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1章三角形11.1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填空题专练)
1.如图,在一个的长方形网格中,每个网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的每个顶点都在网格的格点上,则的面积为__________
2.如图,在中,、分别为边,的中点,若,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
3.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
3
和
6,第三边长为偶数,则三角形的周长为
_____.
4.已知长度为的三条线段可围成一个三角形,那么的取值范围是:_____;
5.用一条长为36
cm的细绳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若它的一边长为8
cm,则它的底边长为________cm.
6.如图,△ABC中,点D在BC上,且,点E是AC中点,若△CDE面积为1,则△ABC的面积为____.
7.如图,长方形ABCD中,AB=4cm,BC=3cm,E为CD的中点.动点P从A点出发,以每秒1cm的速度沿A-B-C-E运动,最终到达点E.若点P运动的时间为x秒,则当x=_______时,△APE的面积等于5.
8.在中,若,则该三角形是_________三角形.(填“锐角”“直角”或“钝角”)
9.如图,已知四边形中,,,,,若设对角线的长为,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0.如图,四边形ABCD中,AB∥CD,点E在CD上,点F、G在AB上,且AF=FG=BG=DE=CE.以A、B、C、D、E、F、G这7个点中的三个为顶点的三角形中,面积最小的三角形有_________个,面积最大的三角形有__________个.
11.在中,,,分别是,,的对边,且,,若三边长为连续整数,则_________.
12.在△ABC中,若∠B=40°,∠C=30°,则这个三角形按角分类是_______三角形.
13.下列说法:
①三角形的三条内角平分线都在三角形内,且相交于一点;
②在中,若,则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③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内角;
④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5,则周长是13或11;
⑤如果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比其外角多,那么该正多边形的边数是10,
其中正确的说法有________________个.
14.在△ABC中,AD为BC边上的高,∠B=50°,∠CAD=15°,则∠BAC=__________.
15.如图,AD、AE分别是△ABC的高和中线,已知AD=5cm,CE=6cm,则△ABE和△ABC的面积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1章三角形11.1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填空题专练)
1.如图,在一个的长方形网格中,每个网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的每个顶点都在网格的格点上,则的面积为__________
【答案】3
【解析】先根据图形求出三角形的底和高的长度,再利用面积公式进行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由图可知:三角形的底为3、三角形的高为2
∴
故答案为:3.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属于基础知识点,是比较简单的题目.
2.如图,在中,、分别为边,的中点,若,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
【答案】12
【解析】由点D为BC中点可知,DC=BC,因为△ADC与△ABC的DC,BC边上的高相同,所以S△ADC=S△ABC=24,同理可求S△ADE=S△ADC=12.
【详解】
∵点D为BC中点,
∴DC=BC,
∵△ADC与△ABC的DC,BC边上的高相同,
∴S△ADC=S△ABC=24,
∵点E为AC中点,
∴AE=AC,
∵△ADC与△ADE的AC,AE边上的高相同,
∴S△ADE=S△ADC=12,
故答案是:12.
【点睛】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线段的中点等,解题关键是知道高相等的三角形的面积比就等于对应的底的比.
3.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
3
和
6,第三边长为偶数,则三角形的周长为
_____.
【答案】
【解析】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先确定第三边的范围,进而就可以求出第三边的长,从而求得三角形的周长.
【详解】
设第三边为x,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得:
.
即:
,
由于第三边的长为偶数,
则x可以为4或6或8.
∴三角形的周长是
.
故答案为
【点睛】考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掌握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是解题的关键.
4.已知长度为的三条线段可围成一个三角形,那么的取值范围是:_____;
【答案】【解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差小于第三边,列出不等式组求解即可.
【详解】
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得:5?4<3x<4+5,
解得: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三角形三边关系,解题关键在于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
5.用一条长为36
cm的细绳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若它的一边长为8
cm,则它的底边长为________cm.
【答案】8
【解析】由用一条长为36cm的细绳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其中有一边为8cm,可以分别从①若8cm为底边长,②若8cm为腰长时,去分析,然后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判定是否能组成三角形,继而可求得答案.
【详解】
①当8cm为底边时,
设腰长为xcm,
则2x+8=36,
解得:x=14,
14,14,8能构成三角形,此时底边为8cm;
②当8cm为腰长时,
设底边长为ycm,
则y+8×2=36,
解得:y=20,
8,8,20不能构成三角形.
故答案是:8.
【点睛】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此题比较简单,解题的关键是注意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
6.如图,△ABC中,点D在BC上,且,点E是AC中点,若△CDE面积为1,则△ABC的面积为____.
【答案】6
【解析】根据等底同高的两个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到△ADC的面积,然后根据△ABC与△ADC的底边的数量关系来求△ABC.
【详解】
∵△CDE面积为1,点E是AC中点,
∴S△ADC=2S△CDE=2.
又∵BD=2DC,
∴S△ABC=3S△ADC=6.
故答案是:6.
【点睛】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熟记等底同高、同底等高三角形面积间的数量关系即可解答.
7.如图,长方形ABCD中,AB=4cm,BC=3cm,E为CD的中点.动点P从A点出发,以每秒1cm的速度沿A-B-C-E运动,最终到达点E.若点P运动的时间为x秒,则当x=_______时,△APE的面积等于5.
【答案】或5
【解析】分P在AB上、P在BC上、P在CE上三种情况,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
解:当P在AB上时,
∵△APE的面积等于5,
∴x?3=5,
x=
;
当P在BC上时,
∵△APE的面积等于5,
∴S矩形ABCD-S△CPE-S△ADE-S△ABP=5,
∴×(x-4)=5,
x=5;
③当P在CE上时,
(4+3+2-x)×3=5,
x=(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或5.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面积计算,灵活运用分情况讨论思想是解题的关键.
8.在中,若,则该三角形是_________三角形.(填“锐角”“直角”或“钝角”)
【答案】锐角.
【解析】可设∠A=3x,∠B=5x,∠C=7x,利用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可列出方程,可求得x的值,从而可求得三个角的大小,则可判定出三角形的形状.
【详解】
解:
∵∠A:∠B:∠C=3:5:7,
∴可设∠A=3x,∠B=5x,∠C=7x,
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3x+5x+7x=180,解得x=12,
∴∠A=3×12°=36°,∠B=5×12°=60°,∠C=7×12°=84°,
∴△ABC为锐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锐角.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掌握三角形内角和为180°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方程思想的应用.
9.如图,已知四边形中,,,,,若设对角线的长为,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答案】7<x<12..
【解析】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求解即可.
【详解】
在△ABD中,AB=10,AD=3,
∴10-3<BD<10+3,即7<BD<13;
在△BCD中,BC=7,CD=5,
∴7-5<BD<7+5,即2<BD<12,
故对角线BD的取值范围是:7<x<12.
故答案为7<x<12.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应用,在三角形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10.如图,四边形ABCD中,AB∥CD,点E在CD上,点F、G在AB上,且AF=FG=BG=DE=CE.以A、B、C、D、E、F、G这7个点中的三个为顶点的三角形中,面积最小的三角形有_________个,面积最大的三角形有__________个.
【答案】17
3
【解析】根据两平行线间的距离相等及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解答即可.
【详解】
以AF为底,分别以D、E、C为另一个顶点的三角形有3个;以FG为底,分别以D、E、C为另一个顶点的三角形有3个;以GB为底,分别以D、E、C为另一个顶点的三角形有3个;以CE为底,分别以A、F、G、B为另一个顶点的三角形有4个;以DE为底,分别以A、F、G、B为另一个顶点的三角形有4个;这17个三角形等底等高,面积相等,且最小;
以AB为底,分别以D、E、F为另一个顶点的三角形有3个,这3个三角形等底等高,面积相等,且最大.
故答案为17;3.
【点睛】本题考查了两平行线间的距离相等,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熟练掌握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1.在中,,,分别是,,的对边,且,,若三边长为连续整数,则_________.
【答案】2或5.
【解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求得第三边的取值范围,进一步确定第三边的长,由此得出答案即可.
【详解】
解:∵a=3,b=4,
∴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4-3<c<4+3.
即1<c<7,
∵三边长为连续整数
∴.c=2或5.
故答案为2或5.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三边关系,注意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12.在△ABC中,若∠B=40°,∠C=30°,则这个三角形按角分类是_______三角形.
【答案】钝角
【解析】本题考查三角形的分类,有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详解】
∠A=180°-∠B-∠C=110°,所以这个三角形按角分类是钝角三角形.
【点睛】在做题时一般只告诉两个角的度数,需运用内角和定理计算出第三个角的值,在根据三角形的分类进行作答.
13.下列说法:
①三角形的三条内角平分线都在三角形内,且相交于一点;
②在中,若,则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③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内角;
④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5,则周长是13或11;
⑤如果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比其外角多,那么该正多边形的边数是10,
其中正确的说法有________________个.
【答案】3
【解析】根据三角形三条高的关系、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三角形外角和、三角形三边关系、多边形外角和,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①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三角形内,且都相交于一点,故原说法错误;
②在△ABC中,若,则△ABC一定是直角三角形,故原说法正确;
③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和它不相邻的内角,故原说法错误;
④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3和5,当腰为5时,周长为13;当腰为3时
,周长为11,故原说法正确;
⑤如果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比其外角多,那么该正多边形的边数是9,故原说法错误;
故正确答案是3个.
【点睛】本题考查综合考查三角形,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三角形三边关系、三角形的外角等知识.
14.在△ABC中,AD为BC边上的高,∠B=50°,∠CAD=15°,则∠BAC=__________.
【答案】55°或25°
【解析】根据AD的不同位置,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AD在△ABC的内部,AD在△ABC的外部,分别求得∠BAC的度数.
【详解】
①如图,当AD在△ABC的内部时,
∵AD⊥BC,∠B=50°,
∴∠BAD=40°,
∴∠BAC=∠BAD+∠CAD=40°+15°=55°;
②如图,当AD在△ABC的外部时,
∵AD⊥BC,∠B=50°,
∴∠BAD=40°,
∴∠BAC=∠BAD-∠CAD=40°-15°=25°;
故答案为:25°或55°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进行分类讨论,解题时注意: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15.如图,AD、AE分别是△ABC的高和中线,已知AD=5cm,CE=6cm,则△ABE和△ABC的面积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15cm2,30cm2;
【解析】由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可知,
,,再由由三角形中线的定理求出BC的长则可求△ABE和△ABC的面积.
【详解】
由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可知,,.再由由三角形中线的定理,,所以.所以,.
故本题答案为:与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