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章节自我强化训练第二章烃
第二节烯烃、 炔烃 小节自测(A)卷
1.四氢噻吩()是家用天然气中人工添加的气味添加剂具有相当程度的臭味。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不能在中燃烧
B. 与的加成产物只有一种
C. 能使酸性溶液褪色
D.生成1 mol 至少需要2 mol
2.下列物质有顺反异构的是(?? )
A. B. C. D.
3.从柑橘中炼制萜二烯,下列有关它的推测不正确的是(???)
A.它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常温下为液态,难溶于水
C.分子式为
D.与过量的溴的溶液反应后产物如下图
4.下列关于有机物因果关系的叙述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选项
原因
结论
A
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
苯分子和乙烯分子含有相同的碳碳双键
B
乙酸分子中含有羧基
可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
C
纤维素和淀粉的化学式均为(C6H10O5?)n
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
D
乙酸乙酯和乙烯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水反应
二者属于同一反应类型
A.A B.B C.C D.D
5.有4种碳骨架如下的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a和d是同分异构体 ②b和c是同系物
③a和d都能发生加聚反应 ④只有b和c能发生取代反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②③
6.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
结论
A
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最终变为无色透明
生成的1,2二溴乙烷无色、可溶于四氯化碳
B
乙醇和水都可与金属钠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
乙醇分子中的氢与水分子中的氢具有相同的活性
C
用乙酸浸泡水壶中的水垢,可将其清除
乙酸的酸性弱于碳酸的酸性
D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能使湿润的石
生成的氯甲烷具有酸性
A.A B.B C.C D.D
7.合成导电高分子化合物PPV的反应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PV是聚苯乙炔
B.该反应为缩聚反应
C.PPV与聚苯乙烯的最小结构单元组成相同
D.1mol 最多可与2mol H2发生反应
8.化合物W()、M()、N()的分子式均为C7H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W、M、N均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B.W、M、N的一氯代物数目相等
C.W、M、N?分子中的碳原子均共面
D.W、M、N?均能使酸性溶液褪色
9.法国、美国、荷兰的三位科学家因研究“分子机器的设计与合成”获得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轮烷是一种分子机器的“轮子”,合成轮烷的基本原料有、丙烯、戊醇、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B. 丙烯能使溴水退色
C. 戊醇与乙醇都含有羟基
D. 苯与足量氢气在镍催化作用下会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
10.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
结论
A
取一小块鸡皮置于蒸发皿中,滴3~5滴浓硝酸并在酒精灯上微热,变黄
说明鸡皮中含有蛋白质
B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体积比为4:1的NO2与O2的混合气体中,木条复燃
说明NO2具有氧化性能作助燃剂
C
将石蜡油蒸气依次通过加热的内含碎瓷片的玻璃管、盛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说明石蜡油中含有不饱和键的烃
D
将已烯加入溴水中,测溴水层溶液前后的pH值,结果pH值没有变小
说明已烯与溴发生了加成反应,不是取代反应
A.A B.B C.C D.D
11.G是一种香料,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常温下,G能使溴水褪色 B.G的分子式为
C.苯环上二溴代物有5种 D.G分子中至少有12原子共平面
12.已知与是互为“顺反异构”的同分异构体,有机化合物C4H8是生活中的重要物质,关于C4H8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C4H8可能是烯烃
B.C4H8中属于烯烃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含顺反异构)
C.C4H8中属于烯烃的顺反异构体有2种
D.核磁共振氢谱有2种吸收峰的烯烃结构一定是
13.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该物质可由炔烃B与H2加成获得。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炔烃B的分子式为C8H14
B.炔烃B的结构可能有3种
C.有机物A的一氯取代物只有4种
D.有机物A与溴水混合后立即发生取代反应
14.下列关于烯烃、炔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某物质的名称为2-乙基-1-丁烯,它的结构简式为
B.分子结构中6个碳原子可能都在同一条直线上
C.相同物质的量的乙炔与苯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量相同
D.β-月桂烯的结构简式为(),该物质与等物质的量溴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不考虑立体异构)理论上最多有5种
15.使0.5mol乙烯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然后该加成产物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两个过程中消耗氯气的总物质的量最多是( )
A.1.5mol B.2.5mol C.2.0mol D.3.0mol
16.有八种物质:①甲烷、②苯、③聚乙烯、④聚异戊二烯、⑤2-丁炔、⑥环己烷、⑦丙烯、⑧邻二甲苯,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使溴水因反应而褪色的是( )
A.⑤⑦⑧ B.④⑤⑦⑧ C.④⑤⑦ D.③④⑤⑦⑧
17.关于,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分子式为C13H16
B.该有机物属于苯的同系物
C.该有机物分子至少有4个碳原子共直线
D.该有机物分子最多有13个碳原子共平面
18.下列说法都不正确的是( )
①、CH3—CH=CH2和CH2=CH2的最简式相同
②、CH≡CH和C6H6含碳量相同
③、丁二烯和丁烯为同系物
④、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的沸点逐渐变低
⑤、标准状况下,11.2L的戊烷所含的分子数为0.5NA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⑥、能够快速、微量、精确的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的物理方法是核磁共振谱法
A. ① ② ⑥ B. ② ③ ④ C. ② ③ ⑥ D. ③ ⑤ ⑥
19.关于炔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分子里含有碳碳三键的不饱和链烃叫炔烃
B.炔烃分子里的所有碳原子都在同一直线上
C.炔烃易发生加成反应,也易发生取代反应
D.炔烃不能使溴水褪色,但可以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
20.最近我国科学家研制一种具有潜力的纳米电子学材料﹣﹣石墨炔,图中丁为它的结构片段。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分子中的6个溴原子位于同一平面上
B.丙的二氯代物有2种
C.丙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石墨炔和C60是碳的同素异形体
21.如图所示是由4个碳原子结合成的4种烃(氢原子没有画出)。
(1)写出有机物(a)的习惯命名法的名称:__________。
(2)上述有机物中,分子中碳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结构简式)。
(3)上述有机物中不能与溴水发生反应使其褪色的有__________(填序号)。
22.某烃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4。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物质与A以任意比例混合,只要总物质的量一定,充分燃烧消耗氧气的量不变的是(填字母)________。
a.C7H12O2 b.C6H14 c.C6H14O d.C7H14O3
(2)若A是链烃且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共平面,该分子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则A的结构简式为 。
(3)若A是链烃且其1H核磁共振谱有三组不同的峰,峰值比为3∶2∶1,则A的名称为__________。
(4)若A不能使溴水褪色,且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则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
23.二元化合物A是一种较强的还原剂,可以用次氯酸钠溶液和过量的氨气制得,6.4gA完全燃烧得到4.48L密度为1.25g·L-1的气体B(体积与密度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1)A的化学式___________。
(2)写出次氯酸钠溶液和过量的氨气制备A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A的制备过程中氨气需要过量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可与黑色的CuO反应生成气体B和一种砖红色的物质,写出该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2-丁烯存在顺反异构(如下图所示),甲基在双键同一侧的,称为顺式;甲基在双键两侧的,称为反式。现有化合物C,所含元素与A相同,摩尔质量小于A,C可通过A与等物质的量的过氧化氢恰好完全反应得到。实验表明,C可能存在两种结构,请写出它们的结构式_________、__________。
24.已知[O]代表强氧化剂
(1).分子式的某烃氧化得,该烃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2).2—甲基—3—己烯被强氧化剂[O]氧化的产物是__________与__________。(填写结构简式)
(3).已知1,3一丁二烯聚合时,除生成高分子聚合物外,还有一种二聚体生成,且该二聚体能发生下列反应:
①加氢还原,生成乙基环己烷;
②与溴加成时可引入4个溴原子;
③氧化时可生成 ,同时还有一种气体生成,该气体是__________。根据以上事实,可推测该二聚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该二聚体与等物质的量HCl加成的产物有____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25.下图表示物质A~H的转化关系,其中D为非金属固体单质,其余的为化合物。①为工业生产中常见反应,且F必须密封保存,否则遇潮湿空气即产生含碳质量分数最高的常见气态烃。经测定固体G由三种元素组成,其中钙元素占50.00%、碳占15.00%(元素质量分数)。H是能使湿润的红
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1).F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
(2).写出③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
写出④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
(3).B和H在一定的条件下反应可得到一种有机肥料甲。甲在一定条件下分解得到B、H和三聚氰胺(C3H6N6),请写出该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A.由组成吋知,该有机物为烃的含硫衍生物,故能在O2中燃烧,故A错误分;B. 分子中含有两个共轭碳碳双键,与Br2可以发生1,2加成或 1,4加成,或1,2,3,4加成,因此加成产物有3种, 故B错误;C.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被 酸性KMnO4溶液氧化,故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 色,故C正确;D.该有机物分子式为C4H4S,根据氢原子守恒,生成1 mol C4H9SH至少需要3 mol H2, 故D错误。
2.答案:D
解析:含碳碳双键,与①氯化氢、②溴水均发生加成反应;
含碳碳双键,与⑤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
含?COOH,与③纯碱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与④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故选D。
3.答案:A
解析:A.含C=C,则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A错误;B.为C原子个数大于4的烯烃类物质,则常温下为液态,难溶于水,故B正确;C.由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式为C10H16,故C正确;D.含2个双键,与2mol溴发生加成,则与过量的溴的CCl4溶液反应后产物为,故D正确;故选A。
4.答案:B
解析:A. 乙烯含有C=C双键,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苯使溴水褪色是苯萃取溴水的溴,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故A错误;
B. 乙酸含有羧基显酸性,乙酸的酸性大于碳酸,所以乙酸能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B正确;
C. 淀粉和纤维素都是高分子化合物,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故C错误;
D. 乙酸乙酯与水的反应水解反应,乙烯与水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反应类型不同,故D错误;
故选B.
5.答案:A
解析:由碳架结构可知a为,b为,c为,d为环丁烷,
①a为,属于烯烃,d为环丁烷,属于环烷烃,二者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①正确;
②b为,c为,二者都属于烷烃,分子式不同,互为同系物,故②正确;
③a为,含有C=C双键,可以发生加成反应,d为环丁烷,属于环烷烃,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故③错误;
④都属于烃,一定条件下都可以发生取代反应,故④错误;
6.答案:A
解析: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烯与溴单质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1,2-二溴乙烷可溶于四氯化碳,溶液呈无色,A正确;水与钠的反应比乙
比乙醇与钠的反应剧烈,所以乙醇分子中的氢比水分子中的氢的活性小,B错误;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原理可知,乙酸的酸性强于碳酸的酸性,C错误;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氯甲烷和HCl其中HCl溶于水显酸性,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D错误
7.答案:B
解析:根据物质的分子结构可知该物质不是聚苯乙炔,A项错误;该反应除生成高分子化合物外,还有小分子生成,属于缩聚反应,B项正确;PPV与聚苯乙烯的重复单元不相同,C项错误;该物质1个分子中含有的2个碳碳双键和苯环都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所以1 mol 最多可以与5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D项错误。
8.答案:D
解析:W为甲苯,W不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M、N中都含有碳碳双键,M、N均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A错误;W、M、N中依次有4种、3种、4种H 原子,W、M、N的一氯代物依次有4种、3种、4种,B错误;M中含有2个叔碳(如图结构),这4个碳原子不可能共面,M中碳原子不可能均共面;N中含有1个叔碳(如图结构),这4个碳原子不可能共面,N中碳原子不可能均共面,C错误;W为甲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M、N中都含碳碳双键,M、N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正确。答案选D。
9.答案:A
解析:是正四面体结构,没有同分异构体,故A错误;丙烯含有碳碳双键,能使溴水退色发生加成反应,故B正确;戊醇与乙醇都含有羟基,故C正确;在镍催化作用下苯与足量氢气会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故D正确。
10.答案:C
解析:A.向鸡皮上滴加少量浓硝酸,并微热,发生显色反应,鸡皮变黄,A正确;B.空气中N2、O2的体积比是4:1,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空气中,木条不复燃,而伸入
盛有体积比为4︰1的NO2与O2的混合气体中,木条复燃,证明NO2具有氧化性能作助燃剂,B正确;
C.将石蜡油蒸气依次通过加热的内含碎瓷片的玻璃管、盛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因为石蜡油在碎瓷片催化作用下发生分解反应,产生的物质中含有不饱和的烯烃,不能说石蜡油中含有不饱和键的烃,C错误;
D.若己烯与溴水发生的是取代反应,反应后产生HBr,溶液的酸性增强,pH会减小,若发
生的是加成反应,消耗Br2,由于Br2浓度降低,酸性减弱,pH增大,所以将已烯加入溴水中,测溴水层溶液前后的pH值,结果pH值没有变小,证明发生的是加成反应,不是取代反应,D正确。
11.答案:C
解析:A项,该有机物分子中有碳碳双键,所以在常温下,G能使溴水褪色,正确;B项,由结构简式可知G的分子式为,正确;C项,苯环上二溴代物有6种,错误; D项,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原子可共平面,则G分子中至少有 12个原子共平面,正确。
12.答案:D
解析:
13.答案:A
解析:A. 炔烃B只能为C(CH3)3CH(CH3)C≡CH,分子式为C8H14,故A正确;
B. 炔烃B的结构只有一种,故B错误;
B. 由对称性可知,A中含5种H,A的一氯取代物只有5种,故C错误;
D.?A为饱和烃,与溴水不反应,故D错误;
故选:A。
14.答案:A
解析:2-乙基-1-丁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CH2CH3,故A正确;双键两端的碳原子和与之直接相连的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碳碳键键角约是120°,不是直线结构,故B错误;1mol乙炔完全燃烧消耗2.5mol氧气,而1mol苯完全燃烧消耗7.5mol氧气,故等物质的量的乙炔和苯完全燃烧的耗氧量不同,故C错误;该分子中存在3个碳碳双键,且与溴1:1反应可以发生1,2-加成和1,4-加成,所以共有4种产物,故D错误。
15.答案:B
解析:乙烯和氯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氯乙烷时,碳碳双键的物质的量与消耗氯气的物质的量相等;分子中的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时,取代的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与消耗氯气的物质的量相等,所以量多消耗的氯气的总物质的量为这两部分之和。由此可知,0.5mol乙烯需消耗0.5mol氯气,生成的0.5mol CH2ClCH2Cl需消耗2mol氯气,消耗氯气的总物质的量最多为0.5mol+2mol=2.5mol,故选B。
16.答案:C
解析:
17.答案:D
解析:由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知,该有机物分子式为C13H14,故 A错误;
题中有机物含有碳碳双键和碳碳叁键,不是苯的同系物,故 B错误;
由乙烯和乙炔的结构可知,该有机物分子至少有3个碳原子共直线,故C错误;
已知苯环和乙烯为平面形结构,而乙炔为直线形结构,则所有的碳原子有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即最多可以有13个碳原子共平面,故D正确。
18.答案:D
解析:
19.答案:A
解析:B中丙炔中碳原子不在同一直线上,是折线形;C中炔烃易发生加成反应难发生取代反应;炔烃既能使溴水褪色,也可以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退色,所以正确的答案选A。
20.答案:B
解析:
A.苯环中所有原子共平面,溴原子取代苯中H原子生成甲,所有甲中所有原子共平面,故A正确;
B.丙的二氯物和苯的二氯代物相似,都有3种,故B错误;
C.丙中含有碳碳三键,具有炔的性质,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C正确;
D.石墨炔中只含有C元素,C60中只含C元素,都为单质,二者结构不同,所有属于同种元素的不同单质,为同素异形体,故D正确;
故选:B
21.答案:(1)异丁烷;(2)CH2=C(CH3)2;CH3CH=CHCH3;(3)(a)(d)
解析:(1)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CH(CH3)3,其习惯命名法的名称为异丁烷。
(2)由于碳碳双键是平面形结构,所以四种有机物中,分子中碳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的是(b)、(c),其结构简式分别是CH2=C(CH3)2、CH3CH=CHCH3。
(3)烷烃和环烷烃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双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因此不能与溴水发生反应使其褪色的有异丁烷和环丁烷,即(a)(d)。
22.答案:(1)acd?
(2)①
(3)2—乙基—1—丁烯?
?(4)
解析:
试题分析:(1)由于84÷14=6,所以该烃分子的化学式是C6H12。所以根据有机物的化学式可知,在物质的量相同的条件下,C6H14消耗的氧气与A不同,答案选b。
(2)若烃A为链烃,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该分子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
所以根据乙烯的结构简式可知,A应该是2,3-二甲基-2-丁烯,结构简式是。
(3)若核磁共振氢谱显示链烃A有三组不同的峰,峰面积比为3:2:1,则A的名称为2—乙基—1—丁烯。
(4)若A不能使溴水褪色,且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这说明A是环己烷,则A的结构简式为。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贴近高考,基础性强,注重答题的灵活性,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23.答案:(1)N2H4
(2)ClO-+2NH3═N2H4+Cl-+H2O;次氯酸钠有强氧化性,防止次氯酸钠过量,将N2H4氧化。
(3)4CuO+N2H4═2Cu2O+N2↑+2H2O
(4)
解析:
24.答案:(1).
(2).?
(3).CO2? ??4
解析:
25.答案:(1).
(2).CaC2+N2CaCN2+C
CaCN2+3H2O=CaCO3↓+2NH3↑
(3).6(NH2)2CO→C3H6N6+6NH3↑+3CO2↑
解析:根据F与潮湿的空气会产生的烃是乙炔,所以F是CaC2,而F又是C与D反应的产物,D又是非金属固体单质,A中一定有Ca,猜测A是CaCO3,能够高温煅烧,是常见的化工生产反应。,D是C。G中含有Ca,C,N三种元素,根据质量分数可知Ca:C:N=1:1:2,所以G是CaCN2。H是NH3,不难写出G与水的反应。由于B是CO2,H是NH3,甲是有机肥料(NH2)2CO,产物又已知,也很容易写出这个反应(要注明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