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训练:模拟测试卷(二)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训练:模拟测试卷(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5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8-20 20:00: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测试卷(二)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Ⅰ(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地球同步通讯卫星,是无线电波传播的中继站同步卫星绕地心转动,地面上观察者却发现它是静止的,这是因为观察者所选择的参考系是(  )
A.太阳 B.月球
C.地球 D.卫星
解析:因为同步卫星的转动和地球的转动是同步的,地球怎么转动卫星也怎么转动,它相对于地球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若以太阳、月亮或宇宙飞船为参照物,卫星与太阳,月亮或宇宙飞船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是运动的,故C正确;AB错误;选取其它同步通信卫星作为参考系时,做匀速圆周运动,因同步,则相对静止;若选取其它不同步的,则存在相对运动的,故D错误.故选C.
答案:C
2.如图所示,一条绷紧的皮带连接两个半径不同的皮带轮.若皮带轮做匀速转动,两轮边缘的N、P两点(  )
A.角速度相同 B.转动周期相同
C.线速度大小相同 D.向心加速度大小相同
解析:由题意知,一条绷紧的皮带把两个轮连接起来,说明N、P两点在同一曲线上,运动的快慢一致,即线速度大小相同,方向不同.故C正确.
答案:C
3.汽车从山脚行驶到山顶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对汽车做正功  B.牵引力对汽车做正功
C.支持力对汽车做正功 D.汽车重力势能减少
解析:汽车从山脚到山顶的过程中,汽车克服重力做功,即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大,A、D错误;牵引力对汽车做正功,B正确;支持力与运动方向垂直,不做功,C错误.
答案:B
4.物理量有矢量和标量,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位移是矢量  B.力是标量
C.功是矢量 D.速度是标量
解析:矢量即有大小,又有方向;标量只有大小.A正确.
答案:A
5.运动员参加100 m赛跑,第10 s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12 m/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6 m/s   B.10 m/s   
C.11 m/s   D.12 m/s
解析:根据平均速度定义v=,得v===10 m/s,B正确.
答案:B
6.关于经典力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适用于宏观物体的低速运动
B.仅适用于微观粒子的运动
C.经典力学中,物体的质量与其运动速度有关
D.经典力学中,物体的长度与其运动速度有关
解析:经典力学适用于宏观低速运动的物体,宏观物体是相对于微观粒子而言的,所以经典力学不仅仅适用于像地球和太阳这样大的宏观物体,还适用于体积较小的一些宏观物体,故A正确,B错误;在相对论力学中,物体的质量、长度与其运动速度有关,但在经典力学中,物体的质量、长度与其运动速度无关,故C、D错误.
答案:A
7.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 m/s,第1 s末速度为3 m/s,则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  )
A.1 m/s2 B.2 m/s2
C.3 m/s2 D.4 m/s2
解析:根据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有v末=v初+at,则a==2 m/s2.B正确.
答案:B
8.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受到拉力F 的作用,F与弹簧伸长量x的关系如图所示.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A.2 N/m B.4 N/m
C.20 N/m D.0.05 N/m
解析:由图知,弹簧的劲度系数k==20 N/m.
答案:C
9.下列预防措施中,与离心现象无关的是(  )
A.砂轮的外侧加防护罩 B.厢式电梯张贴超载标识
C.火车拐弯处设置限速标志 D.投掷链球的区域加防护网
解析:厢式电梯张贴限载标识是提示载重量不要超出范围,与离心现象无关,故B符合题意.
答案:B
10.如图所示,物体静止在固定斜面上,物体受到的力有(  )
A.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 B.重力、摩擦力和下滑力
C.重力、摩擦力和平衡力 D.重力、弹力和平衡力
解析:物体静止时,受重力、支持力和静摩擦力的作用,A正确.
答案:A
11.小球从高h处做自由落体运动,落地的速度为v.若将高度提高到2h,则小球落地时的速度为(  )
A.v B.v 
C.2v D.v
解析:由自由落体的速度位移公式v2=2gh可知,若将高度提高到2h,小球落地的速度变为,B正确.
答案:B 
12.一个物体自由下落,在第1 s末、第2 s末重力的瞬时功率之比为(  )
A.1∶1 B.1∶2
C.1∶3 D.1∶4
解析:物体自由下落,在第1 s末物体速度:v1=gt=10 m/s,第2 s末物体速度:v2=gt′=20 m/s,重力瞬时功率:P=Fv=mgv,所以重力瞬时功率之比为1∶2,A、C、D错误,B正确.
答案:B
二、单项选择题Ⅱ(本大题为选做题,分为A,B两组,每组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考生只选择其中一组题作答,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选做题A组(选修1-1)
13.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都能吸引轻小物体,这是因为(  )
A.被摩擦过的玻璃棒和橡胶棒一定带上了电荷
B.被摩擦过的玻璃棒和橡胶棒一定带上了同种电荷
C.被吸引的轻小物体一定是带电体
D.被吸引的轻小物体一定不是带电体
解析: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被吸引的轻小物体可以是带电的,也可以不带电.
答案:A
14.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它们之间静电力的大小为F,如果保持它们之间的距离不变,只将其中一个电荷的电荷量增大为原来的2倍,它们之间的静电力将变为F′,则F′与F的比值为(  )
A. B.1
C.2 D.4
解析:由库仑定律的公式:F=k可知将其中之一的电量增大为原来的2倍,它们之间的距离不变,则它们之间的静电力大小变为原来的2倍,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答案:C
15.首先在磁场中引入磁感线的科学家是(  )
A.富兰克林 B.法拉第
C.安培 D.奥斯特
解析:1837年,法拉第首先提出磁感线的概念,且用磁感线形象描述磁场.
答案:B
16.下列设备中,没有应用电磁感应原理的是(  )
A.电烙铁 B.电磁炉
C.交流发电机  D.变压器
解析:电烙铁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的原理工作的,A符合题意.
答案:A
17.如图所示,两根通电金属杆MN和PQ平行放置在匀强磁场中.关于各自所受安培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者都向下 B.两者都向上
C.MN的向下,PQ的向上 D.MN的向上,PQ的向下
解析:用左手定则可判断MN受的安培力方向向上,PQ受的安培力方向向下,D正确.
答案:D
18.如图所示,矩形金属线框S与通有恒定电流的长直导线处在同一平面内.当S沿与导线平行的方向运动时,下列能正确反映穿过S的磁通量Φ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是(  )
解析:直线电流的磁场与到导线的距离有关,线圈平行导线运动,磁通量不变.C正确.
答案:C
19.传感器是各种测量和控制系统的“感觉器官”,电梯超载时会自动报警.这种报警系统通常采用的传感器是(  )
A.生物传感器 B.声控传感器
C.红外传感器 D.压力传感器
解析:电梯超载会自动报警是因为人或物体对电梯厢的压力超过范围,压力传感器对压力的测量转化为电信号而自动报警,D正确.
答案:D
20.一个带正电的粒子以速度v进入匀强磁场中,速度方向与磁感应强度方向相同.不计重力,能正确反映粒子运动轨迹的图是(  )
解析:运动电荷的速度方向平行于磁场方向时,不受洛伦兹力作用,则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为直线,C正确.
答案:C
选做题B组(选修3-1)
21.人造纤维比棉纤维容易沾上灰尘,这是因为(  )
A.人造纤维的导电性好,容易吸引灰尘
B.人造纤维的导电性好,容易导走静电,留下灰尘
C.人造纤维的绝缘性好,不易除掉灰尘
D.人造纤维的绝缘性好,容易积累静电,吸引灰尘
解析:人造纤维衣服与人体摩擦,摩擦起电,使衣服带有了电荷;人造纤维的绝缘性好,容易积累静电;由于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所以带电的衣服会将细小的物体灰尘吸附在它上面,造成了衣服比较容易脏.故选D.
答案:D
22.下列关于电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容器简称电容
B.电容器A的电容比B的大,说明A的带电荷量比B多
C.电容在数值上等于使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为1 V时电容器需要带的电荷量
D.由公式C=知,电容器的电容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成反比,与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成正比
解析:电容器和电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A错;电容器A的电容比B的大,只能说明电容器A容纳电荷的本领比B强,与是否带电无关,B错;电容器的电容大小和它的两极板所带的电荷量、两极板间的电压、电容器的体积等均无关,D错.
答案:C
23.两平行金属板相距为d,电势差为U,一电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e,从O点沿垂直于极板的方向射出,最远到达A点,然后返回,如图所示,OA=h,此电子具有的初动能是(  )
A. B.edUh
C. D.
解析:由动能定理得-eh=-Ek,所以Ek=.
答案:D
24.我们做电学实验时经常用到电阻箱,关于电阻箱内的电阻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以下猜测可能正确的是(  )
A.纯银 B.纯铜
C.石墨 D.某些金属的合金
解析:电阻箱内的电阻阻值适中,要由电阻率较大的材料制成,纯银纯铜的电阻率太小,而石墨的电阻率太大,只有某些金属的合金才适合做电阻箱内的电阻材料.
答案:D
25.某同学做三种导电元件的导电性实验,他根据所测量的数据分别绘制了三种元件的I-U图象,如图所示,则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
A.只有乙图正确
B.甲、丙图的曲线肯定是偶然误差太大
C.甲、丙不遵从欧姆定律,肯定不可能
D.甲、乙、丙三个图象都可能正确,并不一定有较大误差
解析:不同的导体,导电的特点不同,所以伏安特性曲线不同,三个都可能正确,误差不一定大,D正确.
答案:D
2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源的电动势实质上就是电源两极间的电压
B.电源的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两极间的电压
C.电源的电动势与电压的单位相同,但与电压有本质的区别
D.电动势越大,电源两极间的电压一定越高
解析:电动势与电压有本质的区别,二者单位相同.只有电源与外电路断开时,两极间的电压在数值上才与电动势相等.
答案:C
27.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东汉学者王充在《论衡》一书中描述的“司南”是人们公认的最早的磁性定向工具,关于指南针能指示南北方向是由于(  )
A.指南针的两个磁极相互吸引
B.指南针的两个磁极相互排斥
C.指南针能吸引铁、铝、镍等物质
D.地磁场对指南针的作用
解析: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司南静止时指南的一端是南极,指北的一端是北极;故勺柄指的南极.指南针指示南北主要是因为地磁场的作用;故D正确.
答案:D
28.下列设备中,使用的电动机不是直流电动机的是(  )
A.电力机车 B.货运电瓶车
C.电磁起重机 D.家用电风扇
解析:A选项中的电力机车和B选项中的货运电瓶车都是采用直流电源供电,即是直流电动机,均不符合题意;C选项是据电流的磁效应制成的,其内部没有电动机,也不符合题意;由于家庭电路是交流电,所以D选项中的家用电风扇是交流电动机,即该选项是符合题意的.故选D.
答案:D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共40分.)
29.(12分)在验证机械能守恒的实验中,选用自由下落重物的质量为m,现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所示.把第一个点记作O点(速度为零),另选三个相邻的点A、B、C作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测得B到O的距离为h,A到B距离为h1,B到C的距离为h2,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则从起始点O到打点计时器打下B点的过程中,重物重力势能减少量ΔEp=________,重物动能增加量ΔEk=________(ΔEp和ΔEk分别用m、h、h1、h2、T表示).通过比较ΔEp和ΔEk的大小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
解析:由题意可知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ΔEp=mgh.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则有:vB=,则动能的增量:ΔEk=mv=m=.
答案:mgh 
30.(13分)如图所示,将质量为m=4 kg的小球水平抛出,空气阻力不计,物体抛出后的运动情况图中已经标出,求(g取10 m/s2):
(1)抛出时人对球所做的功;
(2)抛出后t1=0.2 s时小球的动能.
解析:(1)由h=gt2,x=v0t知,v0=20 m/s,则W人=mv=800 J.
(2)由h1=gt知,h1=0.2 m,由mgh1=Ek-mv知,Ek=808 J.
答案:(1)800 J (2)808 J
31.(15分)如图所示,同一竖直平面内的光滑轨道,是由一斜直轨道和一段由细圆管弯成的圆形轨道连接而成,斜直轨道的底端与圆形轨道相切.圆形轨道半径为R(细圆管内径远小于R),A是圆形轨道的最低点,B是圆形轨道的最高点,O是圆形轨道的圆心.现有一质量为m的小球从斜直轨道上某处由静止开始下滑,进入细圆管内做圆周运动.忽略机械能损失,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试求:
(1)若小球从距地面高2R处下滑,小球到达A点的速度大小;
(2)若小球到达B点时速度大小为,小球下落的高度应是圆形轨道半径的多少倍.
解析:(1)小球从释放到A点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有:mg·2R=mv-0
计算得出:vA=2.
(2)小球从释放到B点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得:mg(h-2R)=mv-0
带入B点的速度计算得出:h=R;即小球下落的高度应是圆形轨道半径的倍.
答案:(1)vA=2 (2)倍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