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
课时跟踪训练训练及答案
一、选择题
“在漫长的二三百万年间,这片广袤的土地已经被水流剥蚀得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四分五裂,像老年人的一张粗糙的脸……,无边的山峦全都赤身裸体,如巨大无比的黄铜雕像,所有的河流都被坚冰封冻,背阴的山坡上积着白皑皑的雪,博大、荒凉、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世界。”这是小说《平凡的世界》里对某地景色的描述。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小说《平凡的世界》里描述的地点在我国的(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青藏地区 D.西北地区
2.下列关于该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黄河的泥沙90%来自该地区 B.地貌主要是黄土塬、黄土墚、黄土峁、黄土川
C.植被主要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传统民居是窑洞
3.文中描述“这片广袤的土地已经被水流剥蚀得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四分五裂”。造成这种状况的人为原因是( )
A.陡坡退耕还林、还草 B.土层构造疏松,易溶于水
C.降水集中,多暴雨 D.乱砍滥伐使这里的地表植被覆盖率很低
4.在文中描述的自然环境下孕育的民间文艺是( )
A.昆曲 B.黄梅戏 C.京剧 D.信天游
如下图为小明假期旅游时拍的一组照片,请回答下题。
5.小明最有可能到达了( )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云贵高原 D.黄土高原
6.解决该地区环境问题的根本措施是( )
A.植树造林 B.退田还湖 C.退耕还牧 D.修建水库
7.关于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这里地形破碎,气候干旱②这里夏季降水集中,水土流失严重
③这里环境特别容易遭到破坏,而且很难恢复④这里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②③④ D.②③
下图是黄土高原地貌景观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8.图示地貌名称为( )
A.黄土塬 B.黄土峁 C.黄土墚 D.黄土川
9.在图示地区极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
①崩塌 ②涝灾 ③台风 ④滑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图示区域所示的地貌类型中,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
A.修建梯田,大力发展粮食生产 B.打坝淤地,大力发展粮食生产
C.引进外资,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工业 D.植树造林,发展林果业生产
11.在独特的自然环境影响下,人们创造了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下列活动被烙上黄土高原印记的是( )
A.朋友来访,敬献哈达 B.饮马奶酒,吃葡萄干
C.安塞腰鼓,抒发豪情 D.小船悠悠,逛花卉节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2.图片反映的是哪种地貌景观
A.黄土塬 B.黄土峁 C.黄土梁 D.黄土层
13.关于该地貌分布区景观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地表破碎 B.顶部平坦开阔的是黄土梁
C.沟壑纵横 D.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14.下列四幅民居建筑中,符合本地区民居建筑特征是
A. B.
C. D.
15.在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建设中,不可取的做法是 ( )
A.开垦坡地,扩大耕地的面积 B.退耕还林、还草
C.植树种草、整修梯田 D.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
读“黄土高原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6.从四大区域位置看,黄土高原位于____地区;从阶梯位置看,位于第______阶梯。
A.南方 三 B.北方 二 C.西北 三 D.青藏 一
17.黄土高原主要位于(??? )
A.宁夏、陕西、河南、河北 B.甘肃、四川、宁夏、河南
C.甘肃、宁夏、陕西、山西 D.陕西、山西、河南、河北
18.当前,黄土高原地区最严重的问题是( )
A.地震 B.台风 C.水土流失 D.火山爆发
读“黄土高原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9.造成黄土高原地区形成图示地貌特征的最主要人为原因是( )。
A.露天采矿 B.黄土质地特殊 C.夏季暴雨集中 D.植被破坏严重
20.黄土高原的治理需要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针对图中陡坡地貌,适宜采取的措施是( )。
A.平整土地,建立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 B.封坡育林育草,增加植被覆盖率
C.修建水库,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D.改善交通条件,大力发展旅游业
二、解答题
21.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黄土高原是中国四大高原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积最大的黄土区。
材料二 下图黄土高原位置和水土流失模拟试验图。
(1)结合上图信息,描述黄土高原的范围_____。
(2)黄土高原地处沿海向内陆的过渡地带,降水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_____。
(3)图中R河自西向东流,请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__。
(4)黄土高原经流水长期侵蚀,逐渐形成千沟万壑的自然景观。如下面图中表示黄土樑地貌的是_____(填序号)。
(5)水土流失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造成的,上右图中实验模拟的是_____因素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对该因素可采取的对应措施是_____(写出一点即可)。
(6)黄土高原矿产丰富,尤其煤矿、铁矿储量大,因此_____等(工业部门)地位突出。
(7)黄土高原文化积淀厚重,请你试举一例_____。
22.随着东北地区全面振兴的提出和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北方地区的位置,环境特征与持续发展等问题引起了小明同学的兴趣与思考。请结合资料,回答小明思考的问题。
(1)准确描述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
(2)图中①地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简述该地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
(3)②地的作物熟制是 ,③地是东北平原的主要组成部分 平原,两地都是我国主要的粮食生产区,据下图分析,东北平原成为我国最大商品粮基地的原因?
(4)读图,比较石家庄和齐齐哈尔的气候。①气候的共同特点 。②气温的差异 。
(5)环渤海经济圈内的工业基地有京津唐和 ,读图分析两工业基地发展的共同有利条件。
23.“我国某区域略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山脉为地势阶梯分界线的是_____________。
(2)宁夏平原和 A_______平原被誉为“塞外江南”。宁夏平原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葡萄酒酿造业原料生产基地,该地区葡萄种植的有利气候条件是:_____________。
(3)央视《地理中国》报道的黄河支流上著名的“桥上桥”,下桥建于公元 1667 年,上桥建于公元 1832 年。20 世纪 80 年代,当地居民在河中挖沙将下桥挖出,使“桥上桥”雄姿展现于世。“桥上桥”景观可能出现在 B、C 处中的______处,“桥上桥”中下桥被淤埋反映出当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造成这种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甘肃、宁夏在黄河附近形成一条“工业长廊”,据图列举该地丰富的矿产:_________,当地工业的发展还有赖于该地区丰富的能源: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2.C3.D4.D5.D6.A7.D8.C9.D10.D11.C12.B13.B14.A15.A16.B17.C18.C19.D20.B
21.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 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② 坡度陡缓 植树种草 煤炭工业 信天游
22.(1)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黄海 (答对两个即可)
(2)过垦过牧、修路、采矿等(一条即可)
(3)两年三熟 松嫩 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少
(4)①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②齐齐哈尔的冬夏气温均低于石家庄
(5)辽中南 矿产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一条即可)
23.祁连山 河套平原 光照强,有利于光合作用,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 B 水土流失 降水集中在夏季,黄土质地疏松,植被破坏严重 镍、铅锌、铜(任意2种) 水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