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密度及其应用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1.密度的概念 2.密度的公式 3.密度的单位
教学难点 1.密度的概念 2.密度的公式 3.密度的单位
教学方法 讲授+实验探究
仪器材料 托盘天平、砝码盒、烧杯、水、量筒、铁块、铝块、铜块、投影仪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新课引入 展示酒精、煤油、清水、木块、铁块、铜块实物,分别让学生进行区分辨别。
指出:特性指物质本身具有的,能进行相互区别、辨认的一种性质,例如颜色、气味、味道、硬度等都是物质的特性。
拿出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颜色都是白色,问:你们怎么能鉴别出哪种是铁块,哪种是铝块?
引导:颜色、气味、味道、硬度等都不好区分,最简单的方法是用手感觉一下轻重。
拿出一个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分别把两金属块放在两盘中,让学生说出哪个是铁块
讨论辨别
理解
讨论辨别
观察
学生实验一: 用天平测量具有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铁块、铜块、铝块)的质量。
引导分析
结论一: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 实验操作,收集实验数据,
分析讨论,归纳结论
?
质量
(g)
体积
( )
质量/体积
( )
铁块
?
?
?
铜块
?
?
?
铝块
?
?
?
学生实验二: 测量不同体积的相同物质(铁块)的质量
引导分析
结论二:同种物质,不同体积质量不同。
不同的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是不同的。相同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是相同的 实验操作,收集实验数据
分析讨论,归纳结论
?
质量
(g)
体积
( )
质量/体积
( )
铁块1
?
?
?
铁块2
?
?
?
铁块3
?
?
?
学生实验三: 测三个铝块的质量。最大的铝块体积是最小的铝块的三倍。较大的铝块的体积是小铝块的两倍。 实验操作,收集实验数据
分析讨论,归纳结论
?
质量(g)
体积( )
质量/体积( )
铝块1
?
?
?
铝块2
?
?
?
铝块3
?
?
?
归纳推理:
引导学生共同分析
(1)同种类的物质,它的体积增大几倍,它的质量也增大几倍;且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个定值。
(2)不同种类的物质,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
明确: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就等于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不同种类的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不同。可见单位体积的质量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密度就是表示物质这种特性的物理量。
讨论分析实验二、三
归纳总结:
理解概念 密度的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表示符号:ρ
密度的公式:
密度描述的是:各种物质在体积相同的条件下,所含的质量不相等的特性。
各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
物质的密度与该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运动状态无关。
ρ铝=
它的意义是1立方米的铝的质量是 理解记忆
例题分析 一个体积为50cm3的金属块的质量是445g,求该金属的密度
强调物理解题的要求 掌握解题要求
完成练习:一瓶标有550ml的矿泉水的质量为550g,求矿泉水的密度。
板书设计 物质的密度及其应用
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表示符号:ρ
密度的公式:
密度的单位:
例题分析: 分析结论:
(1)同种类的物质,它的体积增大几倍,它的质量也增大几倍;且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个定值。
(2)不同种类的物质,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
物质的密度与该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运动状态无关。
课后反思 实验很成功,但学生对密度概念的理解还是有困难,在以后的训练中要作为重点。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