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上册(简谱)欢乐谷《好朋友来了》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上册(简谱)欢乐谷《好朋友来了》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08-20 21:10: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好朋友来了》

课型 :唱游课
教材 :人音版《音乐》欢乐谷
授课年级:三年级
教材分析 :此曲为小学三年级唱游作品,系儿童歌舞表演曲,作者为我国著名作曲家黎锦晖先生。歌曲轻盈灵动,具有戏剧表演性,一问一答,有领有合,通过与其交流感情,十分具有趣味性。
教学目标 : 1 用欢快活泼的情绪,轻巧动听的声音清晰地演唱歌曲
2 分角色按情节自由表演,培养学生的综合表演能力
3 尝试按节拍律动做简单的声势动作,参与歌唱表演
教学重难点:分角色按情节自由表演,培养学生的综合表演能力
教学用具 :多媒体 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 趣味歌曲 情景导入
邀请同学们聆听歌曲《找朋友》,老师提示同学跟随音乐律动并根据歌词大意与同桌间合作完成)
1设问:找到好朋友了吗?见到好朋友开心吗?开心的时候用什么方式来表达?
2设问:老师用歌声表达开心,演唱歌曲中“哈哈呵呵呵呵嗨嗨嘿嘿好”乐句来体现,引导学生用同样的歌声回应自己,为歌曲中的歌唱难点做趣味预设。
设计意图:灵动活泼的歌曲导入,趣味直接,与课题联系紧密,又为情景表演作热身运动。
二 感受聆听 逐步深入
1第一遍聆听
老师在教室门上有节奏地轻叩
设问:你们听什么声音?(敲门声)谁在敲门?
(聆听歌曲)
2 第二遍聆听
再次聆听歌曲,并试着在“哈哈呵呵呵呵嗨嗨嘿嘿好”的地方加入演唱,以此来表达对梅大哥的欢迎。
设问:歌曲中有几种角色,几种演唱形式。
3 第三遍聆听(教师范唱)
设问:教师演唱时的声音如何?
设计意图:带着疑问有目的的聆听,更加专注,清晰。聆听中打破歌唱难点,自然顺畅,角色分明,为后面分角色朗读作铺垫。
三 分角色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1 1/3组朗读主人歌词部分,2/4组扮演客人歌词部分,所有组朗读齐唱部分。
设问:1)曲中两个四分休止符部分引导学生加入声势律动进行编创(弹舌声,跺脚声,拍掌声等)
2)同学们听两种敲门声:F/MP(哪一种更有礼貌一些呢?)
3)敲门之后,主人询问声”谁呀“(很小声)客人能听到吗?(听不到,所以这里的力度要稍微强一些,MF)
2 带上不同的力度层次再次分角色朗读。
设计意图:通过分角色有力度层次的朗读,加深歌词的清晰度,剧情的融入度。
四 哼唱旋律 深入实践
用开口音“La”哼唱歌曲的旋律
注意音高,速度
设计意图:准确掌握歌曲的旋律。
五 填词演唱
预设歌唱重点
1) 谁 .呀 \我.呀(一字多音)唱出有趣的,强调的感觉
六 跟音频有情感的有表现力的完整演唱
仔细听前奏,注意准确进入演唱(提示同学们加入自己创作的律动融入歌曲)
七 分角色自由表演唱
1 分角色单人表演唱(选两位同学表演客人和主人,其余同学齐唱部分)
2 分组表演唱(歌曲中客人的名字换成对面同学的名字)
八 拓展
1 介绍作者及代表作品,观赏儿童歌舞剧《月明之夜》的视频片段
设计意图:拓宽音乐视野,提高试听感受力。
2设问:好朋友之间应该怎样相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间拥有正确相处规范:传播快乐,分享美德,展现正能量。
九 总结
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围成圈圈边跳边表演歌曲,体会好朋友在一起的快乐,并在舞蹈中音乐声中欢笑声中结束本次音乐课。
设计意图:在巩固本次音乐课题时,更加有趣味性,更加自由,更加有情景感,最后在表演中,歌声中愉快地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