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地理七年级上册教案1.1 第2课时 地球仪、经纬线、经纬度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地理七年级上册教案1.1 第2课时 地球仪、经纬线、经纬度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8-20 23:33: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时 地球仪、经纬线、经纬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地球仪。了解赤道、纬线、经线的定义,能够在地图、地球仪上准确地找出它们。
2.明确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
【能力目标】
掌握经线、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培养分析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赤道、纬线、经线的定义,能够在地图、地球仪上准确地找出。
2.掌握经线和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
【教学难点】
1.掌握经线和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
2.东西半球的判定。
【教学方法】
讨论法、归纳法等相结合。
【教学用具】
地球仪、地图
情景导入
方式①:展示地球仪,古人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地球太大,利用地球仪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地球。
方式②:由于地球太大了,人们无法看到它的全貌,研究起来非常麻烦。于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自学互研
【自主探究】
学生每人一只小地球仪,摆放在书桌上,观察地球仪,独立完成以下任务:
1.说一说:什么是地球仪?
地球仪是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比例,缩小了的地球模型。
2.指一指:地球仪上都有些什么?
在地球仪上指出:地轴、北极、南极、经线、纬线。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
讨论1:地球仪上有地轴,真实的地球有没有地轴?(__无__)
讨论2:在宇宙中,地球的北极总是指向什么方向?(__北极星所在的方向__)
讨论3:地球上的最北点、最南点分别在什么位置?(__北极__、__南极__)
讨论4:如果一个人站在北极或南极,其前后左右分别是什么方向?(__南方向__、__北方向__)
【动手活动】
学生用乒乓球、铁丝自制一个简易的地球仪。注意思考:地球仪的地轴与地球仪的底座(或桌面)的夹角为多少度?( 66.5° )
学习活动二 认识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及特征
【自主探究】
学生观察地球仪,阅读课本P6—P7页内容,独立完成以下任务:
1.想一想:将所获得的知识信息填入后面表格的空格线上。
(1)什么是纬线?纬线是什么形状的?
(2)各纬线长度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3)找出最长的一条纬线,这条纬线把地球分为哪两个半球?
(4)经线在形状、指示方向、长度的分布三个方面与纬线有什么不同?
(5)经度是以哪条经线为起点的?
(6)经度的标度范围是多少度?
(7)对比纬度的变化规律,说明地球仪上经度的变化规律有什么特点?
(8)东西半球是如何划分的?这样划分的意义是什么?
(9)在地球仪上找出主要位于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大洲,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①纬线与经线
纬线
经线
定义
在地球仪上,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__赤道__,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__两极__并垂直于__纬线__的线叫经线,也叫__子午线__
圆弧状况
圆,每条纬线组成纬线圈
半圆,__任意__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经线圈
长度
__赤道__是最大的纬线圈,纬线在南北两极缩成一点
全部等长
指示方向
__东西__方向
__南北__方向
②纬度与经度
纬度
经度
度数起始线
赤道(0°)
本初子午线(0°经线)
度数范围
0°~90°
0°~180°
符号
北纬:N 南纬:S
东经:E 西经:W
变化规律
以赤道为界,越向北,北纬度数越__大__;越向南,南纬度数越__大__。规律:北大北纬,南大南纬。
以本初子午线为界,越向东,东经度数越大;越向西,西经度数越__大__。规律:东大东经,西大西经。
半球划分
赤道是__南__半球、__北__半球的分界线
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是__东__半球、__西__半球的分界线
2.说一说:地球低、中、高纬度地区是如何划分的?
全球0°—30°为__低纬度地区__;30°—60°为__中纬度地区__;60°—90°为__高纬度地区__。
找一找:你所在的城市位于什么纬度区?(学生可先在网上查某市地理坐标,再判断。)
【合作探究】
讨论1:地球仪上的经线与纬线各有多少条?
地球仪上的经线与纬线都有__无数__条。
讨论2:一条经线有多长?
一条经线的长度是__赤道长度的二分之一__,约__2万千米__。
【拓展探究】
1.动手活动:
在制作的简易地球仪上描述出以下特殊的纬线、经线:
纬线:0°(赤道),30°N,30°S,60°N,60°S,90°N,90°S。
经线:0°,180°,20°W,160°E。
2.观察地球仪,并想一想:
(1)东西经度区的划分与东西半球的划分是否一致?
不一致。二者的联系如下图所示:
(2)本初子午线是__人为规定__的,所以东经和西经是人为划分的。
(3)任意一个经线圈中两条经线的经度值有什么联系?
二者的度数和为__180°__,如果一条在东经度区,另一条一定在西经度区,__0°和180°__经线除外。
课堂小结
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基本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中以教师讲解为主的缺点。通过采取小组合作及自主探究等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加工地理信息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探究中质疑,在合作中培养合作意识。这样,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也成为学生学习交往和合作的过程,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得到极大的提高。
但在教学中,我们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问题的提出应明确、有针对性,能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使学生乐于思考和能够解决问题。
②学生的参与应采用思考、讨论等简单方式。这样有利于绝大多数学生比较同步地进入学习,快速进入状态,开展合作,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③学生的探究、合作,必须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学生的讨论要有主题、有方向、有目标。
④重点的突出和难点的突破,有待教师的精讲和点拨,使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课后反思
1.本节课的收获:
2.本节课还存在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