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训练:模拟测试卷(三)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训练:模拟测试卷(三)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7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8-20 20:01: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测试卷(三)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Ⅰ(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符号是(  )
A.N B.s
C.kg D.m
解析: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故A正确,BCD错误.
答案:A
2.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
A.动能 B.时间
C.质量 D.加速度
解析: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加速度是矢量,故D正确;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质量、动能和时间都是标量,故ABC错误,D正确.
答案:D
3.老师通常会用“F=-F”简介表示某一物理规律,该物理规律是(  )
A.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二定律
C.牛顿第三定律  D.机械能守恒定律
解析: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我们常常用“F=-F”表示这一物理规律.故C正确,ABD错误.
答案:C
4.如图所示,苹果在空气中下落时(  )
A.只受重力 B.只受空气阻力
C.受重力和空气阻力  D.所受合力一定为零
解析:实际生活中下落的物体都是受阻力的,所以苹果受重力和空气的阻力,故C正确,AB错误;由图可知苹果在空气中下落时,是加速运动,合力不为零,故D错误.
答案:C
5.如图所示,质点从N点沿半径为R的两个半圆形轨道运动到P点,质点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为(  )
A.4R、0  B.2πR、4R
C.2πR、0  D.2πR、2R
解析:路程等于轨迹的长度即圆周的周长,为2πR;位移的大小是指从N点到P点的有向线段的长度,即相当于4个半径大小,为4R.B正确.
答案:B
6.某人从井口静止释放一颗小石子,不计空气阻力,为表示小石子落水前的运动,下列四幅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
解析:石子在下落过程中,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A项,图表示位置不变,物体静止,故A错误;B项,位移时间图象斜率表示速度,速度不变表示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C、D两项,速度为v=gt,可知是一个过原点的直线,故C错误,D正确.
答案:D
7.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受外力作用的物体都保持运动状态
B.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都保持静止状态
C.受外力作用的物体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D.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解析: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知,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将保持原来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有外力改变这种状态为止,D正确.
答案:D
8.起重机把2.0×104 N的重物匀速提升10 m,其输出功率是5.0×104 W.起重机(  )
A.用时4 s B.用时5 s
C.做功8.0×105 J D.做功5.0×105 J
解析:重物匀速运动,起重机做功的数值等于克服重力做功的数值,即W=mgh=2.0×105 J,做功的时间t==4 s,A正确.
答案:A
9.如图所示,四辆相同的小“自行车”固定在四根水平横杆上,四根杆子间的夹角均保持90°不变,且可一起绕中间的竖直轴转动.当小“自行车”的座位上均坐上小孩并一起转动时,他们的(  )
A.角速度相同 B.线速度相同
C.向心加速度相同  D.所需的向心力大小相同
解析:都围绕同一个轴转,所以小孩的角速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同,故A正确;根据v=rω,可知小孩的线速度大小相等,方向不同,故B错误;根据a=rω2,可知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不同,故C错误;向心力与小孩的质量有关,因质量不知,则向心力大小不可知,故D错误.
答案:A
10.据报道,2018年12月22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虹云工程技术验证卫星”,卫星环绕地球的运行的周期约为1.8 h.与月球相比,该卫星的(  )
A.角速度较小 B.环绕速度更小
C.向心加速度更大 D.离地球表面的高度更大
解析: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G=mr,解得:T=,可知卫星的轨道半径小于月球的轨道半径,故D错误;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G=mrω2,解得:ω=,可知半径小的角速度大,故A错误;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G=m,解得:v= ,可知半径小的速度大,故B错误;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G=ma,解得:a=G,可知半径小的加速度大,故C正确.
答案:C
11.舰载机在停泊的航母上展开飞行训练.若飞机着陆时的速度为200 m/s,匀减速滑行的加速度大小为100 m/s2,则航母甲板上的跑道长度不小于(  )
A.50 m B.100 m
C.150 m D.200 m
解析:飞机在航母甲板上做匀减速运动,根据匀变速运动规律有:v2=2as,则s== m=200 m,
所以航母甲板上的跑道长度不小于200 m,D正确.
答案:D
12.生态文明要求人们注重环保和节能.下列获得电能的方法不符合低碳要求的是(  )
A.火力发电 B.风力发电
C.太阳能发电 D.水力发电
解析:火力发电是利用燃烧煤碳等物质发电,在此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碳物质,造成环境污染,不符合低碳要求,A正确.
答案:A
二、单项选择题Ⅱ(本大题为选做题,分为A,B两组,每组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考生只选择其中一组题作答,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选做题A组(选修1-1)
13.关于点电荷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点电荷是球形的带电体
B.点电荷是质量小的带电体
C.点电荷是带电量少的带电体 
D.点电荷是一种理想模型
解析:当带电体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时,可以看成点电荷.点电荷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D正确.
答案:D
14.取一个铜质小球置于圆形玻璃器皿中心,将蓖麻油和头发碎屑置于玻璃器皿内拌匀.用起电机使铜球带电时,铜球周围的头发碎屑会呈现如图所示的发散状图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场线是真实存在的
B.发散状的黑线是电场线
C.带电铜球周围存在着电场
D.只在发散状的黑线处存在着电场
解析:电场可以用电场线来描述,电场线是人为设想出来的,其实并不存在,故AB错误;电场是电荷或变化磁场周围空间里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只要有电荷,就一定有电场,故C正确.发散状的黑线,能描述出电场的分布,没有黑线处,也存在电场的,故D错误.
答案:C
15.如图所示,一负电荷仅受电场力作用,沿虚线从A点运动到B点,则运动过程中电场力对其做功和电势能变化情况分别是(  )
A.做负功、电势能增加 B.做正功、电势能增加
C.做负功、电势能减小 D.做正功、电势能减小
解析:由图可知,负电荷仅受电场力作用沿虚线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电场力的方向大致向左,则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故选D.
答案:D
16.电阻、电容和电感三个物理量的单位和符号分别是(  )
A.欧姆Ω、法拉F和亨利H B.法拉F、欧姆Ω和亨利H
C.亨利H、欧姆Ω和法拉F D.欧姆Ω、亨利H和法拉F
解析:电阻、电容和电感的单位分别为欧姆、法拉和亨利,其符号分别为Ω、F和H,A正确.
答案:A
17.如图,是话筒的原理图.在弹性膜片后面粘接金属线圈,线圈处于永久磁体的磁场中,声波使膜片振动,将声音信号变为电信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话筒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
B.话筒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
C.膜片振动时,穿过金属线圈的磁通量不变
D.膜片振动时,金属线圈中不会产生感应电流
解析:声波使膜片振动时,金属线圈中磁通量发生变化,从而产生感应电流,进一步将声音信号转变为电信号,B正确.
答案:B
18.用实验验证了电磁波存在的科学家是(  )
A.麦克斯韦 B.法拉第
C.赫兹 D.贝尔
解析:赫兹首先用实验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C正确.
答案:C
19.楼道中安装了自动灯光控制系统,白天灯不亮,晚上有人经过时,灯自动亮起来.所使用的传感器是(  )
A.声传感器和生物传感器 B.温度传感器和生物传感器
C.声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 D.光传感器和声传感器
解析:白天的光的强度大,光传感器控制灯不亮;晚上,光的强度减弱,光传感器不能控制灯的亮度,当有人经过时发出声音,声传感器控制灯的亮度,灯亮.D正确.
答案:D
20.某同学设计的一个控制电路,可分别由客厅开关和房间开关独立控制过道的电灯.满足设计要求的电路是(  )
解析:A中,两个开关串联,不能独立控制过道的电灯,A错误;选项B、D中,灯泡与开关并联,易造成短路,BD错误;选项C中,开关同时向上或向下时,灯泡接通,一上一下时断开,可以独立控制过道的电灯,C正确.
答案:C
选做题B组(选修3-1)
21.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它的存在对地球的影响是巨大的.下列有关地磁场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
B.在地面上放置一枚小磁针,在没有其他磁场的影响下静止的小磁针的南极指向地磁场的南极
C.北半球地磁场的方向相对地面总是竖直向下的
D.地球上任何地方的地磁场方向都是和地面平行的
解析:地理北极附近是地磁南极,地理南极附近是地磁北极,故A正确;在地面上放置一枚小磁针,在没有其他磁场的影响下静止的小磁针的南极指向地磁场的北极,故B错误;地磁场的磁感线可分解成两个分量,水平分量指向地理北极附近,若在北半球,则竖直分量竖直向下;若是南半球,则是竖直向上,故C、D都错误.
答案:A
22.为了解释地球的磁性,19世纪安培假设:地球的磁场是由绕过地心的轴的环形电流I引起的.在下列四个图中,能正确表示安培假设中环形电流方向的是(  )
解析:地磁的南极在地理北极的附近,故在用安培定则判定环形电流的方向时右手的拇指必需指向南方;而根据安培定则,拇指与四指垂直,而四指弯曲的方向就是电流流动的方向,故四指的方向应该向西,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答案:C
23.如图中标出了磁感应强度B、电流I和其所受磁场力F的方向,正确的是(  )
解析:对于A图,根据左手定则,安培力的方向垂直导线斜向左上方,故A错误;对于B,根据左手定则,安培力方向垂直磁场向上,故B正确;对于C,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平行,可知导线不受安培力,故C错误;对于D,根据左手定则,安培力的方向垂直纸面向外,故D错误.
答案:B
24.一白炽灯泡的额定功率与额定电压分别为36 W与36 V.若把此灯泡接到输出电压为18 V的电源两端,则灯泡消耗的电功率(  )
A.等于36 W B.小于36 W,大于9 W
C.等于9 W D.小于9 W
解析:白炽灯在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为R,由P=得R=36 Ω,当接入18 V电压时,假设灯泡的电阻也为36 Ω,则它消耗的功率为P== W=9 W,但是当灯泡两端接入18 V电压时,它的发热功率小,灯丝的温度较正常工作时的温度低,其电阻小,所以其电阻要小于36 Ω,其实际功率要大于9 W,故B项正确.
答案:B
25.有一只电风扇,标有“220 V 50 W”,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0.4 Ω,把它接入220 V的电路中,以下几种计算时间t内产生热量的方法,正确的是(  )
A.Q= B.Q=Pt
C.Q=Rt D.以上三种方法均正确
解析:通过电风扇的电流为I=,因为电风扇不是纯电阻电路,所以其焦耳热为Q=I2Rt=Rt,而不应该是Q=t或Q=Pt.
答案:C
26.自然界的电荷只有两种,把它们命名为正电荷和负电荷的科学家是(  )
A.富兰克林 B.法拉第
C.库仑 D.奥斯特
解析:自然界的电荷只有两种,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把它们命名为正电荷和负电荷,故A正确,B、C、D错误.
答案:A
27.如图所示,虚线表示电场的一簇等势面且相邻等势面间电势差相等,一个α粒子以一定的初速度进入电场后,只在电场力作用下沿实线轨迹运动,α粒子先后通过M点和N点.在这一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由此可判断出(  )
A.α粒子在N点的电势能比在M点的电势能大
B.N点的电势低于M点的电势
C.α粒子在M点的速率小于在N点的速率
D.α粒子在M点受到的电场力比在N点受到的电场力大
解析:α粒子为氦核,带正电,由运动轨迹可知,电场力的方向向右,根据电场的性质“顺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落”可知M点的电势低于N点的电势,α粒子在N点的电势能比在M点的电势能大,故A正确,B错误;粒子从M到N,电场力做负功,则知动能减小,速率减小,故C错误;根据电场线或等势面的疏密程度可知,M点的等势面疏,场强小于N点场强,α粒子在M点受到的电场力小于在N点受的电场力,故D错误.
答案:A
28.如图甲所示,A、B是某电场中一条电场线上的两点,若从A点释放一初速度为零的电子,电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向B点运动,其vt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两点电势φA<φB
B.A、B两点电场强度EA<EB
C.场强方向由A指向B
D.电子在A、B两点的电势能EpA<EpB
解析:电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沿电场线从A点到B点,则电子所受的电场力方向从A指向B,所以电场线的方向是从B指向A的,由于沿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低,所以φA<φB,故A正确,C错误;从速度—时间图象得知电子做加速运动,加速度逐渐变小,故电场力不断变小,电子在A点受到的电场力大于在B点受到的电场力,所以EA>EB,故B错误;电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沿电场线从A点到B点,电场力做功,电势能减小,所以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大于在B点的电势能,D错误.
答案:A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共40分.)
29.(12分)在“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实验时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再将5个钩码逐个挂在绳子的下端,每次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
有一个同学通过以上实验测量后把6组数据描点在如图乙坐标系中,由此图线可得出该弹簧的原长为L0=_______cm,劲度系数k=________N/m.
解析:F=0时,即图线和横轴的交点为弹簧的原长10 cm,图线的斜率为劲度系数25 N/m.
答案:10 25
30.(13分)一艘质量为M=3.5×103 kg的宇宙飞船正在远离星球的太空飞行,发现前方有一物体.为探测该物体的质量,飞船去接触物体,接触以后启动飞船的推进器,使飞船和物体一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10.0 s后速度增加了1.50 m/s.已知推进器的推力F=9.0×102 N,求该物体的质量m.
解析:设飞船运动方向为正方向,根据加速度定义式:a=,解得:a=0.15 m/s2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M+m)a,可得:M+m=,
解得:m=2.5×103 kg.
答案:m=2.5×103 kg
31.(15分)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他离开飞机后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当速度达到50 m/s时打开降落伞,伞张开后运动员就以5 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到达地面时速度为5 m/s(g取10 m/s2),求:
(1)运动员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
(2)运动员自由下落的高度;
(3)运动员做匀减速运动的时间.
解析:(1)设自由落体运动所用时间是t1,由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得v1=gt1,解得t1== s=5 s.
(2)运动员自由下落的高度h=gt,得h=125 m.
(3)设运动员做匀减速运动的时间为t2,则t2== s=9 s.
答案:(1)5 s (2)125 m (3)9 s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