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第五段:
近抚之,气息惙然。喜置榻上,半夜复苏。夫妻心稍慰,但儿神气痴木,奄奄思睡。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亦不复以儿为念。自昏达曙,目不交睫。
走近一摸,(儿子)还有一丝微弱的气息。他们高兴地把他放在床上,半夜里儿子又苏醒过来。夫妻俩心里稍稍宽慰一些,但是孩子神情呆呆的,气息微弱,只想睡觉。成名回头看到蟋蟀笼空着,就出不来气,说不出话,也不再把儿子放在心上了,从黄昏到天明,连眼睛也没合一下。
裁,同“才”。
东曦:指日神东君。曦:日光。既驾:已经乘车出来。
6段:从失促织到失爱子是情节的深入发展,故事曲折跌宕。
第七段: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因出己虫,纳比笼中。
(7段)详写小促织斗胜强敌“蟹壳青”与鸡口脱险之事,显示了小促织的超凡本领,故事达到高潮。
故事的高潮:(5--7)段,成子误毙促织--化促织--斗促织
集:止。瞥:突然,倏然。
尺有咫:一尺多。咫:八寸。
翼日进宰,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成述其异,宰不信。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鸡,果如成言。乃赏成,献诸抚军。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
第二天,成名把蟋蟀献给县令,县令见它个头小,生气地呵斥成名。成名讲述了这只蟋蟀的奇特本领,县令不信。试着(让它)和别的蟋蟀搏斗,所有的都被斗败了。又试着(让它)和鸡斗,果然和成名所说的一样。于是(县令)就奖赏了成名,把蟋蟀献给了巡抚。巡抚特别高兴,用金笼装着献给皇帝,并在公文上仔细分条陈述了它的本领。
翼,通假字,同“翌”。
既入宫中,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一切异状遍试之,无出其右者。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益奇之。上大嘉悦,诏赐抚臣名马衣缎。
到了宫里,拿全国贡献的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及各种稀有的蟋蟀来与(小蟋蟀)角斗,没有一只能在它之上的。每当听到琴瑟的声音,它就按照节拍跳舞,(大家)越发觉得奇异。皇帝大加赞赏,更加喜欢,便下诏赏给巡抚名马和锦缎。
结局:(8段):成名现虫得赏,苦尽甘来,成名因祸得福。
尾声(9段):作者的评语:抒发愤懑不平之情。
“异史氏曰”一段文字是蒲松龄对故事所作的评论,这也是笔记体小说常用的一种形式,通过评语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段评论主要有三点:
1、从官贪吏虐追溯到天子宫廷,指出“天子一跬步,皆关乎人命不可忽也”,寄予讽谏之旨。
2、成名的一贫一富说明是“天将酬长厚者”反映了“善恶有报”的宿命论思想。
3、针对抚臣、令尹蒙受促织“恩荫”,证实了“一人飞升,仙及鸡犬”的说法,生动地表明了封建官僚的升迁发迹是建立在百姓的苦难上的,在此作者抒发了愤懑不平之感。
故事情节
1、序幕:交代故事背景
朝廷
征
促织
2、开端:成名被摊派交纳促织
3、发展:成妻卜促织
成名按图索促织
4、高潮:成子毙促织
化促织
斗促织
5、结局:成名献促织
6、尾声:作者评促织
促织
宫中
征虫受刑
悲
神卜得虫
儿毙促织
魂化促织
喜
悲
喜
写作目的
借讲前朝故事来揭露黑暗现实,批判的针芒直指天子。
本文是《聊斋志异》中深刻揭露黑暗现实的篇章之一。
作品是以斗促织的宫廷嬉戏作为引线,通过曲折变化的情
节揭露黑暗的社会现实。
离奇、虚幻的情节
成名夫妻由求神问卜而得佳品——这个情节提炼了现实生活,旧时人们陷入绝境,往往寄希望于求神问卜。但神图那么灵验却是虚幻的。作者虚构这个虚幻情节,正曲折地反映了成名夫妇实际上已无生路,读者读了,自会想到这点。
成名九岁的儿子魂化蟋蟀而且轻捷善斗——这个情节也有现实因素,在旧时代,孩子惹祸自杀,是常有的事。魂化蟋蟀则不可能。但这个虚幻情节却有着强烈震撼人心的揭露、批判力量。试想,一个九岁孩子,经历着多么大的肉体和精神折磨,这比成名夫妻的身陷绝境,更使读者感到心情沉重。
结尾的的喜剧结局——既然魂化蟋蟀不可能,那成名一家的摆脱厄运,裘马扬扬也就纯属幻想。但这个情节却深刻地揭示了封建政治的腐朽性,读者读了,自会联系当时官场的黑暗现象。
表现手法
表
现
手
法
详略安排
文笔变化
虚幻情状
详写捉虫曲折过程
略写献虫层层受惠
粗笔勾勒故事开端
(饱含同情)
工笔描述发展高潮
(饱含同情)
粗笔勾勒故事结局
(辛辣讽刺)
心理描写,细腻合理
情景描写,逼近生活
情节曲折
波澜起伏
跌宕多姿
写成名:
捕“虫”时“愕”
——捕“虫”后“大喜”——丧“虫”后“被冰雪”
、“怒”——儿死后“化怒为悲”、“欲绝”
——儿有“气息”后
“喜置榻上”——儿“神气痴木”
——“不复以儿为念”——“僵卧长愁”——“忽闻门外虫鸣”时“惊起”、“喜而捕之”——“喜而收之”——“惴惴”
作者以神来之笔刻划了成名的内心变化,写得错落有致,其时悲时怒时喜时愁。人物的心理刻划与其悲欢离合的命运紧密相联系——区区小虫系着成名一家之祸福争危,得之则化祸为福,失之则大难临头,给人以更加真实的感觉,使人物的形象也更加丰满。
从侧面深刻而有力地揭露了当时官府之暴虐,社会之黑暗,人民所受灾难之深重。
写促织:
夸张与细节描写
“伏”——“暴怒”——“奔”——“跃”——“张”、“伸”
——“
”——“矜”——“叮”
显示了小虫的神奇的本领。小虫是由成名的儿子变化而来,作者运用夸张和细节描写,形象地描绘出当时的统治阶级造成虫命为贵、人命为贱的社会病态心理,对统治者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鞭挞。
4、语言精练,词汇丰富,句式多样化。无论是叙述故事,描写场面,还是人的对话,作者所调遣的语言,都能曲尽其妙,恰到好处。
艺术特色鲜明
1、情节曲折,引人入胜。整个故事情节由“征虫—捉虫—得虫—化虫”一条主线贯穿。
2、人物性格鲜明突出。比如写成名捕捉蟋蟀时,根据具体情况作了有区别的描述,情节细腻,心理真切。
3、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成名儿子死后“复活”,且化为蟋蟀,本属子虚乌有的事,但在作者笔下却演绎得绘声绘色。
全文特点概括
3、借古讽今的手法
借明朝讽喻清朝
(讽刺贪官虐吏)
1、细腻的心理描写
2、跌宕起伏、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
蒲
松龄
岁:
1、后岁余,成子精神复旧
(一年多后,成名的儿子精神复原了。)
2、岁征民间
(每年都要向民间征收(蟋蟀)。)
3、成有子九岁。
(成名有个儿子九岁)
4、不终岁,薄产累尽
(不到一年的时间,微薄的家产逐渐耗尽。)
(一年)
每年
(年龄)
(年)
文言实词
顾:
1、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
(但成名想着这样低劣的东西终究没有什么用处)
2、相如顾召赵御史书
(蔺相如回头召来赵国御史)
3、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
(子布、元表等人只顾妻子儿女)
4、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但)
(回头)
(顾念)
(顾念、顾惜)
文言实词
(能被大义所激励,踏上死地也不回头,又是什么缘故呢)
报:
1、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
(小蟋蟀鼓起翅膀得意地叫,好像在报告主人知晓。)
2、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勇士不敢拉弓射箭来报仇)
3、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
(我没有报答的原因,是(我)以为微小的礼节没有什么用处。)
4、欲求报其父仇,莫能得
(想找到一个能帮她报父仇的人,但一直没能找到。)
(报告)
(报仇)
(报答)
(报仇)
文言实词
令
1、维扬帅下逐客之令
(驻守维扬的统帅竟下了逐客令)
2、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
(在花的最佳观赏时节,只在花开的那几天)
3、便言多令才
(口才很好,文才也比别人强)
4、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政令刚一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献谏言,宫门和庭院像集市一样热闹。)
(命令)
(时令)
(美好的)
(命令)
文言实词
①因责常供。令以责之里正
②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③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
(当他充当里正、受到责打的时候)
责
要求
索取
责罚
((上司)于是责令经常供应,县令又把这件差事责令里正办理)
(每索要一只蟋蟀,常常要使好几户人家破产)
①妻曰:“死何裨益?不如自行搜觅,有万一之得。”成然之
②展玩不可晓。然睹促织,隐中胸怀
(她展开纸片反复地看,也不明白其中的意思。但是看到上面画着蟋蟀,暗合了自己的心事。)
③循陵而走,见蹲石鳞鳞,俨然类画
(成名沿着古坟走过去,只见蹲踞着的一块块石头像鱼鳞般排列,真像纸上画的样子)
然
认为对,认为是这样
然而
形容词尾,
“……的样子”
(他妻子说:死有什么补益呢?不如自己去寻找,希望能有万一的收获。成名认为妻子的话对)
1.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
(有才能,这里指勇敢善斗。名词用作动词
)
2.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
(城里游手好闲的年轻人,捉到好的蟋蟀就用笼子养着它们)
3.大喜,笼归,举家庆贺
(成名)十分高兴,用笼子装着提回家。
(用笼子
,名作状)
(装在笼子里
,名作动)
4.成以其小,劣之
(成名因为他个头小,觉得不好
)
以(之)为劣,意动用法
词类活用
拿一只蟋蟀进奉,(上司)试着让蟋蟀斗了一下,(蟋蟀)显出了勇敢善斗的才能。
5.益奇之
以(之)为奇。意动用法
6.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
(自己给它取名叫”蟹壳青“,天天和伙伴(的蟋蟀)角斗比赛。)
(每日,名词作状语
)
7.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一个人升天,连他的鸡犬也成仙。)
(成仙。名词作动词
)
词类活用
(大家)越发觉得奇异。
此物故非西产
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问者爇香于鼎
掭以尖草
既而得其尸于井
焚拜如前人
1.少间
表时间短暂的副词
解释:一会儿,吃一顿饭的工夫。
例句:食顷,帘动,片纸抛落
2.食顷
解释:一会儿
例句:少间,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
(一会儿,从帘内丢出一张纸片来,那上面就写着问卜人心里想问的事情)
(一顿饭的工夫,帘子动了,一片纸抛落。)
3.斯须
解释:没多一会儿。
例句: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
4.未几
解释:一会儿,片刻之间。
例句:及扑入手,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
(等抓到手中,(蟋蟀的)腿已经掉了,肚子也破了,一会儿就死了。)
(不多时,成名回来了,听了妻子的话,全身好像覆盖上冰雪一样。)
5.既而
解释:不久,随后。
例句: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
6.无何
解释:不久,没多久。
例句:无何,宰以卓异闻
(不久在井里找到了他的尸体,于是化怒气为悲痛。)
没多久,县令也以(才能)优异而被上报。
7.俄
解释:紧接着,随即。
例句: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
8.
旋
解释:片刻,只一会儿。
例句:俄见小虫跃起,张尾伸须,直龁敌领
(一会儿,只见小蟋蟀跳起来,张开尾巴,竖起前须,直接咬住敌方的脖子)
9.顿
例句:审谛之,短小,黑赤色,顿非前物
解释:立刻,一时间。
(成名仔细地看它,(它)个头短小,黑红色,(成名)立刻意识到它不是先前那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