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智取生辰纲》课件(共4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1《智取生辰纲》课件(共43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8-21 08:52: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3张PPT)
《水浒传》也称《水浒》、《忠义水浒传》。《水浒传》是明代长篇小说,它的作者,明人说法不一,有说施耐庵和他的学生罗贯中合作,现在大都认为是施耐庵所作。
《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
《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作品。主题是“官逼民反”。
其作者署名为“施耐庵”。不过长期以来,关于其人生平均无可考证,疑为假托之名。
后从零星典籍知其可能投身过元末农民起义领袖张士诚的队伍,后因张士诚不思进取,其继承人更是贪婪残暴,施耐庵等有志之士只好黯然远走。
后来在罗贯中的协助下完成了《水浒传》,借书中人寄托自己的理想、悲哀。
施耐庵(约1296—1370年),原名耳,又名子安,祖籍苏州,后迁居苏北兴化白驹镇。元末明初杰出文学家。元至顺年间,他考中进士,在钱塘(今浙江杭州)做过两年官,因为看不惯官场的黑暗政治,不愿对当道权贵逢迎拍马,因此弃官回乡,从事著述。传说他曾参加过元朝末年的张士诚起义军,和张士诚的部将卡元亨是好朋友。张士诚失败后,他逃回兴化,隐居著书。相传《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是他的门人。
青面兽——杨志
在梁山好汉中排名第十七位。是杨家将的后代。一心想做官,“博个封妻荫子”。但押花石纲时翻了船,押生辰纲又被劫。无奈上二龙山做了寨主。后归了梁山泊。征讨方腊时在途中病故。
杨志:原为殿司制使,因失陷花石纲丢官;沦落东京,因盘缠使尽卖祖传宝刀,无奈杀泼皮牛二,流配东京大名府充军(第12回) 。
大名府留守梁世杰恩赦杨志,安排比武,杨志斗武出色,被梁中书提拔做管军提辖使(第13回) ;受梁中书重托,押运生辰纲,在黄泥冈失陷(第16回) ;走投无路,落草二龙山宝珠寺(第17回) 。
趱行( ) 嗔怪( )
恁 ( ) 怨怅( )
怄气( ) 朴刀( )
省得( ) 逞辩( )
聒噪( ) 罗唣( ) 面面厮觑( ) 还言语( )
忒认真( ) 剜口割舌( )
芥菜( ) 甚么( )
给下列画横线词的注音。
zǎn
chēn
nèn
chànɡ
òu

xǐnɡ
chěnɡ
ɡuō
zào

huán
tuī
wān
jiè
shén
面对“生辰纲”这笔巨大的财宝,负责押送的杨志,一路费尽心思,力求“生辰纲”不失;而智多星吴用巧设妙计,众好汉志在必得。这场英雄与英雄之间的斗智斗谋,最终结果如何呢?
第一部分(第1-4段):杨志在押送生辰纲途中与同伙之间发生矛盾的情形——押送起程。(故事开端)
第二部分(第5-12段):杨志与晁盖等八条好汉的矛盾——以智取对智押。(故事的高潮与结局)
主要矛盾:
杨志押送与晁盖、吴用等人夺取的矛盾冲突。
次要矛盾:
杨志与军健、虞侯、老督管之间的内部矛盾冲突。
主要人物:
杨志、老督管、虞侯、军健
晁盖、吴用、白胜、公孙胜、刘唐、阮氏三兄弟
杨志智押生辰纲——明线
吴用智取生辰纲——暗线
两条线在黄泥冈交织,形成了故事的高潮。
1、生辰纲是什么东西?
为太师蔡京祝寿而进献的大批财物,都是搜刮百姓血汗钱的不义之财。
2、生辰纲是谁取的?又是用怎样的方式从谁的手中取走的?
晁盖、吴用等八条好汉;智取;杨志 。
3、小说以“生辰纲”的争夺为中心事件,采用双线结构,明线是什么?暗线又是什么?
明线——杨志押送生辰纲;
暗线——晁盖智取生辰纲。
4、请同学们跳读课文,筛选信息,以人物的主要行动为归纳点,简要分析出明、暗两条线索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交接在一起呢?
六月初四正午;黄泥冈松树林。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上路
中计
失纲
定计
施计
劫纲
明线
暗线
杨志智押
生辰纲
好汉智取
生辰纲
六月初四正午黄泥冈松树林
1 、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用 “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讨论题:
(1)六月初四正午,在黄泥冈松树林中,押纲的杨志与劫纲的晁盖等人碰上了,他们的碰见是不是偶然的呢?
不是。吴用精心安排,设下圈套,等杨志来钻。
①时间:六月初四正午,有什么天气特征?
十分炎热,热不可当。为在松林休息和白胜卖酒作好准备。从中可以看出,这个时间是吴用精心挑选的,可说是智用天时。
(2)为什么吴用要安排这样的
时间和地点来劫取生辰纲呢?
②地点:黄泥冈的松树林。
山冈可用来掩护,要松林既可以诱敌休息,又可以模糊敌人的视线,使他们看不清松林内的真实情况。为下文吴用取药、下药作准备。
从中可以看出,这
个地点也是精心挑选的,
可说是智用地利。
(3)在“天时”“地利”起作用后,晁盖等又是如何发挥“人和”优势,通力合作,使用计谋来智取生辰纲的呢?
①晁盖他们是以什么身份出现在杨志面前的?这样又有何用意?
扮客商,稳住对方,初步消除杨志的疑心。
②杨志是老江湖了,为什么他连酒中下蒙汗药这种勾当也防不住,而中了招呢?
晁盖等戏演得好。打扮卖酒,假装争酒,引诱对方,半瓢酒消尽了杨志的疑心。
③这蒙汗药是如何神不知鬼不觉地下到酒里去的?
先抢一瓢酒喝,后来在争半瓢酒中巧下药,麻倒对方,半瓢酒放倒青面兽。
一稳——扮客商,稳住对方
(初消疑心)
二诱——佯争酒,引诱对方
(消尽疑心)
三麻——巧下药,麻翻对方
(全部放倒)
智 用 计 谋
智取生辰纲
1、智用天时
2、智用地利
3、智用人和
4、智用计谋
杨志最终失陷生辰纲从而贻误终身,是否在他身上确实无智可言呢?
杨志为了押运成功,也是殚精竭虑、绞尽脑汁,文中许多地方可看出他的智谋:
(1)他不多带些兵,伪装成客商就是为了掩人耳目,智藏行踪。
(2)离京五七日后杨志对时间作了调整:五更→日中,辰牌→申时;说明他小心谨慎,智变行辰。怕在晨光中或暮色中遭偷袭,而正午天气炎热,恐怕歹人也不愿出来活动。
(3)杨志一行人放着宽平的官道不走,而净找偏僻崎岖的小径:说明他智选路径。这样艰难的路径,连强盗也不愿走。
从智藏行踪,智变行辰,智选路径,可以看出杨志是用心良苦的,为保生辰纲的安全是煞费苦心的。
为了确保生辰纲的安全,杨志还有哪些举措?
①逼赶:怕路长梦多,不惜打骂军士、斥责虞侯,得罪老都管;
②减少中途休息:担心军士懈怠;
③审察枣贩:谨慎、多疑;
④对卖酒汉子高度警惕;
⑤喝酒时慎之又慎,小心翼翼。
从中可以看出杨志是个精明、谨慎、多智之人。
为什么用如此一个精明,谨慎多智的杨志来押送生辰纲,仍逃不了失败的命运?杨志到现在仍不明白,请同学们替他总结一下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①没有处理好内部关系。
军健——骂、打
( 怨 怅 )
虞侯——嗔
( 怨 怅 )
老都管——烦
( 恼 他 )
杨 志
②因为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杨 志
精明能干
小心谨慎



精诚团结
足智多谋
智用天时
智用地利
智用矛盾
智用计谋


变更起止
提醒军汉
盘问枣客
谨慎买酒



好汉们
足智多谋
杨智
机警谨慎
文章描写了两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和两组性格鲜明的人物,且善于从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显示了本文精巧的构思。
讨 论
本文带给你什么启示?
杨 志 之 智
1.起止时辰变更
2.催逼赶路
2.精明谨慎
3.斥虞侯
3.忠于职守
4.顶都管
4.官欲甚强
5.追问枣客
6.警惕贩酒客
1.机警善变
吴 用 之 智
1.智借天时
2.智借地利
3.智借人和
4.智用计策
乔装——稳住对手
诱饵——佯争酒、佯不卖
下药——巧下药,麻翻对手
1、杨志也有“智”,为什么会失败?
杨 志 之 不 智
1.刚愎自用
2.对部下凶横
3.不体谅
4.缺乏沟通
2、本回小说环境描写重在突出哪个字?起何作用
请从文中找出描写天气的有关语句
①正是六月初四日时节,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实十分大热。
②众军人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实那热不可当。
③看看日色当午,那石头上热了,脚疼走不得。
环 境 描 写
黄泥冈
天 时
地 利
不 利
1.烘托气氛
2.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
3.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即天气炎热成为矛盾冲突发生、发展、激化以至解决的重要客观原因之一。)
全文为何在篇末才点出好汉的名字及所用计策 采用了哪种记叙顺序 有何作用 如果在情节发展中就点出效果有何不同
小说的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杨志虽武艺高强、精明能干,又尽心竭力的押送生辰纲,但最终还难逃失败的命运。众好汉布下巧计,引杨志进入圈套,智取生辰纲,表现了他们非凡的智慧。双方斗智斗勇,众好汉更胜一筹。小说赞扬了他们劫取不义之财的壮举,充分表现了他们的智慧和力量。
智取生辰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