湘美版高中美术《美术鉴赏》1-3《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课件(4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08-19 20:32: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6张PPT)
1、我们从作品中看到了什么?
2、看到这件作品你想到了什么?
蒙娜丽莎(油画
木板
77cm×53cm
1503-1506)(意大利)达.芬奇
初步观察,提出思考
有这样的一个故事,说有一个人在沙漠中遇到来自外星球的小王子,小王子求他画一只绵羊,这个人努力地画,有角的、没角的、生病的……但怎么画,小王子都说不对不对,最后那人画了一只箱子,箱子上有个洞,并告诉小王子他要的羊就在这个箱子里。小王子非常满意,说:“这就是我要的羊。”
小王子要的不是他眼睛所看到的绵羊,而是他心里想象的绵
羊。眼睛看到的,实际上是
一种约定俗成的标准,是一种程
式化的东西
,我们欣赏一幅作品,同样不能凭借以往的经
验,我们可以尝试多角度的来进行观看和欣赏。
总结
一幅作品所包含的信息是多方面的,而不是单一的。
仅仅靠观察外部和浅层的思考并不能真正理解这幅作品,一幅画的美不但是表面的还有很多内在东西需要你去细细品味。
第三课
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
形式鉴赏
感悟式鉴赏
社会学式鉴赏
比较式鉴赏
四种鉴赏方式
一、形式鉴赏
偏重于对作品艺术形式(线条、色彩、笔法、构图)的感知和体验,强调对形式的分析和把握。
1、画面描绘的内容。
形象:一位微笑的妇女。双手交叠在腹部,半身像,造型比例准确。


2、画面的构图、色彩、笔法等。
3、作者采用的绘画手法。
明暗:过渡柔和,明暗转移法(渐隐法)
构图:稳定的三角形。
色彩:深褐色为主色。
笔法:细腻。
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1445-1510),春,1476-1478年,木板蛋彩,203×314厘米,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
《卢昂大教堂》
法国
莫奈
形式鉴赏练习:
十九世纪末叶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的《卢昂大教堂》连作,就是依据阳光不同时刻在教堂粗砺壁面上的投射效果、精微观察写生的。莫奈为了把握光与色的无穷变幻,他追踪阳光,同时张起数块画布,每当光线偏移,就立即在另一幅相应的画面上作画。
《卢昂大教堂》
法国
莫奈
法国~1893年~布~油彩~巴黎奥赛博物馆
法文名字:La
Cathédrale
de
Rouen
《卢昂大教堂》的外形烦琐复杂,难于表现,但莫奈偏偏要探索这个棘手的题材。
在这幅画中,他表现出了教堂在明亮的外光中给人的视觉感受。
《卢昂大教堂》
法国
莫奈
作品赏析:
在十二幅连作中,我们熟知清晨、正午和黄昏时刻三幅,这不同色调表情的卢昂大教堂,就是以对自然光色的视觉印象为依据,将瞬息即逝的色彩变化凝固在画面上,使它神奇而辉煌地呈现出色调表情来。那最精彩的画面,评论家称之为“大气的戏剧”。
莫奈是法国最重要的画家之一,印象派的理论和实践大部分都有他的推广。莫奈擅长光与影的实验与表现技法。他最重要的风格是改变了阴影和轮廓线的画法,在莫奈的画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确的阴影,看不到突显或平涂式的轮廓线。除此之外,莫奈对于色彩的运用相当细腻,他用许多相同主题的画作来实验色彩与光完美的表达。莫奈曾长期探索光色与空气的表现效果,常常在不同的时间和光线下,对同一对象作多幅的描绘,从自然的光色变幻中抒发瞬间的感觉。
印象派运动可以看作是19世纪自然主义倾向的巅峰,也可以看作是现代艺术的起点。克劳德·莫奈的名字与印象派的历史密切相连。莫奈对这一艺术环境的形成和他描绘现实的新手法,比其他任何人贡献都多。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印象派的创始人虽说是马奈,但真正使其发扬光大的却是莫奈,因为他对光影之于风景的变化的描绘,已到出神入化的境地
二、感悟式鉴赏
面对一幅作品所展开的充分想象和由作品激发的情感。
1、她的微笑很自信、很迷人;


这种微笑征服了几个世纪的人们,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观画者心潮澎湃
2、背景山水神秘幽深;
它属于哪一类画种?它所采用的材料是什么?画面的构图形式有什么特点?画面的墨团、墨点、线条又有什么特点?
(形式鉴赏)
画面→狭长→水流无限→悠长(深远构图)
墨团→山石→峡谷→幽静
墨点→蝌蚪→青蛙→蛙声→悠扬
墨线→泉水→流动→优美
蛙声十里出山泉(中国画
纸本
1951)(现代)齐白石
谈论与交流
作者描绘的内容是什么?我们看到了什么景色?能否体会出“蛙声十里出山泉”的意境?
(感悟式鉴赏)
画面以大片墨色和墨线结合,运用轻重不同的手法,采用高远的构图形式来表现活泼的小蝌蚪随着幽谷中奔流的山泉一路欢快的顺流而下。白石老人在画这个命题时还运用联想的手法,画面上没有蛙,而是在画面中画出两山峡谷间泉水潺潺的流向远处,几只活泼的小蝌蚪在水流中欢快的游动着,人们见到了有腮有尾巴的小蝌蚪离开了水的源头,告别了妈妈,自然会想到蛙和蛙的叫声。
蛙声十里出山泉(中国画
纸本
1951)(现代)齐白石
思考
《呐喊》
挪威
蒙克
感悟式鉴赏练习:
蒙克曾经这样描述:“我和朋友一起去散步,太阳快要落山时,突然间,天空变得血一样的红,一阵忧伤涌上心头,深蓝色的海湾和城市,是血与火的空间。朋友相继前行,我独自站在那里,突然感到不可名状的恐怖和战栗,大自然中仿佛传来一声震撼宇宙的呐喊。”
总结
“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感悟式鉴赏要求从自身经验出发,充满想象力和无限激情去欣赏作品。
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于写意性和表现性的作品。因为此类作品追求的不是客观地记录对象,而是通过主观化的形象处理来表达艺术家的情感。
社会学式鉴赏
社会学式鉴赏方式偏重于对作品内容、意义、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创作意图等的理解。
这种方法适合于对再现性、故事性或者情节性较强的美术作品的鉴赏。
1、这幅画的作者是谁?画面上的女子又是谁?
2、作品创作于哪个时期?体现了什么价值观?作品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情感?
社会学式
探究
列奥纳多·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个博学者:除了是画家,他还是雕刻家、建筑师、音乐家、数学家、工程师、发明家、解剖学家、地质学家、制图师,植物学家和作家。他的天赋或许比同时期的其他人物都高,这使他成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代表人物,也使得他成为文艺复兴时期典型的艺术家,也是历史上最著名的画家之一,与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并称“文艺复兴三杰。”
画家为什么这么画呢?它有什么特殊含义呢?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写实风格以五代和宋时最为精工,这幅五代画家黄筌的《写生珍禽图》可以说是花鸟写生的力作。这幅图画从物象的安排方面来看,鸟虫等大多互不呼应,构图也没有一定的章法。由左下方小字“付子居宝习”来看,此图当为画家教子习画的范本。
夜巡
荷兰
伦勃朗
原画表现的是白天,因长期烟薰,颜色变黑人们误称为“夜巡”。画面用一种舞台式的光线把众多人物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构图,油画颜料的厚涂与薄涂的对比使物体质感得到完美的表现,在画家眼里,画中的人物是有等级的,并且用光线来体现。在光线最强烈的地方是画面的主角柯克队长,其它人物随着光线逐渐推远,隐退在阴影之中。有趣的是,就是这种主次关系使伦勃朗几乎名誉扫地,
它引发了17世纪荷兰的艺术赞助人的价值观与画家个人追求之间微妙的关系。
面对一件美术作品,除了了解它的外在内容,构成形式之外,我们也会不自觉的思
考:画家为什么要这么画,它有什么特殊意义?这种提问的方式就是社会学式鉴赏。
美术这种文化现象的存在与特定社会阶层和社会生活是离不开的。如果我们可以从文化背景或其他相关的社会因素中去思考和考察,就可以更深层次地理解该作品。
如果仅靠观察无法完全理解作品,我们应该怎么办?
可以通过查阅相关书籍,网络等方式来了解。
感悟式鉴赏侧重情感,形式鉴赏离不开观察,而社会学式鉴赏更需要探究,光凭想象是不够的。
“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
许多美术作品都有着特定内容和意义,从社会大背景去考察,抓住相关的各种社会因素,就有可能更深刻地理解作品。
比较式鉴赏
有比较,才有鉴别。用比较的鉴赏方法来鉴赏美术作品往往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比较的方法:
横向:同一主题、同一时代的艺术家采用哪些不同的手法去表现
纵向:同一主题在不同的时代环境中,艺术家采用了哪些不同的处理手法和表现形式
比较式鉴赏要在熟悉作品各种形式与内容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成。并且要根据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加以比较。
丽人行(局部1941)(现代)傅抱石
宫女(约20世纪40年代)

现代)林风眠
横向比较
圣母子图
横向的比较
纵向比较
蒋兆和
20世纪40年代《流民图》
北宋
《流民图》
当代  王美芳 赵国经 《古代仕女图》

周仿 《簪花仕女图》
文艺复兴壁画
《受胎告知》
较著名的《受胎告知》有2幅,一为安杰利科所作,另一幅则出自大师达芬奇之手。
在达·芬奇的笔记本上,画满着各种科技设计草图,旁边加注了许多文字。对待绘画,他也这样,总是精益求精。在这一幅他早期的板上油画《受胎告知》上,能发现达·芬奇在探索客观真实中所作出的努力,他尽量想表现物质世界的本来面貌。横幅构图《受胎告知》尺幅为97×216厘米(一说104×217厘米),作于1470~1475年(一说1472~1473年)间。
安杰利科的《受胎告知》,为一幅祭坛画
,作于1440~1450年间,230×321厘米,现藏于佛罗伦萨圣马可修道院。画面纯洁温馨,又有点孩子气,使人看起来觉得非常美好优雅。
总结延伸
我们怎样欣赏一幅画,其实就是多动脑,多去想,去问自己,去和画面交流就像和画家本人去交流。大师的绘画之所以是经典就是因为他们的画够你去读一辈子,永远也让你读不完。
真正的欣赏,不光是用眼看,还要用脑去“看”。希望今天的课能给同学们下面的学习带来启示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