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教学质量检测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下列河流的位于东北的有:
①乌苏里江;②松花江;③黑龙江;④珠江;⑤汉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2.关于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豆、高粱、谷子是该地区主要农业产品
B.春小麦是该地区重要的粮食作物
C.东北人口众多,农业商品率较低,三江平原的湿地应继续开垦,扩大耕地面积
D.该地区地形平坦、热量充足,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019年的春节联欢晚会除北京外有三个分会场,分别在:吉林长春、江西井冈山、广东深圳。三个分会场布置得各具特色。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3.下列有关三个分会场说法正确的是:
A.均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B.均位于沿海工业基地
C.都位于秦岭—淮河以北
D.都受到夏季风的影响
4.其中有一个会场布置重点突出了汽车的元素,彰显当地是个有名的“汽车城”的地位,这个会场在
A.长春
B.北京
C.井冈山
D.深圳
读“东北三省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5.“北极村”平均气温最低,对其成因分析正确的是( )
①纬度位置高太阳辐射少
②离冬季风源地近影响大
③地势高峻,平均气温低
④夏季风吹不到缺乏热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造成①处等温线向低纬凸出最可能的原因是( )
A.位于大兴安蛉,海拔高,气温低
B.位于东北地区,纬度高,气温低
C.位于长白山脉,海拔高,气温低
D.位于迎风地带,降水多,气温低
7.东北三省气候“冷湿”的原因是
①纬度高
②离冬季风源地近
③地势高
④距海近
⑤蒸发量小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④⑤
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回答下面小题。
8.下列关于图中A所在地区主要农作物及其熟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春小麦、玉米、大豆----一年一熟
B.水稻、油菜、棉花----一年两熟
C.冬小麦、水稻、花生-----—两年三熟
D.谷子、油菜、甜菜----一年一熟
9.B所在地区是我国著名的(
)
A.松嫩平原
B.三江平原
C.辽河平原
D.江汉平原
10.读“东北三省部分资源分布示意图”,下列工业不适宜在东北三省发展的是(
)
A.机械制造
B.石油化工
C.家具制造
D.甘蔗制糖
11.关于长江三角洲和辽中南地区经济发展条件的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长江三角洲地区利用其丰富的能源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经济
B.长江三角洲地区具有长江内河产业带及临海产业带的综合发展优势
C.辽中南地区利用人才优势发展高新技术企业
D.辽中南地区大量吸引海外华人投资
下图为“东北地区农作物分布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东北平原主要农作物是
A.棉花、冬小麦
B.柑橘、油菜
C.春小麦、甜菜
D.水稻、菠萝
13.东北平原的主要熟制是
A.一年三熟
B.一年两熟
C.两年三熟
D.一年一熟
14.东北三省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条件有(
)
A.土壤贫瘠,不适宜农作物生长
B.农业科技水平低
C.人多地少,粮食消费量大
D.土地集中连片,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15.下列关于东北三省山河大势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东北三省的“山环”指太行山脉,大、小兴安岭
B.东北三省的“水绕”指黑龙江、鸭绿江和松花江
C.东北三省的“沃野千里”是指孕育有黑土地的东北平原
D.乌苏里江和鸭绿江是中俄两国的界河
16.下列农作物能在东北地区自然生长的是(
)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7.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春季,河流流量显著增大的现象称为春汛,河流出现春汛的原因是多样的。下图是“哈尔滨气候资料表”(此数据亦可代表我国东北地区整体气候特征)和“松花江哈尔滨水文站流量年变化曲线图”。
哈尔滨气温的最低月份和降水最多的月份分别是(???
)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
-17
-11.6
-2
5.9
14
17.7
20.2
20.5
15.5
6.6
-5.4
-14.5
降水
(mm)
3.8
5.5
7.4
29
49.6
84.4
104.3
134.4
56.7
22.7
13.8
5.7
A.1月、7月
B.1月、8月
C.8月、1月
D.2月、8月
18.辽宁经济下滑的原因,主要是投资和工业出现困难。下列不能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作出有力贡献的措施是
A.优化产业结构,建立现代产业体系
B.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C.鼓励素质高的年轻人到京津唐地区创业
D.积极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促进可持续发展
19.以下各工业中心中以石油工业为主的是( )
A.沈阳
B.长春
C.鞍山
D.大庆
20.读下图,下列关于图示区域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新中国轻工业的摇篮
B.该工业基地形成的主要依托是丰富的矿产资源
C.目前是我国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工业基地之一
D.棉纺织工业发达,是因为当地原料产量很大
21.下列关于东北三省经济发展的描述,正确的是
A.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B.技术先进,市场竞争力强
C.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D.交通不便,工业相当落后
22.下面不是东北三省成为我国商品粮基地的自然条件的是(
)
A.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
B.地形平坦、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C.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D.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少
23.东北建设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是(
)
①农作物一年两熟
②土壤肥沃
③降水丰沛
④雨热同期
A.②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24.国家决定停止开垦三江平原,主要目的是
A.保护耕地
B.植树造林
C.保护湿地
D.发展畜牧业
25.东北地区降水呈现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规律,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
①农牧活动???
②距海远近???
③季风风向???
④人类活动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6.哈尔滨是重要的铁路枢纽,得以与俄罗斯保持广泛联系的铁路线是(
)
A.京广线
B.滨洲--滨绥线
C.沈大线
D.哈大线
27.下列不是东北三省主导工业部门的是(
)
A.钢铁工业
B.玩具制造
C.机械
D.化学工业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实地调研东北振兴情况。下图是辽宁省主要矿产和工业城市分布图。读图和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资料
资源枯竭是老工业基地的典型特点,辽宁省的钢都”鞍山、“煤都”抚顺、“煤铁之城”本溪、“煤电之城”阜新都曾经全国闻名。如今,资源逐渐枯竭,矿业经济不断衰退,引发整个城市经济发展与社会问题。
28.我国辽中南工业基地发展不具备的优势是( )
A.工业历史悠久,基础雄厚
B.便利的铁路交通
C.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
D.毗临港澳
29.从资料可以看出,辽中南工业基地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资源枯竭
C.环境污染
D.土地荒漠化
30.辽中南工业基地经济转型的有效措施是( )
①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②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③大力开采油田,发展重工业
④发展新型产业
⑤大力发展科技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解答题
31.读材料完成下列题目:
(1)我国东北地区包括3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它们的简称分别是:___
、____
、____
;
(2)与我国东北地区东、北两面接壤的国家分别是:
____
、____
;
(3)我国东北地区濒临的海洋有:
____
、____
;
(4)与东北三省西面接壤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
____
;
(5)东北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____
、____
、____
;
(6)根据纬度位置判断,我国东北地区位于地球五带中的:____
;
(7)我国东北地区1月南北气温相差大,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____
;
(8)关于我国东北地区地表结构的描述,最为准确的是:(
)
A.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B.呈半环状的三带
C.支离破碎,水乡处处
D.黄土遍地,沟壑纵横
32.
近几年,我国东北地区一改“贫雪”面貌,降雪天气频繁出现。左图示意“东北地区多年平均雪期
分布”,右图示意“松花江某水文站多年平均径流量”。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哈尔滨和长春两个城市中,雪期更短的是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沈阳和通化两个城市中,雪期更长的是____,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
(2)松花江的水位季节变化_____(较大或较小),在春季和夏季出现汛期,春汛时水量
增大的原因主要是
___________;夏汛的发生与______季风密切相关。
(3)东北地区耕地类型以________为主,积雪融水可增加春季的土壤水分,有利于_____
等粮食作物的生长。由于该地区热量不足,因此农作物熟制多为__________。
33.读东北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东北地区大部分地处我国地势的第____级阶梯,主要地形类型有____和____。
(2)图中字母代表的山脉分别是:A_____、B______、C______;
在这些山地之间分布着辽阔坦荡的_____平原。图中河流分别是:D______,E______。
(3)从图中看出,可以用“_____________”来形容东北地区的山河分布格局。
(4)东北地区农业部门齐全,平原地区以种植业和______业为主,种植业区的作物熟制为________,农作物品质优良;山地和丘陵地区以林业为主,______林区是我国最大的林区。
34.根据材料及图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东北经济的表退问题从2014年开始到现在已经折腾了将近5年时间了,中国东北三省的GDP增速也从原来的中游水平下降到如今的各省倒数,根据2018年前三季度的GDP增速表显示,排在各省经济增速末尾的分别是黑龙江,内蒙古和辽宁,GDP增速均徘徊在5%的水平,和全国6.8%的平均水平相比差了将近2个百分点,而且在地域分布上,倒数前三名均位于中国的东北地区,可见中国东北的经济发展依然没有走出泥泞,恢复往昔的光荣。
材料二:东北重工业占大头,但重工业的缺陷也很明显,就是投资金额巨大,回报周期长,由于产品都是大中型机器,不面向普通消费者,不属易耗品,更新换代慢,所以重工业注定不是一个赚快钱的行业,必须一款靠国家长期持续的投资,但重工业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核心骨干,其他行业是分支血肉,但只有强有力的骨干才能支撑起一个强国实力,虽然成长相对较慢,但绝不能放弃。
(1)甲图中城市A为_____________,该城市被誉为中国的“汽车城”。
(2)由乙图中可以看出,东北地区发展经济最大的优势是:________而该工业基地也因地制宜发展成为我国最著名的重工业基地。
(3)东北地区工业发展历史悠久,但多年的发展也使本地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如丙图中所示,辽中南地区大部分生态情况属___________区。
(4)东北平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粮食商品率更高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5)对东北经济发展的建议,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______)
A.大连大力发展造船业
B.辽中南大力开采矿产资源,为后续发展储备充足的资金
C.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D.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全面振兴创造条件
35.读甲、乙两工业基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基地:甲_____________工业基地,乙______________工业基地。
(2)水域:
①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
(3)工业城市:
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_。
(4)a城市一批钢材运往c城市,请选择一条便捷的铁路运输路线______→________。
(5)试分析甲、乙两工业基地发展钢铁工业的优势条件有何差甲地______________乙地____________。
(6)我国工业分布不均,从整体看呈现沿江(河)、沿_____、沿______线分布的特点。
参考答案
1.A2.B4.A5.A6.A7.A8.A9.B10.D11.B12.C13.D14.D15.C16.D17.B18.C19.D20.B21.A22.D23.A24.C25.B26.B27.B28.D29.B30.D
31.(1)黑、
吉、
辽;(答案可调转)
(2)朝鲜、
俄罗斯
(3)渤海、
黄海
;(答案可调转)
(4)
内蒙古自治区
(5)平原、
丘陵、
山地
;(答案可调转)
(6)北温带
;
(7)纬度因素
(8)(B)
32.长春
纬度较低,气温较高
通化
地形
较大
有积雪融水补给
夏
旱地
小麦(水稻)
一年一熟
33.三;、
平原、丘陵;
山地;
大兴安岭;
小兴安岭;
长白山脉;
东北;
黑龙江;
鸭绿江;
山水环绕、平原居中;
畜牧;
一年一熟;
东北。
34.长春
矿产丰富
极危急
粮食产量大,人口少
B
35.辽中南
沪宁杭
渤海
黄海
长江
东海
沈阳
大连
南京
上海
京哈线
京沪线
甲地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
乙地市场广阔,技术力量雄厚
海
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