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学习目标】
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2.知道测量有误差及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3.体验日常生活经验、物品。会估测长度和时间。
4.认识计量长度和时间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区别。
【学习重点】
长度的单位、长度、时间的测量方法及误差。
【学习难点】
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及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符号是_______;它和其他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h=_________min=_________s=_________ms=______μs
2.实验室常用测量时间的工具有________、钟表、日晷、沙漏等。
3.__________和__________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称为测量误差;误差_________(填“能 ”或“不能” )绝对避免。通常我们可以通过________测量工具,__________测量方法,选用____________的测量工具,多次测量取____________等方法减小测量误差。
二、展示交流
1.认识时间的基本单位和常用单位。
2.认识测量时间的常用工具——钟表、秒表、停表等。
3.测量一下你身体上的钟表——脉搏,平均1分钟脉搏跳动 次。
三、探究讨论
1.停表的使用
例:右图所示是机械停表的实物照片。
(1)说说如何按动停表按钮正确操作使用停表。
(2)停表大表盘一周量度的时间是 ,分度值是 ;小表盘一周量度的时间是 ,分度值是 。
(3)停表所表示的时间是
2.误差
(1)_______和__________之间的差异,称为误差。
(2)误差只能_______,不能消除。
(3)选用测量精度高的工具,改进测量方法,____________能减小误差。
例: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用精密度高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练习:小明测量课本长度,得到如下四个数据:2.67cm,12.66cm,12.68cm,12.99cm。
那么课本的长度的测量值为__________cm。
【达标检测】
1.下列过程中,经历时间差不多为1s的是( )
A.人的眼睛眨一下的时间 B.人呼吸一次的时间
C.人打一次哈欠的时间 D.人的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
2.某同学用停表测时间,计时开始后15s按了下按钮,又经过10s后又按了一下按钮,则这时停表的示数是( )
A.15s B.10s C.25s D.0s
3.在下列空格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1)一节课的时间是2700___ ___;(2)人步行100m所用的时间约为1.5_____;
(3)唱一支歌的时间约为3_____ _;(4)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4______;
4.小明脉搏跳动次数为68次/min,在一次长跑比赛中,小明用自己的脉搏为同班的王华计时,测出跑一圈脉搏跳40次,则王华跑一圈所用时间大约是 。
5.使用受潮而膨胀了的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其测量结果( )
A.比真实值大 B.比真实值小 C.跟真实值一样 D.无法判断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