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单元测试卷(二)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
下列关于北京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北京人生活在距今(2020年)70万至20万年前
B.北京人用石块、兽骨和鹿角等制作各类工具
C.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D.北京人从事原始畜牧业,饲养猪、牛、狗等家畜
2.有同学参观旧石器博物馆,他可能看到(
)
①元谋人化石
②山顶洞人化石
③良渚遗址
④半坡遗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
某同学绘制了一幅我国远古居民生活场景的想象图。下列内容与北京人相符的是(
)
①头部带有猿的某些特征
②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
③用火取暖,烧烤食物
④种植水稻,蒸煮米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
王老师去年寒假时外出旅游,在哪一处博物馆里,他可以看到多个当地出土远古人复原头像化石,你知道他是在以下哪座城市旅游吗?(
)
A.昆明
B.成都
C.北京
D.
西安
5.旧石器时代人类最伟大的发现是(
)。
A.火的使用
B.发明和使用工具
C.使用旧石器
D.人工取火
6.
在原始社会,按这种方式组成的比较固定的生产、生活集体叫氏族。这种方式是(
)
A.种族
B.血缘关系
C.地域环境
D.个人喜好
7.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你能从下列哪个遗址中找到证据?(
)
A.
蓝田人遗址
B.
大汶口遗址
C.
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8.半坡原始居民建造半地穴式房屋,河姆渡居民建造干栏式房屋。建造不同房屋的决定因素是(
)
A.
生活习惯
B.
生产工具
C.
劳动技术
D.自然条件
9.老师介绍某处原始文化遗址时出示了下列几幅图片,据此判断,此文化遗址最有可能(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10.
我国某地新发现了一处古人类遗址,发掘出的资料有:黑色的灰烬层,磨制的石刀、石斧,骨针,黑陶片,房屋遗骸。上述资料证明该处遗址最有可能出现于(
)
A.北京人时期
B.山顶洞人时期 C.河姆渡人时期
D.半坡人时期
11.
下列有关半坡文化和河姆渡文化共同点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都以磨制石器为主要生产工具
②都过着以原始农耕为主的定居生活
③使用天然火
④种植棉花,穿棉布衣服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12.
中华民族是生活在中华大地上所有民族及海外华人的统称。下列选项中的人物被中华民族尊奉为共同的人文始祖是(
)
A.
蚩尤与黄帝
B.
炎帝与黄帝
C.尧与舜
D.炎帝与禹
13.
《周易·系辞下》记载,“黄帝、尧、舜……舟楫之利以济不通”。以下考古发现能够印证记载中“舟楫”的是( )
A.辽宁建平出土的彩陶罐
B.河南舞阳出土的七孔骨笛
C.重庆巫山出土的筒形瓶
D.陕西宝鸡出土的船形彩陶壶
14.传说中,他的发明为我们今天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他被称为“人文初祖”。他是(
)
A.
尧
B.
炎帝
C.
舜
D.黄帝
15.炎帝黄帝联合打败了东方的蚩尤部落,起到关键作用的是哪项发明(
)
A.骨笛
B.指南车
C.船
D.弓箭
16.传说时代,炎帝黄帝之后黄河流域部落出现联合,通过禅让制选举首领。下列顺序正确的是(
)
A.舜尧禹
B.
舜禹启
C.
尧舜禹
D.尧禹启
17.
我们说自己是“炎黄子孙”,是因为(
)
A.
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
B.
“炎黄”本是同一部落
C.
华夏族主体是由黄帝和炎帝部落融合而成
D.
从古至今就是这么流传的
18.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四五千年前,黄河流域主要氏族部落有(
)
①黄帝
②炎帝
③蚩尤
④三苗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9.
浙江余杭反山墓地是良渚文化中期的遗存,11座墓中出土了3200余件纹饰精美的玉器,尤其是出土了玉璧、玉琮、玉钺等礼器,这些资料印证当时(
)
A.手工业的发展
B.处于工业文明时代
C.夏王朝已建立
D.处于旧石器时代
20.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嫘祖教民养蚕缫丝”。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
A.农耕文明
B.和谐平等的社会秩序
C.神话传说
D.采集、狩猎的游牧文明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5小题,共60分)
21.(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9年12月,在北京房山周口店龙骨山,我国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北京人的第一个头盖骨化石,后来又发现了5个比较完整的头盖骨化石和200多块骨化石,还有大量的打制石器、动物化石和灰烬。
材料二:见下图。
材料三: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韩非子》
(1)材料一说明北京人生活在什么时代?材料中的“动物化石”和“灰烬”说明了北京人食物的来源和吃的方法是怎样的?(3分)
(2)材料二中哪一个为北京人使用的石器?(1分)它的名称是什么?(1分)哪种石器更利于远古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并说明原因。(4分)
(3)材料三反映出我国远古人类的生活出现了什么新变化?(2分)是从哪一远古人类生活的时代开始出现这种现象的?(2分)
22.
(1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看图回答问题:图甲和图乙分别是哪个聚落遗址的居民房屋?(2分)
(2)试分析:为什么同一时代的房屋结构会有如此大的差异?(4分)如今,在世界的哪些地区仍然可以看到乙图这样的建筑?(2分)
(3)建造房屋反映出古代的先民已开始定居生活,你认为古人类定居的基本条件有哪些?(4分)与到处漂泊相比,定居有什么好处?(2分)
23.(10分)阅读材料,运用课文有关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根据生产工具的变化,考古学家把史前社会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材料二:距今5
000多年的马家浜文化遗址位于嘉兴市南湖区,在这里普遍出土了孔石
斧、弧背石锛、夹砂红陶双耳罐、带嘴平底
(?http:?/??/?www.21cnjy.com?)盉、腰檐陶釜和横条陶烧火架等器具.还发现骨镞、骨鱼镖、陶网坠等渔猎工具。多处遗址中出土了稻谷、米粒以及牛、鹿、猪、狗等动物遗
骸。
——《浙江省文物考古所学刊》
(1)以生产工具为标志,马家浜文化遗址主要反映了史前社会的哪一时代?请用一句
话说明理由。(4分)
(2)结合材料与教材相关内容,比较马家浜遗址与黄河流域同时代遗址,它们所反映的
生产生活场景有哪些相同之处?(6分)
24.
(11分)再现史前人类动。
材料一
材料二
【寻找证物】(5分)
初一某班历史课堂:同学A发挥想象力,描述了“北京人”一天的生活。请你根据材料一为他的描述寻找证据。(填写图号)
能为描述①提供考古依据的是:_______。
能为描述②提供考古依据的是:_______。能为描述③提供考古依据的是:_______。
【进行解释】(4分)
材料二是同学B搜集的反映半坡人、河姆渡人生产、生活的图片。请你仿照范例,对这位同学搜集的图片进行解释。
[范例]“半坡人面鱼纹彩陶盆”可以见证半坡人会制作陶器。
“骨耜”可以见证什么?
“复原的干栏式房屋”可以见证什么?
【得出结论】(2分)
由上述探究可知,我们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是什么?
25.
(12分)阅读书籍、识别文物、参观古迹都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今天让我们探究历史,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组
图中历史
图1
(1)远古时期华夏部落主要活动在什么地理区域?华夏族是在哪两个部落联盟的基础上形成的?(4分)
第二组
书籍
(2)根据图2中的人物名字,说说传说中他有哪些贡献。(4分)
第三组
名人遗迹
图3
图4
(3)图3和图4分别是谁的陵墓?请各用一句话来评价这两个人物。(4分)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单元测试卷(二)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D
A
A
C
A
B
D
D
D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B
D
D
B
C
C
B
A
A
二、材料分析题
21.(13分)
(1)旧石器时代(1分);动物化石说明北京人以狩猎为生(1分),灰烬说明北京人会用火烧烤食物。(1分)
(2)图一(1分);打制石器(1分);磨制石器(图二)更利于远古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因为磨制石器平整光滑,刃部锋利,可以多次使用,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4分)
(3)已经会人工取火。山顶洞人。(4分)
22.(14分)
(1)图甲是半坡聚落遗址先民居住的房屋,图乙是河姆渡遗址先民居住的房屋。
(2分)
(2)原因:两地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自然条件不同。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地处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湿润.干栏式房屋有利于通风防潮;陕西西安半坡地处黄河流域,冬季比较寒冷,夏季炎热,半地穴式房屋冬暖夏谅。(4分)
地区:在中国的西南地区以及东南亚地区还可以见到这样的建筑。(2分)
(3)基本条件: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陶器的发明;生产工具的显著改进,使用磨制石器;(4分)
好处:与漂泊相比,定居可以形成原始的村落,有利于发展农业和畜牧业,对人类文明的起源和传承有着重的大意义。(2分)
23.(10分)
(1)时代:新石器时代。理由:出土大量的磨制石器(4分)
(1)都使用磨制石器;生活用具都是陶器;都饲养猪、狗等动物;都有骨制的渔猎工具;都种植粮食。(6封面,写出3点即可)
24.(11分)
(1)图1、图2。(2分,答不全不得分)图4、图5。(2分,答不全不得分)图3。(1分)
(2)“骨耜”可以见证河姆渡人会制作农业生产工具。(2分)
“复原的干栏式房屋”可以见证河姆渡人会建造房屋(或:过着定居生活)。(2分)
(3)考古发现。(2分)
25.(12分)
(1)黄河流域。黄帝、炎帝。(4分)
(2)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发明弓箭和指南车。(4分)
(3)黄帝和禹。评价:黄帝与炎帝部落联合,打败蚩尤部落,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大禹治水,造福人类。(4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