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2 轴对称图形丨苏教版 (5份)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2 轴对称图形丨苏教版 (5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8-20 20:41:57

文档简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能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在一组实物图案和简单平面图形中识别出轴对称图形,能剪出一些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2.引导学生感受现实生活中丰富的对称现象,领略轴对称图形的美妙与神奇,激发学生的数学审美情趣。
重点: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难点:掌握判别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蕴思,感受对称
1.感受自然之美
谈话:看,这是一只美丽的蝴蝶。仔细观察蝴蝶的翅膀:你有什么发现?
2.寻找身边的对称
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具有对称特点的物体呢?
二、初步认识,探索特征
1.看一看
生活中对称的物体还真多,尽管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都不相同,但是它们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都是对称的。
2.折一折
如果把它们的外形描下来,就得到了这样三个平面图形,它们也是对称的吗?你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验证一下??
3.说一说
谁来说说你是怎样验证的?请大家仔细地再看一看、摸一摸,怎么样?????
4.揭课题
像这样,对折后两边大小一样,并且边缘都完完全全地重合在一起,我们把这种重合就叫做“完全重合”。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三、巩固新知,加强辨析
1.图形中的轴对称
其实,在我们认识的平面图形中就有轴对称图形。说一说下面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2.?字母中的轴对称
课件出示字母:A?——C?F?R?X?S?
轴对称图形不仅数学图形里有,这些英文字母是轴对称图形吗??
3.生活中的轴对称
(1)辨析商店标志?
出示:麦当劳(M)的标志
这个标志大家应该很熟悉,它是轴对称图形吗??
(2)辨析交通标志
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不能仅仅看整体外形,还要看里面的图案,两个都能完全重合了,才是轴对称图形。
(3)辨析图案标志
留心观察,你会发现生活中许多图案,你们认识吗?这些图形中你认为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呢??
4.汉字中的轴对称
下面来玩一个猜字游戏,给你们的是某些轴对称汉字的一半,你能猜出是什么字吗?
5.寻找对应图案
从一个完整的图形中,你能找到它的一半吗?拿出作业纸,先想一想,再动手连一连。
四、发挥想象,大胆创作
1.创造轴对称图形
如果给你一张纸,自己亲手做一个轴对称图形,可以怎么做?看看这个练习,对你有什么启示??
五、欣赏体验、总结全课
轴对称图形不仅美观,还有很大的研究价值。课后,同学们可以收集一些轴对称的标识或图案,贴在教室的板报上,大家一起欣赏!轴对称图形
教学设计
?
??
教学目标
?
?
知识技能:联系生活的具体物体,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并初步知道对称轴。
能力目标:使学生能根据自己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在一组实物图案或简单平面图形中识别出轴对称图形;能用一些方法“做”出一些简单的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轴对称图形。
情感态度:使学生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
教学重点和难点
??
教学重点:
理解对称图形的特征,能找出简单的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难点:
判断对称图形,做出轴对称图形。
操作实践,探索新知
1.
感知对称,教学例题。
我们把这些对称的物体画下来,可以得到下面的图形。(课件演示,在黑板上描出爱心)这些图形也是对称的吗?我们就叫它们对称图形。(板书图形)
你怎么证明它们是对称的呢?(板书:对折)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从附页中剪下来的这几个图形,折一折、比一比,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操作,同桌互相说一说。
反馈:谁愿意把你的发现说给全班同学听?
谈话:像这样对折后,图形的两边怎么样了?(板书:完全重合)请大家看大屏幕(课件演示天安门图片对折的动画),大家是这样对折的吗?
谈话:请同学们拿出另外两个图形,先折一折,看两边是不是也能完全重合。
对折后留下了一条折痕,就像是这图形的轴,我们把它叫做对称轴,对称轴画在图形上,通常用点划线表示。(教师演示)所以我们把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提问: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形才是轴对称图形吗?
2.
判断对称,教学“试一试”。
出示: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平行四边形、正五边形。
启发:这些平面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学生先判断)要知道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可以怎样做?(可以把这个图形对折,看折痕的两边能不能完全重合)
谈话:请同学们拿出这几个图形,先动手折一折,再和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这些图形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并对个别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
提问:这个平行四边形,为什么不是轴对称图形?
[设计意图:动手实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课教学的关键就是使学生理解图形对折后“完全重合”的含义。在教学中,先让学生折一折天安门、奖杯、飞机图形,初步认识到“完全重合”就是左右两边“大小、形状完全一样”。“试一试”的教学,通过观察、实践、思考、辩论等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
“完全重合”含义的理解,同时体会到有些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不止一条。]
课后延伸,拓展练习
??
(一)、从生活中感知
欣赏建筑中的对称美
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建筑物吗?
老师这儿也收集了一些著名建筑物的照片,咱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好吗?
知道的就直接说名字(课件出示:任命大会堂、中山陵、巴黎埃菲尔铁塔、故宫、伦敦塔桥、黄鹤楼)。
你们觉得这些建筑怎么样?
美在哪儿呢?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引出“对称”并板书)
从古到今,很多建筑物和一般的民房都采用左右对称的形式,这样显得既庄重和谐,又美丽大方。
2、欣赏生活中其它具有对称性的物体
(课件出示天安门、飞机、奖杯)你们发现了什么?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也是对称的。谁能想出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也是对称的吗?
是啊,对称的物体的确很多。
(二)、在操作中研究
在操作中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1)谈话:我们把这些物体画成平面图形(课件出示天安门、飞机、奖杯图)谁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现在请大家取出剪下的天安门、飞机、奖杯这3个图形,4人一小组动手折一折,看看对折后会怎样?(小组活动)
(2)汇报交流:哪一小组愿意来汇报一下,这3种图形对折后,你们发现了什么?
请学生上台演示汇报
先后板书:“对折以后”、“完全重合”
(3)像这样的图形,猜一猜叫什么名字?(板书:轴对称图形)谁能说说什么叫做轴对称图形?
老师准备这儿了一个大红喜字,刚才老师已经对折过了,发现对折以后两边完全重合,所以它也是轴对称图形。
你知道“轴”指的是这个红囍的哪里吗?我们把这条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这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板书:对称轴)所以轴指的就是对称轴。刚才这几个图形的对称轴谁能找到?小结:看来大家对轴对称图形有了初步的了解。
2、“试一试”
(1)刚才我们认识了轴对称图形,你能不能用刚才学的只是来判断下面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出示课件试一试)
(2)汇报交流:谁愿意说说最有把握的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并简要说说为什么?
3、完成“想一想,做一做”第1、2题
第一题:多媒体出示图片,请大家仔细观察,用你的“慧眼”很快识别出轴对称图形。
第二题:同学们,我们每条都要与数字、汉字、字母打交道,你想不想去借“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去找出英文字母中的轴对称图形。(出示A、C、T、M、N、S、X、Z)
4、制作一个轴对称图形
我们刚才认识了什么是轴对称图形,那你想不想自己动手来制作一个呢?
在做之前,请大家说一说打算怎么做?讨论出一个方案那就大家各显神通,来比一比哪个小组的作品最有创意。
巡视、交流:你们做的是什么图形?是怎么做的?
5、
展示作品,评选最佳创意奖
(三)、巩固练习
画一画
请大家打开书看“想想做做”第3题
图上只画了每个图形的一半,你能画出它们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吗?先画第一个。
请你说说怎么画的?还有其它画法吗?
(确定另一半图形的各个对应点,再连点成线较容易)
再画第二个。
请一个学生到展示台上展示一下。
(四)、课堂小结:
这书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延伸,拓展练习
1、课后到生活中找一找,看看哪些地方也用到了轴对称图形的知识,老师更希望你们能用学到的知识去创造更多的美。
2、图片欣赏
小组活动
板书设计
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折后两边的部分完全重合。
对折后能
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对称轴:折痕所在的直线。“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
2.
使学生能在实物图案或简单平面图形中识别出轴对称图形,能用合理的方法“做”出轴对称图形,进一步丰富对图形的认识,发展初步的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
??
教学重点:
理解对称图形的特征,能找出简单的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难点:
判断对称图形,做出轴对称图形。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你们喜不喜欢画画儿?老师这里有几幅画画作品,你们看看这几幅画怎么样?
学生发言,找出图画的不足之处。
教师出示飞机图片,学生谈认识。
教师依次出示对称图形,学生找出图片的相同之处。
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些图形的左右两边是怎样的?
预设:(1)
左右两边是一样的;(2)
左右两边是对称的……
小结:像这样的图形,两边是对称的。有趣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像这样的图形。(板书:对称)
二、
操作实践,探索新知
1.感知对称。
谈话:同学们,你们说说我们身边有哪些对称图形?
学生发言,找出生活中的对称图形。
2、动手实践。
谈话:请大家继续看下面的几个图形。(课件出示天安门、奖杯、飞机等图片,见教科书附页)
提问:认识这些图形吗?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呢?(学生自由回答)
谈话:请同学们拿出自己从附页中剪下来的这几个图形,折一折、比一比,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操作,把你的发现和同桌说一说。教师巡视,并对个别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
反馈:谁愿意把你的发现说给全班同学听?
教师边演示边谈话:像这样对折后,图形的两边完全一样,也可以说成是图形的两边“完全重合”。(板书:完全重合)
三、
及时巩固,深化认识
1.
找一找。
(1)
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你能判断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吗?
把蝴蝶拿起来看一下,对折一下,它们怎么样?
再问:对折后,哪两边完全重合了?(引导学生体会折痕的两边能够完全重合)
出示课件说说哪些图案是轴对称图形?
学生逐一指出。
出示习题2,学生认识哪些字母是轴对称图形?
出示习题3区分交通标识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学生指出不是轴对称图形的原因。
四、全课总结
教师总结: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板书:轴对称图形)这条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板书:对称轴)
我们发现生活中有很多轴对称图形,同学们可以回家搜集分类,拿来与同学们分享。
3轴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并获得轴对称图形基本特征的过程,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识别、判断轴对称图形,能用对折的方法剪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2.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对称现象,用对折、观察的方法发现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感受获得图形特征的基本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初步的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识别、欣赏、制作等活动中.体会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轴对称蕴含的美,提高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
教学重点:
理解对称图形的特征,能找出简单的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难点:
判断对称图形,做出轴对称图形。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发思考
谈话:我们的家乡——苏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尤其是苏州的小桥流水和园林里别具风味的门亭、花窗、亭台、厅堂常为世人所赞叹。如今,新苏州更能凸现苏州独特的美,新建的公交车站台,河边的牌楼……无处不是一景。此外,值得我们骄傲的民间艺术也为苏州增添了不少韵味。(边介绍边投影相应的具有对称特征的图片:桥、园林里的门,窗、亭、厅,以及公交车站台、苏绣、剪纸)这些建筑、工艺品之所以有独特的美,是因为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这个特征是什么呢?这就是这节课要通过观察、比较发现的内容。
二、操作感悟,认识新知
1.认识物体对称。
出示:其实,上面这些物体的共同特征,我们经常看到。现在请大家看这里的几个物体,(出示例3主题图:蝴蝶、天坛、飞机图片)看看它们分别是什么,找找这些物体的特点,再同桌互相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教师巡视、交流)
交流: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征?能说说你是怎样看出来的吗?
指出:我们观察这些物体的两边,经过比较,发现它们的形状、大小都一样,是完全相同的,我们就说这样的物体是对称的。(板书:对称)生活里许多物体是对称的,这些是生活里的对称现象。(板书:生活里的对称现象)
观察:(再投影、观察课始的景点建筑、工艺品图片)请观察开始看到的这些物体,它们都具有什么特征?
你能说说还有哪些物体也具有对称的特征吗?
小结:只要物体的两边形状、大小完全一样,我们就说它是——(对称的)。
2.认识轴对称图形。
引导:我们把蝴蝶、天坛和飞机沿着轮廓画下来,可以得到这样的3个图形。(出示相应的图形)
请同学们拿出我们准备的这几个图形对折一下,比一比、看一看,想想你能发现什么,把你的发现和同桌说一说。(学生操作,同桌互相说一说)
反馈:谁愿意把你的发现说给全班同学听?
结合反馈,演示三个图形对折,先让学生看到每个图形的两边都重叠在一起,形状、大小完全一样,并呈现相应的图片(见教材第83页)。
提问:图中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两部分,是以什么为界线的?
指出:像这样对折后,折痕两边重叠在一起,形状、大小完全一样,就可以说成是图形的两边完全重合。(板书:完全重合让学生齐读:完全重合)
揭示:像这样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板书: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让学生集体说一说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说明:这样的图形.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内容,它是——(轴对称图形)。(板书课题)
3.操作深化。
出示例4,明确要求。
(1)让学生用一张纸对折,再照样子画一画、剪一剪。
学生操作,教师指导。
提问:你剪出的是什么,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为什么?
图形里完全重合的两部分是以哪条线为界线的?
指出:像这样对折以后剪出的图形,一定是轴对称图形。
(2)让学生按上面的方法再剪一个轴对称图形,先想好准备剪什么,再剪一剪。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你剪成的是什么?和同桌小朋友说一说,互相看一看。
追问:怎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4.判断轴对称。
我们从第109页上剪下了几个图形,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呢?请小朋友折一折、找一找,和同桌互相说一说。
交流:请小朋友说一说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说说你的理由。(学生用图形演示对折后完全重合说明理由,可以演示不同的折法;平行四边形可以由不同意见的学生对话,说明理由、折图形演示)
引导:现在知道了长方形、大三角形和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小三角形和这个平行四边形不是。那想一想:为什么都是三角形,大的这个是轴对称图形,小的这个不是?
这个平行四边形为什么也不是轴对称图形?(无论沿哪里折,都不能使两边完全重合)
那长方形有几种对折方法?正方形呢?
指出:看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只要看能不能沿一条线对折,让图形两边完全重合。无论怎样对折,只要两边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三、观察判断,深化认识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引导:像这样的轴对称图形我们身边有很多。请小朋友观察“想想做做”第1题里的图案,看看哪些是轴对称的。自己先独立思考,再和同桌说说你的想法。
交流:哪几个是轴对称的?节水标志和香港紫荆花标志图案为什么不是轴对称的?(如果学生对紫荆花图案不是轴对称的理解有困难,可以让其折一折、看一看、说一说)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先讨论、确认,再交流,并且要求说明理由。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提问:上面一行图案都是怎样剪出来的?那各是从哪张纸上剪下来的呢,能用线连一连吗?
交流怎样连的,并选择1~2个图案说说怎样想的。(看图案的一半)
4.猜汉字游戏。
引导:下面是每个汉字的一半.你能猜出各是哪个字吗?
出示后面汉字的一半:日





分别出示,(可以用课件演示,也可以刻字后对折出示)让学生猜一猜。
5.做“想想做做”第4题。
小组讨论确定,再派代表交流、说明。
四、总结欣赏,动手实践
1.总结欣赏。
(1)总结。
提问:通过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学习,你知道了些什么?回顾学习过程,你有哪些体会?
观察生活里对称的物体和轴对称图形,你有什么感受?
(2)欣赏。
学生阅读“你知道吗”,说说知道了哪些对称现象。
呈现自然界的对称现象和著名的对称建筑,学生欣赏,交流观察的感受,体会对称美。
2.完成“动手做”。
指导学生阅读“动手做”的材料,说说这些图案是怎样做出来的。
让学生自己设计和剪出图案,展示作品,欣赏哪个图案最美。
3.布置课后活动。
让学生课后收集一些轴对称的标志、图案或对称物体的图片,和同学一起欣赏,交流感受。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轴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对称现象,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
2.
使学生能根据对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在一组实物图案或简单平面图形中正确识别轴对称图形;能用一些方法“做”出一些简单的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3.
使学生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
教学重点:
理解对称图形的特征,能找出简单的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难点:
判断对称图形,做出轴对称图形。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课件
答题卡片
教学过程
一、
联系生活,认识对称现象
拿出一张彩纸,对折后描出“爱心”图的一半。
师:青海玉树发生了7.1级地震,有许多小朋友受到了伤害,我们大家做一颗“爱心”表达对玉树小朋友的祝福。大家先看老师是怎么做的。(演示:剪出图形并展开),大家自己剪一颗“爱心”,再剪时要注意要领,先把纸对折后再剪。大家仔细观察一下你剪的爱心,折痕两边图形有什么特点?
小结:像这样的图形,两边是对称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像这样的图形。
二、
合作探究,认识轴对称图形
1.
感知对称。
师:请大家看下面的几个物体。(课件出示天安门、奖杯、飞机实物图片)
我们把他们画下来,就得到以下图形。(课件出示)
师: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拿出信封中的天安门、奖杯、飞机图形,折一折、比一比,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操作,小组互相说一说。
反馈:谁愿意把你的发现说给全班同学听?
师:像这样对折后,图形的两边完全一样,也可以说成是图形的两边“完全重合”。(板书:对折
、完全重合)请大家看大屏幕(课件演示天安门图片对折),大家是这样对折的吗?
再问:对折后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体会折痕的两边能够完全重合)
师:请同学们拿出另外两个图形,先折一折,看两边是不是也能完全重合;再指一指折痕,并和同桌说一说,每一个图形的哪两边完全重合。
指出: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板书:轴对称图形)这条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对称轴通常用点划线表示
提问: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轴对称图形有什么特征吗?
2.
教学“试一试”。
现在又来了几位老朋友,你认识他们吗?(课件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正五边形、)
提问:下面哪几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学生小组内用小信封里的图形折一折,看一看,把是轴对称图形的放在一边,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放在另一边。每组选一名同学上台折。
3.
巩固练习。
(1)
判断英文字母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师:星期二我来到你们学校时,听到我们学校在早操后有“英语时刻”,那么你知道中国用英语怎么说吗?
学生回答,教师课件出示CHINA
师:谁能找出这个单词中哪些字母是轴对称图形?哪些字母不是轴对称图形?
学生逐一判断,并说明理由。
(2)
“想想做做”第5题。
师:CHINA是中国的意思,中国的国旗是什么?
生:五星红旗。
师: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旗,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老师这儿也带来了一些国家的国旗,你能在这些国家的国旗中找出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吗?
(课件出示“想想做做”5中的各国国旗)
学生交流,汇报,
三、
发挥想像,“做”轴对称图形
师:今天我们研究了这么多轴对称图形,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一个漂亮的轴对称图形?(想)请同学们拿出信封中的白纸,自己想办法“做”出一个轴对称图形来。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并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
交流:黑板上都是同学们用剪纸的方法制作的轴对称图形,漂亮吗?
小结:同学们真聪明,“做”出了这么多美丽的轴对称图形,老师向你们表示祝贺。
四、
欣赏图片,情感体验
谈话:轴对称图形给人一种对称、和谐的美感。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就有许多美丽的对称现象,请欣赏。(课件播放:生活中的对称)
谈话:大家感觉美吗?
五、
练习
“想想做做”第3题。
师:同学们的作品完成得非常不错,有一定的想像力。如果给你轴对称图形的一半,你能画出它的另一半吗?(课件出示)完成信封里的题目。
学生完成后,展示学生的作品,并交流画法。
板书设计
轴对称图形
对折
完全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