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1.1分子动理论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1.1分子动理论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8-21 17:22: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第一节 分子动理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非常小,一般物体含有的分子数非常多。
(2)知道分子间存在间隙,知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能识别扩散现象,并会解释扩散现象。
(3)知道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能说出一些说明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事例。
2、过程与方法:
(1)观察气体和液体的扩散现象,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扩散现象联系起来。
(2)学会从观察实验、分析宏观现象出发,通过推理探索微观世界的方法。
(3)探究扩散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生活中的扩散现象,乐于用学过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扩散现象。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知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能识别扩散现象。
2、难点: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教学用具]
演示:容量瓶、无水酒精、量筒、沙子、小石子;浓氨水、酚酞、试管、滴管、3个小烧杯、1个大烧杯,;两个铅块、钩码,冷水和热水
分组:注射器、烧杯、滴管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引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想带同学们一起从宏观宇宙走进微观世界,进行一次神奇的穿梭之旅。首先我们看一段视频,视频中将从空间尺度上展示宇宙万物的数字尺寸。
视频:从宏观到微观,师介绍数量级的变化与对应的物质。
师:看完视频,同学们有什么感想?视频中将物质世界的空间尺度从1026m到10-18m,一共跨越了42—44个数量级。从镜头里我们感受到了浩瀚的宇宙,而宇宙的浩渺又蕴藏在微小的粒子中。
师:物理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结构和运动基本规律的学科,从空间尺度上,我们可以把事物分为宏观和微观。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从我们所熟知的宏观现象总结出物体的组成,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以及之间所存在相互作用。那么从宏观推理到微观,今天我们也来猜想下微观世界的物质组成、微小对象的运动状态和相互作用。
二、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师:从古到今,人们一直在探索物质组成的奥秘。2500年前,人们就猜想,物质是由很多很小的微粒组成的。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墨子就曾经提出"非半不则不动,说在端",指的是物质到了没有一半的时候,就不能再分了,此时的物质叫做“端”。
师:如果我们把纸、玻璃、砂糖不停地分割下去,当分割到一定程度,纸不再是纸,玻璃不再是玻璃,砂糖不再具有甜味。分割到这一程度时,小粒子保持了物质原有的性质,那么物质就是由这种微粒构成的。到了1811年,意大利的物理家阿伏伽德罗,第一个把这种微粒命名为“分子”。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
(板书: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师:科学家已经确认,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而分子非常小,用眼睛不能直接观察到分子。在一般物体里含有的分子数非常多,如果把分子看作球形,它的直径大约10-10m。把10万个氧分子一个挨一个排成一队,总长仅0.03mm。
通常情况下,1cm3的空气里大约有2.7*1019个分子,现在大型计算机每秒100亿次,要数完这个数目,也得用80多年。如果把这1cm3的空气装在盒子里,开个小洞,每秒有1亿个分子跑掉,要9000年这些分子才能完全跑完。假如有这么多数目的砖块,它们不仅能把地球铺满,而且其厚度可达120km。
可见一个物体中多含的分子数非常多。
提问:对于组成物质的分子,同学们还想知道什么?
学生观看视频
学生谈感想
学生可能提出问题:
分子由什么组成?
分子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分子是怎么排列的?
分子间有没有相互作用力?
……
创设情境,从空间尺度上由宏观过度到微观,引出课题,走进微观
举例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小且多
提出问题,针对性进行研究
师: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的数目非常大,体积非常小,目前我们还无法直接观察分子的行为。那我们如何去研究这些“看不见”分子呢? 引导:当我们研究不能直接观察或测量的物理量时,我们会采用什么样的实验方法?——转换法
师:虽然分子非常小,我们不能直接观察,但我们可以通过宏观的实验现象间接地窥探物质内部分子的情况,从而判断分子的行为。今天我们将从气体、液体、固体三个方面来研究分子的排列、运动状态和相互作用。
三、分子间存在间隙
师:组成物质的分子是怎么排列的呢?是一个挨着一个,像墙一样密不透风,还是存有间隙呢?
提问:分子用眼睛无法直接观察,那我们怎么证明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
引导生:我们常见的宏观物体,排列时常常存有间隙。比如沙子和小石子,他们排列时中间存在间隙,如果我们在桶中装入半桶的沙子,再加入半桶的小石子,桶满了,但是当我们摇晃一下,会出现什么现象?
为什么?——石子间间隙大,沙子填充了石子间的间隙,使总体积变小。
视频模拟:沙子和小石子间存在间隙,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师:如果分子间也存在间隙,那么当两种不同的分子混合时,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
演示实验1:水加无水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师:老师现在在容量瓶中加入一半体积的水,为了区分两种不同的液体,老师将酒精用红墨水染红,再加入一半体积染了红墨水的酒精直至容量瓶装满。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容量瓶中的水和酒精出现了分层(因为酒精的密度比水小,所以酒精在水的上层)现在我上下摇晃容量瓶,使水和酒精混合,我们看看是否能看到我们猜想的总体积会变小的现象。
师:水和酒精密闭在容量瓶中,水和酒精的体积都不变,但是当混合后,水和酒精的总体积确变小了,说明液体分子间确实存在间隙。
课件演示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小分子会进入到大分子间隙中,使总体积变小。
提问:气体和固体分子间是否存在间隙?
引导:气体容易被压缩,说明气体分子间存在间隙
长年堆放煤的墙角被黑,说明固体分子间也存在间隙。(视频)
总结:分子间存在间隙。(板书)
四、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师:组成物质的分子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呢?
师引导:物理学研究物质的运动,首先要确定研究对象,今天我们问题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微观分子。
提问:今天所研究的运动对象和已学过的运动对象相同吗?——不同,物质可以直接观察,分子无法直接观察。
提问:如何研究无法直接观察的分子是否运动?——借助宏观现象。
1、气体分子运动
演示实验2:
(1)试管中加入无色酚酞,用滴管滴入浓氨水,酚酞变色
师:老师先在试管中加入一些酚酞液体,同学们可以观察到酚酞是无色的,现在老师再在试管中滴入浓氨水,氨水也是无色,极易挥发形成氨气,氨气具有刺激性气味,同学们可以观察到什么现象?
师:无色的酚酞作为一种指示剂,当它与浓氨水接触时,发生化学反应变红。
提问:当酚酞与浓氨水不直接接触时,酚酞是否还会变色?
(2)取两杯等量的酚酞,将等量的浓氨水与其中一杯酚酞放置在大烧杯中罩住,另一杯酚酞放置在空气中。
师:现在老师取两杯等量的酚酞进行对比,一杯酚酞与等量的浓氨水一起用大烧杯罩住,另一杯酚酞放置在空气中。大烧杯中的酚酞与浓氨水没有直接接触,同学们注意观察,烧杯中的酚酞是否还会变色呢?空气中的酚酞是否变色?
提问:空气中的酚酞不变色,因为并没有与氨水发生反应,而大烧杯中的酚酞变红说明与氨水发生了反应。但酚酞与氨水并没有直接接触啊,为什么酚酞变红了?
师:大烧杯中的酚酞变红,说明浓氨水中挥发出来的氨气分子进入酚酞液体中与之发生反应。从酚酞变红的这一宏观现象,我们可以判断出看不见的氨气分子确实在运动。(视频)
得出结论:气体分子在运动。
师:我们把不同的物体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我们称之为扩散。
提问:你能举出生活中气体扩散的例子吗?
提问:气体分子的这种运动有没有停息?没有,气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提问:怎么知道气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打开香水,能一直闻到香水的味道。
提问:气体分子运动的时候朝什么方向?四面八方,没有规则,在不同的位置都能闻到气味。每个分子的运动速率也不同。
得出结论: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液体分子运动
提问:气体分子会运动,那液体分子会运动吗?
提问:你能否利用你手边的器材设计一个说明液体分子在运动的实验?
请学生描述实验现象
提问:墨水在水中散开说明了什么?怎么说明液体分子的运动?
引导:液体分子运动,推动墨水在水中散开
说明:液体分子在运动。
提问:每个小组墨水的扩散形状相同?——不同,说明运动方向无规则,每个分子运动的速度也不同。
提问:液体分子的运动会停息吗?——不会,墨水一直在散开。
得出结论:液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提问:生活中,你还见到液体分子扩散的现象吗?
3、固体分子运动
提问:气体和液体都能发生扩散现象,那固体之间会发生扩散现象吗?固体分子会不会运动?
举例:腊肉的腌制、
黑板(白板)长时间没擦,板上的字很难擦除、
黄铜的冶炼(铜和锌高温下)
说明:固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总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板书)
提问:不同状态的分子运动有什么不同?——固体分子运动慢
提问:如何加快扩散的速度?
引导:糖在热水中更快溶解;
烧菜时放一小勺盐,菜很快就变咸了,腌咸菜要过半个月,菜菜有咸味。
演示实验3:取等量的冷水和热水,分别滴入红墨水,观察墨水的扩散速度
提问:缺少天平时,如何取等量?
说明:分子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快。所以分子的这种无规则运动又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发生扩散后的两种物质不会自动分开,也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如果会自动分开或发生了化学反应的则不是扩散。如水变浊了,扫地时尘土飞扬,铁生锈了等。

学生思考
学生猜想:可能存在间隙
生回答:沙子会进入小石子的间隙中,总体积变小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生猜想:可能是运动的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试管中液体变红
学生猜想:可能不会
学生观察到大烧杯中酚酞逐渐变红,空气中的酚爱不变色
学生思考
氨水的气味、花香、炒菜时闻到香味、打开香水瓶时闻到香水的气味、空气清洗剂
学生提出:滴墨水
学生实验1:红墨水滴入装有清水的烧杯中,观察墨水的变化情况。
学生观察现象:发现滴入的墨水下沉,在清水中留下了清晰的墨迹,墨迹逐渐变模糊,最后整杯变红。
学生思考、设计实验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热水中扩散快

思考如何研究微观粒子。从宏观物体的现象判断微观问题
如何借助宏观现象,观察微观
说明酚酞与氨水反应变色
不直接接触氨水酚酞变色,说明氨气分子在运动。
体现物理与生活的联系,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五、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师:既然分子间有空隙,而且分子又是运动的,那么为什么我们看到的许多物体不是散沙一盘,分子不是散开,反而是聚合在一起呢?
提出猜想:可能存在引力
演示实验4:将两个铅块的表面切平、削干净,然后用力把铅块压紧。
挂钩码也不能拉开。
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分子引力只在分子间距离很近的时候才明显,这就是实验前必须把两个铅块表面平的原因。
师:分子间存在引力,那为什么物质还有一定的形状,而不是吸成一团呢?——存在斥力。
师:既然分子间存在间隙,物体应该很容易被压缩,可事实却是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这又是为什么呢?——间距小,斥力大
提问:平时的生活中有没有感受分子斥力
“破镜难圆”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分子间间隙的产生也说明斥力的存在
弹簧小球演示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
师:正是因为分在间存在的引力和斥力,分子不会飞散,而总是结合在一起,并保持一定的距离。
六、物质的三种状态
提问:物质为什么有三种状态呢?
师: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很远,相互作用力几乎没有,因此气体具有流动性,很难被压缩。而液体分子间距离比气体小,比固体大,分子就没有固定的位置,这样的结果使液体很难被压缩,没有确定的形状,只有明显的流动性。而固体分子距离很小,最难被压缩,具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
七、分子运动的利与弊
利:腌制咸菜、缉毒犬、
弊:甲醛污染、毒气释放
视频:水中的色彩
学生实验2:用注射器抽取液体后,手堵住注射口,拉与推活塞,初步感受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
观察现象:两个铅块能吸在一起,在铅块下面挂钩码也不能把他们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