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八下第九章《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教学质量检测附答案(word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地理八下第九章《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教学质量检测附答案(word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3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8-20 17:23: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九章《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教学质量检测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读下图,“中国和世界能源消费结构比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消费在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比重最大 B.煤炭消费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比重最大
C.中国能源消费结构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更为严重 D.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科学合理,有利可持续发展
2.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顾一切地进行现代化建设,促进经济快速增长
B.对于环境问题,我们可以在达到了较高的发展水平之后,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再回过头来治理环境污染
C.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口与环境的关系可以重新评价,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现在可以不执行了
D.21世纪,我们要协调好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当前与长远的关系
3.中国政府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在国际会议上全面阐述中国的立场和建议这些都表明
①中国已跻身于世界强国行列 ②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③中国积极树立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国际形象 ④中国已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力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关于我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B.我国目前是世界第一大货物出口国
C.我国目前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 D.我国目前的经济竞争力居世界第一
5.关于我国国情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中国是世界国力最强的国家
②中国地大物博,人均资源丰富
③中国总人口居世界第1位
④在世界各国中,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较低.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读新疆、黄土高原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6.新疆与黄土高原具有的共同特点是(   )
A.地形以高原为主 B.沙漠、戈壁广布
C.河流以内流河为主 D.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7.新疆与黄土高原发展经济的共同举措是(   )
A.利用临海的优势,积极发展对外贸易
B.充分利用气候条件,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利用资源优势,建设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
D.充分发挥黄河“黄金水道”优势,积极拓展水上运输
8.下图是我国2009年和2013年能源消费结构柱状图,比较2009年和2013年能源消费状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能源消费都以煤炭为主 B.非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例都在减少
C.能源消费总量总体增加 D.清洁能源的消费呈现增长的趋势
9.一个国家要想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正确的做法是(  )
A.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
B.一切按领导的主观意志办
C.顺其自然,靠天吃饭
D.照搬外国经验,仿效他人做法
10.近些年,我国网民针对很多问题的评价很不理智客观,究其原因,就是对我国的国情还不了解,下列关于我国国情说法错误的是( )
A.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居世界第2位,但与世界第一位的美国相比,尚存在显著差距。
B.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明显低于世界人均水平,许多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较少
C.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但生产的多为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值的产品,许多核心技术不得不依赖进口,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亟待加强
D.中国近些年军事力量快速发展,综合军事实力已远远超过军事第一大国美国
11.可持续发展的特征是
A.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改善
B.工业、农业、科技的持续发展
C.文化、教育与精神文明的持续发展
D.经济、生态、社会的持续发展
下表是我国部分自然资源总量在世界上的位次和人均约占世界平均水平的比例,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2.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是(  )
A.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多 B.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
C.总量贫乏,人均占有量少 D.总量贫乏,人均占有量多
13.针对这一国情,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关紧水龙头,防止滴漏 B.人走灯不灭,照亮房间
C.求美味,多吃炭火烧烤 D.讲卫生,多用一次性餐具
塔里木盆地这片看似干旱荒凉的土地却有着无限的生机。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4.塔里木盆地边缘的绿洲是我国优质棉花的主产区之一,当地棉花生产的有利条件是
A.夏季晴天多,光照强 B.劳动力充足
C.夏季高温多雨 D.引黄河水灌溉
15.图中和田周围的绿洲,其灌溉水源主要来自
A.昆仑山冰雪融水 B.祁连山冰雪融水
C.天山冰雪融水 D.阿尔泰山冰雪融水
读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比较图,完成下面小题?
16.图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水、耕地 B.耕地、煤炭
C.水、天然气 D.煤炭、石油、天然气
17.图示反映出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是
A.总量丰富 B.人均占有量多
C.总量缺乏 D.人均占有量少
18.针对图中反映出的问题,我们当前可以
①保护耕地,节约粮食 ②节约用水,一水多用
③提高煤炭、油气等常规能源的利用效率 ④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完全替代常规能源
A.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9.下列农业生产的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A.内蒙古高原利用平坦的地势,发展种植业
B.西北地区开垦草原,利用夏季丰富的光热资源发展种植业
C.长江中下游地区河网密布,发展淡水养殖业
D.东北平原利用肥沃的土地发展林果业
20.央视热播的《航拍中国》记录片中展示的坎儿井、棉田、零星分布在山麓的绿洲等画面,其航拍地是( )
A. B. C. D.
21.中国经济特区是在国内划定一定范围,在对外经活动中采取较国内其它地区更加开放和灵活的特殊政策的特定地区。以下不属于我国经济特区的是
A.深圳 B.汕头 C.喀什 D.上海
2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下列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是(  )
A.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B.中国试制成功第一批喷气式飞机
C.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出口国
D.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18年3月2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了对从中国进口部分产品征收关税的总统备忘录;随后中国拟对自美进口部分产品加征关税,这标志着新一轮中美贸易战的开启。
结合“中美贸易战领域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23.从中美贸易战领域示意图可以看出中国出口美国的产品多为( )
A.水果 B.肉制品 C.工业制成品 D.原材料
24.中国虽然是农业生产大国,但依然从美国大量进口农产品,是因为( )
A.“外国的月亮比较圆”的消费心理 B.美国农产品质量优
C.中国农产品需求量大 D.美国出口农产品具有价格优势
25.美国农业生产效率非常高,主要是因为
①气候条件优越②耕地广阔,土壤肥沃③高度机械化和生产区域专门化④农业科技发达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6.关于我国的地理国情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自然灾害少
B.我国的地区差异不明显
C.经济建设成就巨大,现在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D.我国自然环境多种多样,物产资源丰富
27.下列关于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近代中国是一个强盛的国家
B.从经济发展水平上看,中国已是发达国家
C.目前中国的综合国力与美国、日本、德国、法国同居世界前列
D.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28.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是
A.建梯田,修挡土坝
B.毁林开荒,过垦过牧
C.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
D.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中国要逐步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约型发展道路.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29.节约型发展道路意味着(  )
①倡导循环经济,变废为宝 ②发展生态农业,改善环境
③高资源消耗,高经济增长 ④多投入、多产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0.我国提出走节约型发展道路的直接原因是(  )
①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类型齐全 ②资源利用率低,存在资源的相对短缺
③人口基数过大,新增人口数量仍较多 ④以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加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解答题
31.了解中国2017年,《航拍中国》第一季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介绍了新疆、黑龙江、江西、陕西、上海、海南六个省级区域,以空中视角俯瞰中国,立体化展示我国历史人文景观、自然地理风貌及经济社会发展。据图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景观定位:写出甲、乙、丙三幅景观图对应的图中省区的字母:甲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_。
(2)从下列《航拍中国》描述的特征中,选择符合A、B两省区的序号,填入表格。
①绿洲灌溉农业 ②白山黑水 ③高原湿地
④坎儿井 ⑤外向型经济 ⑥林海雪原
(3)右上图所示区域是我们学过的___________(区域名称),请分析该区域发展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的位置优势。
(4)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为A省区带来哪些好处?
32.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时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也十分突出.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越________,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读图a,我国经济水平最高的地区是________.为了逐步缩小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我国正大力实施________大开发、促进________地区崛起等重大战略决策.江西属于图a中的________地区.
(3)在发展道路上,我国面临诸多挑战,图b反映的问题是________短缺,图c反映的问题是________.应对这些挑战,我国必须坚持走________发展的道路.
(4)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我国在发展进程中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请你列举一条我国为应对气候变化采取的措施.
33.左图为北京的“市域空间结构”规划图,右图为北京通风廊道示意图,结所给材料,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生态涵养区确定的主要依据有______。
①人口密度大 ②地形以山地为主 ③交通便利 ④河流中上游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北京市的地势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__,判断的主要依据是______。
A.河流自西北流向东南 B.夏季盛行东南风
C.西北部植被覆盖率低 D.东南部交通线路稠密
(3)数九歌中有“三九、四九冰上走”的说法,这反映出北京______。
A.雨热同期 B.冬季寒冷C.全年降水不均 D.年降水量少
2017年9月北京发布新的城市总体规划,其中要点有:②疏解非首都功能:设立北京城市副中心;③生态保护,包括通风廊道建设以及降低PM2.5浓度等;④历史文化名城保护;⑤京津冀协同发展,包括在京资源向河北雄安新区转移疏解。
(4)设立通州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对首都可能产生的影响有______。
①促进工业发展 ②明确城市职能 ③改善城市环境 ④增加城市用水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5)雄安新区主要接纳高校、科研机构和信息技术产业。下列产业中最有可能落户雄安新区的是______。
①石油化学工业②钢铁工业③智能机器人研究中心④互联网企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6)北京建设通风廊道能降低PM2.5浓度,通风廊道的走向大致为__________________,通风廊道设置成这种走向,主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列属于保护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主要措施有______。
①老城区禁止拆除四合院 ②收集明城墙城砖并集中展出 ③故宫日参观门票限量8万张 ④将首钢遗址设立成遗址公园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4.我国建设的四大工程,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大调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西气东输一线工程是把西部丰富的  输往东部沿海地区,其起点是  盆地的轮南,终点是  市,途中  次穿越黄河。
(2)南水北调工程是把  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往缺水严重的   、   地区,其中东线工程是利用已有的  河道输水。?
(3)西电东送有三条线路,中线、南线主要把西部丰富的水电调往东部地区,西部水电丰富的原因是 ;?
东部能源不足的主要原因是? 。?
(4)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在青藏线上运行的旅客列车内开设氧吧或备有氧气瓶等设备,并提高行车速度,减少列车在高原上停留的时间,原因是 。?
(5)四大工程中,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积极影响的是 、 。它们对上海的积极影响是 。
35.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海陆位置看,ABCD四个工业基地共同的地理分布特点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B处的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限制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
(3)地处图中两大经济地带结合部的我国最大工业城市是___________________。
(4)长江沿岸地带东部的优势是( )
A.劳动力、资源  B.资源、技术 C.技术、信息 D.交通、矿产
(5)随着经济的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供应日趋紧张,原因是______________。
结合图中信息说说,为缓解这种局面,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增加能源供给?(至少两点)
(6)上海宝山是我国著名的钢铁工业基地,结合图示信息分析其发展的有利条件主要有哪些?(至少两点)
参考答案
1.C2.D3.B4.D5.D6.D7.C8.C9.A10.D11.D12.B13.A14.A15.A16.D17.D18.B19.C20.A21.D22.B23.C24.C25.D26.D27.C28.B29.A30. B
31.(1)D B A
(2)①④ ②⑥
(3)长江三角洲 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沿江沿海港口众多,水运便利。
(4)能够使天然气资源得到大规模开发,增加财政收入,可以带动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32.(1)日本 (2)东部沿海地区 ;西部 ;中部 ;中部 (3)资源 ;环境污染 ;可持续 (4)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我国为应对气候变化,采取了节能减排;人工造林;开发新能源等措施.
33.D 西北高,东南低 A B C D 西北—东南走向 冬、夏季风 地形因素 C
34.(1)天然气 塔里木 上海 三 (2)长江 西北 华北 京杭运河 (3)地势高低不平,落差大,水流急 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 (4)青藏高原海拔高,缺氧 (5)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缓解上海能源供应紧张的情况,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有利于环境保护
35.(1)沿海分布
(2)水资源缺乏
(3)上海
(4)C
(5)矿产资源缺乏,人口、城市密集,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6)消费市场广阔 水陆交通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