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课件与合格演练测评:专题十六 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课件与合格演练测评:专题十六 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8-21 06:06:35

文档简介

(共97张PPT)
专题十六 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
保护
考点展示
知识网络
1.生态系统的结构(Ⅰ)
2.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Ⅱ)
3.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Ⅱ)
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Ⅱ)
5.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Ⅰ)
6.全球性的环境问题(Ⅰ)
7.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Ⅱ)
成分
组成内容
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地位
非生物
的物质
和能量
阳光、热能、水、空气、无机盐等
为生态系统的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
必要成分
生产者
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
把太阳能固定在有机物中,从而可以被生物利用
必要成分
消费者
动物(植食性、肉食性、杂食性、寄生)及某些微生物
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传粉和传播种子
非必要成分
分解者
主要是细菌和真菌,还有一些腐食性动物,如蚯蚓
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必要成分
项目
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概念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______,都不断进行着从________到________,又从________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
特点
①______:不能逆向、不能循环
②____________:只有________的能量能流到下一营养级
可________利用
关系
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信息的种类
概念
实例
作用
______信息
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
动物的眼、耳、皮肤,植物的光敏色素等感受物理信息
①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帮助生物种群繁衍
②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
______信息
通过产生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信息素)传递的信息
昆虫的性外激素,狗的小便
______信息
动物通过特殊行为传递的信息
蜜蜂跳舞,孔雀开屏
生态瓶号
光照
浮游植物
浮游动物
水草
小鱼
河泥
A






B






C






D





+合格演练测评(十六)
(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正确率:__________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指(  )
A.物质循环     
B.能量流动
C.食物链和食物网
D.信息传递
答案:C
2.森林土壤中广泛分布的真菌能够分解枯枝落叶获取物质和能量。真菌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属于(  )
A.生产者
B.初级消费者
C.分解者
D.次级消费者
答案:C
3.甲、乙、丙、丁为某草原上的四种生物,它们之间形成的食物链是“甲→乙→丙→丁”。在该食物链中,属于次级消费者的生物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C
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态系统结构范畴的是(  )
A.食物链和食物网
B.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C.水分、阳光、空气
D.生产者的能量流入消费者
答案:D
5.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只包含生产者与消费者两种成分
B.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一定不是生产者
C.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不一定是分解者
D.生产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消费者不是生态系统的必备成分
答案:A
6.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中存在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两个独立的过程
B.太阳能只有通过生产者才能输入到生态系统中
C.在草→昆虫→青蛙→蛇→狐这条食物链中,狐是第五营养级
D.抵抗力稳定性高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可能比较低
答案:A
7.罗氏沼虾以绿藻等单细胞藻类为食。科研小组对某湖泊中罗氏沼虾的能量流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如下表(表中数字为能量值,单位是kJ/(cm2a))。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藻类同化的能量
沼虾摄入藻类中的能量
沼虾粪便中的能量
沼虾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150.6
47.8
25.4
21.2
A.湖泊中藻类等浮游生物生活的主要场所是表水层
B.沼虾同化的能量较藻类少是因为能量流动逐级递减
C.从藻类到沼虾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4.9%
D.碳在藻类与沼虾之间以二氧化碳和有机物的形式循环
答案:D
8.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发生在(  )
A.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
B.不同生物群落之间
C.生产者与分解者之间
D.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
答案:D
9.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沿食物链循环流动
B.沿食物链单向流动
C.在各营养级间可反复利用
D.沿食物链逐级增多
答案:B
10.二氧化碳进入生物群落主要是通过(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自由扩散
答案:A
11.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
A.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B.初级消费者得到的全部能量
C.照射到该生态系统的全部太阳能
D.生产者和消费者体内的全部能量
答案:A
12.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其中“物质”是指(  )
A.蛋白质和核酸
B.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
C.二氧化碳
D.组成细胞的有机物
答案:B
13.下列各项中,属于行为信息的是(  )
A.蜜蜂跳舞
B.紫外线
C.昆虫的性信息素
D.萤火虫发光
答案:A
14.研究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下列措施与利用生态系统信息传递无关的是(  )
A.使用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干扰害虫正常交尾
B.控制日照时间长短从而控制开花时间
C.利用黑光灯捕杀农业害虫
D.喷洒农药消灭棉铃虫
答案:D
15.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目的是(  )
A.熟悉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B.研究能量流动的方向
C.研究能量流动的效率
D.使能量尽可能多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答案:D
16.林德曼对某天然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进行定量分析,部分结果如图,由图可知(  )
A.第一营养级为②
B.初级消费者为③
C.该生态系统有4个营养级
D.能量在食物链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
答案:D
17.烟草在受到蛾幼虫攻击后,能产生一种可挥发的化学物质,可以吸引蛾幼虫的天敌。这一实例表明信息传递可以(  )
A.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B.维持生物种群繁衍
C.调节生物种间关系
D.调节生物个体的代谢过程
答案:C 
18.果农常在果园里除草,从生态学观点看,除草是为了(  )
A.增加果园物种多样性
B.促进果园能量循环流动
C.增强果园抵抗力稳定性
D.调整果园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
答案:D
19.下列措施会导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下降的是(  )
A.适度利用生态系统
B.减少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
C.过度开发生态资源,发展经济
D.植树造林
答案:C
20.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明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力稳定性
B.增加该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可提高区域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
C.抵抗力稳定性越低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就越高
D.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自我调节的能力越小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21.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建立人工湿地是解决城市水污染的一种有效途径。下图是利用人工湿地处理城市污水的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代表湿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请据图分析回答:
(1)该人工湿地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它的______________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分析,图中丙代表的是______________。
(2)图中甲所代表的生态系统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它能将城市污水中的有机物等分解成无机物。
(3)人工湿地中的植物除绿藻(浮游植物)外,还有芦苇(挺水植物)和黑藻(沉水植物)等,这一现象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结构。这些植物能通过______________把太阳能固定在有机物中,同时还可大量吸收生活污水中的含氮、含磷的无机物,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4)在一定范围内,人工湿地能持续净化城市污水,而不易遭到破坏,其原因是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能力。
解析:(1)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它的生存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从组成成分分析,图中丙代表的是消费者。(2)图中甲所代表的生态系统的成分是分解者,它能将城市污水中的有机物等分解成无机物。(3)人工湿地中的植物除绿藻(浮游植物)外,还有芦苇(挺水植物)和黑藻(沉水植物)等,主要是受光照因素影响的结果,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固定在有机物中,同时吸收生活污水中的含氮、含磷的无机物,净化水质。(4)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在一定范围内,人工湿地能持续净化城市污水,而不易遭到破坏。
答案:(1)生存环境 消费者 (2)分解者 (3)垂直 光合作用 (4)自我调节
22.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共有四个营养级(以a、b、c、d表示),经测定,该湖泊一年中流经这四个营养级的能量如下表所示。依据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营养级
能量(J·cm-2·a-1)
a
62.8×105
b
12.56×105
c
0.88×105
d
464.6×105
(1)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属于初级消费者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2)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__J/(cm2·a),能量由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
(3)生态系统主要功能是能量流动、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
解析:(1)由以上分析可知,该生态系统的初级消费者为a;(2)d为生产者,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464.6×105
J·cm-2·a-1;能量由第二营养级(a)到第三营养级(b)的传递效率为()×100%=20%;(3)生态系统主要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其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答案:(1)a (2)464.6×105 20% (3)物质循环 信息传递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23.如图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1)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来看,E属于______________
,阳光、热能、空气等属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属于第
__________营养级,C属于
______________(填“初级”或“次级”)消费者。
(3)由图可知,能量流动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即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生态系统的能量通过各种生物的
________________
以热能形式散失。
(4)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越复杂,________________(填“抵抗力稳定性”或“恢复力稳定性”)越强。
解析:(1)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来看,E属于分解者;阳光、热能、空气等属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2)B为初级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C为次级消费者。(3)能量流动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即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生态系统的能量通过各种生物的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4)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强。
答案:(1)分解者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二 次级 (3)单向流动 逐级递减 呼吸作用 (4)抵抗力稳定性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