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分数乘分数
(1)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复习旧知
情景导入
基础练习
拓展练习
课堂小结
探究新知
复习旧知
1.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填一填。
(2)一个数乘几分之几表示求这个数的( ) 。
几分之几是多少
情景导入
小明家来了客人,小明把一个西瓜先平均切成两瓣,把其中的一半又平均切成两瓣,客人吃了这样的一小瓣,你知道客人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吗?
同学们先观察一下,客人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这个怎么来的?
探究新知
小明家来了客人,小明把一个西瓜先平均切成两瓣,把其中的一半又平均切成两瓣,客人吃了这样的一小瓣,你知道客人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吗?
1
从上面的事例我们可以看出,×是就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2份,拿出其中的一份再平均分成2份,求最后分成的小份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
×=
× =
探究新知
小明家来了客人,小明把一个西瓜先平均切成两瓣,把其中的一半又平均切成两瓣,客人吃了这样的一小瓣,你知道客人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吗?
1
×们通过观察推理得来的,那么同学们看看这个算式本身,你能发现什么?
×=
× =
分数乘分数,分子相乘作分子,分母相乘作分母。
李伯伯家有一块 公顷的地。
(1)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2)种玉米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种土豆的面积占这块地的 ,
种玉米的面积占 。
5
1
5
3
2
1
分数乘分数
(把这块地平均分成5份,种土豆的面积占1份。)
探究新知
怎么列式呢?怎么计算 小组讨论。
2
1
公顷
2
1
公顷的
5
1
?公顷
2
1
5
1
×
=
2×5
1×1
10
1
=
(公顷)
探究新知
求 公顷的 ,就是把 公顷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
的一份,相当于把1公顷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1份。
拿一张纸表示1公顷,试着表示出来。
种土豆的面积占这块地的 ,
种玉米的面积占 。
5
1
5
3
(2)种玉米的面积是多少公顷?同学们试着自己解决。
探究新知
公顷的 是?公顷
2
1
5
3
1公顷
2
1
5
3
×
=
2×5
1×3
10
3
=
(公顷)
探究新知
分数乘分数,就是先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拿出其中的一份或若干份再平均分成几份,求这样的一小份或者几小份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
2
1
5
3
×
=
2×5
1×3
10
3
=
2
1
5
1
×
=
2×5
1×1
10
1
=
归纳总结:观察刚才两个算式,请同学们总结一下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探究新知
2
1
公顷
2
1
公顷的
5
1
?公顷
2
1
公顷
2
1
公顷的
5
1
?公顷
分数乘分数,其实就是求这个分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2
1
5
3
×
=
2×5
1×3
10
3
=
2
1
5
1
×
=
2×5
1×1
10
1
=
归纳总结:观察刚才两个算式,请同学们总结一下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
探究新知
(1) kg的 是多少千克?
×
(2) kg的 是多少千克?
1.只列式,不计算。
5
3
2
1
7
4
12
7
×
2
1
5
3
12
7
7
4
基础练习
2.计算下面各题。
×
5
3
9
2
×
9
7
7
6
×
5
4
8
5
×
21
5
20
9
×
3
5
5
6
×
2
1
11
3
=2
15
2
=
28
3
=
=
3
2
=
2
1
22
3
=
基础练习
拓展练习
1、看图计算并说说它的意思。
拓展练习
1公顷地
(共15张PPT)
分数乘整数 (1)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复习导入
基础练习
拓展练习
课堂小结
数学阅读
探究新知
(1)列式并根据题意说出算式中的两个乘数各表示什么。
5个12是多少? 9个11是多少? 8个6是多少
(2)思考:乘法和加法之间有什么关系?
12+12+12+12+12=5×12
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表示。
乘法可以用几个相同加数的和表示。
复习导入
12×5 11×9 6×8
12是加数,5是个数;11是加数,9是个数; 6是加数,8是个数。
(一)出示信息,明确问题
例1: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个蛋糕,每人吃 个,3人
一共吃多少个?
9
2
你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信息?问题是什么?
你能试着用图表示出题意吗?
探究新知
信息:3人吃蛋糕,每人吃整个蛋糕的九分之二。
问题:3人一共吃了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
(二)数形结合,明白题意
1. 画示意图表示题意。
2. 画线段图表示题意。
?个
探究新知
3. 从上面两种示意图上,可以看出一共吃 了多少?
9
2
9
2
9
2
?
个
个
个
个
个
(三)探究意义,感悟方法
9
2
+
9
2
+
9
2
?个
=
探究新知
6
9
=
(1)求3个是多少可以怎么列式?
9
2+2+2
(三)探究意义,感悟方法
(2)结合前面复习的知识,还可以怎样列式?
或
9
2
×3
9
2
3×
探究新知
(3)结合前面图示,我们知道3个多少?
9
2
×3=
9
2
3×
=
(4)观察等式两端,你会有什么发现?
分数乘整数,用分子乘整数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四)深化理解,总结方法
探究新知
9
2
×3
=
9
2×3
=
9
6
是最简分数,怎么办?
同学们有没有不同的约分方法?
9
2
×3 =
9
2×3
=
9
6
约分
分子6和分母9有公因数3,所以上、下同除以3。
2
3
2
3
=
探究新知
约分
整数3就是分母9的因数,所以整数和分母同时除以3。
1
3
探究新知
×3
2
9
2
3
=
=
观察比较以上两种约分的过程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个?说说想法。
1
3
9
2
×3 =
9
2×3
=
9
6
2
3
2
3
=
探究新知
×3
2
9
2
3
=
=
分数乘整数法则总结
1、分数乘整数,用分子乘整数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2、乘得的结果要化成最简分数。
3、能先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计算,结果相同。
分数乘整数意义
分数乘整数表示求几个相同的分数的和。
通过上面的探究,同学们能不能总结出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分数乘整数的法则?(小组讨论、分组汇报)
探究新知
你知道了什么?问题是什么?
如何解决“3袋重多少千克”这个问题?请你列出算式并计算。
一袋面包重 kg。
3袋重?kg
说说你的计算过程。
10
3
预设1:
×3 =
10
3
10
9
预设2:
3 ×
10
3
10
9
=
基础练习
直接说出得数,并说说你是怎样做的。
=0
×4
15
2
×8
12
5
×4
9
2
×1
7
2
×0
3
2
2×
4
3
15
8
=
=
3
10
=
2
3
=
7
2
=
9
8
基础练习
拓展练习
一袋糖果一共有63块,笑笑每天吃这袋糖果的,吃了一个星期。这袋糖果还剩下几分之几?
答:这袋糖果还剩下 。
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一天路过桃园,停下来休息。孙悟空、猪八戒见了水蜜桃口水直流。师傅说:“要吃桃子可以,不过我得先考考你们。”悟空、八戒连连点头说:“行啊,行啊。”师傅说:“有四个桃子平均分给你们两人,每人得到几个?请写下这个数。”徒弟一听,哈哈大笑,这还不容易!提笔写了个“2”。师傅接着说:“要是把两个桃子平均分给你们两人,每人得到几个?再写下这个数。”孙悟空手快,顺手写了个“1”。师傅不紧不慢地说:“要是把一个桃子平均分给你们两人,每人得到多少?又该怎么写呢?”“半个!”“半个!”
“半个该怎么写呢?”二位徒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所措。
分数在我们中国很早就有了,最初分数的表现形式跟现在不一样。后来,印度出现了和我国相似的分数表示法。再往后,阿拉伯人发明了分数线,分数的表示法就成为现在这样了。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分母表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分子表示取了其中的几份。
数学阅读
唐僧师徒分桃子(共13张PPT)
分数四则
混合运算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复习导入
基础练习
拓展练习
课堂小结
数学阅读
探究新知
1、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15×(34-27)
(35+21)×28
16×4-7×9
36×2+15
复习导入
12×5÷8
75÷(15×6)
复习导入
2、说说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乘除法,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如果有加减乘除,则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如果有括号,则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你知道了什么?
(一)出示信息,明确问题
要求做这个画框需要多长的木条也就是求什么?
一个画框的尺寸如右图,做这个画框需要多长的木条?
应该怎样列式?
2
1
m
5
4
m
求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探究新知
(二)解决问题,提炼方法
你会计算吗?自己试着做一做。
2
1
m
5
4
m
预设1:
2
1
( + )×2
5
4
预设2:
2
1
×2 + ×2
5
4
探究新知
(二)解决问题,提炼方法
2
1
m
5
4
m
探究新知
(二)解决问题,提炼方法
1、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相同。
2.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2
1
m
5
4
m
探究新知
(二)解决问题,提炼方法
从这些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左右两边的结果相同,可以得出: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适用。
观察每组的两个算式,看看它们有什么关系。
探究新知
×
3
1
2
1
×
2
1
3
1
2
1
( + )×
3
1
5
1
2
1
× + ×
3
1
5
1
5
1
( × )×
4
1
3
2
5
3
4
1
×( × )
3
2
5
3
基础练习
1、先按一般方法计算,再用简便方法计算,并说说你简便运算的依据。
× ×
× + ×
××
= ×
=
××
=××
= ×
=
×+×
+
×+×
×( +)
乘法交换律
乘法分配律
基础练习
1、先按一般方法计算,再用简便方法计算,并说说你简便运算的依据。
+ ) ×4
+ )×4
×4
+)×4
×4 + ×4
+
- ×
- ×
= ×(1-
= ×
=
- ×
-
-
乘法分配律
乘法分配律
拓展练习
2.一条绳子长8米,第一次用去 米,第二次用去的是第一次的 ,
最后还剩几米?
拓展练习
24-24×( + )
3、食堂运来24吨的煤,第一次用去,第二次用去,还剩多少吨?
=24-(24× + 24×)
=24-(8+ 6)
=24-14
答:还剩10吨。
=10(吨)
数学阅读
四则混合运算
简介: 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混合运算。其中,加法和减法叫作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作第二级运算。
运算顺序:
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有多层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再算大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要是有乘方,最先算乘方。
表示方法:
脱式计算,即递等式计算,把计算过程完整写出来的运算,也就是脱离竖式的计算。在计算混合运算时,通常是一步计算一个算式(逐步计算,等号不能写在原式上),要写出每一步的过程。一般来说,等号要往前,不与第一行对齐。(共12张PPT)
分数乘整数
(2)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复习导入
基础练习
拓展练习
课堂小结
数学阅读
探究新知
根据题意列出算式
复习导入
(1)5个12是多少?
(2)小明每天阅读6页书, 一周能阅读多少页书?
12+12+12+12+12= 12 × 5 =60
6+6+6+6+6+6+6= 6 × 7 =42
你发现了什么?
整数乘整数,表示求几个相同整数的和。
分数乘整数,表示求几个相同分数的和。
一个数乘整数,表示求几个相同的数的和。
要求“3桶水共多少升”怎样列式?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一桶水有12L。
3桶共多少升?
就是求3个12的和,即12+12+12=36,可以用乘法来计算,即12×3=36。
复习导入
问题:1. 你知道了什么?
桶是多少升?
2
1
要求“ ” 怎样列式?
桶是多少升 ,
2
1
一桶水有12L。
探究新知
表示求半桶水的体积,就是求12L的一半,即求12L的可以列成12×
12
×
2
1
怎么计算?回顾上节课所学知识,算出来并说一说计算过程。
整数乘分数,整数与分子相乘作分子,分母不变,最后计算结果要化成最简分数,计算过程中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
探究新知
1
6
=
12
×
2
1
=6(L)
12
×
2
1
12
2
=
方法一
方法二
=6(L)
12
×
2
1
12
×
2
1
=
6
1
你知道了什么?问题是什么?
桶是多少升?
4
1
一桶水有12L。
探究新知
4
1
3
3
=3(L)
要求“桶是多少升”就是求12L的( )是多少。怎样列式和计算?
观察比较上面两个算式表示的意思有什么相同之处?想一想一个整数乘分数表示什么意思?
小结:一个整数乘分数表示的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桶是多少升?
4
1
一桶水有12L。
桶是多少升?
2
1
一桶水有12L。
探究新知
1.一袋面粉重3kg,已经吃了它的 ,吃了多少千克?大家试着做一做。
其实 就是求3kg的 是多少。可以这样列式计算:
10
3
10
9
10
3×3
=
=
3×
10
3
基础练习
10
3
(千克)
其实 就是求60页的 是多少。可以这样列式计算:
5
3
=
60×
5
3
基础练习
36(页)
2.一本书共有60页,已经读了它的 ,已经读了多少页?
拓展练习
(1)要求小明还剩多少页没有读,需要先算什么?
先算小明已经读了多少页。
(2)小明已经读了多少页,题目中给出了吗?怎么算?
(3)书的总页数题目中给出了吗?怎么算?
没有给出,可以求3本书的页数的总和。即60×3=180(页)
180
3
2
拓展练习
(1)先算小明的书一共多少页:
60×3=180(页)
(2)再算小明已经读了多少页:
(3)最后算小明还剩多少页没有读:
180-120=60(页)
答:小明还有60页没有读。
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
答:小明还有60页没有读。
从前有一位老年人,在他临终时,三个儿子围在床前。他对儿子们说:“我有十七匹马,留给你们,三个人分。分马的时候,老大呢,出力最多,得总数的二分之一;老二嘛,得总数的三分之一;老三最小,你呀,就拿总数的九分之一。”勉强说完这几句,老人就去世了。三兄弟执行遗嘱时,一致认为这些马是父亲生前的心爱之物,决不能将其中任何一匹劈成几块分,但是遗嘱又要完全照办,如何是好呢?
正巧,这时他们的老娘舅骑马赶来了,听完事由,眉毛一扬,说:“我来分。”
猜猜看,老娘舅怎样分马?
因为希望每人得到的马都是整数匹,所以根据遗嘱,在分马的时候,马的匹数应该是三个分母的公倍数。分母2、3、9的最小公倍数是18,因而在分马时的马匹总数最好能成为18的倍数。老人留给儿子们的马是17匹,老娘舅把自己带来的一匹马临时借出来凑数,共有18匹马参加分配。
准备就绪,老娘舅开始宣读和执行遗嘱:
“……分马的时候,老大呢,出力最多,得总数的二分之一……”宣读到这里,老娘舅数出9匹马,让老大领过去。
“老二嘛,得总数的三分之一……”读到这里,老娘舅数出6匹马,让老二领过去。
“老三最小,你呀,就拿总数的九分之一。”读完最后这一句,老娘舅数出2匹马,让老三领过去。
三位晚辈分到手的马,总和恰好是父亲留下的17匹:
9+6+2=17。
分马场地上的18匹马,现在剩下最后一匹,这当然就是老娘舅自己带来临时借用的那匹,依然物归原主。
数学阅读
巧分遗产(共12张PPT)
分数乘分数(2)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复习导入
基础练习
拓展练习
课堂小结
数学阅读
探究新知
复习导入
1.观察下面的几个算式,说说它们的意义。
1.5×7
25×4
它们都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它们都表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复习导入
2.整数乘分数或者分数乘整数的乘法法则是什么?举例说明。
整数和分数的分子相乘作分子,分母不变。
3.分数乘分数的乘法法则是什么?举例说明。
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复习导入
4.整数乘分数或者分数乘整数在计算的过程中,我们用什么办法使得运算比较简便?举例说明。
整数乘分数或者分数乘整数的过程中,能约分的先约分,再乘就比较简便。
2
1
2
比较简便。
无脊椎动物中游泳最快的是乌贼,
它每分钟可游 km。
(1)李叔叔每分钟游的距离是乌贼的 。李叔叔每分钟游多少千米?
10
9
45
4
探究新知
怎么列式?怎么计算?
4
50
2
25
1
5
2
5
简便一些
结论:计算分数乘分数的时候,能约分的先约分,计算起来比较容易。
李叔叔每分钟游的距离是乌贼的要求李叔叔每分钟游多少千米,实际上就是求( )的( )是多少?
9
10
45
4
无脊椎动物中游泳最快的是乌贼,
它每分钟可游 km。
(2)乌贼30分钟可以游多少千米?
10
9
探究新知
3
1
(3)李叔叔30分钟能游多少千米?你能列出一个综合算式吗?
1
5
3
1
×30
=7(km)
10
9
45
4
5
1
2
5
×
你还有其他的计算方法吗?你喜欢哪一种约分方法
=
基础练习
1.计算:
2.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
×
4
1
7
4
×
10
3
9
8
6 ×
10
3
=
7
1
15
4
=
=
5
9
基础练习
×
5
3
9
2
×
9
7
7
6
×
5
4
8
5
×
21
5
20
9
×
3
5
5
6
×
2
1
11
3
=2
15
2
=
28
3
=
=
3
2
=
2
1
22
3
=
拓展练习
是整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是整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2、仍以切西瓜为例,说一说是什么意思?并列式计算。
即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8份,拿出其中的4份再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是整个西瓜的几分之几,也就是求是多少。
=
拓展练习
是整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即把一西瓜平均分成8份,拿出其中的3份再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2份是整个西瓜的几分之几,也就是求是多少。
3、还是以切西瓜为例,说一说×是什么意思,并计算。
×
拓展练习
假如参赛学生的总数是120人,获一等奖的男生有多少人?
4、学校举行跳绳比赛,获一等奖的人数占参赛总人数的,其中获一等奖的男生人数占获一等奖人数的,获一等奖的男生人数占参赛人数的几分之几?
从前,一个农民给别人家干活,说好的每月10个银元的工钱,但是这个农民干了21天,因为家里老婆干活时从山上摔了下来,不得不回家照顾老婆,临走的时候到主人跟前要工钱,主人听了以后就爽快的答应了,然后吩咐他的管家算一下21天应该给多少钱,再把钱给这个农民。
管家听了主人的话,回到屋里想:一月是30天,每个月应付工钱10元,
10÷30就能算出每一天应该付多少工钱,然后再乘实际工作的天数21天,就可以 算出应该给多少了。对,就得这样算。
10 ÷ 30≈0.333,0.333X21≈6.993,给6个吧,有些少,给7个吧,主人有些吃亏,……这下可把管家难住了。
主人等了好一阵子,不见管家拿线给农民,就让下人去催促,管家只好把实 情说给了主人,说:如果干够30天,我就给他10个银元,但是干了21天,这就要 算出每天需要给多少钱,但是10 ÷30不是整数,21天应该给的钱大约是6.993元 ,
给6个有些少,给7个有些多。要不就给他7个吧,让这个农民占点便宜吧。
主人听了以后,说:“给他7个银元吧,谁也不占谁的便宜。”
“明明不够7个银元,怎么说他没占您的便宜呢?”管家疑惑的问到。主人说 :“你为什么非要算出每天的工钱呢? 30天付10个银元,每天就应付个银元 , ×21不正好是7吗? ”管家听了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每天应付的工钱,然后再乘实际的工作天数,就能准确地算出21天应付的工钱。
管家算账
数学阅读(共14张PPT)
分数乘法的
应用(1)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复习导入
基础练习
拓展练习
课堂小结
数学阅读
探究新知
复习导入
用字母表示出乘法运算定律,并说一说具体的内容。
a×b=b×a
乘法交换律:两个因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b×c=(a×b)×c=a×(b×c)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积不变。
(a+b)×c=a×c+b×c
或(a-b)×c=a×c-b×c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或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或被减数、减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在把两个积相加(或相减),结果不变。
a×c+b×c
=(a+b)×c
或a×c-b×c=(a-b)×c
乘法分配律:一个数分别与两个数相乘的和或者差,可以用这个数乘两个数的和或者两个数的差,结果不变。
(一)阅读与理解
红萝卜地有多少平方米?
探究新知
1.
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整个大棚的面积是
。
红萝卜地的面积占萝卜地面积的
。
要求的是
的面积。
红萝卜地
萝卜地的面积占整个大棚面积的
。
?
?
?
(一)阅读与理解
2.
怎样理解“其中的一半种各种萝卜”?
红萝卜地有多少平方米?
3.
怎样理解“红萝卜地的面积占整块萝卜地的
”?
4
1
4.
要算红萝卜地的面积先要算出什么?
?
探究新知
(把这块地平均分成2份,其中1份种各种萝卜)
(把种各种萝卜的面积平均分成4份,红萝卜占其中的1份。)
(二)分析与解答
5.
你能用示意图表示出题目的意思吗?
6.
请你结合图说说你是怎样算各种萝卜地的面积的。
2
1
480×
=240(平方米)
探究新知
(把整块地作为单位“1”,用480与萝卜地所占单位1的分率相乘,就可以求出萝卜地的面积。
单位“1”
单位“1”的量
分率(即相对单位“1”所占的分率
分率对应的量
(二)分析与解答
7.
请你结合图说说你是怎样算红萝卜地的面积的。
4
1
240×
=60(平方米)
探究新知
(以萝卜地的面积作为单位“1”,用240与红萝卜地占萝卜地面积的分率相乘,就可以求出红萝卜地的面积。
单位“1”
单位“1”的量
分率(即相对单位“1”所占的分率
分率对应的量
(二)分析与解答
2
1
480×
=240(平方米)
4
1
240×
=60(平方米)
×
4
1
2
1
=
8
1
8
1
480×
=60(平方米)
探究新知
8.上面我们是分步计算的方法,先算出各种萝卜地的面积,再算出红萝卜地的面积。你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呢?说说你的想法。
?
9.你能列出一个综合算式吗?
2
1
4
1
480
×
×
探究新知
10.你能计算出结果吗?
480
=
60
2
1
4
1
(
)
×
×
×
8
1
=
480
1
240
1
60
2
1
4
1
×
480
×
=60
(三)回顾与反思
研讨问题:请你结合图说说你检验的思路。
预设1:
60×4×2=480(
)
探究新知
(红萝卜地的面积乘4表示萝卜地的面积,再乘2就是整个大棚的面积。)
?
预设2:
60×(4×2)=480(
)
研讨问题:请你结合图说说你检验的思路。
(把整个大棚的面积平均分成2份,把其中的一份再平均分成4份,
相当于把整个大棚的面积平均分成了8份,红萝卜地占其中的1份是60
m?,
用1份的面积乘8就是整个大棚的面积。)
探究新知
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属于两个量相比的关系。用线段图可以比较清楚地表示出数量之间的关系:单位“1”的量×比较量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比较量
2.解决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弄清每一步单位“1”的量是谁最关键。
探究新知
4
3
想成为科学家的人数是想当老师人数的
。
3
1
想成为老师
36人
1、36
×
×
=9(人)
3
1
4
3
基础练习
?
这个班有多少名同学想成为科学家?
试着画出示意图,并列式计算。
先把全班当作单位“1”,算出想成为老师的人数,再把想当老师的人数当作单位“1”,算出想成为科学家的人数。
4
1
2、36
×(
×
)=36×
3
1
4
3
=9(人)
先算出想成为科学家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拓展练习
答:这次考试女生及格了16人。
方法一:
?
方法二:
全班有学生40名,期中考试及格了其中及格的男生占了,请问这次考试女生一共及格了多少人?
有一个老太婆卖鸡蛋,第一个人买去老太婆一半鸡蛋,老太婆送给他半个鸡蛋;第二个人买去老太婆剩余的一半鸡蛋,老太婆又送给他半个鸡蛋;第三个人又买去剩下的一半,
老太婆又送给他半个鸡蛋;第四个人还是买去剩下的一半,老太婆又送给他半个鸡蛋。这时候,老太婆的鸡蛋才卖光。请问老太婆一共有多少个鸡蛋?
这道题里面,单位1在不停的变化,同时又有半个鸡蛋掺和,如果用一般的方程去解,
既费时又麻烦,这里,我们向大家介绍一种倒解法,这道题就变得非常容易了。
所谓的倒解法,就是从最后的结果向前推理,最后得出答案。
老太婆最后一个动作是送给第四个人半个鸡蛋,她的鸡蛋才买光,那就是说,如果不送,
剩下的半个鸡蛋就应该是第四个买完以后的状态,因为第四个人买的是她的一半鸡蛋,既然买完后还剩下半个鸡蛋,说明第四个人买去的也是半个鸡蛋,所以,第四个人买之前,老太
婆手里应该有1个(半个+半个)鸡蛋;再接着分析:这1个鸡蛋是她送给第三个人半个鸡蛋后的情况,那么没有送之前就应该是1个半鸡蛋,第三个人同样也是买了老太婆手里的鸡蛋,既然还剩下一个半鸡蛋,说明第三个人也买去了一个半鸡蛋,那么在第三个人没买之前,老太婆手里应该有3个鸡蛋(
+
),用同样的方法去分析,第二个人没买之前,老太婆手里应该就有7个鸡蛋,第一个人没买之前,老太婆手里应该有15个鸡蛋。
具体算法就是:
+
=l;
(1+
)
X2=3;
(
3+
)
X2=7;
(7+
)
X2=15。
你明白了吗?
倒解法巧解应用题
数学阅读(共14张PPT)
探究新知
基础练习
拓展练习
课堂小结
复习导入
分数乘法的
应用(2)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复习导入
1.列式计算并解答。
(1)12 的?
(2)6块饼干的块?
(3)期中
12×
6×
20÷0(人)
复习导入
2.计算:
+( + )×
(+ )× 0
=+ ×
=
=×
=
= × 0 + × 0
=5+ 2
=7
= ×( +
=
复习导入
3.填空:
(1)单位“1”的量×( )=分率对应的量
(2)比较量÷单位“1”的量=( )
(3)整数乘分数,就是求( )
(4)分数乘整数,就是求( )
(5)分数乘分数,就是求( )
分率
分率
这个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几个这样的分数的和是多少。
这个分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一)阅读与理解
教学例9
这道题怎样解答?请你根据题意先画出线段图。
人心脏跳动的次数随年龄而变化。青少年心跳每分钟约75次,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 。婴儿每分钟心跳多少次?
5
4
怎样理解“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 ”?
5
4
探究新知
(婴儿每分钟心跳次数与青少年心跳次数比较,青少年每分钟心跳次数是单位“1”;把青少年心跳次数平均分成5份,婴儿心跳次数比这5份还多出4份,就是(5+4)份。
(二)分析与理解
“1”
请你结合图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把青少年心跳次数作为单元“1”,先求出婴儿比青少年多的, 再加上和青少年同样多的,就是婴儿每分钟心跳次数。)
探究新知
青少年心跳次数
婴儿心跳次数
75次
75次
婴儿心跳次数
婴儿心跳次数比青少年心跳次数多
(二)分析与理解
“1”
探究新知
青少年心跳次数
婴儿心跳次数
75次
75次
婴儿心跳次数
先求这一部分的值
75+60=135(次)
答:婴儿每分钟心跳135次。
婴儿心跳次数比青少年心跳次数多
(二)分析与理解
“1”
探究新知
青少年心跳次数
婴儿心跳次数
75次
75次
婴儿心跳次数
答:婴儿每分钟心跳135次。
婴儿心跳次数比青少年心跳次数多
(三)回顾与反思
问题:1. 两种解题思路有什么不同?
小结:虽然两种解法不同,都是依据了分数乘法的意义,求一个数的
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
2. 刚才用两种方法求出了婴儿的每分钟心跳次数,那么对不对呢?
可以怎样检查?
(135-75)÷75=
75+75× =75+60=135(次)
5
4
5
9
5
4
75×(1+ )=75× =135(次)
5
4
青少年:
婴儿:
75次
135次
比青少年多?
探究新知
1. 噪音对人的健康有害,绿化造林可降低噪音。
80分贝
噪音降低
8
1
绿化带降低了噪音
以后,人听到的声
音是多少分贝?
人听到多少分贝?
降低
8
1
“1”
基础练习
汽车噪音是80分贝
人听到多少分贝?
降低
8
1
“1”
基础练习
方法一
汽车噪音是80分贝
先求出降低了多少分贝
80-10 = 70(分贝)
答:人听到的声音是70分贝。
人听到多少分贝?
降低
8
1
“1”
基础练习
方法二
汽车噪音是80分贝
答:人听到的声音是70分贝。
单位1
拓展练习
单位“1”
企鹅身高=
鹌鹑身高=
拓展练习
单位“1”
鹌鹑身高=(共11张PPT)
小数乘分数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复习导入
基础练习
拓展练习
课堂小结
探究新知
直接说出得数。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4 ×
8
3
×3
15
2
×6
12
5
×0
9
2
×1
9
7
×3
9
3
=
2
3
=0
=1
=
5
2
=
2
5
=
9
7
复习导入
你知道了什么?
(一)出示信息,明确问题
松鼠的尾巴长度约占身体长度的 。
(1)松鼠欢欢的尾巴有多长?
(2)松鼠乐乐的尾巴有多长?
4
3
欢欢
我身体长2.1dm。
乐乐
我身体长2.4dm。
要求“松鼠欢欢的尾巴有多长”怎样列式?你是怎样想的?
探究新知
(二)解决问题,提炼方法
怎样计算呢?请你试一试。
预设2:
2.1×0.75=1.575(dm)
4
3
预设1:
10
21
4
3
×
=
40
63
(dm)
2.1×
列式:
把2.1转化成分数进行计算。
探究新知
把转成小数进行计算。
(二)解决问题,提炼方法
预设2:
2.4×0.75=1.8(dm)
预设3:
要求“松鼠乐乐的尾巴有多长”怎样列式?你是怎样想的?小组讨论,自己解决。
预设1:
10
24
4
3
×
=
5
9
(dm)
2.4×
4
3
=2.4×
4
3
0.6
1
=1.8(dm)
观察这3种做法,你喜欢哪一种?说说你的想法。
探究新知
列式:
(二)解决问题,提炼方法
观察上面两道小数乘分数的计算过程,试着总结一下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小结:小数乘分数,可以把小数化成分数再计算,或者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再计算。
10
21
4
3
×
=
40
63
(dm)
2.1×0.75=1.575(dm)
10
24
4
3
×
=
5
9
(dm)
2.4×0.75=1.8(dm)
=
=
探究新知
观察这种做法,想一想小数乘分数和整数乘分数有什么联系?
2.4×
4
3
=2.4×
4
3
0.6
1
=1.8(dm)
小数乘分数,和整数乘分数一样,能约分的可以直接约分,计算起来简便。
探究新知
做一做。
1.2 ×
2
1
2.5 ×
5
3
1.4 ×
6
5
2.4 ×
6
5
0.8 ×
4
3
× 3.2
8
3
=2
=
5
3
=
2
3
=
6
7
=
5
3
=
5
6
基础练习
拓展练习
一、计算
8
7
1
12
5
5
1
28
9
二、判断
1、小数乘分数,可以把小数化成分数计算,但不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计算。
( )
拓展练习
2、小数乘分数,不能先约分再计算。( )
3、小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
×
×
√
拓展练习
三、解决问题
15.6×)
1.8×
1.8-)
(1)一件短袖原价15.6元,现在的售价是原价的现在售价多少元?
(2)小红比小明矮多少米?
答:现在售价12.48元。
答:小红比小明矮0.3米。
1
0.3
)(共13张PPT)
整数运算定律
推广到分数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复习导入
基础练习
拓展练习
课堂小结
探究新知
1、下面两个算式结果一样吗? 为什么?
25×36
(35+21)×28
复习导入
36×25
35 ×28 +21×28
=
乘法交换律
=
乘法交换律
=
乘法分配律
=
乘法分配律
7 ×25×4
7 ×(25 ×4)
=
乘法结合律
2、请你说说分数乘法的运算定律。
复习导入
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分数乘法……
运用定律 简便计算
研讨问题:你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例7
你是怎样想的?
请你先独立计算上面的题。
5
3
×( ×5)
6
1
预设1:
5
3
×( ×5)=
6
1
×
6
5
5
3
=
2
1
1
1
1
2
预设2:
( ×5)× =
5
3
6
1
=
5
3
×( ×5)=
6
1
2
1
1
1
×
6
1
3
1
2
(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的。)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你有没有其他的计算办法?
探究新知
运用定律 简便计算
研讨问题:你是怎样想的?
预设3:
=
5
3
×( ×5)=
6
1
2
1
× ×5
6
1
1
1
2
1
5
3
(同级运算去掉括号,一次约分计算简便。)
探究新知
方法1:
5
3
×( ×5)=
6
1
×
6
5
5
3
=
2
1
1
1
1
2
方法2:
( ×5)× =
5
3
6
1
=
5
3
×( ×5)=
6
1
2
1
1
1
×
6
1
3
1
2
方法3:
=
5
3
×( ×5)=
6
1
2
1
× ×5
6
1
1
1
2
1
5
3
探究新知
比较总结前面的3种方法,你有什么想法?
合理使用乘法定律,可以使运算变得更简便。
运用定律 简便计算
研讨问题:你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小结: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适用。
应用乘法的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研讨问题:你是怎样想的?
观察这2种计算方法,你喜欢哪种方法?说说你的想法。
6
5
( + )×12
4
1
预设1:
( + )×12
6
5
( + )×12
4
1
=
12
10
12
3
12
13
= ×12=13
1
1
=
预设2:
×12 + ×12
6
5
( + )×12
4
1
=10+3=13
6
5
4
1
2
1
3
1
探究新知
(运用乘法分配律,计算简便。)
(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的。)
基础练习
1.在□或〇里填上合适的数字或符号,并说明使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
×
)
×
(
×
)
×
(
×
)
×
(
×
×
+
乘法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2.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3
2
× ×3
4
1
( + )×27
9
8
27
4
(1+86)×
86
3
2
1
3
2
× ×3
4
1
1
1
2
1
=
=
=24+4
=28
×27+
9
8
27
4
×27
=
3
1
1
1
1× +86×
86
3
86
3
=
86
3
+3
=3
86
3
=
基础练习
3
2
× ×3
4
1
( + )×27
9
8
27
4
(1+86)×
86
3
基础练习
基础练习
=203
= ×2
14
1
=
7
1
3. 奶牛场每头奶牛平均日产牛奶 t,42头奶牛100天可产奶多少吨?
50
1
×42×100
50
1
×42×100
50
1
2
1
=84(t)
=
基础练习
答:42头奶牛100天可产奶84吨。
拓展练习
甲、乙两人从相距10km的地方骑车相向而行,甲每分钟行 km,乙每分钟行 km。甲、乙两人40秒后还相距多少千米?
答:甲、乙两人40秒后还相距 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