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57-59页信息窗3的内容。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掌握除法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除法算式。
能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结合情境对学生渗透团结互助的教育。
【教学重点】:
在具体情境中理解除法的意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
体会除法和平均分的联系。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15个圆片。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
师:我们在前面学均分,什么是平均分?(一人说过后齐说)
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一)、按每份个数进行平均分的角度,学习体会除法的意义。
1、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在一个美丽的大森林里生活着一群可爱的小动物,平时它们相亲相爱,幸福的生活在一起,突然有一天,山洪暴发,把它们困在了一个小岛上,它们该怎么办呢?请看:(出示信息窗3).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又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生提出问题:⑴救小鹿需要几条船?(2)救小熊需要几条船?(3)每组几只狮子?
2、自主探究,感受按每份个数进行平均分的角度,学习体会除法的意义。
(1)师:我们先来解决:有15只小鹿,每条船最多能救3只小鹿,救小鹿需要几条船?
(2)让学生读题,找出条件和问题。
师:我们来看第二个条件:每条船最多能救3条船是什么意思?(生回答出:每条船上坐的可以小于3只小鹿,最多能坐3只小鹿,不能多于3只)。
师:在这紧急救援的时刻,每条船上肯定要安排几只小鹿?
(3)请你用15个圆片摆一摆吧。(找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摆。)
(4)通过摆,我们发现:要求救小鹿需要几条船,就是求什么呢?
学生回答:求需要几条船,就是求15里面有几个3.(让学生多说这句话)。
(5)观察:我们摆的图,这种摆法是平均分吗?为什么?
(6)师:对!这种分法是按每份的个数进行平均分,求能分成几份。
(7)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
这种平均分的过程,可以用一个算式来表示。
15÷3=5(板书)读作:15除以3等于5(板书)“÷”叫除号(板书),读作:除以(板书)写的时候,先画一条横线,横线要平直,表示平均分;再上下各点一个小圆点,两点要对齐。
(8)和老师一起书空除号的写法。
(9)让学生说算式中每个数表示的意思。
你知道算式中每个数表示的意思吗?
(生说):15表示有15只小鹿,3表示每条船最多能坐3只小鹿,5表示需要5条船。
(10)、我们认识了除号,你知道除号是怎么来的吗?(出示:17世纪,瑞士学者哈纳在算账中遇到要把一个整数平均分成几份的问题。他用一条横线分开两个圆点来表示这种算法,于是便产生了除号“÷”。让学生齐读。)
(11)试一试:有8只小熊,每条船最多能坐2只小熊,救小熊需要几条船?
让学生先用学具摆一摆,再列出算式。
(12)找一生板书,然后让学生说出为什么用除法计算,并说出每个数表示的意思。
(二)、按份数进行平均分的角度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明确除法各部分的名称。
1、我们再来解决这道题:一共有10只狮子,把它们平均分成5组,每组有几只狮子?
2、齐读、找出这道题的条件和问题。
3、要求每组有几只狮子?就是求什么?(让学生多说:要求每组几只狮子?就是把10平均分成5份,求每份是多少。)
4、每份是多少呢?请你用10个圆片摆一摆吧。
5、找一名学生到黑板上去摆。
6、出示除法算式和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这种分法是平均分吗?为什么?谁能用一个除法算式来表示这种平均分的过程?(找一生板书):10÷5=2
,谁能说出每个数表示的意思?(学生说:10表示有10只狮子,5表示把它们平均分成5份,2表示每组有2只狮子。)你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吗?(出示,让学生齐读,在黑板上相应的位置写上被除数、除数、商。)
(三)、概括提升
请同学们观察:左边的两道题和右边的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学生总结出:不同点是:左边的两道题是按每份的个数进行平均分,求能分成几份;右边的两道题是按分数进行平均分,求每份是多少。相同点是:都是平均分,都可以用除法计算。(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除法的初步认识,板书课题、齐读。)
巩固提升,强化认识。
先分一分,再填一填。
8个,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
)个。
□○□=□(个)
2、先圈一圈,再填一填。
16个,每人分8个,可以分给(
)人。
□○□=□(人)
3、
(1)10枝百合花,每2枝插一个花瓶,可以插(
)瓶。
□○□=□(瓶)
(2)10枝百合花,平均插在5个花瓶里,每个花瓶插(
)枝
□○□=□(枝)
4、
每盒有(
)个,有(
)盒,一共有(
)个。
□○□=□(个)
(2)共有(
)个,平均放在(
)个盒子里,每盒放(
)个。
□○□=□(个)
(3)共有(
)个,每盒放(
)个,放了(
)盒。
□○□=□(盒)
四、课堂总结,明确学习目标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拓展延伸
挑战自己:请编一个能用12÷4解决的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