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八年级生物上册苏教版同步课时作业
6.18.2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
1.下列成语描述的动物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蜻蜒点水????? B.雄鸡报晓????? C.老马识途????? D.饿虎扑羊
2.蜂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类。育雏时,它们会用自己独特细长的喙将花蜜喂到雏鸟的食管内。下列对蜂鸟这种行为的解释,正确的是( )
① 属先天性行为?
② 属学习行为?
③ 由环境因素决定?
④ 由遗传因素决定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3.下列动物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喜鹊筑巢 B.导盲犬引领盲人过马路
C.蜘蛛结网 D.刚出生的婴儿就会吃奶
4.动物的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本能,不需后天学习
B.海豚表演的算算术等行为,属后天性行为
C.大猩猩叠起箱子取高处食物,属先天性行为
D.动物行为需要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5.下列动物行为中,均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猫捉老鼠、黄牛耕地、老马识途 B.狗辨主客、尺蠖拟态、鹦鹉学舌
C.大雁南飞、公鸡报晓、惊弓之鸟 D.婴儿吮吸、蜘蛛织网、孔雀开屏
6.如图表示的动物行为,属于后天学习行为的是( )
A.甲、乙 B.乙、丁 C.甲、丙 D.丙、丁
7.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下列动物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马随着音乐的节奏踏起优美的舞步
B.乌贼遇到敌害时能迅速喷出大量墨汁
C.失去蛋的企鹅把鹅卵石当企鹅蛋孵化
D.刚出生的小羊碰到母羊乳头吮吸乳汁
8.某实验小组利用三种动物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得到如下结果。分析数据可知,三只动物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 )
动物
甲
乙
丙
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
32
65
5
A.甲→乙→丙???? ?B.乙→甲→丙?????
C.丙→甲→乙???? ?D.甲→丙→乙
9.生物小组开展“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实验,获得如图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鼠走迷宫取食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B.训练次数越多小鼠获取食物的时间越长
C.2月龄比1月龄小鼠获取食物时间更短
D.神经系统发育越完善动物学习行为越弱
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是一种先天性行为
B.在探究菜青虫取食行为的实验中应该使用从野外直接捕捉的菜青虫
C.在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的行为时应该选择幼小的动物
D.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
11.黄鼬在遇到敌害追击时会释放一种“臭气”,利用这种气体将敌害“击退”或“击晕”。该行为属于( )
A.先天性、攻击行为 B.先天性、防御行为
C.后天性、防御行为 D.后天性、攻击行为
12.下图表示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其中阴影部分表示相同点,下列可以写在阴影部分的是(???)
A.生来就有?????????????????????B.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
C.有利于生存和繁殖?????????????????D.能伴随动物一生
13.如图是同一实验条件下不同的动物所需要的“尝试与错误”次数的曲线图,由此可知下列行为的生理基础由简单到复杂的是( )
①蚯蚓走迷宫
②猩猩设法取高处的香蕉
③鸡绕道取食
④小学生的识字学习
A.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②④③① D. ④②③①
14.野马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只会在水槽中饮水,为了恢复野马在野外条件下的饮水能力,饲养员把导水入槽的橡胶管拉向水坑,诱导野马去水坑饮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野马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在水槽中饮水是先天性行为
B.野马在诱导下逐步在水坑中饮水是学习行为
C.在水槽中的饮水行为与遗传因素有关
D.在水坑中饮水行为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均有关
15.当香蕉被挂在高处,黑猩猩徒手拿不到时,它会尝试着把几个木箱堆叠起来,然后爬到木箱顶上去摘香蕉,试分析回答:
(1)黑猩猩的这种行为属于___________行为。
(2).刚出生不久的幼猩猩能否完成这种行为?__________________。
(3).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__________________。
(4)先天性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在___________的基础上通过___________的作用,由_____________而获得的。
(5).学习行为对动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蜻蜒点水、雄鸡报晓、饿虎扑羊都属于先天性行为,而老马识途属于学习行为。
2.答案:C
解析:动物行为按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对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必不可少。而学习行为则是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适应环境能力也就越强,对生存也就越有意义。育雏时,蜂鸟会用自己独特细长的喙将花蜜喂到雏鸟的食管内,这种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行为,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故选:C。
3.答案:B
解析:学习行为是指动物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环境因素作用下,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导盲犬引领盲人过马路属于学习行为;喜鹊筑巢、蜘蛛结网、刚出生的婴儿就会吃奶,均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4.答案:C
解析:
A、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本能,生来就会,不需后天学习,正确;
B、海豚表演的算算术等行为,属后天性行为,正确;
C、大猩猩叠起箱子取高处食物,属后天性行为,而不是先天性行为,错误;
D、动物行为需要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正确。
故选:C。
5.答案:D
解析: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是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所以均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D项。
6.答案:B
解析:甲小鸟喂鱼、丙母猪哺乳,都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是先天性行为;乙黑猩猩叠木箱取香蕉、丁大山雀偷饮牛奶,都是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所以图中表示的动物行为,属于后天学习行为的是乙黑猩猩叠木箱取香蕉、丁大山雀偷饮牛奶。
7.答案:A
解析:学习行为是动物在出生后,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马随着音乐的节奏踏起优美的舞步不是马生来就有的,是通过出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经验获得的,属于学习行为。而B、C、D均是动物生来就有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8.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不同的动物,学习能力是不同的。动物可以通过尝试和错误产生学习行为,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行为就越复杂,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反之,动物越低等,形态结构越简单,学习行为就越简单,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就越多。丙学会绕道取食所经历的尝试与错误的次数最少,所以丙最高等;乙学会绕道取食所经历的尝试与错误的次数最多,所以乙最低等。
9.答案:C
解析:A、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A错误
B、由图数据可知训练次数越多小鼠获取食物的时间越短。B错误
C、由图数据可知2月龄比1月龄小鼠获取食物时间更短。C正确
D、动物的学习行为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形成的新的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作用获得。动物的学习行为主要是由神经系统调节的,动物越高等,大脑越发达,动物的学习能力就越强。D错误
故选:C。
10.答案:B
解析:
11.答案:B
解析:黄鼬释放臭气是一种先天性行为,是由遗传物质控制的,是为了将敌害“击退”或“击晕”,转移敌害的注意力。这种保护自己逃避敌害的行为,属于防御行为。
12.答案:C
解析: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 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 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活动学习行为可能会减弱甚至消退:先天性行为与 学习行为都有利于动物的生存与繁衍。
13.答案:B
解析: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形成学习行为的生理基础越复杂,“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因此蚯蚓走迷宫的生理基础最简单,其次是鸡绕道取食、黑猩猩设法取高处的香蕉,最复杂的生理基础是小学生识字学习。
14.答案:A
解析:饲养员对野马进行了野外饮水训练,野马所形成的水坑饮水行为属于学习行为。这种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野马在水坑中饮水行为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均有关。
15.答案:(1)学习
(2)不能
(3).越强
(4).遗传物质;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经验和学习
(5).能够使动物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生活环境,从而更好地生存和繁衍
解析:(1)黑猩猩的题述行为,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
(2)刚出生不久的幼猩猩学习能力较差,不能完成题述行为。
(3).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别的。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
(4)先天性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后天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
(5)动物通过后天的学习,大大地提高了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从而更好地生存和繁衍。学习是指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经验的影响,发生行为的改变或形成新行为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