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
课时跟踪训练训练及答案
一、选择题
2019年11月5日至10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行。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上海这座城市所对应的图中数码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下列有关上海所在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叙述错误的是
A.水乡风貌别具特色,乌镇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
B.依托发达的高速公路和铁路,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
C.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D.上海是该地区的核心城市,随着浦东新区的开发,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2019年1月6日12点整,从北京南站首发,开往上海虹桥方向的17辆超长版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正式亮相京沪高铁。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3.图中表示京沪线的铁路是
A.甲
B.乙
C.丙
D.丁
4.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以下关于长江、三角洲工业发达的原因,说法错误的是
A.资源丰富,尤其是能源矿产充足
B.地理位置优越,处于沿海与沿江“T”形路口交汇处,内外交通便利
C.多高等院校,多科技人才
D.周围城市较多,人口密集,市场广阔
5.乘坐京沪高铁欣赏景观,下面位于长江三角洲的是
A.
B.
C.
D.
6.上海位于(
)工业基地,这里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A.辽中南
B.京津唐
C.长江三角洲
D.珠江三角洲
7.某外商欲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修建集成电路生产厂,选择厂址时优先考虑的冈素有(
)
①靠近原料地②靠近市场③有高素质的科技人员④靠近机场和高速公路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8.老李是上海某单位科研人员,他一有时间就到周边市县的厂家做技术指导。这说明:(
)
①上海是重要的科技教育中心
②是重要的金融中心
③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发展的具有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
④妨碍周边地区的技术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是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这种现象被称为“同城效应”。据此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9.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
)
A.长江上游地区
B.东临渤海和黄海
C.江海交汇之地
D.鲁南和苏北
10.实现“同城效应”主要依赖于(
)
A.长江水运
B.航空运输
C.海洋运输
D.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
11.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崎岖
B.河湖稀少
C.城市密集
D.经济不发达
12.人们常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来赞美长江三角洲这块富庶之地。下面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是中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
B.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
C.经济发展水平全国领先,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
D.南京是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南翼中心城市,杭州是长江三角洲区域北翼的中心城市
13.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范围不包括(???
)
A.江苏省
B.上海市
C.安徽省
D.浙江省
14.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国家倡导长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支援西部地区,从全局上看主要是为了
A.利用西部的大量剩余劳动力
B.提供西部所需的大量建设资金
C.向西部提供人才、技术支持
D.保持东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15.下列富有文化特色的旅游资源不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是
A.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古典园林、杭州西湖
B.水乡古镇:周庄、乌镇
C.丝绸名绣:湘绣、蜀绣
D.铁路线:京沪线、沪杭线
长江三角洲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完成各题。
16.下列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特点相符合的是
A.城镇稀疏
B.山地崎岖
C.黄土广布
D.鱼米之乡
17.长江三角洲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其气候特点与图对应的是
A.
B.
C.
D.
18.人们常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来赞美长江三角洲这块富庶之地。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处江海交汇处,水运发达
B.农业发达,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C.经济发展水平高,形成以苏州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D.有周庄、乌镇、杭州西湖等著名景点
19.关于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城市——上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全国最大的城市
B.全国最大的港口
C.全国面积最大的直辖市
D.全国最大的工业城市
20.长江三角洲地区粮食生产商品率较东北地区低是因为( )
①水网稠密,耕地破碎,生产规模较小,机械化程度较低 ②人口密集,人均耕地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③农业投入不足 ④土壤条件较差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二、解答题
21.如图所示是我国两个著名的三角洲,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甲是_____三角洲,乙是________三角洲。
(2)A、B、C三条铁路线中,代表京九线的是____________。
(3)乙三角洲地区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在所需的原材料方面,该地区大部分_______________。
(4)乙三角洲地带被称为“鱼米之乡”,主要是因为这里是我国重要的_______产区和___________产区。
(5)甲三角洲地区重视产业升级,强调区域创新,注重加强与______、_______的联系,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显著增强,其________经济得到迅猛发展。
22.根据“我国南方地区及周边地区图”和“拉萨、成都、上海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有关问题。
(1)甲地区人们借助于快捷的交通,往返于不同的城市,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这种现象被称为“
”。
(2)甲地区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简要分析其成为“龙头”的位置优势。
(3)甲地区的上海该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它对周边地区有哪些辐射带动作用?
(4)乙是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确定该界线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
(5)冬季,成都的气温都高于同纬度的拉萨和上海,请从地形影响的角度分析原因。
(6)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位于丙地区的是
,粤港初期的合作模式是“前店后厂”,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目前粤港合作新模式。
23.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19年5月16日,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启动会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千杰要求大家,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为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改善长江生态环境质量贡献力量
材料二长江水系图及长江经济带示意图
(1)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
,人口2300万(2010年),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
(2)从左图信息可以判断长江上游急需解决的生态和环境问题主要是
,措施主要是
。
(3)据图中信息判断,上游成渝经济区中A是
(城市),B是
(城市),中游城市群中C是
(城市)。
(4)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的分布区。请你从气候的角度分析该地区发展种植业的有利条件。
(5)长江水能主要集中在
(上、中、下)游河段,请你从地形的角度,简要说明长江三峡段修建大型水坝的优势条件
。
24.读中国局部区域简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铁路线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
(2)京九铁路沿途可能欣赏到的农业景观是(_______)
A草肥马壮B.麦浪滚滚C流动沙丘D.牦牛卧雪
(3)图中的①铁路连接的工业区中,北端是_________工业区,南端是_________工业区。
(4)图中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是(_______)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5)下列由秦皇岛港运往海口的货物,不可能的是(_______)
A.小麦
B.苹果
C.煤炭
D.甘蔗
(6)从上海运输5万吨钢材到北京,比较适宜选择(______)
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管道运输
(7)“苏湖熟天下足”,图二区域是我国著名“鱼米之乡”。该区域成为“鱼米之乡”有利的自然条件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至少两条)
(8)右图所示地区能源短缺的原因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2.A3.A4.A5.C6.C7.C8.C9.C10.D11.C12.D13.C14.D15.C16.D17.A18.C19.C20.C
21.珠江
长江
C
工业基础雄厚;历史悠久
;有先进的技术及管理经验等等(只要合理打出一条即可)
依赖调入或者进口
淡水鱼
水稻
香港
澳门
外向型
22.(1)同城效应
(2)江海交汇之地,沿江沿海港口众多;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主要港口。(任选两条)
(3)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
(4)地形、地势(海拔高低)
(5)成都高于拉萨:成都海拔低,气温高(拉萨海拔高,气温低)成都高于上海:四川盆地北部高大山脉对冬季风有阻挡和削弱作用(长江中下游平原北部没有高大山脉,受冬季风的影响大)
(6)珠江三角洲
广东制造业发达,香港侧重发展服务业,相互合作成为世界先进的制造业和现代化的服务业基地。
23.(1)上海
(2)水土流失
退耕还林、植树造林、保护植被等(一条即可)
(3)成都
重庆
武汉
(4)雨热同期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5)上
此段属于峡谷地形,河流较窄,有利于大坝修建
24.京广线
京沪线
京津唐
珠江三角洲
B
D
B
地势低平,耕地多;降水多,河湖多;夏季高温多雨;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的生长等。
常规能源少
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对能源的消耗量大,需求量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