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内容】
教材第7~8页。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1.通过比较五座名山高度活动,掌握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
2.能正确使用“<”“>”等符号。
数学思考:体会位数不同和位数相同的多位数的比较方法,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问题解决: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关联,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等良好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够自己发现万以内数的比较方法并能够熟练进行数的大小比较。
一、情境导入
师:五一节到了,好多商场都在进行促销活动,瞧,这是其中的一个电器商场的活动情况。电视机的种类齐全,档次各异,你知道这个电器商场隆重推出的几种电视机的价格吗?出示课件比一比。(出示课件)
师:说信息,并读出数的价格。
师:为了便于表达我们把电视机给它标上序号吧。
师: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见到比100大多得数的比大小,比如我们在买东西的时候,会见到像这样的价格,哪种电视贵?哪种便宜?
生活中还有许多数可以拿来作比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较数的大小”。比较时会用什么符号? (“>”“<”“=”)
(板书课题:万以内的数的大小比较)
二、探究新知
1.位数不相同的数大小比较。
师:出示1347和956这两个数,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同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比的。
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比较。
指名回答:1347大于956,因为1347是四位数,而956是三位数。四位数比三位数大。
师:师总结并板书——位数不同的两个数,位数多的数大。
2.位数相同的数大小比较。
师:出示2155、1492和2530,2350这两组数据,怎样比较每组数据中两个数的大小?同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是怎么比的。
指名回答,学生可能回答:
(1)2155大于1492,这两个数都是四位数,千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
(2)2530大于2350,这两个数都是四位数,千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百位上的数,百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
师:如果百位上的数也相同呢?十位上的数也相同呢?
师生总结:位数相同,比较千位上的数,千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百位上的数,百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依此类推。(板书)
三、应用知识,拓展视野
1.基础练习。(教材第7页:把我国五岳的高度从高到低用“>”连接)
2.拓展练习。
出示数字卡片2、5、8、0,指名学生上黑板让他们随机抽出卡片,任意组成5个4位数,然后将组成的这5个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设计意图:这一道题是一个综合题,更是一道巩固提高题,主要是对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3.实践活动。
生活中有许多万以内的数需要我们比较它们的大小,让我们留意身边的数值,用学到的知识来比较生活中数的大小,服务社会。希望同学们做个有心人,发现更多的生活中的数学。
四、课堂小结
1.说说应该怎样比较万以内的数的大小。
2.这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板书设计】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1.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大。
2.位数相同,比较千位上的数,千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
3.位数相同,比较千位上的数,千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百位上的数,百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依此类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