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教学目标】 
1.将物体运动所经历的时间或路程分解为若干段,测量不同阶段物体的运动速度。 
2.知道个人见解的正确与否必须通过实验来证明,树立不迷信权威、不迷信书本。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1.将物体运动所经历的时间或路程分解为若干段,测量不同阶段物体的运动速度。 
2.知道个人见解的正确与否必须通过实验来证明,树立不迷信权威、不迷信书本。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速度的定义、物理意义及单位? 
2.速度的公式、平均速度、匀速运动定义及特点? 
二、进行新课。 
活动目的:探究小球沿斜面下滑的速度。 
是否变化?如何变化? 
活动的过程和方法: 
A.提出问题:本小组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制定的计划:本小组探究计划的要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强调: 
1.实验成功的关键:会测时间。小车开始运动的同时开始计时,发生碰撞时马上停表。必须专人操作。所以正式实验前应该练习几次,熟练之后会使测量的数据更准确。 
2.为了使实验操作方便,斜坡的坡度不宜太大,即坡度要适中。 
(1)用木块将带槽的斜面支成坡面。 
(2)测出斜面的长度s,使小球从斜面的顶部滑下。 
(3)测出小车通过的路程s。 
(4)时间t,把测得的结果填入表中。 
(5)测出小球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1所用时间t1,算出小球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1。 
(6)求出斜面后半段路程s2,及后一段路程所用的时间t2,算出后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将结果填入表中,比较v1、v2得结论。 
C.实施计划。 
D.探究结论。 
三、札记: 
本节课是第一节实验课,实验前应强调实验要求,教学过程中根据情况对学生操作步骤加以指导,探究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可引导学生通过组内讨论拟订方案。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