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8-20 10:48: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单选题
1.下列变化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海水蒸发????????????????????????????B.?矿石粉碎?????????????????????????C.?路面结冰????????????????????????????D.?钢铁锈蚀
2.中华文字博大精深,下列成语的本意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春风化雨????????????????????????????B.?火上浇油?????????????????????????C.?叶落知秋????????????????????????????D.?滴水成冰
3.下列资源的利用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液氮用作制冷剂????????????????????????????????????????????????B.?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C.?风力发电????????????????????????????????????????????????????????????D.?用乙醇汽油作汽车燃料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说化学是一门神奇的科学,一点也不为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是化学科学发_?±????????????????_的重要途经
B.?化学能创造出我们所需要的物质,也能消除我们不需要的物质
C.?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还会伴随着能量变化
D.?化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21cnjy.com
5.下列变化中,仅包含物理变化的是(? )
A.?光合作用???????????????????????????B.?冰雪融化???????????????????????????C.?煤炭燃烧???????????????????????????D.?葡萄酿酒
6.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焦炭用于冶炼金属??????????????????????????????????????????????B.?盐酸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C.?碳酸氢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2·1·c·n·j·y
7.下列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铁钉生锈 ?????????????????????????????????B.?白磷放入冷水中
C.?电解水实验 ??????????????????????????????????D.?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
二、填空题
8.在通常情况下,氯气是_????§?é?????è?????_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解于水,能与氢气、铁、水、氢氧化钠溶液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请列举其中的3条物理性质: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9.我们曾做过①木炭 ②硫_???_???é?????__④蜡烛等物质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的实验。其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的是(用序号填写,下同)________;生成两种物质的是________;生成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________。上述现象有助于我们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判断化学变化发生的根本依据是________。
10.认真观察如图,判断下列过程中各部分发生了什么变化。
①架火烧饭?????????? ②蜡烛融化、燃烧?? ?③灯泡发光
(1)图①中A处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理由是________
(2)图②中发生_????????????_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由此说明化学变化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伴随物理变化。 www-2-1-cnjy-com
11.化学在保证人类生存并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现有下列物质
A、氢气???????
B、干冰???????
C、固体氢氧化钠???????
D、碳酸氢钠,
请用合适物质的字母代号填空:
(1)可用作某些气体干燥剂的是________。
(2)可用作燃料的是________。
(3)可用作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_。
(4)可用作食品发酵粉的是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D
解析:A.海水蒸发,是水和盐分分离,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B.矿石粉碎,是矿石的形状变化了,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路面结冰,水变成固体,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钢铁锈蚀,产生了铁锈这种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www.21-cn-jy.com
2. B
解析:A. 春风化雨描述天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 火上浇油属于燃烧,过程中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符合题意。
C. 叶落知秋描述季节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 滴水成冰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答案为:B。
分析: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2-1-c-n-j-y
3. D
解析:A、液氮用作制冷剂,利用液氮汽化吸热,没有生成新物质,不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21*cnjy*com
B、工业上用分了液态空气制氧气,是利用各物质沸点不同,分离氮气氧气氩气,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来源:21cnj*y.co*m】
C、风力发电,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用乙醇汽油作汽车燃料,利用乙醇燃烧放热,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物理变化,据此分析
4. D
解析:_A????????????_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化学的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发现的,实验是化学科学发展和化学学习的重要途经,A不符合题意; 【出处:21教育名师】
B、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_???????????§è?¨???_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因此化学能创造出我们所需要的物质,也能消除我们不需要的物质,B不符合题意;
C、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不同物质中所贮存的能量是不同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还会伴随着能量变化,C不符合题意;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D、化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日常生活_????????????é?????_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绿色化学”提出,使化学工艺的生产和产品向着环境友好型的方向发展,一些化学技术还可以致力于环境的改善,恢复被污染、破坏的环境,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实验在化学中重要性分析
B、根据化学研究的内容分析
C、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分析
D、根据化学发展的意义分析
5. B
解析:A、光合作用指的_??????è???¤????é??_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包含了化学变化,A不符合题意;
B、冰雪融化,水由固体变为液体,没有新物质生成,仅包含了物理变化,B符合题意;
C、煤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包含了化学变化,C不符合题意;
D、葡萄酿酒,有酒精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包含了化学变化,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_??????????????????_学变化的区分,二者的本质区别在于变化过程中有无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6. D
解析:A、在金属冶炼中焦炭作为还原剂,该性质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与题意不符。
B、盐酸除锈是盐酸与氧化铁反应,该性质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与题意不符。
C、碳酸氢钠与胃酸发生反应,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该性质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与题意不符。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时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符合题意。【版权所有:21教育】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定义分析,物理性质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7. B
解析:A、铁钉生锈是铁钉同时与空气和水发生化学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B、白磷的着火点是40℃,在冷水中且不与空气接触,不发生化学变化,故符合题意;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D、汞在曲颈甑中连续加热,生成氧化汞,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21·cn·jy·com
二、填空题
8. 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大(合理即可)
解析:物质_???é??è???????????_、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等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可列举3条氯气的物理性质有: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大。
分析: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是它们是否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是物理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化学性质。
9. ③;④;②;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析:铁在氧气中燃烧_??????????°????è??_烛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两种物质;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判断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故填:③;④;②;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分析:根据木炭、硫粉、铁丝和蜡烛燃烧的现象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据此分析21*cnjy*com
10. (1)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
(2)化学变化;一定
解析:(1)图①_???A?¤????????±?_煮成熟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理由是有新物质生成。(2)图②中蜡烛融化是物理变化,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说明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物理变化。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11. (1)C
(2)A
(3)B
(4)D
解析:(1)固体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如氧气,
故答案为:C;(2)氢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
故答案为:A;(3)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故答案为:B;(4)碳_é???°?é???????????_解为二氧化碳气体,且碳酸氢钠、碳酸钠都能与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酸性物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使发酵的食品松软可口,21教育网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氢气、二氧化碳、氢纳化钠、碳酸氢钠的用途分析,要解答该题目首先要明确对应物质的性质,利用性质判断用途。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