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只小猪》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新人音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第七课管弦乐《三只小猪》。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熟悉乐曲,会模唱主题旋律.
2.在旋律熟悉的基础上,能以律动的形式表现音乐主题形象。
3.在聆听与音乐活动中,感受三只小猪的活泼快乐、勇敢勤劳的精神。
教学重点:熟悉乐曲,能够准确模唱主题旋律。
教学难点:能清楚主题乐句出现的顺序,并能用不同形式表现主题形象。养成专心认真、爱动脑思考的好习惯。
教材分析:《三只小猪》乐曲轻松、诙谐、幽默,在小猪的叫声中拉开序幕,节奏轻盈,主题旋律跳跃。刻画了小猪们活泼可爱的形象。
学情分析: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天真,活泼,又单纯可爱,善于表现。对周围所有的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心。在音乐课上,他们最容易积极配合老师进行各种音乐活动。但由于二年级学生理解能力有限,又普遍对于音乐欣赏课较生疏,不会欣赏,更不知道要欣赏什么!所以,课堂上教师的启发、引导就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教学准备:钢琴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谈话导入。
1.问好歌,师生问好
2.师生谈话,活跃气氛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你们的故事都是从那里听到的?老师今天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你们想听吗?老师今天带来的故事可和你们以前听到的故事不一样!只有那些做事认真、细心、勤动脑思考的孩子才能听得懂它,你们有勇气听懂它吗?)
(二)、学思结合,熟悉乐曲主题
1.初听乐曲,感受音乐。
聆听要求:认真听,把你听到的在听完后告诉老师。
提问:
(1)你听到了什么?
(2)这个故事与你们以前听到的故事有什么不同?
(师:今天的故事和你们以前听到的故事不同之处就是:这个故事是以音乐的形式用不同的乐器演奏出来的,而不是以文字的形式或口头讲出来的。)
(3)猜一猜,这个故事和谁有关呢?
(4)点名课题《三只小猪》、板书课题。
(这是一个和小猪有关的故事:从前,有一位善良的猪妈妈和她的三个可爱的孩子:猪大哥、猪二哥和猪小弟。在一座美丽的大森林里幸福地生活着。有一天,猪妈妈把三个孩子叫到跟前对他们说:“{孩子们,你们已经长大了,应该各自建造自己的房屋独立生活了!”三只小猪听了以后高兴地离开了妈妈。猪大哥准备建一座漂亮的草房子,猪二哥准备建一座木头房子,而猪小弟准备建一座结实的砖头房子。同学们想不想认识一下这三兄弟呢?}
2.学习乐曲第一主题,熟悉旋律。
(播放多媒体猪大哥图片,聆听主题乐句一)
A、主题乐句一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B、模仿吹笛子的动作随主题音乐律动。
C、跟琴模唱主题乐句一。
D、讨论猪大哥盖草房子的动作,并随主题音乐模仿盖房子动作律动。
3.学习乐曲第二主题,熟悉旋律。
(播放多媒体猪二哥图片,聆听主题乐句二)
A、讨论猪二哥盖木头房子的动作,并随主题音乐模仿盖房子动作律动。
B、跟琴模唱主题乐句二。
C、主题乐句二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D、模仿拉小提琴的动作随主题音乐律动。
4. 学习乐曲第三主题,熟悉旋律。
(播放多媒体猪小弟图片,聆听主题乐句三)
A、讨论猪小弟盖砖房子的动作,并随主题音乐模仿盖房子动作律动。
B、跟琴模唱主题乐句三。
(三)、顺序聆听,梳理乐曲旋律结构。
1、播放多媒体,聆听乐曲第一部分旋律。师生共同标出第一部分旋律主题乐句出现的次序。
第一部分(小猪盖房子):(1)(1)(2)(2) (3) (2)
2、学生分组分别作盖房子动作律动表现三个主题。
3、 聆听乐曲第二部分旋律。师生共同标出第二部分旋律主题乐句出现的次序。
第二部分(庆祝):(1 )(1)(2)(2)(3)(2)
4、学生分组分别作吹笛、拉小提琴、跳舞动以三个主题表现庆祝场面。
5、聆听乐曲结束部分旋律。师生共同标出结束部分旋律主题乐句出现的次序
结束部分:(1)(1)
(四)、寓教于乐,师生齐心协力重现音乐形象。
1、梳理乐曲结构。
2、讨论表现方式。
3、师生同乐,随音乐律动,重现音乐形象。
(五)、全课小结,点明主题。
1、这节课开心吗?
2、今天的故事听懂了吗?三个主题乐句你会唱了吗?
3、你觉得三只小猪是怎样的孩子?
4、把你今天学到的故事以自己的方式给家长展现出来。
板书设计:
《三只小猪》
主题乐句
一、(1)(1) (2) (2) (3) (2)
二、(1)(1) (2) (2) (3) (2)
三、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