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腰三角形
一、目标与策略
明确学习目标及主要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首要条件,要做到心中有数!
学习目标:
通过观察发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掌握等腰三角形的识别方法,会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和证明;
理解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的相互关系;
能够利用等腰三角形的识别方法判断等腰三角形;
掌握等边三角形的特征和识别方法;
掌握一般文字命题的解题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难点:比较复杂图形、题目的推理证明.
学习策略:
通过轴对称的特征,探索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方法;在等腰三角形的基础上,探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并在此基础上体会“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二、学习与应用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科学地预习才能使我们上课听讲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我们要在预习的基础上,认真听讲,做到眼睛看、耳朵听、心里想、手上记。
)
(
知识回顾
——
复习
学习新知识之前,看看你的知识贮备过关了吗?
)
(一)由一个平面图形得到它的轴对称图形叫做
.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中的任何一个可以看成由另一个图形经过
后得到.
(二)轴对称变换的性质:
(1)经过轴对称变换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的
、
完全一样.
(2)经过轴对称变换得到的图形上的每一点都是原图形上的某一点关于
的对称点.
(3)连接任意一对对应点的线段被
垂直平分.
(三)作一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的轴对称图形的步骤:
(1)作出一些关键点或特殊点的
.
(2)按原图形的连接方式连接所得到的对称点,即得到原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四)点P(x,y)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点P(x,y)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点P(x,y)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五)点P(x,y)关于直线x=m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点P(x,y)关于直线y=n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
知识
要
点
梳理
认真阅读、理解教材,尝试把下列知识要点内容补充完整,带着自己预习的疑惑认真听课学习.请在虚线部分填写预习内容,在实线部分填写课堂学习内容.课堂笔记或者其它补充填在右栏.
)
知识点一:等腰三角形、腰、底边
有两边
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其中相等的两条边叫
,第三条边叫
,两腰的夹角叫
,底边和腰的夹角叫
.
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则它叫
三角形,其中AB、AC为
,BC为
,∠A是
,∠B、∠C是
.
知识点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一)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
(简称“
”).
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
、底边上的
、底边上的
互相重合(简称“
”).
(二)这两个性质证明如下:
在△ABC中,AB=AC,如图所示.
作底边BC的高AD,则有
∴
Rt△ABD≌
.
∴
∠B=∠C,∠1=∠2.BD=CD.
于是性质1、性质2均得证.
(三)说明:
(1)①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用符号表示为:
;
②性质1是等腰三角形的一条重要(主要)性质,也是今后我们证明角
的又一个重要依据.
(2)①性质2实质包含三条性质,符号表示为:∵
AB=AC,AD⊥BC,∠1=∠2,∴
;或∵
AB=AC,BD=CD,∠l=∠2,∴
.
②性质2的用途更为广泛,可以用来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垂直关系等.
(3)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底边上高(顶角平分线或底边中线)所在直线是它的
,通常情况只有
条对称轴.
知识点三: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一)定理内容及证明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
(简称“
”),如图所示.
证明:在△ABC中,∠B=∠C,作AD⊥BC于D.则
所以△ABD≌△ACD(AAS).
所以,AB=AC.
(二)注意:
(1)本定理的符号表示为:在△ABC中,
.
(2)本定理可以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同时也是今后证明两条线段相等的重要依据.
另外,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条件和结论正好相反,要注意区分,不要混淆.
知识点四:等边三角形
(一)等边三角形定义:三边都
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如图所示.
(二)注意:
(1)由定义可知,等边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等腰三角形.也就是说等腰三角形包括
三角形.
(2)等边三角形具有
三角形的一切性质.
知识点五: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一)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三个内角都
,并且每一个内角都等于
.
(二)理由如下:如上图所示,由AB=AC可得
,同样可得∠A=∠C,所以∠A=∠B=∠C.而∠A+∠B+∠C=
.则有∠A=∠B=∠C=
.
注意:这条性质只有等边三角形具有.
知识点六: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一)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1)三个角都
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有一个角是60°的
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二)证明如下:
(1)如下图所示,若∠A=∠B=∠C,可由∠A=∠B得,
;
由∠A=∠C得,
.所以AB=AC=BC.于是判定(1)成立.
(2)如上图所示,在△ABC中,AB=AC,若∠A=60°,则有∠B=
=
,于是∠A=∠B=∠C.由判定(1)得△ABC是等边三角形;
若∠B=60°,则∠B=
=
,于是∠A=60°,∠A=∠B=∠C.由判定(1)得△ABC是等边三角形.所以判定(2)成立.
知识点七:直角三角形性质定理
(一)定理内容: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个锐角是
,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
的一半.
(二)证明:如图所示,∠ACB=90°,∠A=30°.延长BC至使,则有AC垂直平分,故.又可得∠B=60°.于是△是
,故,所以.即定理成立.
(
经典例题-自主学习
认真分析、解答下列例题,尝试总结提升各类型题目的规律和技巧,然后完成举一反三
.若有其它补充可填在右栏空白处.
)
类型一:探究型题目
例1.如图1,在直角△ABC中,∠ACB=90°,∠CAB=30°,请你设计三种不同的分法,把△ABC分割成两个三角形,且要求其中有一个是等腰三角形.(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处标明度数)
思路点拨:在三角形中,“等边对
”“等角对
”.本题应从角度入手进行考虑.
解析:
总结升华:
.
举一反三:
【变式1】如图3,D是△ABC中BC边上的一点,E是AD上的一点,EB=EC,∠1=∠2,求证:AD⊥BC.
请你先阅读下面的证明过程.
证明:在△AEB和△AEC中,
所以△ABE≌△AEC(第一步),
所以AB=AC,∠1=∠2(第二步),
所以AD⊥BC(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
上面的证明过程是否正确?如果正确,请写出每一步的推理依据;如果不正确,请指出关键错在哪一步,写出你认为正确的证明过程.
答案:
【变式2】已知△ABC为等边三角形,在图4中,点M是线段BC上任意一点,点N是线段CA上任意一点,且BM=CN,直线BN与AM相交于Q点.
(1)请猜一猜:图4中∠BQM等于多少度?
(2)若M、N两点分别在线段BC、CA的延长线上,其它条件下不变,如图5所示,(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如果成立,请加以证明;如果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答案:
类型二:与度数有关的计算
例2.在△ABC中,D在BC上,且AB=AC=BD,∠1=30°,求∠2的度数.
思路点拨:解该题的关键是要找到∠2和∠1之间的关系,显然∠2=∠1+
,只要再找出∠C与∠2的关系问题就好解决了,而∠C=
,所以把问题转化为欲找出∠2与∠B之间有什么关系,变成△ABD的角之间的关系,问题就容易的多了.
解析:
总结升华:
.
举一反三:
【变式1】如图,D、E在△ABC的边BC上,且BE=BA,CD=CA,若∠BAC=122°,求∠DAE的度数.
答案:
【变式2】△ABC中,AB=AC,D在BC上,E在AC上,且AD=AE,∠BAD=30°,求∠EDC的度数.
答案:
类型三:等腰三角形中的分类讨论
例3.当腰长或底边长不能确定时,必须进行分类讨论
(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8cm和10cm,求周长.
(2)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cm和7cm,求周长.
思路点拨: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知我们在解此题前,必须明确所给的边的定义,在这里哪条边是“
”,哪条边是“
”不明确,而且还要考虑到三条线段能够构成三角形的前提,因此必须进行
讨论.
解析:
总结升华:
.
举一反三:
☆【变式1】当顶角或底角不能确定时,必须进行分类讨论
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4倍,求它的各个内角的度数.
答案:
☆【变式2】当高的位置关系不确定时,必须分类讨论
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边的夹角为250,求这个三角形的各个内角的度数.
答案:
☆【变式3】由腰的垂直平分线所引起的分类讨论
在三角形ABC中,AB=AC,AB边上的垂直平分线与AC所在的直线相交所得的锐角为400,求底角B的度数.
答案:
☆【变式4】由腰上的中线引起的分类讨论
等腰三角形底边为5cm,一腰上的中线把其周长分为两部分的差为3cm,求腰长.
答案:
类型四:证明题
例4.已知:如图,∠ABC,∠ACB的平分线交于F,过F作DE∥BC,交AB于D,交AC于E.求证:BD+EC=DE.
思路点拨:
因为DE=DF+
,即结论为BD+EC=
,分别证明BD=
,CE=
即可,于是运用“在同一三角形中,
”易证结论成立.
解析:
总结升华:
.
举一反三:
☆【变式1】如图,C是线段AB上的一点,△ACD和△BCE是等边三角形,AE交CD于M,BD交CE于N,交AE于O.
求证:(1)∠AOB=120°;
(2)CM=CN;
(3)MN∥AB.
答案:
☆【变式2】已知,在△ABC中,∠ACB=90°,CD,CE三等分∠ACB,CD⊥AB(如图所示).
求证:(1)AB=2BC;
(2)CE=AE=EB.
答案:
三、总结与测评
要想学习成绩好,总结测评少不了!课后复习是学习不可或缺的环节,它可以帮助我们巩固学习效果,弥补知识缺漏,提高学习能力。
(
总结规律和方法
——
强化所学
认真回顾总结本部分内容的规律和方法,熟练掌握技能技巧.
)
(一)等腰(边)三角形是一个特殊的三角形,具有较多的特殊性质,有时几何图形中不存在等腰(边)三角形,可根据已知条件和图形特征,适当添加辅助线,使之构成等腰(边)三角形,然后利用其定义和有关性质,快捷地证出结论.
(二)常用的辅助线有:(1)作顶角的
、底边上的
、
.(2)在三角形的中线问题上,我们常将中线
,这样添辅助线有助于我们解决有关中线的问题.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