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1.3.2有理数的减法课件(第一课时)(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1.3.2有理数的减法课件(第一课时)(1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7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8-20 09:30: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 有理数
1.3.2有理数的减法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01
能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02
通过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让学生了解转化思想.
03
【课前预习】
1.计算(-2)-(-6)的结果等于( )
A.-4 B.4 C.8 D.-8
2.x是最大的负整数,y是最小的正整数,则x-y的值为( )
A.0 B.2 C.-2 D.±2
3.比﹣2小1的数是(  )
A.2 B.0 C.﹣1 D.﹣3
4.某大楼地上共有层,地下共有层,某人从地上层下降到地下层,电梯一共下降的层数为( )
A. B. C. D.
5.一个数加-0.6和为-0.36,那么这个数是( )
A.-0.24 B.-0.96 C.0.24 D.0.96
【课前预习】答案
1.B
2.C
3.D
4.A
5.C
【学习探究】
计算下列各式:
50-20= 50+(-20)=
50-10= 50+(-10)=
50-0 = 50+ 0 =
50-(-10)= 50+10=
50-(-20)= 50+20=
通过以上计算,你能看出什么?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注意:减法在运算时有 2 个要素要发生变化。
1、减号
加号
它的相反数
2、减数
9 -(-7)= 9 + 7
减号变成加号
减数变成它的相反数
即a-b=a+ (-b)
有理数减法法则:
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
相反数;即:a-b=a+(-b).
这里a和b可以
是正,也可以
是负,还可以
为0
由此可见,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实质转化为加法运算.
转化的思想方法
减法运算步骤:
(1)变减法运算为加法运算,做到“两变一不变”,
“两变”中一变运算符号,减号变加号;二变减
数,减数变为它的相反数;“一不变”被减数
不变;
(2)运用加法法则进行计算.
例1 计算下列各题:
(1)9 -(-5) (2)(-3)- 1
(3)0 – 8 (4)(-5) - 0
(2)原式=(-3)+(-1)
=-4
解:(1)原式= 9 + 5 = 14
减去1等于加上 1 的相反数。
(3)原式 = 0 +(-8)= - 8
(4)原式 =(-5 )+ 0 = -5
减去(-5)等于加上 -5 的相反数。
例2 已知│a│= 5,│b│= 3,且a>0,b<0,则a-b= .
解析:由│a│= 5,│b│= 3,得a=± 5,b= ±3.
又因为a>0,b<0,所以a= 5,b= -3.
所以a-b=5-(-3)=5+3=8.
8
例3.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其海拔高度是 8844 米,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是–155 米,两处高度相差多少米?
解:8844-(-155)
=8844+155
=8999(米)
答:两处高度相差8999米.
知识点
例4 比较- 与- 的大小.
导引:有理数大小比较中我们介绍了作差比较大
小,并且应用作差比较法比较了两个正数
的大小;这种方法对于两个负数同样适用.
解:
课堂练习
1.(1)3-(-3)=___;
(2)(-11)-2=______;
(3)0-(-6)=___;
(4)(-7)-(+8)=_____;
(5)-12-(-5)=______;
(6)3比5大_______;
(7)-8比-2小______;
(8)-4-( )=10;
(9)如果 a>0,b<0,则 a-b 的符号是 ______;
(10)A地的海拔高度是34米,B地的海拔高度是-10米,A B两地海拔高度相差_______米
课堂小结
1、本课学习了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在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时,我们先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然后再根据加法运算的法则进行。
2、在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时,要注意两变一不变,“两变”即减号变成加号,减数的符号要改变;“不变”是指被减数不变。
【课后练习】
1.比0小1的数是(  )
A.0 B.﹣1 C.1 D.±1
2.计算1-2的结果是( )
A.-3 B.3 C.-1 D.1
3.在下列气温的变化中,能够反映温度上升的是( )
A.气温由到 B.气温由到
C.气温由到 D.气温由到
4.计算的结果等于
A. B. C. D.
5.计算的结果等于( )
A.15 B. C.23 D.
6.较小的数减去较大的数是( )
A.零 B.正数 C.负数 D.零或负数
7.下列算式正确的是
A.(14)5=9 B.=(63)
C.(3)(3)=6 D.0(4)=4
8.下列算式正确的是( )
A.(—18)—6= —12 B.0 —(—5.1)=—5.1
C.(—8)—(—8)=—16 D.∣1.5—3∣= 1.5
9.计算丨-2丨—2的值是( )
A.0 B.-2 C.-4 D.4
10.计算的结果为 ( )
A.-10 B.-4 C.4 D.10
11.小华在计算时,误把“”看成“”,求得结果为,则____________.
12.若|a|=7,|b|=2,且 a+b<0, 则a-b= _____________.
13.若|x|=7,|y|=5,且x+y>0,那么x-y的值是 .
14.数轴上点表示,那么到点的距离是2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表示和的两点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
15.数轴上与表示数1的点的距离为8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数是_____.
16.A、B、C三地的海拔高度分别是﹣103米、﹣80米、﹣25米,则最高点比最低点高______米.
17.计算:|-3|-1=__.
18.﹣15﹣35=_____.
19.若|a|=1,|b|=2,且a>b,则a﹣b=_____.
20.若a的相反数是﹣3,b的绝对值是4,且|b|=﹣b,则a﹣b=_____.
【课后练习】答案
1.B 2.C 3.A 4.B 5.C 6.C 7.D 8.D 9.A 10.C
11.33
12.-5或-9
13.2或12.
14.-5或-1
15.9或﹣7.
16.78
17.2
18.-50
19.3或1.
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