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音乐 3.1西风的话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音乐 3.1西风的话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08-20 11:45: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西风的话》(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课型:综合课
年级:七年级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西风的话》,是作曲家黄自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一首儿童抒情歌曲。歌曲借“西风”之口,寥寥数语,简练而生动地描绘了一年来小朋友的成长和节令景物的变化,表现出了时光的转瞬即逝,点出了初秋的特征,饶有情趣,充分表现了作者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珍惜时光、热爱生活、憧憬光明。歌曲G大调,四四拍,音域d'—e。歌曲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西风”作为第一人称,唱起来倍感亲切,节奏前紧后松给人以宽广之感;旋律流畅,跌宕起伏,变化有致;力度记号运用得细腻得当,使歌曲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歌曲为大调式,一段体,由四个规整对称的乐句构成。虽然四个乐句采用了相同的节奏,但旋律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对比。第一乐句以属音为基础,经过主和弦的分解,旋律的先扬后抑奠定了全曲舒展、宽广的风格;第二乐句曲调的级进上行和渐强处理与第一乐句形成对比;第三乐句在高音区展开,完成了曲意的转折,是全曲力度最强的乐句;结束句以下行的旋律结束于主音,作渐强渐慢的处理,表现了深邃悠远、余味无穷的意境。该曲歌词含蓄、深邃,情景交融;曲调婉转、典雅,抒情柔美,词曲结合完美,富有诗意。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演唱歌曲《西风的话》,启发教育学生要珍惜时光,热爱生活 、热爱音乐、热爱美丽的大自然。
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围绕“秋天”这一主题,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秋天、歌唱秋天、表现秋天。
分析歌曲的节奏特点及旋律进行与力度变化之间的关系,了解音乐要素对表现音乐的作用并进一步掌握歌曲。
通过欣赏演唱、聆听对比、自主表现、合作探究等方式,学习歌曲,表现秋天的美景。
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处理好歌曲的力度变化,用自然舒展、柔美流畅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表现歌曲的抒情意境。
(2) 了解歌曲的节奏及旋律进行特点,理解与掌握力度记号的含义。
(3) 了解黄自的生平及贡献。
(4)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创新立意,展开想象,抒发对秋天、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切入点:通过创设情景、听乐赏画等方式,引领学生寻找秋天、走进秋天、聆听秋语、听赏秋话,从而学会歌曲《西风的话》,歌唱秋天的美景。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用自然舒展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歌曲的抒情意境。
教学难点:把握好力度记号和连音线的作用,充分表现歌曲的情绪情感,声情并茂地演唱歌曲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磁带以及学生课前收集的有关秋天的音乐、图画、诗句等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组 织


创设情境,感悟秋天:
课前播放小提琴曲《金色的秋天》
学生随音乐走进教室 创设“秋天”优美柔和的意境





一、激发想象,寻找秋天
播放彭修文的《丰收锣鼓》音乐
提出问题:
乐曲描绘了怎样的情境?
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小结: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一个美丽多情的季节,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欣赏美丽的秋景吧!
二、欣赏秋画,走进秋天
1、以《西风的话》为背景音乐,播放一组秋天美景的图片
2、设问:
如果用绿色、红色、金色、白色形容四季,你认为哪种颜色最适合秋天?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秋天?
3、小结:
秋天是美丽多情、富有诗意的,这迷人的金秋是谁给我们带来的呢?是西风!当夏天的南风飘然离去,阵阵西风又捎来了秋的信息。下面让我们一起聆听歌曲《西风的话》,听听西风在跟我们说些什么? 学生认真聆听音乐,充分发挥想象能力,感受乐曲刻画的意境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听到的感受(秋收、喜悦……)
在优美的画面和柔和的音乐中感受秋季大自然的美
“金色的秋天”、“收获的季节”、“金黄的稻谷”、“火红的枫叶”……

通过聆听、想象、欣赏、讨论等手法 ,让学生体验秋天大自然的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意识





教学环节
听赏感受,聆听秋语
播放歌曲《西风的话》,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感受音乐:
歌曲表现了怎样的内容?
歌曲采用了怎样的速度?其旋律有什么特点?由几个乐句组成?
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情感?其力度有什么变化?
歌词采用了怎样的创作手法?歌词
中的“我”和“你们”分别指的是谁?
教 师 活 动 认真聆听音乐,感受作品的情感和意境:
西风告诉我们要珍惜时光,热爱生活开创美好的未来。
中速稍慢 旋律平缓级进 全曲由四个乐句组成
优美抒情、自然舒展且富有诗意
答:歌词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我”代表西风,“你们”指的是孩子们
学 生 活 动
让学生全面感受乐曲情绪,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计意图





2、再次播放歌曲,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歌曲的情感意境
二、学唱歌曲,赏阅秋话
1、感受乐曲的韵律美
(1)指导学生跟琴学唱歌谱
(2)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四个乐句的节奏,找出其特点并指导学生熟练掌握:
X X XX XX |X-X-|X X XX XX|X- - 0||
(3)用柯尔文手势引导学生视唱旋律
(4)分析力度记号的含义及旋律进行与力度变化的关系,并指导学生进一步感受与体验
(5)解决难点
2、唱出歌词的意境美
(1)指导学生填词演唱并提示学生唱词要字正腔圆,演唱“袄”“高”“蓬”“红”等字要使声音饱满,吐字清晰
(2)解决难点:
一字多音、大跳音程6—4、5—5、4—5等
(3)引导学生按老师的手势随范唱轻唱歌词,注意歌曲的强弱及速度处理
(4)激发情感:
年年岁岁,多情的西风去了又来,来了又去,看到孩子们的成长和节令景物的变化,歌曲最后寄托了西风对我们的期望,它表现了怎样的意境?提醒了我们什么?
如果让你来设计最后两个乐句的力度,你认为哪一句该强些,哪一句该弱些?
(5)引导学生进行声音对比:
如果我们采用稍快的速度、较强的力度、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又将会是怎样的效果呢?
小结:歌曲的情绪完全变了,由此我们可以发现要想把歌曲唱得有有声有色,就得注意什么?
(6)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律动方式如划拍、拍手、摆动身体等,体验歌曲有感情地演唱
(7)把全班同学分成两组,用对唱的形式演唱歌曲 复听歌曲
随琴用“呜”模唱旋律
仔细观察乐句的节奏,发现其特点:四个乐句的节奏完全相同
边唱歌谱边划旋律线
认真体会旋律高低与演唱力度的关系
跟随琴声填词演唱
练习一字多音,唱准大跳音程
按力度记号轻唱歌词,进一步体会歌曲的抒情柔美
互相交流讨论,得出结论:表现了深邃悠远的意境,提醒我们要珍惜时光,热爱生活
唱一唱,试一试,体会速度、力度对歌曲情绪的影响
畅所欲言:速度、力度、旋律的起伏、演唱的音色……
结合律动用自然舒展的声音演唱歌曲
两组之间以西风对话的形式表现歌曲
提高学习歌曲的效率,感受歌曲旋律变化,体会韵律美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与表现能力,对歌曲进行合适的处理并能准确及有感情地演唱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知识拓展,表现秋天
词曲作者介绍
导言:
刚才同学们唱得真不错,唱出了作者的心声,表现了作者对时光消逝的伤感。你们知道这首作品是谁创作的呢?
出示课件:
廖辅叔:民主革命志士、诗人、音乐家、翻译家、词学家、教育家。
黄自:我国近现代著名爱国主义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早年留学美国,1929年回国后,长期在上海音乐学院任教,培养了许多优秀的音乐人才,是我国早期音乐教育影响最大的奠基人。他主要的作品有管弦乐《怀旧》、清唱剧《长恨歌》、合唱曲《抗敌歌》《旗正飘飘》、歌曲《热血》《九﹒一八》、艺术歌曲《点绛唇》《思乡》《玫瑰三愿》等
二、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秋天
设问:黄自老师通过歌曲表现了深秋深邃悠远、余味无穷甚至带点淡淡忧伤的意境,还有很多艺术家也通过自己不同的形式,演绎着秋天。要是你的话,你将准备如何表现你心中的秋天呢?
了解作者的生平及主要贡献
展现自己对“秋天”的表现成果,如配乐诗朗诵《秋》、背诵古诗《山行》、展示描绘秋天的美术作品、创编舞蹈等

搭建学生表演的平台,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创编与表演,享受表现音乐所带来的成就感与喜悦感






业 课堂小结,收获秋天
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用积极的表现和优美的歌声展现了美丽迷人的秋天,同时老师也相信同学们会记住西风的话:珍惜时光,热爱生活,在人生的秋天里,硕果累累,多姿多彩!
2、师生在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歌声中下课。

在歌声中进行情感的升华总结
板书设计:
西风的话
廖辅叔作词 黄自作曲
节奏: X X X X X X | X- X —| X X X X X X | X — — O ‖
力度记号:mp 中弱 p 弱 < 渐强 > 渐弱 rit 渐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