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垂线
学习目标:
1、通过直观操作、观察、比较等活动,认识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位置关系,形成相应的图形表象,能直观描述垂直关系,认识垂足;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所表示的含义,知道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所有连线中,垂直线段最短,并体会其实际运用价值。
2、能从垂直的角度描述常见图形中边与边、点与边的关系,加深对图形特征的认识,感受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3、经历观察、比较、想象、分析、推理等数学活动,发展空间观念和数学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建立相交和垂直的概念,认识垂线和点到直线的距离。
教学难点:建立相交和垂直的概念,理解直线外的一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学习过程:
课前谈话:同学们,刚才还没来得及跟大家认识呢,我们先来介绍一下吧。能说说你的左边是谁,右边是谁吗?谁在你的前面,谁在你的后面?好的,刚才我们用前后、左右等词介绍了彼此的位置关系,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位置关系。
一、认识垂线
1、体会两条直线相交的位置关系。
(出示平行线)提问:看!这里有一条直线,如果这儿还有一条直线,现在你也能用一个词来描述一下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吗?你说?你觉得呢?
(出示相交的线)提问: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又是怎样的呢?你说?你说呢?数学上我们可以说这两条直线是相交的。那这两条直线相交吗?(不相交)
(出示没碰到的线)提问:那这两条直线相交吗?说说你的想法。是的,通过无限延长(延长),(消失)可以看出它们其实也是相交的。
谈话: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有相交和不相交两种位置关系,今天我们就重点来研究相交的这种位置关系。
2、认识互相垂直
(1)观察比较:下面这3幅图,你能分别找出一组相交的直线吗?你来找。(生指1人)好的,找对了吗?(找对了)老师也从中找出几组相交的直线。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三组相交的直线,比较一下,它们有哪些相同
和不同的地方?
谁先来说说相同点。
预设:生1
每组两条直线都相交于一点。
生2
每组两条直线相交成4个角。
那不同点呢?(生说)你很会观察!你们也看出来了吗?不过,光用眼睛看肯定是不行的,那这样吧,拿出三角板或者量角器量一量、比一比,看看是不是这样的。(生操作)
汇报:好了吗?这一组的4个角都是直角吗?(都是直角)这一组呢?(也都是直角)那这一组呢?(不是直角)
总结:好的,我们发现这两组的4个角都是直角。哎,这里的每一组都有4个角,刚才老师发现这位同学每组都只量了1个角,能跟大家说说你的想法吗?
谈话:大家听明白了吗?是呀,只要量出一个角是直角,就可以推算出这4个角都是直角,所以我们只要在其中一个角上标出直角符号就可以了。(课件标出1个直角符号)
(2)(PPT)揭示概念:刚才我们研究了3组直线,发现这两组直线相交形成的角都是直角(PPT第一组消失),像这样,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叫互相垂直。(PPT出示)一起读一读。
提问:谁再来说说怎样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生说)是呀,两条直线只有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才互相垂直。(板贴概念+图,“直角”重点突出)
(3)揭示:继续来看,(边指边说)当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时,我们就说(PPT出示)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垂足。一起读一读。
提问:你是怎么理解“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句话的?以这组直线为例,如果我们把其中一条直线叫做直线a,另一条直线叫做直线b,我们可以说直线a是直线b的什么呀?(垂线)也可以说?(指一指引导)(直线b是直线a的垂线)
评价:是呀,垂线表示两条直线之间的关系,所以要说清楚谁是谁的垂线。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垂线。(板贴课题:认识垂线)
3、操作
(1)好的,同学们看,如果把这看成两条直线的话,它们现在互相垂直吗?(不互相垂直)那你能想办法使它们互相垂直吗?(能)你来试试看。(生操作)现在互相垂直了吗?光用眼睛看还不行,我们也用三角板来比一比。
(有偏差)哦,这样还不是互相垂直,还要再转过一些。只有相交成直角,这两条直线才互相垂直,互相垂直是相交中的一种特殊的情况。
(垂直)看来,只有相交成直角,这两条直线才互相垂直,互相垂直是相交中的一种特殊的情况。
(2)再来看,如果把这两条看成线段的话,你也能想办法使它们互相垂直吗?你来说。(只要使它们相交成直角就可以了)对呀,只要相交成直角,它们也互相垂直。
看来,不管是直线还是线段,(PPT出示几幅图)只要相交成直角,(直角标记)我们就可以说它们是互相垂直的。
4、举例
(1)谈话:同学们,其实生活中也有很多互相垂直的现象,你能举例说说吗?(生举例)
的长边和短边互相垂直。
的横线和竖线互相垂直。
(2)追问: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我们就不一一举例了。诶,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大家举的很多互相垂直的例子都是在什么图形中找到的?(长方形、正方形)
(3)追问:为什么长方形、正方形中很容易找到互相垂直呀?(长方形、正方形中都有4个直角)
(4)小结:对呀,长方形、正方形中都有4个直角,(直角符号闪烁)所以相邻的两条边都是互相垂直的。(相邻的两条边闪烁)
(5)再想想看,生活中还有没有互相垂直的例子呢?想一想,钟面上有没有呢?(3时整的时候,时针和分针是互相垂直的)还有吗?(9时整的时候,时针和分针是互相垂直的)对呀,3时整和9时整的时候,时针和分针是互相垂直的。那除了3时整和9时整,钟面上还有互相垂直的情况吗?(有的)我们一起来看,时间继续走,走到这个时间点,这个时间点的时候,时针和分针也是互相垂直的。
5、介绍互相垂直的运用。
(1)谈话:刚才,我们在生活中找到了很多互相垂直的例子,那生活中有没有运用互相垂直的例子去解决的一些实际问题呢?(出示墙)同学们看,你们见过造房子吗?那你们知道工人师傅是怎样把它砌得又齐又直的吗?(生说)
(2)介绍:其实,在造房子时,工人师傅先在这里拉一根线,这样横里面就齐了。再在梁上挂一根铅垂,这样的话竖里面就直了,你知道这里运用的什么原理呀?(互相垂直)是呀,这里的两条线就是互相垂直的,工人师傅就是运用互相垂直的知识,才把墙砌得又齐又直的。
二、点到直线的距离
1、谈话:这个问题你们听明白了吗?这里有只小蚂蚁也遇到了一个问题,它想去河边喝水,你们觉得怎样走最近呢?谁来指一指。(生指)你也来指一指。
引导:同学们,你们所指的这条路线和小河边是什么关系呢?(互相垂直的)你们也是这样想的吗?
其实,小蚂蚁到河边喝水,可以走的路线还有很多,很多,那同学们指的这条路是不是最近呢?可以怎么办?(用尺子量一量)好的,为了方便测量,我们可以把小蚂蚁所在的位置用点P表示,把小河边看成一条直线,这里的每条路可以看成一条条线段。那你们找的这条线段是不是最短呢?拿出直尺量一量。
2、追问:怎么样?这条线段是最短吗?(是的)
通过测量,我们发现这条和已知直线互相垂直的线段的确是最短的。其实如果把这里的每条线段都看成和已知直线互相垂直,也可以很清晰地看出这条垂直线段是最短的。
3、揭示:数学上,从这个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这条垂直线段的长度,就叫做这个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PPT出示)一起读一读。(概念+图)
追问:刚才我们量的这条垂直线段的长度是几厘米啊?(3厘米)那现在你知道这个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是多少厘米了吗?(3厘米)
4、谈话:那同学们,这个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又是哪条线段的长度呢?你能上来指一指吗?
你指的这条线段和已知直线是怎样的关系呢?(互相垂直的)对呀,这条垂直线段的长度就是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那么这个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又是哪条线段的长度呢?你说。对呀,这条垂直线段的长度就是这个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5、练一练2
(1)那这3幅图,你也能先找到垂直线段,再量出距离吗?想一想,怎么找垂直线段?(拿三角尺比比是不是直角)好的,我们一起来比比看,这个角是直角吗?这个角呢?你会像这样比一比,找出垂直线段了吗?那找到了垂直线段,怎样才能知道距离呢?好的,下面就请同学们拿出练习纸,先找出垂直线段,再量出距离。
(2)汇报:好的,我们一起先来看看这位同学做的。第1幅图我们一起来校对一下,点到直线的距离是2厘米,对吗?第2幅图,距离是3厘米,对吗?第3幅图,距离是3.1厘米,同意吗?(不同意)看来有不同意见,你能带着工具说说你的想法吗?说得精彩吗?掌声送给他!
(3)小结:看,我们找出了每组中的垂直线段,就能量出点到直线的距离了。
6、其实,像这样点到直线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出示)看,这是一幅测量跳远成绩的场景,在这幅图中,跳远的长度指的是哪条线段的长度?(生指)他的跳远成绩是多少呢?一起来看一看。(出示放大镜)这样来测量跳远成绩就是刚才我们研究的什么呀?(手指“点到直线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那点在哪?直线在哪?谁来指一指?是呀,测量跳远成绩就是测量点到直线的距离。
三、沟通联系。
1、练习2
其实,在图形中也有点到直线的距离的知识。这是一个长方形,通常可以用字母A、B、C、D来表示长方形的4个顶点,可以把这个长方形称为长方形ABCD。长方形中每条边也有自己的名称,像这一条边我们就叫它AB边,这条可以叫BC边,这条是?这条呢?
(1)提问:点A到BC边的距离是哪条边的长度?(点A和BC边变红色)(AB边)你是怎么想的?(长方形中这个角是直角,所以点A到BC边的垂直线段就是这条AB边)好的,在练习纸上量一量。(课件出示1厘米)
看,点A到BC边的距离就是长方形的宽。
(2)在这个长方形中你还能找到点A到哪条边的距离?(BC边红色消失)(生说到CD边变红色)那么点A到CD边的距离是哪条边的长度呢?为什么?(AD边)好的,量一量。(课件出示3厘米)
这里,点A到CD边的距离就是长方形的长。
(3)小结:看来,长方形中一个点到对边的距离就是长方形的长或宽。
(4)提问:如果长方形ABCD中,已知点C到对边的距离分别是3厘米和5厘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几厘米?面积是几平方厘米呢?说说你的想法。
追问:你怎么知道5厘米、3厘米就是长方形的长和宽呀?
2、思考题(机动)
(出示正方形)这是正方形的中心点,这个点到每条边的距离都相等,如果这个点到这条边的距离是2厘米,你能算出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吗?
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垂线,你都有哪些收获呢?(指名几人说一说)
好的,我们一起来回顾整理一下。通过测量和比较,我们从相交的两条直线中找出一种特殊位置关系——互相垂直,知道了什么是垂线,垂足。还知道了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直线段的长度,就是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我们还发现其实今天学的这些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很广泛。其实,只要大家留心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1认识垂线
学习目标:
1.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理解相交与垂直的基本概念,掌握互相垂直、垂足、垂线等内容,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段最短的知识要点。
2.在观察、测量等数学活动中,经历认识垂线的过程。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垂直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
教学准备:作业纸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谈话:同学们,你们玩过“大家来找茬”的游戏吗?是怎么玩的?在玩的时候是要把不同的找出来,是吧!今天黄老师跟你们一起来找茬。
出示生活情境图:例6三幅图和铁轨图
谈话:从这个篱笆我能找到像这样的两条直线,
追问:第二幅图你可以从图中找到怎样的直线?
提问:这四组有不一样的吗?说说你的理由!
二、认识垂线
1.认识相交
师:剩余的三组都是两条直线怎样?
生答:两条直线都相交。
师:你观察真仔细,像这样的两条直线我们就可以说这两条直线相交。这是两条直线的一种位置关系。
提问:比较这三组相交的直线,你有什么发现?
生答:每组两条直线都相交于一点,都相交成4个角。
师:你可以上来指一指吗?
2.认识垂线
⑴认识垂线的意义
师:从组成的4个角来观察这三组直线,又有哪一组不同呢?剩余的两组又有什么相同呢?
学生得出:相交成4个直角
提问:你怎么知道它相交的是4个直角呢?(要求学生用三角尺比一比)
师:通过用三角尺比一比,我们知道了这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我们可以用直角符号表示,像这样的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追问:你知道什么叫“互相垂直”吗?说说你的认识。
明确:一条垂直于另一条,另一条垂直于这条。
师:如果把一条直线记作a,另一条直线记作b。(指垂直的图形)这时我们可以说?(a垂直于b,b垂直a)
(隐去a)问:这能叫垂直吗?(隐去b)这呢?
师:看来啊!垂直是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谈话:当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时,我们还可以说一条直线就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这里谁是谁的垂线?(隐去直线a)提问:这叫垂线吗?(隐去b)这呢?
明确:垂线是一组一组出现的,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的交点就叫作垂足。图里的“垂足”指的哪里?(学生指一指)
说明: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互相垂直,认识垂线的意义。(板书课题)现在你能根据这两条直线完整地说说对垂线有了哪些认识吗?
(2)举例
师: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它们互相垂直。你能从生活里举出互相垂直的例子吗?想一想、找一找,把你的例子和大家交流。
学生交流自己想到或找到的例子。
课件出示书上的三幅图,前两幅图教师在课件上示范指,三角尺学生互相指
说明:只要是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是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就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3)练习:完成“练一练”第1题
下面那几组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提问:为什么?(知道可以利用三角尺检验直角)三角板靠,画直角符号。
师:我们只要检验两条直线是不是相交成直角,就能知道是不是互相垂直。
(4)完成练习十五第1题
师:那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中,哪些线段是互相垂直的,要判断哪些线段互相垂直,我们要先怎样?(生:找出直角)那你能利用三角尺用直角符号在图上标出直角吗?然后再想一想哪些线段互相垂直。
提问:长方形中哪些线段互相垂直?
(学生不好描述)如果我把每两条相交线段的交点用字母表示出来,那这条线段就可以是线段AB,现在你能说说哪些线段互相垂直吗?
师:再来观察观察,这个长方形有几个直角,那它有几组线段互相垂直呢?
三角形有几个直角,有几组线段互相垂直呢?梯形呢?
三、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
1.师:刚才我们通过“大家来找茬”的游戏,认识了垂线的意义,现在我们去了解另一个你们肯定玩过的游戏,叫抢板凳游戏。
出示四个学生抢板凳的图片
提问:这些小朋友站在同一条直线上,谁最有可能抢到板凳,为什么?
师:我把这些玩游戏的学生站的位置用一条直线表示,称它为已知直线,板凳就是这条已知直线外的一点用P表示。从直线外的P点和1号小女孩可以画一条线段(板书: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
线段)从直线外的一点P点和2号小朋友也能画一条线段,3号、4号、5号、6号都能画线段。
提问:比一比这6条线段的长度(板书:的长度)你有什么发现?
师:黄老师通过测量也发现了第3条线段最短。请你描一描这最短的线段,想一想最短的这条线段跟已知直线有什么关系?
学生明确:和这条直线互相垂直。(课件出示直角符号)
师:也就是说:和这条直线垂直的线段是最短的。(课件中垂直线段用红色表示)和这条垂直的线段可以叫做垂直线段。
提问:1号是垂直线段吗?2号呢?5号呢?
师:刚才我们是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的长度,(手比划课件)叫作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出示茄子:上图中,点P到已知直线的距离是多少厘米?请你在自己的作业纸上测量一下。
提问:你测量的是哪一条?学生回答
师:测量点到直线的距离,其实就是测量点到直线的垂直线段的长度
提问:那要测量点到直线的距离,我我们要先(找垂直线段)然后直接测量(垂直线段的长度)
那点到直线的距离,其实就是?(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的长度)
提问:点P到直线的距离是多少厘米?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学生看题,了解要求
提问:用什么办法能找到垂直的线段?
学生用量角器或三角尺找一找,量一量
交流:点A到直线的距离,量的是哪条线段的长度?为什么?那每幅图里点A到直线的距离各是多少厘米?
追问:点A到直线的所有线段中,哪条最短?如果知道这些线段中有一条和直线垂直,要找出这条垂直的线段,除了用量角器,三角尺外,你还能想到什么办法吗?
学生明确得出:可以量出长度最短的一条。
3.完成练习十五第2题
师:现在请你再来测量一下这个长方形中,点A到BC边的距离是哪一条?点A到CD边的距离呢?
现在你能测量点A到BC边的距离是多少厘米?到CD边呢?
提问:点A到两条边的距离,实际就是长方形的什么?
三、全课总结
1.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认识了哪些知识和方法?
2.完成第3题
师:点到直线的距离就是和这条直线垂直的线段,这个知识点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大用处呢?看(出示第3题照片)
提问:你知道他们在做什么事吗?你知道为什么这样测量跳远成绩吗?你在生活中还能找到这样的例子吗?
四、拓展
师:其实我们每天都在和垂线打交道呢?看!这个“垂”字有互相垂直的线段吗?手呢?而呢?得呢?
谈话:这个成语的意思就是形容得来毫不费力气,其实只要我们善于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就会发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那学好数学就垂手而得了。认识垂线
[教学目标]
使学生联系实际生活的情境和相关直线的位置,了解直线的相交关系,认识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和垂线,能判断两条直线的垂直关系;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能量出点到直线的距离。
使学生经历从现实空间抽象出垂线的过程,认识垂线的相关知识,能应用垂线的认识进行简单判断,体会抽象和简单的演绎,积累图形的学习活动基本经验;通过观察、比较、测量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体验几何与图形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产生对图形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直线互相垂直的位置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受生活现象中的相交。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了一些生活中的图片,这是?(篱笆、窗户、瓷砖)
这些图片中隐藏着一些直线,你能找到吗?谁能上来指一指?
每幅图中任意找两条直线,并用水彩笔把它描下来。
谁来展示一下你的作品。
张老师也描了几组直线,描的和我一样的同学举举手!
问:仔细观察这几组直线,你能给他们分分类吗?你是怎么分的?
你的发现很独特,这两个(十字架)例还隐藏着许多秘密呢,今天我们还会继续研究。
问:大家对第2幅图有争议,我们来看一看!你们有什么想说的?这位同学,你有什么想说的?
3
5很特殊,我们等会来研究这两个图形
1.2.3.5号的两条直线都是相交的,4号的两条直线是不相交的,我们以后再研究,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是相交的两条直线。(板书:相交)
二、认识相交中的互相垂直
4隐去,比较这4组相交的直线,你有什么发现?(4人小组讨论)
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每组两条直线都交于一点;每组两条直线相交成4个角;(两条线相交就会出现几个角?)
我们把2条直线相交的点叫做交点。(指4个图)
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3,5两条直线是互相垂直的。
生上台指4直角,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直角在哪里?谁愿意上来指一指?
真的是直角吗?可以怎样验证?(三角板,请你上去比一比,实际上是用三角板上的哪个角去比的?)
可以用三角板比一比,还可以怎么办?也可以用量角器量一量,四个角都是多少度?是直角吗?
像这样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还有哪些相关的知识呢?打开书第89页,自己找一找。
自学小提示:
把你认为重要的内容圈一圈、画一画;
小组交流你的收获。
你们还有什么疑问?
哪一小组来汇报你们的收获疑问?可以结合图说一说
三句话出示,你是怎么理解的,一句一句过。
生说,师板书画图(板书:互相垂直)
生说疑问:
小童在学习这段知识时,做出了3个判断,谁来读一读?
1、直线a和直线b互相垂直,所以直线a是垂线,直线b是垂线。
2、两条直线的交点都是垂足。
3、相交就是垂直,垂直就是相交。
交流小贴士:
小组交流,可任意选择几个判断,说明理由判断理由,推选1位代表发言。你怎么理解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判断1::如果我们把这条叫做直线a,这条叫做直线的b,我们能说直线a是垂线吗?(好朋友的例子)现在你觉得呢?可以怎么改?谁还想说,同桌相互说一说。
判断2:只有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形成的焦点才是垂足。
判断3:垂直一定相交,相交不一定垂直。如果我用一个小圆圈表示直线互相垂直的情况,那两条直线相交的圆圈应该怎么画?(把它包含进去)
问:刚才你描出的几组直线中有互相垂直的吗,同桌互相说一说,谁是谁的垂线,垂足在哪里?
生活中有很多互相垂直的例子,在我们的身边找一找,你能找到哪2条线互相垂直?(指一两个垂足)
今天咱们一起学习了,揭示课题:认识垂线
刚才已经认识了垂线,下面敢接受张老师的挑战吗?
练一练1:
你是怎么判断的?
4个
同意吗?
生验证了1个角后,是不是4个角都要验证吗?(以一个角验证4个角)
小结:验证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只要验证其中一个角是直角就可以了。
三、感受点到直线的距离,
1、生活中也经常用到有关垂线的知识,瞧,体育课上小童正在跳远呢,几位同学在测量他的跳远成绩(出示情境)
这条直线表示起跳线,点p表示小童的位置,你觉得哪条线段能代表小童跳远的距离呢?为什么?(只有一条垂直线段;垂直线段最短。)
口说无凭,咱们来测量验证一下。PPT出示测量距离。?
从直线外一点到直线上可以连无数条线段,只有这一条与已知直线垂直的线段是最短的。所以数学上把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个点到直线的距离。
跳远距离就是
什么是点到直线的距离?(同桌相互指着图说一说)
理解了吗?咱们来挑战一下!
2、练一练2
你能先找出点A到已知直线的垂直线段,再量出它到已知直线的距离(单位:毫米)。
生上台指汇报
第2幅图(没有相交成直角,不是最短的现在那一条是它的垂直线段?距离是多少?
3、练习十五2
这是一个长方形ABCD,1、说一说,哪些线段互相垂直?
2、量一量,点A到BC边的距离是多少?点A到CD边的距离是多少?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