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第二章
声现象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课时1
音调和响度
2020年秋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精品课件
学习目标
1.了解声音的音调和响度,知道超声波和次声波。
2.理解影响音调和响度的因素,知道音调、响度的区别。
新课导入
振动会发出声音,为什么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却能听到讨厌的蚊子声?为什么用力鼓掌比轻轻拍掌发出的声音大?为什么我们接电话时,能通过对方的声音,知道对方是谁?
要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就需要研究声音的特性,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音调、响度及其影响因素。
新课讲解
一、音调
1.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注意拨动钢尺的力度相同)
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快慢和
发声的音调。
新课讲解
【实验现象】
钢尺伸出桌沿的长度越长,振动得越慢,发声的音调越低。反之,音调
越高。
点击画面
播放
音调
反映
声音的高低
决定于
物体的振动频率
新课讲解
【实验结论】
发声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频率描述发声体振动快慢。
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大,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振动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归
纳
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
如:物体在1
s内振动1
000次,频率为1
000
Hz。
新课讲解
不同音调声音的波形
点击画面
播放
新课讲解
不同音调声音的波形
高音调的波形更密集一些,声音的频率较高;低音调的波形比较稀疏,声音的频率较低。音调的高低决定于振动物体的振动频率。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点击画面
播放
新课讲解
音调与频率
点击画面
播放
点击画面
播放
新课讲解
2.声波的分类
频率
声音
20
Hz
20
000
Hz
声
20
HZ
20
000
HZ
人的听觉范围
次声波
超声波
超声波
次声波
新课讲解
讨论一下
阅读表格中的数据,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新课讲解
结论
1.人的听不到次声波和超声波。
2.有些动物能听到次声波,有些动物能听到超声波。
例
典例分析
新课讲解
如图所示,为音叉共鸣实验:在空气中,有两个音叉,用橡皮槌敲击
其中一个音叉,另一个未被敲击的音叉也会发出声音。此实验产生的
条件是(
)
A.两个音叉的频率必须相同
B.两个音叉的振幅必须相同
C.两个音叉的材料必须相同
D.两个音叉的音色必须相同
A
新课讲解
【解析】一个音叉被敲击发声时,另一个没有被敲击的音叉也会跟着振动发声,即两音叉产生了共鸣现象,实验中需要控制两个音叉的频率必须相同,故A正确。
新课讲解
二、响度
1.探究实验:响度及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
点击画面
播放
响度
反映
声音的大小
决定于
振幅大小
新课讲解
不同响度声音的波形
重敲,振动幅度大,响度大
轻敲,振动幅度小,响度小
点击画面
播放
新课讲解
声音的响度除了与振幅有关外,还跟人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系。声音是从发声体向四面八方传播的,越到远处越分散。所以距离发声体越远,听到的声音越小。用喇叭可以减小声音的分散,使声音传播得更远些。
归
纳
总
结
例
典例分析
新课讲解
D
甲音叉频率为256
Hz,乙音叉频率为512
Hz。现用小点的力敲甲音
叉,大点的力敲乙音叉,比较音叉两次发出的声音(
)
A.甲音叉音调高
B.甲音叉响度大
C.乙音叉振幅小
D.乙音叉振动快
【解析】甲音叉频率为256
Hz,乙音叉频率为512
Hz,所以敲击时,乙音叉
振动快、频率高、音调高;用小点的力敲甲音叉,大点的力敲乙音叉,则乙
音叉的振幅大,发出声音的响度大。故只有D选项说法正确。
课堂小结
音调和响度
音调
响度
超声波和次声波
定义:声音的高低
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单位为赫兹(Hz)
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
振幅: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
决定响度大小的因素
音调和响度
音调
响度
归
纳
人耳的听觉频率:20~20
000
Hz
超声波和次声波
课堂小结
当堂小练
1.
以下操作中,不能改变音调的是
( )
A.改变杯内水量,再次用湿手摩擦杯口
B.改变用力大小,再次敲鼓面
C.改变钢尺伸出桌面长度,再次拨动钢尺
D.改变管内水量,再次对着试管口吹气
B
当堂小练
2.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这个探究目的的是
( )
A.甲中,把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闹铃的铃声明显减小
B.乙中,用力吹一根细管,并将它不断剪短,声音变高
C.丙中,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水花四溅
D.丁中,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观察纸屑跳动的情况
D
当堂小练
3.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大约是20?20
000
Hz。大象进行交流时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人类听不到大象的“声音”是因为
(
)
A.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0
Hz
B.次声波无法传到人耳
C.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
000
Hz
D.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
A
当堂小练
4.
如图所示,小明在做声学实验。
(1)他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会听到声音,这说明声音是由于______________产生的。
(2)显著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与上次相同的力拨动,能够听出声音的________(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发生了变化,这说明声音的这个特性与物体振动的_______有关。
物体振动
音调
频率
当堂小练
(3)然后他保持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能够听出声音的_________(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发生了变化,这说明声音的这个特性与物体振动的_______有关。他用到的实验方法叫________________。
响度
振幅
控制变量法
音调
声音的高低
物体的振动频率
长短、粗细、厚
薄、松紧
拓展与延伸
点击画面,播放
再见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