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0张PPT)
语文园地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家乡美景
看了这些图片展示出来的优美环境你有什么感受?说一说。
要是我们的家乡的每一个地方都具有优美的环境该多好啊!可是事实是这样吗?有没有环境污染的现象呢?
垃圾污染
空气污染
废水污染
土地干裂
观山,看海,听雨,赏花······和大自然亲密接触,让人们心旷神怡。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在这样美好的环境里。可是,只要大家稍稍留心,就不难发现人类的许多行为正破坏着我们的生活环境。
我们与环境
围绕下面的话题和同学交流。
我们身边还存在哪些环境问题?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又可以做些什么呢?
思考
如果堵车时间长,我们可以提醒爸爸妈妈将汽车熄火。这样可以减少尾气排放,也可以节省燃料。
最后离开教室的同学要注意关灯,大家一起努力,做到不开“无人灯”。
少用、不用一次性筷子、杯子。
垃圾扔进垃圾箱,不乱丢垃圾。
杜绝水的“滴、漏、跑、冒”现象。
积极参加义务环保宣传。
讨论后,可以选出十项保护环境简单易行的做法,印成“保护环境小建议十条”,张贴在学校、社区等地方的布告栏里。
围绕话题发表看法,不跑题。
判断别人的发言是否与话题相关。
小贴士
小结
为了保护家乡的环境,我们不仅应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还应该好好学习,将来长大了,用我们的智慧解决家乡环境保护中的大难题,把家乡建设的更加美丽。
第二课时
习作
现在的社会交通便利,我们出行非常方便,那你们一定去过很多地方,有没有让你难以忘怀的地方?比如水乡小镇让我们赏心悦目,游乐场让我们兴奋不已,书店让我们流连忘返,住家附近的小树林是我们的乐园······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地方,你愿意和大家分享吗?推荐一个好地方给同学吧。
推荐一个好地方
水乡小镇
游乐场
书店
小树林
每个人的喜好不同,喜欢的地方也会不同。那么怎样把你喜欢的地方介绍给大家呢?怎样介绍才更有条理,也让人感到你喜欢的地方很美,也让大家和你一样喜欢那个地方呢?
确定习作主题
推荐一处自己喜欢的地方,要写出这个地方怎么吸引人,使别人读了也对这个地方感兴趣。写同一个地方的同学,可以交流交流,相互取长补短。
明确习作要求
(1)写作范围:自己喜欢的一个地方。
(2)通过描写这个地方与众不同之处,使别人读了也能对这个地方感兴趣,因此要抓住这个地方的特点来写。
确定写作内容
(1)你打算推荐什么地方?
(2)这个地方在哪里?
(3)有什么特别之处?
学习事例
如,推荐一个古镇:
这个古镇很美······
在那里可以了解以前人们的生活······
这个古镇有很多好吃的······
从事例的描述中,你能找到什么规律?
(1)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写。
(2)要抓住特点进行描写。
(3)重点部分需要详写。
(4)要把自己对这个地方的
喜欢之情写出来。
回顾课文
回忆一下我们刚学过的课文,哪篇文章是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来写的?
《观潮》就是写景的文章。在文中作者是按照潮来钱,潮来时,潮来后的顺序来写的。作者观察仔细,语言生动,把钱塘江大潮写得壮观神奇,让人如同身临其境。
写作提纲
总写
1.可先写景物的总特点。介绍自己要推荐的地点、环境情况以及大致特征。
分写
2.然后按照观察的顺序来详细写,注意语句要通顺、优美。
一种:可以按照游览或观赏的顺序来描写。
二种:可以选几处具有代表性的景物来描写。
三种:可以按照方位变化来描写。
展开合理想象。
3.选择有代表性的景物进行细致描写。
4.结尾可以写一写自己对景物的感受。
动笔练习
下面,请大家按照刚才的习作要求,写一处你去过或者想去的地方,把这个地方的景物特点按一定的顺序写清楚,写具体。比一比,谁写的地方最吸引人。
写完了,自己家先读一读,看看有没有把这个地方介绍清楚,有没有把推荐的理由写充分。再读给同学听,请他们提出修改建议。
举办“最受欢迎的好地方”推荐会,看看哪些地方最吸引大家。
第三课时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
同学们,你们一定游览过许多好玩的地方,在电视、书本上也欣赏过许多风景优美的山山水水,你能根据文章中的描写想象画面和声音吗?
我能根据文章中的描写想象画面。如读《观潮》,我仿佛看到了钱塘江潮由远及近、奔腾而来的样子。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这段话运用了形象的比喻,把大潮由远及近时的样子和声音穿插描述,我仿佛看到了大潮滚滚而来、奔腾咆哮的壮丽景观。
我还能想象文章中描写的声音。如读《走月亮》,我似乎就听到了潺潺的流水声、秋虫的鸣叫声······
读文章,我还能“闻”到味道······
词句段运用
读下面的词语,你想到了什么画面?和同学交流。
人声鼎沸
锣鼓喧天
震耳欲聋
响彻云霄
低声细语
窃窃私语
鸦雀无声
悄无声息
luó
xuān
lóng
chè
xiāo
qiǎo
理解词语
人声鼎沸: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煮开了的锅一样。
锣鼓喧天:喧:声音大。锣鼓震天响。原指作战时敲锣击鼓指挥进退。后多形容喜庆、欢乐的景象。
响彻云霄:彻,贯通;云霄:高空。形容声音响亮,好像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
震耳欲聋:欲:快要,就要。形容声音很大。
低声细语:形容小声说话。
窃窃私语:窃窃:形容声音细小;私;私下;语:说话。背地里小声说话。
鸦雀无声:连乌鸦麻雀的叫声都没有。泛指什么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人们默不作声。
悄无声息:没有声音,没有气味。比喻没有名声,不被人知道。
想一想:这些词语你想到了什么画面?
人声鼎沸可以想到观潮时的热闹场景。
窃窃私语我能想到几个女孩子在一起说悄悄话。
鸦雀无声可以想象到教室里同学们认真学习时的场景。
选一个事物,用上一两个加点的词语描述它,再写下来。
风
雷雨
烟花
小狗
霎时
顿时
忽然
过了一会儿
一会儿工夫
理解加点字的意思,对比不同。
第一组中的词语表示时间短。
第二组中的词语的意思表示时间较第一组长一些。
读一读,用上加点的词语造句,说一说你的日常生活。
刚才还晴朗的天空,突然乌云滚滚,大雨如注。
我家的小猫一会儿工夫就把一盘鱼吃完了。
第四课时
同学们,今天又到了写字时间。这次我们学习硬笔楷书的篇章布局,主要是行距和字距的问题,另一个就是培养提笔练字、坚持不懈的习惯。
字的中心要在横格的中线上,保持水平。
字距要差不多,标点符号和字之间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认真对待每次写字,养成提笔就练字的习惯。
日积月累
同学们,接下来我们学习王维的一首古诗《鹿柴》。
鹿柴
zhài
【唐】
王维
空
山
不
见
人,
但
闻
人
语
响。
返
景
入
深
林,
复
照
青
苔
上。
鹿柴(zhài),养鹿的地方,“柴”同“寨”、“砦”,用树木围成的栅栏。
山中空空荡荡不见人影,
只听得喧哗的人语声响。
夕阳的金光射入深林中,
青苔上映着昏黄的微光。
古诗译文
这是写景诗。描写鹿柴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落笔先写“空山”寂绝人迹,接着以“但闻”一转,引出“人语响”来。空谷传音,愈见其空;人语过后,愈添空寂。最后又写几点夕阳余晖的映照,愈加触发人幽暗的感觉。
古诗赏析
小结:《鹿柴》这首诗描绘了山林的幽静,写出了诗人在山林深处,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美妙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