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训练:模拟测试卷(六)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训练:模拟测试卷(六)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5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8-20 20:02: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测试卷(六)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Ⅰ(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热气球直线上升过程,若认为热气球的吊篮是静止的,所选取的参考系是(  )
A.热气球 B.地面上的房屋
C.地面上的树木 D.地面上的电线杆
解析:热气球与热气球上的吊篮具有相等的速度,所以,若以热气球为参考系,则吊篮是静止的,故A正确;若以地面上的房屋、地面上的树木以及地面上的电线杆为参考系,则吊篮是运动的,故BCD错误.
答案:A
2.下列研究中运动员可以视为质点的是(  )
A.研究跳水运动员的转体动作
B.研究体操运动员的空翻动作
C.研究花样滑冰运动员的表演动作
D.研究长跑运动员5 000 m比赛的成绩
解析:研究跳水运动员的转体动作时,运动员的形状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否则没有旋转的动作,故A错误;研究体操运动员的空翻动作时,运动员的形状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否则没有空翻的动作,故B错误;研究花样滑冰运动员的表演动作时,运动员的形状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否则没有动作,故C错误;研究长跑运动员5 000 m比赛的成绩时,运动员的形状相对于运动的轨迹与运动的成绩几乎没有影响,所以可以看作质点,故D正确.
答案:D
3.港珠澳大桥是目前全球最长的跨海大桥,总长度约55 km,汽车通过该桥用时约45 min,则“55 km”,“45 min”分别是指(  )
A.路程、时刻 B.路程、时间
C.位移、时刻 D.位移、时间
解析:“55 km”是跨海大桥的长度,是路程,不是位移,“45 min”是汽车通过该桥的时间,故ACD错误,B正确.
答案:B
4.一个在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如果半径不变,而速率增加为原来速率的3倍时,其向心力是36 N,则物体原来受到的向心力的大小是(  )
A.2 N B.4 N
C.6 N D.8 N
解析:根据向心力公式得:F1=m;当速率为原来的3倍时有:F2=m=36 N,解得F1=4 N.故B正确.
答案:B
5.汽车驶过某一长隧道过程中,下列描述中表示平均速度的是(  )
A.汽车驶过隧道全程的速度
B.汽车驶入隧道入口的速度
C.汽车驶出隧道出口的速度
D.汽车速度计某时刻指示的速度
解析:汽车穿过隧道全程的速度对应一个过程,故为平均速度,故A正确;汽车驶入隧道入口和驶出隧道出口的速度均对应一个位置,故为瞬时速度,故B、C错误;汽车速度计某时刻指示的速度对应一个瞬间,故为瞬时速度,故D错误.
答案:A
6.起重机竖直向上匀速吊起重物过程中,由P=Fv可知,起重机的输出功率P(  )
A.一直增大 B.一直减小
C.保持不变 D.先增大后减小
解析:起重机的功率:P=Fv,因匀速运动,则有F=mg,故P=mgv,所以功率不变,故C正确,A、B、D错误.
答案:C
7.花样滑冰“双人滑”表演开始时,男、女生互推一下由静止开始向相反方向滑去,互推时男、女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
A.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C.大小不等,方向相反 D.大小不等,方向相同
解析:在推过程中,男运动员推女运动员的力与女运动员推男运动员的力是两个运动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男、女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故A正确,B、C、D错误.
答案:A
8.电梯内有一物体,质量为m,用细绳挂在电梯的天花板上,当电梯以g的加速度竖直加速上升时,细绳对物体的拉力是(  )
A.mg B.mg
C.mg D.mg
解析:物体受重力和拉力,又由于物体加速上升,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得到F-mg=ma
解得F=mg+ma=mg.
答案:D
9.距离水平地面3米高处以2 m/s的速度抛出一个小球.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落到水平地面时的速度大小为(g取10 m/s2)(  )
A.0 m/s B.5.6 m/s 
C.8 m/s D.32 m/s
解析: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h=
mv2-mv,得:v=8 m/s.
答案:C
10.某学生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在平衡摩擦力时,把长木板的一端垫得过高,使得倾角偏大.他所得到的a-F关系可用下列哪根图线表示?图中a是小车的加速度,F是细线作用于小车的拉力.(  )
解析:图象过原点,恰好平衡摩擦力,木板高度合适,故A错误;在拉力较大时,图象发生弯曲,这是由于小车质量没有远大于沙桶质量造成的,故B错误;a-F图象在a轴上有截距,是由过平衡摩擦力造成的,平衡摩擦力时木板垫的过高,故C正确;图象在F轴上有截距,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足,故D错误.
答案:C 
11.一质量为2 kg物体在外力作用下,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到达某点时速度为2 m/s,在此过程中外力对物体做的功是(  )
A.2 J B.4 J
C.8 J D.16 J
解析:物体的初速度为零,末速度为2 m/s,根据动能定理,外力的总功为:W=ΔEk=mv2-0=4 J.
答案:B
12.忽略空气阻力,下列物体运动过程中满足机械能守恒的是(  )
A.电梯匀速下降 
B.物体由光滑斜面顶端滑到斜面底端
C.物体沿着粗糙斜面匀速下滑
D.拉着物体沿光滑斜面匀速上升
解析:电梯匀速下降,说明电梯处于受力平衡状态,并不是只有重力做功,所以A错误.物体在光滑斜面上,受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但是支持力的方向和物体运动的方向垂直,支持力不做功,只有重力做功,所以B正确.物体沿着粗糙斜面匀速下滑,物体受力平衡状态,摩擦力和重力都要做功,所以机械能不守恒,所以C错误.拉着物体沿光滑斜面匀速上升,物体受力平衡状态,拉力和重力都要做功,所以机械能不守恒,所以D错误.
答案:B
二、单项选择题Ⅱ(本大题为选做题,分为A,B两组,每组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考生只选择其中一组题作答,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选做题A组(选修1-1)
13.冬天人穿毛衣时很容易产生静电,这种产生静电的方式属于(  )
A.感应起电 B.接触起电
C.摩擦起电 D.毛衣本身就带电
解析:毛衣上产生的静电是由于与空气摩擦而产生的.
答案:C 
14.关于磁感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磁感线在磁场中真实存在
B.磁感线密集的地方磁场弱
C.磁感线稀疏的地方磁场强
D.磁感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为该点的磁场方向
解析:磁感线是用来描述磁场的假想曲线,磁感线的疏密表示磁场的强弱,磁感线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磁场的方向,故选D项.
答案:D
15.如图所示,真空中静止的负点电荷产生的电场中,A、B为同一电场线上的两点,若A、B两点的电场强度分别为EA、EB,则(  )
A.EA>EB,方向相同 B.EA>EB,方向相反
C.EA=EB方向相同 D.EA=EB,方向相反
解析:由公式E=k知,E与r2成反比,所以:EA>EB.据电场线的分布特点:从无穷远处出发到负电荷终止,可知AB两点的电场强度方向由B指向A,故A正确,BCD错误.
答案:A
16.一条竖直放置的长直导线,通以由下向上的电流,在它正东方某点的磁场方向为(  )
A.向东  B.向西
C.向南 D.向北
解析:由安培定则可判断,一条竖直放置的长直导线,当通以由下向上的电流,在它正东方某点的磁场方向向北.
答案:D
17.如图所示,小磁针放置在螺线管水平中心轴线的P点上,开关S闭合,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  )
A.竖直向上 B.竖直向下
C.水平向右 D.水平向左
解析:根据安培定则可以判断通电螺线管左侧为N极,右侧为S极,因此右侧小磁针静止时N极水平指向左侧,故A、B、C错误,D正确.
答案:D
18.下列关于手机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机只能发射电磁波
B.手机只能接收电磁波
C.手机既可发射也可接收电磁波
D.手机既不能发射也不能接收电磁波
解析:手机在使用过程中,将要传递的信息用电磁波发射出去,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接受电磁波来获取他人传递给自己的信息.
答案:C
19.保护知识产权,抵制盗版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与义务.盗版书籍影响我们的学习效率甚至会给我们的学习带来隐患.小华有一次不小心购买了盗版的物理参考书,做练习时,他发现有一个关键数字看不清,拿来问老师,如果你是老师,你认为可能是下列几个数字中的那一个(  )
A.6.2×10-19 C B.6.4×10-19 C
C.6.6×10-19 C D.6.8×10-19 C
解析:电子电荷量的大小是最小的,人们把最小电荷叫作元电荷,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都是e的整数倍,因此该带电量为电子电量e=1.6×10-19 C的整数倍,将四个选项中的电量除以电子电量得数为整数倍的便是可能正确的数字,故A、C、D错误,B正确.
答案:B
20.图是验证电容器特性的实验电路图.电路正常工作后,对于灯L1、L2的分析正确的是(  )
A.L1、L2都亮 B.L1、L2都不亮
C.L1亮,L2不亮 D.L1不亮,L2亮
解析:根据电容器特性,可知,恒定直流不能通过电容器,即电容器是“隔直通交”,当电路正常工作后,L1不亮,L2亮,故D正确,ABC错误.
答案:D
选做题B组(选修3-1)
21.如下图所示,一通电直导线与匀强磁场方向垂直,导线所受安培力的方向是(  )
A.向上 B.向下
C.垂直纸面向里 D.垂直纸面向外
解析:根据左手定则,本题中磁场B,电流I,磁场力F三者两两相互垂直,由此可以判断C正确.
答案:C
22.用奥斯特实验可以证明的是(  )
A.电流的热效应  B.电流的化学效应
C.电流的磁效应 D.电磁感应
解析: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发现导线通电后,其下方与导线平行的小磁针发生偏转,即为电流的磁效应.
答案:C
23.关于洛伦兹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带电粒子运动时不受洛伦兹力作用,则该处的磁感应强度一定为零
B.根据左手定则,磁感应强度、洛伦兹力、粒子的速度三者之间一定两两垂直
C.运动电荷仅受洛伦兹力作用时速度大小一定不变
D.洛伦兹力不会改变运动电荷的速度方向
解析:根据左手定则,洛伦兹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电荷的运动方向,因此,洛伦兹力不改变运动电荷的速度大小.
答案:C
24.如图所示是电场中某区域的电场线分布图,P点是电场中的一点,则(  )
A.P点的电场强度方向向左
B.P点的电场强度方向向右
C.正点电荷在P点所受的电场力的方向向左
D.负点电荷在P点所受的电场力的方向向右
解析:由电场线的性质可知,P点的电场强度方向向右;正电荷在电场中受到的电场力与电场线方向一致,负电荷在电场中受到的电场力与电场线方向相反.
答案:B
25.如图所示,实线表示匀强电场的电场线.一个带正电荷的粒子以某一速度射入匀强电场,只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的轨迹如图中的虚线所示,a、b为轨迹上的两点,则(  )
A.场强方向一定向左,粒子在a处的速度较大
B.场强方向一定向左,粒子在b处的速度较大
C.场强方向一定向右,粒子在a处的速度较大
D.场强方向一定向右,粒子在b处的速度较大
解析:由粒子的运动轨迹知,带正电的粒子所受的电场力方向向右,所以电场方向一定向右,A、B错;如果粒子由a到b运动,粒子加速运动,如果粒子由b到a运动,粒子减速运动,所以粒子在b点的速度较大,C错,D对.
答案:D
26.如图所示为磁流体发电机的示意图,流体中的正、负离子均受到匀强磁场的作用,向M、N两金属极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离子向M极偏转,负离子向N极偏转
B.正离子向N极偏转,负离子向M极偏转
C.正、负离子均向N极偏转
D.正、负离子均向M极偏转
解析:正、负离子在匀强磁场中运动受洛伦兹力的作用,根据左手定则可知,正离子受到的洛伦兹力向下,会向N极偏转;负离子受到的洛伦兹力向上,会向M极偏转.
答案:B
27.如图所示,在竖直绝缘的平台上,一个带正电的小球以水平速度v0抛出,落到地面上的A点.若加一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则小球的落点(  )
A.仍在A点 B.在A点左侧
C.在A点右侧  D.无法确定
解析:当加上匀强磁场时,运动中受到向上洛伦兹力,从而延长了小球在空中的飞行时间,所以在水平方向飞得更远,即落在A点的右侧.
答案:C
28.一个不计重力的带正电荷的粒子,沿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进入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则粒子的运动轨迹(  )
A.可能为圆弧a B.可能为直线b
C.可能为圆弧c D.a、b、c都有可能
解析:根据左手定则,粒子所受的磁场力的方向向上,因此,粒子的运动轨迹可能是圆弧a.
答案:A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共40分.)
29.(12分)“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中两弹簧测力计拉力F1、F2的大小________(选填“A”或“B”)相等.
A.一定     B.不一定
(2)实验中两细绳OB与OC________(选填“A”或“B”)相互垂直.
A.一定     B.不一定
(3)实验中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选填“A”或“B”).
A.等效替代法   B.控制变量法
解析:(1)本实验中采用作图的方式来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所以两测力计的拉力相等不一定相等;故选B.
(2)本实验中采用作图的方式来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两绳的方向也不一定相互垂直,故选B.
(3)本实验可以用两根线子拉力的合力来替代一根绳子时的拉力,故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故选A.
答案:(1)B (2)B (3)A
30.(13分)如图所示,有一质量为m1的小球A与质量为m2的物块B通过轻绳相连,轻绳穿过光滑水平板中央的小孔O.当小球A在水平板上绕O点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时,物块B刚好保持静止.求:
(1)轻绳的拉力;
(2)小球A运动的线速度大小.
解析:(1)物块B受力平衡,故轻绳拉力FT=m2g.
(2)小球A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等于轻绳拉力FT,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2g=m1,
解得v= .
答案:(1)m2g (2)
31.(15分)如图所示,ABCD为一段玩具小车赛道,其中AB段水平,BC段为光滑曲面,平台CD与AB高度差h=0.25 m,一质量m=1.0 kg的玩具遥控小车,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水平赛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a=0.6 m/s2,经t=5.0 s到达B点时立即关闭电动机,小车继续沿光滑曲面BC运动通过C点进入平台.不计小车在B处的能量损失,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求:
(1)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s;
(2)小车到达B点时的动能Ek;
(3)小车通过C点时速度vC的大小.
解析:(1)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
s=at2=×0.6×52 m=7.5 m.
(2)小车到达B点时的速度为:
v=at=3 m/s,
所以小车到达B点时的动能为:
Ek=mv2=×1×32 J=4.5 J.
(3)B到C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mgh=mv-Ek,
代入数据解得:vC=2 m/s.
答案:(1)7.5 m (2)4.5 J (3)2 m/s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