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17章 第2节我国的动物资源及保护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17章 第2节我国的动物资源及保护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8-21 10:16: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第5单元
生物圈中的动物和微生物
目录
课前预习
02
学习目标
01
精巧点拨
03
课堂演练
04
素养提升
05
学习目标
1.
简述我国的动物资源概况,列举我国常见的珍稀动物。
2.
解释动物多样性的含义,说出保护动物多样性的基本措施。
知识点1
我国有丰富的动物资源
1.
我国幅员辽阔,____________________复杂,为动物生存和繁衍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生态环境,因此,我国的动物种类多种多样。我国的脊椎动物有__________多种,占世界总数的__________,其中哺乳类450多种,鸟类1
300多种,爬行类300多种,两栖类200多种,鱼类
3
000多种。
课前预习
地形和气候条件
6
400
13.7%
2.
我国有许多种闻名世界的特产珍稀动物,如哺乳动物有大熊猫、____________、扭角羚、____________、白鳍豚等;鸟类有________、黑颈鹤等;爬行动物有____________;两栖动物有__________;鱼类有白鲟、_____________等。
金丝猴
白唇鹿
褐马鸡
扬子鳄
大鲵
中华鲟
知识点2
我国动物资源面临严重威胁
3.
生物圈中生物物种的灭绝是个漫长的自然过程,但由于__________引起的生态环境破坏,却使动物物种的灭绝速度逐渐加快。从以前大约每________年灭绝一种,每________年灭绝一种,到现在每_______年两种鸟类灭绝。
人类活动
100
10
3
4.
我国动物资源面临严重威胁。如___________________已经绝迹,__________、金丝猴、野骆驼等野生动物的分布区域明显缩小,而___________自2002年以后,再没有发现它的踪迹。
新疆虎、野马
大熊猫
白鳍豚
知识点3
动物资源的保护取决于人类
5.
动物物种之间的差异是由各自的_____________决定的,动物的________________是物种多样性的基础。生态系统多样性为不同种类的动物提供了各自的__________环境。因此,保护动物多样性需要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三个层次上,制订保护战略和采取保护措施。
遗传物质
遗传多样性
栖息
遗传物质
物种
生态环境
6.
保护动物多样性,既要保护野生动物资源,更要保护珍稀和濒危动物,其保护措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把包括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区域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称为____________。它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它保护了__________________及其赖以生存的____________。就地保护的主要措施是建立_________________,我国已经有31个自然保护区加入联合国的“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中。
就地保护
易地保护
法制教育和管理
就地保护
珍稀野生动物
栖息环境
自然保护区
8.
我们在对许多珍稀野生动物进行就地保护的同时,还要进行_____________,将____________作为就地保护的补充措施,为行将灭绝的动物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
9.
为了强有力地保护动物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__________》《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_____________》《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________》和《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文件。
易地保护
易地保护
环境保护法
野生动物保护法
森林法
精巧点拨
1.
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其中,遗传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基础。
2.
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3.
我们保护动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只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和利用。我们要针对不同的情况,保护或适当地开发和利用动物资源,解决好动物多样性保护和动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矛盾。
课堂演练
一、选择题
知识点1
我国有丰富的动物资源
1.
下列关于我国野生动物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我国脊椎动物有6
400多种,约占世界脊椎动物总数的14%
B.
我国有许多特产珍稀动物,白鳍豚就是其中一种
C.
扬子鳄有“活化石”之称,主要分布于亚洲的十几个国家
D.
大熊猫有“国宝”之称,主要以竹类为食
C
2.
我国是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植物资源也十分丰富,有些物种是我国特有的。生物种类极其繁多,这与我国具有有关。(

A.
多种类型的生态系统
B.
青藏高原
C.
长江和黄河
D.
原始森林
A
3.
下列动物中,全部属于我国特有动物的一组是(

A.
中华鲟、大熊猫、扬子鳄、企鹅
B.
白唇鹿、扭角羚、中华鲟、大熊猫
C.
猕猴、丹顶鹤、大熊猫、扬子鳄
D.
扬子鳄、丹顶鹤、华南虎、猕猴
B
知识点2
我国动物资源面临严重威胁
4.
金丝猴和野骆驼等动物的分布区域明显缩小,个体数量或处于濒临灭绝的状态,是因为(
)
A.
人类活动破坏了这些动物的生存环境
B.
气候异常
C.
人类和动物争夺生存地点
D.
人类和动物争夺食物
A
5.
野生生物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不包括(
)
A.
森林的盲目砍伐
B.
开垦草原
C.
围湖造田
D.
有计划地放牧
6.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景象已越来越少,下列哪项不是造成蛙类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A.
传染病的流行
B.
栖息地和繁殖环境遭到破坏
C.
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D.
人类的大量捕杀
D
A
知识点3
动物资源的保护取决于人类
7.
就地保护是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就地保护的主要措施是(
)
A.
建立动物繁育中心
B.
建立自然保护区
C.
颁布环境保护法
D.
颁布野生动物保护法
B
8.
下列不属于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的是(
)
A.
保护珍稀动物资源
B.
保护代表不同地带的生态系统
C.
在保护区内创造新物种
D.
保护动物的栖息地
C
9.
下列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既要考虑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更应注重保护珍稀和濒危动植物
B.
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C.
针对不同情况,可以适当地开发和利用动植物资源
D.
应该全面禁止对动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D
10.
白头叶猴是我国特有的濒危灵长类动物,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为保护白头叶猴,下列措施最为有效的是(
)
A.
制订法律,禁止狩猎和买卖
B.
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就地保护
C.
迁出原地,在动物园中保护
D.
建立白头叶猴的精子库,以保护白头叶猴的遗传资源
B
11.
我国某熊猫基地中,有时会因大熊猫最喜爱的食物——箭竹的大面积开花死亡,导致熊猫食物短缺。此时你认为对大熊猫采取的最有效的保护方式是(
)
A.
在当地大规模种植箭竹,以满足大熊猫的食物需求
B.
把饥饿的大熊猫抢救出来,进行人工圈养
C.
把该地区的大熊猫迁移至自然环境相似的保护区
D.
对该地区的大熊猫进行大规模的人工繁殖
C
二、非选择题
12.
(资料分析)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
地球上自从35亿年前出现生命以来,已有5亿种生物存在,如今绝大多数已经消失。地质年代物种灭绝的速度极为缓慢,鸟类平均300年灭绝1种,兽类平均8
000年灭绝1种。到1600年至1700年,每10年灭绝1种动物;从1850年到1950年,鸟兽的平均灭绝速度为每年1种。
资料二
一项研究显示了哺乳类和鸟类濒危或受到威胁的原因,如下表所示:
原因
偷猎
栖息地丧失
外来物种的影响
其他原因
鸟类
20%
60%
12%
8%
哺乳类
31%
32%
17%
20%
(1)由资料一可知,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主要体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资料二可知,哺乳类和鸟类濒危或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保护哺乳类和鸟类最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
物种灭绝速度加快
栖息地丧失
就地保护
13.
(核心素养·社会责任)(资料分析)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朱鹮是一种稀有珍贵的鸟,原先生活在我国北方、日本、朝鲜半岛、东南亚等地。20世纪50年代,我国陕西秦岭山区还有不少朱鹮,后来因大片树林被砍伐,朱鹮失去了营巢繁殖的条件,数量锐减,几乎灭绝。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们经过艰苦搜寻,终于找到了7只朱鹮。现在,在陕西省建立了洋县保护区,经过大力保护,朱鹮已有80多只。
(1)为了保护朱鹮,在陕西省建立了洋县保护区,这种保护措施属于_____________(填“就地保护”或“易地保护”),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动物资源的保护取决于__________。保护动物多样性需要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三个层次上,制订保护战略和采取保护措施。
就地保护
建立自然保护区
人类
遗传物质
物种
生态系统
素养提升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三个层次。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保障。
世界各国正在采取一致行动以共同应对日益严重的全球性生物多样性危机。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上签署了《生物多样性公约》和《里约宣言》,在所发布的《地球宪章》中指出,“地球提供了生命演化所必需的条件,生命群落的恢复力和人类的福祉依赖于:保护一个拥有所有生态系统、种类繁多的动植物、肥沃的土壤、纯净的水和清洁的空气的健全的生物圈。资源有限的全球环境是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保护地球的生命力、多样性和美丽是一种神圣的职责”。《生物多样性公约》于1993年12月29日正式生效,目前共有196个缔约方,中国是最早的缔约方之一。该公约具有法律约束力,旨在保护濒临灭绝的动植物和地球上多种多样的生物资源。
保护方法分四种:一是就地保护,大多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比如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等;二是迁地保护,大多转移到动物园或植物园,比如,把水杉种子带到南京的中山陵植物园种植等;三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制订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四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其中最重要的是就地保护,可以免去人力、物力和财力,对人和自然都有好处。就地保护利用原生态的环境使被保护的生物能够更好地生存,不用再花时间去适应环境,能够保证动物和植物原有的特性。
示范答案:因为一旦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那么对人类生存来说至关重要的生态系统资源将不复存在。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保障。
问题:为什么人类必须保护生物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