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课件与测评:专题三 牛顿运动定律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课件与测评:专题三 牛顿运动定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8-20 19:56:20

文档简介

合格演练测评(三)
(牛顿运动定律)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正确率:__________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以下四个运动物体中,惯性最大的是(  )
A.匀速行驶的汽车 
B.加速行驶的快艇
C.匀速跳伞的运动员
D.减速进站的列车
答案:D
2.首先正确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推翻“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物理学家是(  )
A.阿基米德
B.牛顿
C.伽利略
D.亚里士多德
答案:C
3.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中规定:行驶中的各种小型车辆前排乘坐的人必须系好安全带.乘坐的人系好安全带是为了(  )
A.减小人的惯性    
B.减小车的惯性
C.防止汽车启动时对乘坐的人产生影响
D.防止急刹车时由于惯性造成对人的伤害
答案:D
4.关于力和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运动是依靠力来维持的
B.力停止作用后,物体的运动就不能维持
C.物体做变速运动时,一定有外力作用
D.力是改变物体惯性的原因
答案:C
5.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的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
B.物体惯性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
C.人向前奔跑时被绊,由于惯性向前摔倒
D.物体沿光滑斜面下滑,由于惯性,物体的速度不断增大
答案:C
6.如图所示,一台电视机静止于水平桌面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视机所受的重力与电视机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电视机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电视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电视机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电视机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电视机所受的重力与电视机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答案:B
7.一架飞机起飞后不久遭到鸟击,致使飞机发生故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飞机和鸟主动撞击的一方施加的作用力大
B.鸟对飞机的作用力等于飞机对鸟的作用力
C.撞击后鸟亡,说明鸟对飞机的作用力小于飞机对鸟的作用力
D.撞击后机损,说明鸟对飞机的作用力大于飞机对鸟的作用力
答案:B
8.有句歇后语叫“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在鸡蛋碰石头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和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B.鸡蛋破了,而石头丝毫无损,说明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大
C.鸡蛋破了,但是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与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一样大
D.鸡蛋破了,但是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比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大
答案:C
9.下列对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ma及其变形公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由F=ma可知,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加速度成正比
B.由m=可知,物体的质量与其所受合外力成正比,与其运动加速度成反比
C.由a=可知,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合外力成正比,与其质量成反比
D.由m=可知,物体的质量决定于它的加速度和它受到的合外力
答案:C
10.一物体的质量为2
kg,当受到的合外力为8
N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可以求出物体的加速度为(  )
A.2
m/s2 
B.20
m/s2
C.8
m/s2
D.4
m/s2
答案:B
11.在光滑水平面上的一静止的木块受到一个方向不变,大小从某一数值逐渐变小的外力作用时,木块将做(  )
A.匀减速运动
B.匀加速运动
C.速度逐渐减小的变加速运动
D.速度逐渐增大的变加速运动
解析:木块受到外力作用必有加速度.已知外力方向不变,数值变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的变形公式a=可知,木块加速度的方向不变,大小在逐渐变小,也就是木块每秒增加的速度在减少.由于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木块的速度大小仍在不断增加,即木块做的是加速度逐渐减小、速度逐渐增大的变加速运动,D正确.
答案:D
12.如图所示,木块A,B紧挨着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A的质量为2m,B的质量为m,现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此时A对B的作用力大小为(  )
A.F
B.
C.
D.
解析:将A,B作为一个整体,则整体加速度为a=,以B为研究对象,则B只受到A对它的作用力,则FAB=ma=,故选B.
答案:B
13.某一兴趣小组在课外实践活动中研究电梯中的超重和失重现象.在电梯水平底板上放一体重计,一同学站在上面观察体重计的示数,小组共同分析数据得出下列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超重现象一定出现在上升过程中
B.超重现象中一定存在竖直向上的加速度
C.失重现象可以出现在上升过程中,也可以出现在下降过程中
D.若电梯做自由落体运动,体重计的示数为零
解析:超重现象是指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或对悬线的拉力大于重力的现象,产生超重现象的条件是物体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超重时物体可能向上加速,也可能向下减速,因此选项A错误,B正确;失重现象产生的条件是物体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物体可能向下加速,也可能向上减速,选项C正确;电梯做自由落体运动时,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g,完全失重时对体重计无压力,选项D正确.
答案:A
14.一个小杯子的侧壁有一小孔,杯内盛水后,水会从小孔射出.现使杯自由下落,则杯中的水(  )
A.会比静止时射得更远些
B.会比静止时射得更近些
C.与静止时射得一样远
D.不会射出
解析:此时完全失重没有压力.
答案:D
15.如图所示,A、B两人用安全带连接在一起,从飞机上跳下进行双人跳伞运动,降落伞未打开时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降落伞未打开的下降过程中,安全带的作用力一定为零
B.在降落伞未打开的下降过程中,安全带的作用力大于B的重力
C.在降落伞未打开的下降过程中,安全带的作用力等于B的重力
D.在降落伞打开后减速下降过程中,安全带的作用力小于B的重力
解析:根据题意,降落伞未打开时,A、B两人一起做自由落体运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则A、B之间安全带的作用力为0,A正确,B、C错误;降落伞打开后,A、B减速下降,加速度向上,则A、B处于超重状态,对B有:FT-mg=ma,即FT>mg,故D错误.
答案:A
16.2016年4月11日,中国航天中心宣布,今年发射的“神舟十一号”宇宙飞船携有2名航天员.航天员在正常绕地飞行的飞船中可以完成下列哪个实验(  )
A.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
B.做托里拆利实验
C.验证阿基米德定律
D.用两个弹簧测力计验证牛顿第三定律
解析:飞船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一切由重力引起的现象不再发生,工作原理涉及重力的仪器不能再使用,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胡克定律,完全失重情况下也可以使用.
答案:D
17.电梯内天花板上挂一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重物,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增大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梯一定向上做加速运动
B.电梯一定向下做加速运动
C.电梯一定向下做减速运动
D.电梯可能向上做加速运动,也可能向下做减速运动
解析:弹簧测力计示数增大,说明重物处于超重状态,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故电梯可能向上做加速运动,也可能向下做减速运动,选项D正确.
答案:D
18.一物体受到一个和它的运动方向一致但逐渐变小直至为零的力的作用,则该物体的(  )
A.速度越来越小
B.加速度越来越大
C.最后速度方向与原速度方向一致
D.最后速度为零
解析:由牛顿第二定律F=ma,可知F逐渐变小直至为0,则a逐渐变小直至为0,但a的方向与v方向相同,物体一直在做加速运动,速度一直增大直至最大速度做匀速运动,且速度方向与原速度方向一致,选项C正确,A、B、D错误.
答案:C
19.人站在加速上升的电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处于失重状态
B.人处于超重状态
C.人受到的重力变大
D.人受到的重力变小
解析:人随电梯一起加速上升,人的加速度向上,合力向上,电梯对人的支持力大于人自身的重力,人处于超重状态,故B正确,A错误.人随电梯一起加速上升时,重力没有变化,故C、D错误.
答案:B
20.下列哪组单位与m/s2等价(  )
A.N/kg 
B.N/m
C.N·m
D.J/s
解析:m/s2是加速度的单位,根据a=得1
m/s2=1
N/kg,故选A.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21.某实验小组利用拉力传感器和打点计时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他们将拉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记录小车静止时受到拉力的大小,下面按照甲图进行实验,t=0时,小车处于甲图所示的位置.
(1)该同学按甲图完成实验,请指出至少一处错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是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的某部分,选取A、B、C、D、E计数点(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AC间的距离为________cm.
(3)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
Hz,则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解析:(1)该实验的错误之处: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接了直流电;小车释放时离打点计时器太远;实验前未平衡摩擦阻力.
(2)AC间的距离为3.08
cm.
(3)根据Δx=aT2,运用逐差法得:a===0.98
m/s2.
答案:(1)打点计时器电源连接了直流电;小车释放时离打点计时器太远;实验前未平衡摩擦阻力(写出一项即可)
(2)3.08(3.07~3.09均可) (3)0.98
22.“歼十”战机在各项军事演习中表现优异,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如图所示,一架质量m=5.0×103
kg的“歼十”战机,从静止开始在机场的跑道上滑行,经过距离x=5.0×102
m,达到起飞速度v=60
m/s.在这个过程中飞机受到的平均阻力是飞机重量的0.02倍.求飞机滑行时所受到的牵引力(g取10
m/s2).
解析:滑行过程,战机受重力G、支持力FN、牵引力F、阻力F阻四个力作用,在水平方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F阻=ma,
F阻=0.02mg,
战机匀加速滑行v2-0=2ax,
联立解得:a=3.6
m/s2,F=1.9×104
N.
答案:1.9×104
N
23.一个滑雪运动员从静止开始沿山坡滑下,山坡的倾角θ=37°,如图所示,滑雪板与雪地间的动摩擦因数是0.04,求5
s内滑下来的路程和5
s末的速度大小(g取10
m/s2,sin
37°=0.6,cos
37°=0.8).
解析:以滑雪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受力情况如图所示.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为:垂直于山坡方向,处于平衡状态;沿山坡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将重力mg分解为垂直于山坡方向和沿山坡方向,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
FN-mgcos
θ=0,①
mgsin
θ-Ff=ma.②
又因为Ff=μFN,③
由①②③式联立解得:a=g(sin
θ-μcos
θ).
故x=at2=g(sin
θ-μcos
θ)t2=71
m,
v=at=28.4
m/s.
答案:71
m 28.4
m/s(共80张PPT)
专题三 牛顿运动定律
考点展示
知识网络
1.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Ⅱ)
2.超重和失重(Ⅰ)
3.单位制(Ⅰ)
比较项目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二力平衡
共同点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不同点
作用对象
两个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两个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作用时间
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不可单独存在
不一定同时产生或消失
力的性质
一定是同性质的力
不一定是同性质的力
作用效果
因为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各自产生作用效果,故不能求合力
一对平衡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合力为零
真题体验
ZHENTI
TIYAN
知识梳理
ZHISHI
SHULI
典例精析
DIANLI
JINGXI
考点演练
KAODIAN
YANLIAN
P
abc
53°
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