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与评价
第1节 知识与技能
【教学内容】
教材第93~96页。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大数的读、写方法,取近似数的方法,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方法,三位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笔算和混合运算方法;提高分析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了解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认识周长,并能熟练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经历观察、探索规律的过程。
数学思考: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推断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问题解决: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情感态度: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一、明确复习内容
教师说明:这节课我们把本学期学过的内容系统地进行整理,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
二、整理知识点
师:本学期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
教师指名同学说一说本册数学教材所包含的知识点,相互补充,回顾所学知识。
三、巩固练习
多媒体出示教材第93~96页复习题:
1.写出横线上的数,并用近似数表示。
三峡大坝顶高为一百八十五米,坝长为二千三百零九米。
今年靠山屯植树五千零三棵。
(先让学生轻声读给同桌听,然后独立写出横线上的数,再进行全班交流,最后指名回答时,让学生说一说读数、写数和取近似数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2.填空。
(1)在四位数5083中,“5”在( )位上,表示( ),“8”在( )位上,表示( ),“3”在( )位上,表示( )。
(2)有一个数,千位上是4,百位上是7,十位上是0,个位上是9。这个数是( )。
(3)在用5、0、0、8四个数字组成的数中:
①只读一个零的四位数是( )、( )、( )和( )。
②一个零也不读的四位数是( )和( )。
(4)一台笔记本电脑的价钱是7865元,可以说大约是( )元。
(5)一堆煤有3918千克,可以说大约有( )千克,还可以说大约有( )吨。
(6)2吨=( )千克 4000千克=( )吨
8600千克=( )吨( )千克
(该题复习了数的组成、近似数、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回答,最后全班进行交流。)
3.用4颗珠子在下面的计数器上表示的数是1120,用4颗珠子在计数器上还能表示哪些四位数?
(先让学生独立写一写,再指名回答,最后全班进行交流。)
4.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1)24×2 600×7 207×5 72×8 540×4 328×6
(2)93÷3 420÷6 728÷4 87÷3 370÷5 832÷8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回答,最后全班进行交流订正。)
5.计算下面各题并验算。
782+174 637-208 326+284
497+528 362+209 1000-367
(本题复习了三位数的加减法的计算,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回答,最后全班进行交流订正。)
6.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72÷(72-68) 137-42÷6 (63-21)÷7
135-(28+17) 12×(83-74) 100-(26+64)
(先让学生小组内说一说运算顺序,然后独立完成计算,再指名回答,最后全班进行交流订正。)
7.张阿姨摘了365千克西红柿,运走了7筐,每筐重34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复习两位数乘一位数与三位数减法的混合应用。先让学生找出题目中的信息和问题,然后独立列式并完成计算,再指名回答,最后全班进行交流订正。)
8.一双旅游鞋比一双拖鞋贵多少元?
(复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与减法的混合应用。先让学生找出题目中的信息和问题,然后独立列式并完成计算,再指名回答,最后全班进行交流订正。)
9.学校买了86盆红菊花、54盆黄菊花。如果把这些菊花摆成4个花坛,平均每个花坛要摆多少盆?
(复习两位数加法与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的混合应用。先让学生找出题目中的信息和问题,然后独立列式并完成计算,再指名回答,最后全班进行交流订正。)
10.同学们参观农业机械化展览。三年级去了140人。四年级去的人数是三年级的4倍。两个年级一共去了多少人?
(复习三位数乘一位数与三位数加法的混合应用。先让学生找出题目中的信息和问题,然后独立列式并完成计算,再指名回答,最后全班进行交流订正。)
11.光明小学4名老师带领76名同学参观科技馆。成人票10元,学生票6元。用500元钱买门票,够吗?
(复习混合运算的知识。先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再指名回答,最后组织全班订正。)
1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复习两位数乘一位数与加法的混合应用。先让学生找出题目中的信息并提出问题,然后独立列式并完成计算,再指名回答,最后全班进行交流。
13.下面哪个是轴对称图形?在图上画○表示。
(复习轴对称图形,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对称”的含义,形成对对称图形的想象,发展空间观念。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再指名回答,最后全班进行交流订正。)
14.14题、15题、16题。
(复习周长的知识点,先让学生回忆,再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回忆相关知识点。再指名回答,最后全班进行交流订正。)
15.从港口乘船去望海岛有几条航线?全部写出来。哪条航线最短?
(通过观察,先让学生找出全部航线,并指出哪条最短,同桌交流,然后指名回答,教师引导全班交流。)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复习、练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回答,师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