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学说 课件(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学说 课件(18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7.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8-21 08:43: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学说
古代犰狳
现代犰狳
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象龟
思考:
2、地雀的喙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假设地雀生活的地方只有仙人掌,一种雀的喙细而尖,一种凿状,一种尖而长,在生存斗争中哪一种能生存下来?
材料一
材料二
加拉帕戈斯群岛是大约4百万年前火山爆发后形成的,有16个或大或小的岛屿,岛与岛之间的距离往往只有几公里、十几公里。该群岛从来未跟南美大陆连在一起。
群岛岸边低地贫瘠、干旱,植被以仙人掌科为主。随着海拔的升高,湿度不断增大,200—500米的山坡上生长着茂密的常绿林,而海拔最高的地区是苔藓、蕨类植物占优势的旷野。
为什么南美大陆也有这种地雀,但只有一种, 而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多达十三种?
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这些雀类是怎样由南美大陆的那种雀进化来的?
1、自然界的生物普遍存在着遗传和变异的现象。
达尔文地雀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
2、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
不利变异的个体则被淘汰。
过度繁殖
一只雌蛙能产卵4000—5000个,
旅鼠是世界上已知的所有动物中繁殖力最强的,
它们一年能生7-8胎,每胎可生12个幼崽,
而且只需20多天,幼崽即可成熟,并且开始生育。
从 3月份的两只,到8月底9月初就会变成
一百六十多万只的庞大队伍
生存斗争
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即其性状适应环境的),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并留下后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淘汰。
遗传和变异
正常海狗和白化海狗
抗倒伏小麦和普通小麦
适者生存
在生存斗争中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对环境能适应的,被淘汰的生物是对环境不适应的。
保护色
生物适应环境的现象举例
冬天的雷鸟
夏天的雷鸟
警戒色
拟态
枯叶蝶
尺蠖
运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长颈鹿的进化过程。
长颈鹿的祖先
过度繁殖
后代个体间的差异(变异)
生存斗争
长颈、长前肢个体
(遗传积累)
适者生存
自然选择
现代长颈鹿
生物进化学说在发展
1、现代综合进化论——变异是生物进化的材料,自然选择保留适应性变异。
2、分子进化中性论——所有生物的基因在代代相传中积累微小的有利变异。
澄江动物化石群
一、自然选择学说: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就是自然选择。
二、其他的生物进化学说:
1、现代综合进化论:变异是生物进化的材料,自然选择保留适应性变异。
2、分子进化中性论:所有生物的基因在代代相传中积累微小的有利变异。
1、你能归纳出这位科学家的研究结果吗?
2、试用达尔文进化学说说明这种桦尺蛾在污染地区的黑化现象。
3、你认为该地区的灰色桦尺蛾能重新恢复为常见类型吗?
如果能,你认为该怎样做?
环 境 实 验 灰色桦尺蛾 黑色桦尺蛾
未污染区 放出只数 496 473
重新捕捉只数 62 30
重新捕捉百分比 12.5% 6.3%
污染区 放出只数 201 601
重新捕捉只数 32 205
重新捕捉百分比 15.9% 34.1%
人工选择
利用网络和图书馆,收集利用人工选择方法进行生物育种的资料,说出肉鸡或蛋鸡的培育过程。并说明人工选择相对于自然选择的优点。
原鸡
肉鸡
蛋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