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八下7.5《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与联系》课时跟踪训练训练及答案(word)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八下7.5《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与联系》课时跟踪训练训练及答案(word)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8-20 17:15: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5《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与联系》
课时跟踪训练训练及答案
一、选择题
春夏之交,长江流域遭遇罕见旱情,位于长江中下游的鄱阳湖出现了“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图是“长江中下游部分水系和矿产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两题。
1.鄱阳湖是我国(  )
①第一大淡水湖
②第一大咸水湖
③外流湖
④内流湖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图中显示江西、湖南两省最具有矿产资源优势的工业部门是(  )
A.煤炭工业
B.高新技术工业
C.钢铁工业
D.有色金属冶炼工业
3.读湖南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完成下题。
四月,春暖花开,地理兴趣小组成员徒步考察小琼河,下列景观可能见到的是(?

A.金黄的稻田一片片,风吹稻穗香两岸???
B.嫩绿的茶园里人们采茶正忙
C.满山坡的苹果树挂满了红彤彤的果子???
D.青稞地点染着河谷嫩绿的春色
4.某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岳麓山、橘子洲、马王堆等名胜古迹享誉中外。该城市是(

A.长沙
B.株洲
C.湘潭
D.岳阳
5.“两型社会”是指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下列做法符合“两型”要求的是
A.用一次性碗筷吃早餐
B.只使用草稿纸的一面演算习题
C.乱扔果皮纸屑
D.拒绝食用野生动物
6.长株潭三市处的主要地形区是?????(???)
A.丘陵
B.平原
C.盆地
D.山地
7.穿过长株潭城市群的中心城区的河流是
A.沅江
B.湘江
C.赣江
D.乌江
8.关于湖南省农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洞庭湖平原是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B.湖南是全国主要的商品生猪省份之一
C.地处亚热带,作物熟制一年一熟到两年三熟
D.湖南省的森林资源主要分布于东部、西部、南部山区
读材料:2007年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家批准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回答下面小题。
9.以下不是三市发展“资源节约型社会”举措的是
A.三个城市电话同用一个区号
B.把三个城市旅游观光项目整合
C.在三市之间开行城际公共汽车
D.在三市发展同一产业
10.“橘子洲头,湘江北去”中的橘子洲位于长株潭城市群中的
A.韶山
B.株洲
C.湘潭
D.长沙
11.关于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方向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一体化建设
B.资源节约型
C.环境友好型
D.产业高度一致
12.下图中重要的铁路枢纽是(

A.长沙
B.武汉
C.株洲
D.湘潭
13.加快发展长株潭城市群,必须依靠国家和地方的共同努力,做好顶层规划设计。下列做法不符合的是(
)
A.城市群要有产业支撑,做好交通、医疗、教育等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
B.加强城市管理,提高城市的舒适度
C.城市群建设要做大做强,将三个城市之间的土地改为建筑用地,使三城合一
D.用轨道交通串起这些“卫星城”
14.长株潭一体化的核心内容是构建“两型”社会,“两型”社会是指:(

A.文明城市型、友好协作型
B.要素融合型、社会发展型
C.特色经济型、交通方便型
D.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
15.穿过长株潭城市群的中词南城区的河流是(

A.赣江
B.皖江
C.湘江
D.乌江
16.长珠潭城市群的一体化建设除了在交通上下功夫外,还做了其他工作,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将三市的电话改成一个区号
B.统一观光旅游项目
C.将三市的市政府合并为一
D.统一湘江的治理与保护
17.下列的旅游景点在湘潭的是()
A.马王堆
B.橘子洲
C.岳麓山
D.韶山
2007年12月14日,国务院正式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落实国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方针和中部崛起战略,实现东、中、西部的协调发展。据此回答以下题
18.为了促进长株潭“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三市采取的相关措施中不恰当的是
A.为减轻用电紧张,三市加大火力发电的规模
B.三市联合在湘江进行季节性禁渔
C.三市关闭一批重污染、高能耗的企业
D.利用现代科技改善企业生产条件,提高资源利用率
19.长株潭城市群位于我国洪涝灾害多发区,这里洪涝灾害的多发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0.北方某省采购团到我省采购农副产品,下列农副产品不能在湖南省采购到的是(????)
A.生猪
B.稻米
C.油菜籽
D.甜菜
二、解答题
21.长株潭城市群是我国中部地区发展的典范,经济正在崛起。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河流A是________,B是________湖。
(2)利用图中信息,量算武汉到长沙的实地距离约为________千米。
(3)图中广大地区历来是我国的“鱼米之乡”,重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主要油料作物是________。
(4)北京的晶晶暑假来湖南旅游,乘火车走________线到达长沙。你给她介绍长沙的两个名胜古迹________、________。一路上你还介绍了湖南四季分明的________气候,红色旅游胜地、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故乡________。
(5)洞庭湖洪涝灾害频繁,为了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针对减少洪涝灾害,你有何建议?
2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于斯为盛,惟楚有材,”湖南钟灵毓秀的环境孕育了求真务实、敢为人先的湖湘文化。长沙、株洲、湘潭三市市区彼此相距约30千米,呈三足鼎立之势,被称之为“长株潭城市群。”2007年,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家批准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简称“两型社会”,进一步促进了长株潭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
(1)湖南省面积约________(从“63.54万、42.36万、21.18万、10.59万”中选填)平方千米,省会是________,因大部分地区在________(填图中湖泊名称)之南,故名“湖南”;又因省内有大河流________(填图中河流名称),故而简称“湘”,该河流对沿岸城市发展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
(2)图示河流流经长沙、株洲、湘潭这三座城市的中心城区,其中,株洲中心城区平均海拔最高,长沙中心城区平均海拔最低,由此推断湘潭对应图中________(填图中数字)。
(3)在日常生活中,贯彻“两型社会”发展理念的行为有________。
(4)郴州是我们的家,是湖南的“南大门”,毗邻赣、粤两省,对应图中________(填图中数字);若有外地游客来郴州旅游,你可向他(们)推荐的郴州旅游景点是________。
23.读长株潭城市群略图及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材料2:长株潭城市群近郊的某村庄,积极发展“观光农业”。3月份,油菜花、李花次第开放,金黄的油菜花胜似“金海”,雪白的李花宛若“雪山”,形成“金海雪山”壮丽景观;6月份,沉甸甸的甜脆李子挂满枝头……该村每年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景赏花、摘果品果,“农家乐”生意火爆,农产品畅销,村民收入大增。
(1)说明株洲到长沙段湘江的流向变化是????。
(2)该区域城市分布的特点是:?

(3)“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湘江好美!湘江已成为长株潭城市群的“生态走廊”。请你就如何促进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谈谈看法。
(4)简要分析材料2中某村庄积极发展“观光农业”的有利条件。
参考答案
1.A2.D3.B4.A5.D6.A7.B8.C9.D10.D11.D12.C13.C14.D15.C16.C17.D18.A19.B20.D
21.(1)湘江;洞庭
(2)300
(3)水稻;油菜
(4)京广;岳麓山;橘子洲;亚热带季风;韶山
(5)退田还湖、平垸行洪、移民建镇等
22.21.18万
长沙
洞庭湖
湘江
提供水源
便利的水运

随手关水龙头;不使用一次性木筷等

湿地公园东江湖
23.(1)先自东向西再转为自南向北
(2)沿河流(湘江)分布
(3)合理答案两点记满分
(4)简要分析材料2中某村庄积极发展“观光农业”的有利条件。地形平坦;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农业发达;气候适宜,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处于长株潭城市群近郊,区位优势明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