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

文档属性

名称 《大自然的语言》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7-31 13:06: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草长莺飞 百花盛开
秋叶簌簌
北雁南飞
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桢
 竺可桢(1890-1974 浙江上虞人,气象学家、地理学家。
  他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都很高,而物候学也是他呕心沥血做出了重要贡献的领域之一。我国现代物候学的每一份成就都是和他的辛勤工作分不开的。
1、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快速阅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
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
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
叫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有什么重要意义?
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
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
在农业生产上。
3、决定物候现象的因素有哪些?
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1、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
2、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 的日期;
3、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
4、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5、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描述物候现象
(大自然的语言)
阐述研究意义
作出科学解释
影响物候的四个因素
描写一年四季的词语




苏醒 冰雪融化 草木萌发 各种花次第开放
炎热 孕育果实
果实成熟 叶子渐渐变黄 簌簌的落下
销声匿迹 衰草连天 风雪载途
生动形象,如一幅四季风光画
第一段改写: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每
个季节都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几千年来,劳
动人民注意了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并据以
安排农事。
思考:
改文与原文有何不同?
请说说原句有什么表达效果?
夏热
南北温度
差别不大
三月的内蒙古草原
三月的海南
纬度对物候的影响
四月的内蒙古草原
四月的大连
经度对物候的影响
高下的差异对物候的影响
天山山顶和山腰的差异
古代三月的长城
现代三月的长城
纬度的差异
经度的差异
高下的差异
古今的差异
主要
次要
重点阅读6-10段,理解决定
物候现象来临的各个因素:
来临的因素:
决定物候现象
空间因素
(时间
因素)
逻辑顺序
大自然告诉我们很多很多,你还
能说出一些大自然的语言吗
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
麻雀屯食要落雪
鱼跳水,有雨来
燕子低飞要落雨
泥鳅静,天气晴
蚂蚁垒窝要落雨
二十四节气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两个月前,在广州,看见了玉兰开花;
两个月后,在北京,又看见玉兰开花。
玉兰花呀,我说,你走得真慢哪!
费了两个月工夫,你才到了京华。
——郭沫若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