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18章 第1节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18章 第1节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8-21 10:19: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第5单元
生物圈中的动物和微生物
目录
课前预习
02
学习目标
01
精巧点拨
03
实验探究
04
课堂演练
05
素养提升
06
学习目标
1.
简述什么是微生物,列举常见的微生物类型,描述微生物主要类群的特点。
2.
举例说明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3.
发现我们身边的微生物,观察酵母菌和霉菌。
知识点1
微生物是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生物
1.
在生物圈中,一般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生物,统称为微生物。
2.
大多数微生物是__________生物,如___________;少数微生物是____________生物,如__________和大型真菌;还有一些__________________的微生物,如病毒。
课前预习
个体微小
结构简单
单细胞
细菌
多细胞
霉菌
没有细胞结构
3.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分布广泛,___________是微生物活动的主要场所,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也是微生物活动的重要场所。
土壤
动植物体表、体内
知识点2
细菌、真菌和病毒是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4.
细菌:①细菌分布很广,在地球上的___________都能找到它们的踪迹。②细菌是具有______________的单细胞生物,
必须借助于____________才能观察到,其基本形态有三种: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③细菌的细胞一般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部分构成,但没有成形的____________,遗传物质位于细胞特定的区域内。有些细菌还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结构。
细菌的生殖方式为____________生殖。
任何地方
细胞结构
显微镜
球形
杆形
螺旋形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鞭毛
荚膜
分裂
5.
真菌:①真菌的种类多,分布广,既有单细胞的___________,也有大型的多细胞真菌,如________。②真菌细胞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真正的____________。③酵母菌可通过______________的方式繁殖,
绝大多数真菌(霉菌、蘑菇等大型真菌)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
酵母菌
蘑菇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出芽生殖
孢子生殖
6.
病毒:①病毒个体微小,其形态有的呈椭圆形,有的呈球形、杆形、线形或长方形。只有在__________________下才能观察到。②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所有病毒都有相似的两部分结构:一是由____________组成的外壳,二是包含____________的内核。③依据病毒的宿主不同,
将其分为三大类:专门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里的病毒叫____________、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的病毒叫______________、专门寄生在细菌体内的病毒叫_________________。
电子显微镜
蛋白质
遗传物质
动物病毒
植物病毒
细菌病毒
知识点3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7.
微生物的代谢活动特点和极快的繁殖速度,使得它们成为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来源不同可分为三类:一类属于腐生性微生物,它们是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对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枯草杆菌、乳酸菌、霉菌、蘑菇等。一类是寄生性微生物,它们是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如肺炎双球菌、炭疽杆菌等。一类属于自养生活,它们是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如蓝细菌、硫细菌、硝化细菌等。
分解者
消费者
生产者
精巧点拨
细菌和真菌的生活方式
(1)腐生:腐生是指从死亡的动植物遗体中获得有机物来维持生活。大多数细菌和真菌是腐生生活。
(2)寄生:寄生是指从活的生物体获得营养来维持生活。被寄生的生物称为寄主(或宿主)。寄生的双方往往一方得利,一方受害。例如细菌和真菌寄生会导致人或动植物患病。
(3)共生:共生是指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它们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例如真菌和藻类共生在一起形成地衣。
实验探究
观察酵母菌和青霉
材料用具:酵母菌培养液、培养好的青霉、吸管、镊子、显微镜、解剖针、放大镜、稀碘液。
(一)观察酵母菌
实验步骤:
(1)取一滴酵母菌培养液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用________观察,能看到一个个________形的细胞,细胞中有明显的________。
显微镜
椭圆
液泡
(2)滴稀碘液染色,在显微镜下能看到酵母菌细胞中染上颜色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有的细胞上长出大小不一的突起,叫做芽体,这是酵母菌在进行____________。
细胞核
淀粉粒
出芽生殖
(二)观察青霉
实验步骤:
(1)取一块长有青霉的橘子皮,垫在白纸上用____________观察,可以看到一条条直立生长的____________,即直立菌丝,菌丝的顶端长有成串的___________孢子。
(2)用解剖针挑取长有孢子的菌丝制成临时装片,用___________观察,可以看到直立菌丝顶端着生的孢子排列成__________状。
放大镜
白色绒毛
青绿色
显微镜
扫帚
课堂演练
一、选择题
知识点1
微生物是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生物
1.
关于微生物的定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生物圈中,凡是个体微小的生物,统称为微生物
B.
在生物圈中,凡是结构简单的生物,统称为微生物
C.
在生物圈中,凡是低等的生物,统称为微生物
D.
在生物圈中,一般把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生物,统称为微生物
D
2.
微生物之所以数量多、分布广,与它们的生活有密切关系,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代谢类型多,代谢强度高
B.
存活的时间长
C.
生长繁殖速度极快
D.
个体微小,表面积与体积比值大
B
知识点2
细菌、真菌和病毒是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3.
细菌、真菌和病毒都属于微生物,下列有关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个体均较小,需要光学显微镜才能看见
B.
绝大多数不能自己合成有机物
C.
结构相似,都具有细胞壁
D.
一旦侵入人体,就会引起疾病
B
4.
某同学在给微生物进行分类时,把链球菌、乳酸菌归为一类,把烟草花叶病毒、艾滋病病毒归为另一类,其分类依据是(
)
A.
营养方式是否相同
B.
有无细胞结构
C.
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D.
对人类是否有利
5.
吹打发霉物体,常有粉尘飞扬,这些粉尘主要是(
)
A.
物体上的灰尘
B.
霉菌的孢子
C.
霉菌的种子
D.
细菌的芽孢
B
B
6.
狂犬病是人畜共患疾病,被卫生组织定为甲类传染病,一旦患上此病,死亡率高达100%。1885年,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发明的狂犬病疫苗在当时被誉为“科学纪录中最杰出的一项”。下列关于狂犬病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狂犬病病毒个体微小,需借助光学显微镜观察
B.
狂犬病病毒具有细胞结构,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
狂犬病病毒属于动物病毒,宿主为人或动物
D.
狂犬病病毒可以寄生在死细胞中
C
7.
下列关于病毒“繁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侵入活细胞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新病毒
B.
病毒是某些人制造的
C.
病毒靠分裂进行繁殖
D.
病毒无细胞结构,因此不会产生正常后代
A
知识点3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8.
人们俗称的大地的“清洁工”
主要是指下列哪一类生物?(
)
A.
寄生细菌
B.
腐生细菌
C.
真菌
D.
病毒
9.
豆科植物的根部生有许多根瘤,根瘤中有根瘤菌,这一实例主要说明细菌在自然中的作用是(
)
A.
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B.
能引起植物患病
C.
与植物共生
D.
与植物竞争
B
C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蘑菇和腐生细菌一样,能分解枯枝败叶,有利于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
B.
酵母菌只能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
C.
霉菌都是对人体不利的,如黄曲霉还可能产生致癌物质
D.
春天可以到野外采拾真菌,野外的真菌鲜美,可以随意食用
A
11.
下列关于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可以分解有机物,促进物质的循环
B.
可以合成有机物,充当生产者角色
C.
具有固氮作用,提高土壤肥力
D.
可以携带花粉,帮助植物传粉受精
D
二、非选择题
12.
(资料分析)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因2019年在武汉市出现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而被发现,2020年1月12日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已知可引起感冒以及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等较严重疾病。新型冠状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
(1)2019新型冠状病毒没有__________结构,它由__________外壳和内部的_______________组成。
(2)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____________内,根据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病毒。
细胞
蛋白质
遗传物质
活细胞
13.
(读图理解)下面是三种微生物的图片,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些生物与细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细菌细胞中无___________;与植物细胞相比,这些生物的细胞结构中没有_____________,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2)图B中的a是___________。
(3)这些生物营___________生活,它们作为___________参与物质循环。
细胞核
叶绿体
孢子
分解者
腐生
素养提升
豆科植物和根瘤菌
在豆科植物的根系上,常具有许多形状各异、大小不等的瘤状突起,称为根瘤。根瘤是由生活在土壤中的根瘤菌侵入到根内而产生的。根瘤菌自根毛侵入,存在于根的皮层薄壁细胞中,一方面在皮层细胞内大量繁殖,另一方面分泌物刺激皮层细胞进行迅速分裂,使细胞的数目显著增加,这样皮层局部体积膨大和凸出,形成了一个个瘤状突起物,即根瘤。根瘤菌和豆科植物的关系是一种相互有利的共生
关系。一方面根瘤菌可以从根的皮层细胞中吸取其生长发育所需的水分和养料,另一方面根瘤菌能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氮素,转变为氨,供豆科植物利用。这种作用叫做固氮作用。
问题:农业生产中,人们常常将玉米和大豆轮作,这是什么道理呢?
示范答案:将玉米和大豆轮作,是因为大豆根部的根瘤菌所制造的一部分含氮物质可以从豆科植物的根部分解到土壤中,为玉米的根所利用,所谓“种豆肥田”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